04 5 月 2022-05-04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50f9c8888d7ca108fc4ec1fb491c7b02.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4日)新增313宗确诊病例,当中有22宗为输入个案,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92,765宗。另多3名确诊患者离世,其中2人昨日(3日)病逝,余下1名59岁男患者于本周日(1日)死亡,有糖尿病等长期病患。
新增的输入个案中有7宗于机场发现,包括3宗昨日乘国泰航空CX260从西班牙等地抵港、2宗酷航TR980从新加坡抵港及1宗新加坡航空SQ882从德国抵港,另有1宗从印度抵港。另外,早前社区检测中心找出的1宗暂列输入病例,患者为已接种3针新冠疫苗的男子,没有病征,3月曾于印尼确诊,4月19日由泰国抵港,同机未有爆疫,病人入住检疫酒店后检测没有染疫,于上周六(4月30日)检测时结果不确定,但病毒量低,当局指属本地感染,相信为怀疑残余病毒二度感染(复阳)个案。
此外,今日逾2,200间学校复课,再多12名学生及5名职员经快速检测验出染疫,分别涉及17间学校,包括2间幼稚园、8间小学、7间中学,当中有8名中招学生在假期后没有上学,其余昨日曾返学,但昨日的检测未染疫,今日发现确诊后未有上学。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昨日(3日)全港有两名新冠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连同1名于本周日(1日)离世的病人,共呈报3人离世,涉及2男1女,年龄介乎59至90岁,当中有1人来自院舍,1人未接种疫苗、1人打1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115名死者,病死率为0.76%;而在80岁或以上的个案中,病死率为10.46%。
本周日离世的疫患为一名59岁男病人,患长期病患,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2018年曾接受肾脏移植手术,4月底发现染疫,入住社区隔离设施,5月1日发现不省人事,送院期间一直有急救,送院后有打强心针,其后证离世,会交死因庭跟进。李又补充,该社区隔离设施由民安队负责,医管局的医疗站于5月1日曾收到民安队通知,已派医疗队到场急救。
现时有1,170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公立医院等医管局管理的设施留医,昨再多3名病人情况危殆,3人情况严重,另有7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 read more
09 7 月 2022-07-09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突遭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李家超表示,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市民,就安倍晋三先生的离世,向他的家属致以深切慰问。安倍晋三先生在任日本首相期间,香港与日本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在经贸、旅游及文化等方面交流频繁,取得积极进展。我就安倍晋三先生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愿他早日安息。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日(8日)在在奈良市进行演讲时遭到枪击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7岁。 read more
13 6 月 2022-06-13
香港塞车问题持续已久,隧道塞车或迎来解决问题的曙光。运输署副署长邱国鼎今日(13日)表示,政府建议征用过海隧道「挤塞费」主要是针对私家车。他指现今早上的繁忙时段过海隧道车流有9万多,其中6成为私家车,然而私家车的运载量占整体的比例仅有18个百分点。邱国鼎希望通过征收「挤塞费」,私家车主可以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非繁忙时段出行。
邱国鼎同时称,泊车转乘措施已在研究中,冀此举可以让住在偏远地区的私家车主减少驾车过海的次数。他表示红隧上次加价是1999年,现正考虑定期检视交通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隧道费用。 read more
23 9 月 2021-09-23
42岁冻肉店仓务员涉半年间多次强奸其同居女友的18岁女儿,陪审团早前裁定他两项强奸罪成,他另承认以掷椅及多束藤条两度殴打女儿。暂委法官黎婉姫今(23日)在高等法院判刑时指,被告担任继父角色应该保护女儿,但却利用女儿及女友对他的信任,严重违反诚信,最终合共判囚十年零六个星期。
黎官判刑时指,根据于2000年11月出生的女事主X的创伤报告,X事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易怒、易发脾气、睡眠质素差、经常发恶梦、无故哭泣,虽然现时情况有所改善,但X坚拒接受心理咨商治疗。
黎官认为被告声称打骂X是代女友教导女儿,但被告两度在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性侵X,X慑于淫威而不敢反抗,亦恐吓X不要告知他人被性侵之事。黎官经考虑后就两项强奸罪判囚十年,就两项袭击罪判囚六星期,刑期分期执行,合共判囚十年零六个星期。 read more
23 11 月 2021-11-23
政府拟要求所有食肆须使用「安心出行」程式,预料最快今(23日)公布本周内推行措施。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早上表示,食客进食时会除下口罩,加上食肆环境较狭窄,因此属于高危处所,需要较好的追踪系统。惟另一高危的公共交通工具,却一直是追踪「缺口」,建议政府考虑加入蓝牙技术,自动追踪市民的行踪。今日是内地专家团访港考察的尾声,梁子超认为,内地专家主要忧虑输入个案来源,因此首个行程先到机场巡视,认为机场如何分隔国内和国外航班是考验,而本港与内地在指定群组豁免检疫上有较大差距,包括本港机组人员毋须隔离致爆疫,相信内地专家团会探讨双方能否统一要求。
梁子超今早出席港台节目《千禧年代》形容,食肆环境较细,食客脱下口罩进食时,会有近距离飞沫和空气传播风险,因此要有好的追踪系统。惟有关措施应在环境较狭窄、人流较少地方使用,而商场则因范围大,「扫与唔扫冇接触风险喺度。」他又担心排队扫瞄二维码,反而会造成人流挤塞,会引起更大接触风险。
梁续称,公共交通工具至今无强制使用安心出行,惟车厢内非常挤迫,或成为防疫「缺口」,强调市民乘车时虽然不可进食,但人多挤迫时,仍会产生病毒传播风险,建议政府加入蓝牙技术,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中,自动记录有关行踪。
另外,内地专家团上周六(20日)起,一连四日在港考察,到访本港防疫设施,商讨通关事宜。梁子超表示,专家团行程涵盖多个范畴,形容「多方面都有睇」,首站先去机场亦是预期之中,因为机场是输入个案的来源,尤其是南京机场曾爆疫,牵连多个省市,令内地当局全面收紧机场防控,预料日后本港机场如何分隔国内和国外航班,亦是一个重大考验。
他续指,本港只得一个机场,政府要研究如何在人流和物流上分隔国外和国内航班,又指本港与内地现时在指定群组豁免检疫安排上,有较大差距,包括内地要求机组人员隔离14日后才可走出社区,惟本港欠缺有关措施,相信内地专家团今次的考察,将探讨双方能否统一要求。
料通关初期每日配额仅1,000人左右
至于通关安排,梁子超表示,近两年的疫情已堆积大量需求,但初时仍要测试风险,因此配额不会太高,估计会在1,000人左右,亦会规限较急需的人士申请,包括商务和家庭需求,强调「一定唔够㗎喇,好难做」,初步一定僧多粥少,但强调现时并非不能北上,只是需要检疫,通关措施是要方便急着到内地,无法长时间检疫的市民。
read more
17 10 月 2022-10-17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本周三(10月19日)发布施政报告。有消息指,施政报告会提出设立专门统筹「抢人才」的小组或办公室。
消息指,相关小组或办公室将协调劳福局、创科局、商经局等多个政策局,目前正研究的方向包括在创科、海外人才的子女在港读书等方面提供诱因。
李家超早前表示,施政报告中会提及抢人才、抢企业的政策,亦会关注青年工作长远规划,包括学业、创业和置业等。 read more
05 4 月 2022-04-05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5日)新增1,658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另有1,596宗经快速检测呈报个案。换言之,本港新增3,254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16宗输入病例,其中5人乘搭国泰航空客机由英国曼彻斯特出发,3人乘卡塔尔航空航班从多哈抵港,当局禁止相关航空公司航班着陆本港。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共1,165,183宗,其中732,622宗为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432,561宗为快速检测呈报个案。
今日的16宗输入个案中有14宗在机场发现,其中1宗上周六(2日)抵港,另外13宗为本周日(3日)抵埗。该14宗机场发现个案,有10人涉及国泰航空多个航班,包括5人乘国泰CX216航班由英国曼彻斯特出发、3宗乘国泰CX704航班由泰国来港、1宗乘国泰CX829由加拿大抵港、1宗乘国泰CX104由澳洲抵港;另有3人则乘卡塔尔航空QR818航班由多哈转机来港,分别在土耳其、荷兰及卡塔尔登机;余下1宗乘TG600由法国抵港。
由于有两航班出现超过3人确诊,触发熔断机制,当局禁止国泰航空从英国曼彻斯特出发的航班着陆香港,及卡塔尔航空由多哈起飞的航班亦停止抵港;至于国泰CX704航班的3名确诊旅客个案正调查中,当局指有可能为残余病毒二度感染(复阳)个案,如属实则就不会列为确诊个案,故该航班确诊数不足3人,将不会触发航班溶断机制。余下2宗输入病例则在检疫酒店发现,分别涉新加坡及西班牙旅客。
昨日(4日)没新增院舍爆疫,第5波疫情累计787间安老院舍受影响,残疾人士院舍则有290间出现爆疫。目前爆疫院舍当中,有91间安老院舍出现新增个案,涉约119名院友及10名职员;有22间残疾人士院舍亦有新增个案,涉26名院友及11名职员。
今日是清明节假期,有市民出外拜山、甚至野餐,欧家荣表示近两天的疫情数字徘徊在约3千宗,虽然疫情有向下趋势,但水平仍高,估计社区内仍有大量传播链,故呼吁市民勿在此关键时间掉以轻心,应在之后的复活节假期做好防疫措施。对于市民精神健康方面,他指当局明白不少人感到很大压力,尤其是有家属感染及病逝,卫生署已设立相关热线提供支援。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5日)表示,死亡个案新增87宗,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8,136名死者,病死率为0.7%,整体死亡个案涉3,188女4,660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当中有8宗为儿科病人,18至59岁成年人有315宗,占整体3.8%;7,802宗个案为60岁或以上长者,占整体95.9%,单计80岁或以上的长者亦有5,765人,占整体70.9%。
刘表示,死亡个案中有81人为昨日(4日)离世,包括55男26女,年龄介乎60岁至100岁,当中有38人来自院舍,有54人无打针、14人已打1针、12人已打2针,1位打了3针;当中有78人为65岁以上长者。昨日有3人为较年轻死者,分别1名为60岁、及2名63岁,60岁患者有糖尿病,晚期肾衰竭,亦有癌病,扩散到淋巴;63岁患者亦有癌病,扩散到骨;而另1名63岁患者为院舍院友,有高血压,贫血,晚期肾衰竭。
此外,由于数据滞后,2月21日至4月3日期间,再有6名病人离世,包括4男2女,年龄介乎59至97岁。现时有9965名确诊病人留医,昨晚呈报新增12名病人情况危殆,24人情况严重,71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过去一日再1,447多人出院,另有逾4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逾5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1,319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19,388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06 12 月 2021-12-06
“香港经济峰会2022”今日(6日)于四季酒店隆重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担任压轴演讲嘉宾,她很肯定地讲,2022年香港将会迎来全新局面。她指出,香港受到新冠疫情冲击近2年,在各界和全港市民的配合下,目前疫情得到控制,再加上与内地通关在望,肯定会为香港来年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林郑月娥指出,2021年经济数据令人受到鼓舞,全年经济预计增长6.4%,失业率从年初7.2%高峰下降至4.3%,相信这一数字仍会下降。特别是外贸方面,货物总体贸易按年双位数增长,实际数字为历史新高,可以预计明年经济有可观增长。林郑月娥提议,经济复苏不要看绝对数字,而要看经济内核复苏的动力是否可以更加广泛,她认为现时复苏不够广泛,例如旅游和航空业仍然受到巨大冲击,她希望2022年不能够全面复苏的经济板块,都可以迎来更加好的2022年。
林郑月娥相信,香港仍然是国家的掌上明珠,这份信心源于三方面。首先,中央在港实施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两大重要举措,令“一国两制”重回正轨。她指出,国安法的实施对香港恢复稳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再也见不到黑暴横行,市民大众也可以重新行使自由和权利,不用担心讲话被起底。而完善选举制度后的变化亦非常明显,例如延长一年的第六届立法会高效能运作,无论是法律的通过,还是政府开支的审批,都破了纪录,为香港经济、民生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她有信心,经过“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下一届立法会,尽管仍会有很多争拗,议员对社会问题会有不同看法,但整体来讲,第七届立法会会成为相对愿意同行政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机关,最重要是以香港的利益为大前提,希望可以继续落实“一国两制”,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林郑月娥表示,信心来源之二是香港的底子好,港人是优秀的,经历黑暴和疫情的双重冲击,香港经济经得起风浪,香港法治坚如磐石,整体营商环境丝毫无受损;第三则是源自中央的支持,今年国家“十四五”规划,除了继续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亚太区国际法律、交易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地位,更提倡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科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再加上发展高质量的粤港澳大湾区,都是国家层面对香港的支持。 read more
11 2 月 2022-02-11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消息指,今日(11日)新增约1325宗确诊,约800宗初步阳性,再录疫情新高。民建联今日促请特区政府推行全民检测,并向中央请求派员做全方位支援,帮助香港早日走出疫境,达致清零。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感谢中央支援香港抗疫,希望特区政府把握好契机,拒绝与病毒共存主张,希望中央专家能为本港抗疫工作多提意见。
民建联建议,港府应向中央请求,派遣疫情防控专家团来港,提供疫情防控意见和指导;增设最少3间火眼实验室,安排1000名采样和化验人员透过轮班工作,为市民提供24小时的服务,将香港每日检测量提升至100万次,并推行非禁足式全民检测,务求在7日内完成一轮全民强检,配合精准围封措施,以尽快切断病毒传播链。民建联亦建议,中央协助兴建方舱医院,并在大型医院附近兴建隔离设施,提升接收患者的能力,协助内地中成药入港,帮助市民防疫。
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则表示,希望港府能在港台安排专门的疫情资讯频道,实施发放各类检测站、医院轮候时间等疫情资讯,动员私家医生、医学生一同帮助抗疫,缓解公营医疗系统压力。同时,他还指出,现时单靠政府已不能应付庞大的抗疫后勤物资供应,建议港府可以发动社区的力量,例如义工队等,帮助政府包装快速检测包。
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表示,鉴于近期急症室无法接收大量患者的情况,建议医管局和卫生防护中心给予医护及市民清晰指引,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并希望港府提供不同治疗方案,例如让患者在早阶段可选择中医治疗。
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表示,港府要参考内地「健康码」的实行情况,在香港实行实名制和具有追踪功能的防疫系统,务求在疫情爆发初期,第一时间查清病毒传播链,做到更精准的疫情防控。 read more
21 1 月 2022-01-21
食环署今日(21日)宣布,因应政府昨日发出的强制检测公告,指明曾于指明期间及时段身处围绕北河街市政大厦对开的人士须接受强制检测,为保障街市档户及市民的健康及安全,北河街街巿今日将提早1小时于晚上7时关闭作深层清洁消毒工作。
食环署发言人表示,除街市档户清洁消毒其摊档范围外,食环署人员会为街市公用地方及设施进行彻底清洁及消毒,亦会在北河街市政大厦外围及附近街道(包括北河街、大南街、基隆街及桂林街)进行深层清洁。如一切顺利,食环署会在完成深层清洁消毒工作后在明日重开街市。
此外,位于北河街市政大厦四楼的食环署九龙区牌照签发办事处会于今日下午2时起暂停服务,并于下周一(24日)恢复公共服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