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院探访明起无须预约一图睇清最新安排

医管局由明日(2月1日)起调整特别探访安排,除隔离病房外,所有探访人士每天可获安排两小时探病时间,无须事先预约。 根据新安排,因应病房情况,同一时间最多两位访客进入病房探病,期间可以换人,上限为三位访客。 探访人士仍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外科口罩和量度体温。如探访人士属新冠康复者,若能提供确诊及康复的相关证明,在阳性检测取样日起计三个月内可获豁免相关的检测要求。

急症室挤塞香港医管局吁轻症病人转往私家求诊

本港连续多日单日新增确诊个案逾两万宗。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今日(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近日公立医院急症室轮候相对挤塞,求诊人士以新冠病人略多,内科病床占用率近乎负荷顶点,流转较慢。他呼吁轻症市民转到私家服务,或到指定诊所及使用遥距诊症。 李立业表示,私家诊所假日不应诊,加上进入冬季,新冠病毒活跃,其他心脏、肺及肠的重症也增加,令急症室服务非常挤塞。伊利沙伯医院、联合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及屯门医院等尤其多求诊人士,重症也较多,过去数日有逾4000病人到急症室求诊,不少是重症、长者及长期病患,每日有1000至1100人需安排入院,相信急症室轮候时间长达6至8小时。 李立业表示,当局已不断提升指定诊所及遥距诊症的服务量,但会预留一半名额予高风险患者,通常在一日内可以提供服务,至于其他年轻及稳定病人,相信要等多于一日。他又说,未发觉有市民在急症室求诊时要求退烧药,但当局会密切监察,确保扑热息痛及抗病毒药物有足够储备。

高拔升:确诊数难免上升医管局重点保护高风险群组

新一年来临,香港正全速稳步迈向复常之路。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今日(1月1日)在网志表示,随着社会活动增加,本地新冠病毒个案难免会进一步上升,在放宽防疫以及与内地通关之际,医管局的重点策略是保护高风险群组市民,特别是「一老一幼」。 高拔升指出,确诊指定诊所及遥距医疗已调拨资源,增加优先群组数额,以尽早为高风险群组市民提供治疗。同时,会确保有足够抗病毒药物存量,两款新冠口服药物和止痛退烧药等都充足,局方会理顺分发药物方法,尽力确保本地合资格人士获得合适的治疗和药物。他续指,至于其他非合资格人士的需求,会在拯救生命和公众卫生等特殊考虑下,按现行机制作出考虑和安排收费。 高拔升表示,非常明白市民期望增加探访住院亲友次数,然而为保障病人及同事安全,局方必须谨慎处理并暂时保留目前探访前的检测安排,避免病毒经由探访者带入医院,危及留院的病人以及增加前线同事的压力。 高拔升指,香港社会已达致相当高的疫苗接种率,加上早前曾经确诊的人数已超过250万,社会已经建立较为广泛和整体的防疫屏障,而医护人员亦已累积丰富经验,加之局方强化紧急应变能力,相信能跨过这次挑战。

李家超:下午公布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饮宴人数上限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李家超表示,下午医卫局会公布放宽一些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饮宴人数上限等。 李家超表示,在风险管控下,会逐步开放。他指出,新冠患者住院人数,由9月下旬刚放宽「0+3」的1000多人,上升至现时的4000多人。李家超续指,虽然医管局已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但医疗体系仍正承受压力,加上冬季流感亦会影响多数人健康,因此必须在风险管控下,逐步有序开放。

医管局:广东提交首批12人来港医生名单料今年底启动交流计划

医管局早前公布的「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涵盖医生、护士、放射技师及中医师。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今日(12日)发表网志,指广东省卫健委已提交首批12名医生的提名名单,待有关当局审批通过,他们就可以马上来港;至于护士及放射技师的交流计划正在磋商细节,进度良好。他期望于本年底启动交流计划。 范鸿龄表示,医院管理局大楼的大堂最新增添一件展品,是一件俗称「大白」的保护衣,上面慢慢都是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的签名。他形容这件保护衣,代表着两地医护人员的深厚情谊,见证着他们胼手胝足服务病人,也反映了双方合作引发出的无限可能。 范鸿龄认为,与大湾区人才交流更可协助香港迈向可持续发展,其中资深中医专家来港交流将有助培训本地中医师,期望将中西医协作计划扩展至更多病人服务,令更多病人受惠。他说,随着香港和大湾区合作频繁,两地医护人员的专业交流可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纾缓本港人手紧绌问题,为香港市民提供更适切治疗。

「检测登记码」下周二起生效香港医管局料等候时间缩至15分钟内

由下周二(8日)起,自愿核酸检测人士、强检及特定群组人士,须网上预约或使用「检测登记码」,才可接受免费核酸检测。医务卫生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徐晓露今日(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检测登记码」安排并非强制市民付费检测,而是为加快流程。她预计此举可将检测中心的等候时间压缩在15分钟内。 徐晓露指,「检测登记码」可有效加快及缩短检测轮侯时间,并防止输入资料时出错。目前,医管局已要求检测承办商协助市民完成登记「检测登记码」,徐晓露则提醒市民要带齐身份证及流动电话,以核对个人资料。 对于有质疑登记「检测登记码」时要输入地址,徐晓露解释说是为更快追踪阳性病人,令医管局可即时联络可能出现疫情蔓延的地区或大厦,以作后续安排。  

香港医管局增3000床位接收新冠患者 高拔升:与时间竞赛

新冠疫情愈趋严峻,入院病人数量急增,令公私院病床愈益紧张,医管局早前启动第3阶段病床调动计划,以接受更多确诊者。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今早(3日)透过电台节目表示,目前有2,700多人入院,当局已预备3,000张病床接收患者。他又透露,入院病人当中几乎一半未完成接种3针疫苗,约两成人未曾接种疫苗,对前线医疗服务影响很大,难免影响公院其他非紧急服务,形容「与时间竞赛最重要」。 根据临床指引,只要60岁以上长者确诊,无论有否病征,都建议服用抗病毒口服药,医管局每日致电数千名长者,仅约4成人愿意服药。高拔升表示,部分长者病征不明显,无发高烧、喉咙痛等,可能只感到疲倦抑或不够精神,可能因不了解病情不想服食西药。医管局向长者送药后会安排药剂师跟进,告知药物的情况和提醒他们服药。 医院管理局内科统筹委员会主席陈伟文则指,8月起,每日入院确诊病人日增加,其中不少属严重、危急病人,对前线医疗资源需求很大。相比年初第5波疫情高峰,随着本地接种率提升,医管局亦有更多经验处理大量的病人,医疗系统压力未有当时那么高,若确诊数字多,入院数字可控,当局不希望再设立指定医院,但会部署为「最后计划」。惟他重申冬季(流感高峰期)将至,仍不应掉以轻心。

香港医管局:已为368名几内亚抵港旅客检测当中50人感染疟疾送院

本港自上月起疟疾输入个案大增。医管局联同卫生防护中心的医护人员,自本月初期组织医疗队到香港国际机场,为近日曾到访非洲几内亚的抵港人士进行健康筛查。医管局今日(30日)表示,医疗队至今共为368名由几内亚抵港的旅客,提供临床评估,当中发现50人确诊感染疟疾要送院接受隔离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并轻微。 医管局指,今年以来,本港共发现约180宗疟疾病人需要入院个案。医疗队的遥距诊症服务,至今共提供超过2400次电话服务,及超过1400次微信专线服务,跟进旅客入住检疫酒店的情况,当中发现2人需要送院治疗。

香港14间普通科门诊明起调整服务暂停或减少诊症时段

本港新冠疫情持续升温,医管局启动第三阶段病床调动计划,预留更多病床及调动更多人手照顾新冠病人。医管局今日(28日)宣布,辖下14间普通科门诊诊所会由明日(29日)起调整服务,包括暂停或减少部分诊所的诊症时段。 暂停所有门诊服务的诊所包括中区健康院普通科门诊诊所、赤柱普通科门诊诊所、李基纪念医局、沙头角普通科门诊诊所、打鼓岭普通科门诊诊所、锦田诊所; 暂停夜间门诊服务的诊所包括中九龙诊所、青衣长康普通科门诊诊所、元朗赛马会健康院; 暂停周六门诊服务的诊所包括容凤书健康中心; 暂停周日及公众假期门诊服务的诊所包括筲箕湾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香港仔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暂停夜间、周日及公众假期门诊服务的诊所包括将军澳(宝宁路)普通科门诊诊所、大埔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偶发性疾病病人可到其他普通科门诊诊所或私家医生求诊,至于已预约于有关诊所覆诊的长期病患者,请按原定覆诊日期,带同预约便条及身份证前往指定的药物补充诊所取药。 医管局表示,会继续密切监察情况及服务需求,如果疫情继续恶化,医管局有需要进一步减少服务,以调动更多病床及人手抗疫。

香港医管局料下周供多3000张病床揭仅两成新冠病人获转介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反弹,连日入院人数骤升,医管局启动第三阶段病床调动计划。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今日(2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医管局已经做好应对准备,希望下周能提供多3000张病床接收新冠病人。 高拔升指,近期变异病毒株Omicron BA.5个案急速增加,可能令确诊及入院病人上升。他预计,调动病床可能会减少其他非紧急服务,包括取消预约及门诊服务,部分联网医院或需减少四成手术。他呼吁市民遵守社交距离措施以减少疫情。 对于业界指大部分公院转介病人到私院不成功,高拔升指每日转介超过100个病人到私家医院,只有约两成病人获成功转介,病人及家属不配合个案只站一至两成;到近日转介流程转好,获转介病人明显增加。 高拔升提及,香港港安医院及明德国际医院两间医院,截至昨日黄昏用作接收医管局转介病人的病床使用率仍然是零。他表示,部分私家医院考虑接收时间长,又担心部分病人年纪大,有较多慢性病需要照顾。他续指,医管局会向个别私家医院了解,希望继续与私家医院保持沟通,在疫情下减轻公立医院压力。

公院处方内地止痛药月内用完 医管局:原有药物恢复稳定供应

早前有公立医院向病人处方由内地药厂生产的药物,当中包括止痛药及胃药等,由于药物未有在本港注册,引起部分市民忧虑。医管局今日(2日)表示,未经注册内地止痛药会在今个月内用完,原本使用的止痛药已恢复稳定供应,并已联系药厂增加供应。 医管局解释,第五波疫情很多市民染疫,药物用量比平时多一倍,原本使用的药物供不应求,因此分别向多间内地药厂一次性购入一批药物,并在6月中开始使用。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医院有处方纪录,可追踪获处方药物的病人;派发未经注册的药物时,药剂部人员会和病人解释成分。医管局亦会监察药物的安全性,假如真的发生药物事故,不论是否在港注册的药物,都会呈报药物不良反应的通报机制。

香港今新增4886确诊 公院探访下周一起须持48小时非染疫证明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2c8bfce9ae28995490d691cdc44fefec.mp4 香港新冠肺炎确诊数重回高水平,已连续8天突破4,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28日)新增4,886宗确诊,包括248宗输入个案。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关慧敏表示,下周一(8月1日)起,公立医院所有特别探访人士及康复者,须提供48小时内有效、非自采的鼻腔及咽喉合并拭子核酸检测无染疫证明。 有1名22个月大女婴住离岛,昨晚7时许抽搐,飞行服务队晚上9时半送到东区医院,现时处危殆,要ICU呼吸机,令人担心是由新冠病毒引发脑病变,脑水肿亦严重。 政府专家顾问、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该女婴出现神智呆滞,令人担心是否脑病变。他续指,今早向医管局跟进女婴情况,得知现时危殆,需要插喉及强心药来维持生命,而并脑水肿亦好严重。 他续指,女婴有1名姐姐,每日有做快测,姐姐昨日(27日)快测确诊,故有可能姐姐传染到女婴亦不出奇。他强调脑病变可以是由新冠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脑炎,由于女婴入院不足24小时,暂时未知她感染哪一种病毒株,其病毒量高,稍后将进行病毒分析。他又指,本港于2、3月时曾有儿童确诊后有脑炎,其后失救。 关慧敏公布,昨日(27日)再新增5宗新冠患者死亡个案,分别为3男2女,介乎56岁至100岁,其中2人来自院舍。 死者涉及68岁男子,曾打3针,本身因肝硬化在家中晕倒,送深切治疗部治疗后过世;另有一名死者为88岁女子,本身有糙尿血压中风,跌倒后入院确诊,有心脏病发,肺水肿,昨日离世。1名56岁男子亦不幸病逝,因有长期疾病,本身无自理能力。本月初因发烧入院,及后因肺部恶化于昨日离世。死者亦涉及100岁婆婆,有糖尿血压柏金逊,发烧精神不振不院,昨日离世,严重慢性阻塞肺病,昨日家人发现晕倒,到急症室时已没有心跳。患者入院后证实确诊,已转介死因庭跟进。 关慧敏表示,现时共有1,384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留医,当中155人为新增确诊。昨晚5名病人列作情况危殆,另有2人情况严重,现时留医的确诊病人中,共有10名危殆病人、11名严重,其中3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另外,关慧敏表示为减少病毒进入医院的风险,医管局更新公院探访人士检测要求,要求所有探访人士均须提供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包括新冠康复者。探访人士可选择受认可的机构进行检测,须采用非自行采集的鼻、咽合并检测,有需要人士可免费于社区检测中心检测。 探访人士亦可提供24小时快速抗原测试阴性证明,不过探访后2日内需补返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如果情况危急,探访人士可于探访后尽快补返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以及2日内提交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另外,所有探访人士须遵守“疫苗通行证”要求及进入场所需扫描“安心出行”。至于危急及临终病人的恩恤探访安排则维持不变。

香港新冠病人即日起可透过「HA Go」预约遥距诊症

伊利沙伯医院早前试行远程医疗支援服务。医管局公布,即日起,新冠病人可透过医管局手机应用程式「HA Go」预约遥距视像诊症和送药服务,服务不设限额,最早可以预约同日诊症。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陈允健介绍说,新服务可让患者选择在家治疗,毋须亲身到指定诊所,并降低社区传播风险;医生遥距诊症后,会视乎需要转介病人到指定诊所或急症室。 伊利沙伯医院早前试行远程医疗支援服务,邀请约150名新冠病人使用,当中超过半数为60岁以上患者。医管局认为成效理想,决定扩展计划至所有「HA Go」应用程式用户。

曾祈殷吁加快处方新冠口服药流程下调服药年龄限制

医管局研究放宽新冠口服药的使用,包括考虑放宽使用药物的年龄或涵盖更多高危病人。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28日)建议,医管局应加快向长者,尤其是院舍长者处方新冠口服药的流程。 曾祈殷表示,现时新冠口服药处方主要给60岁以上患者,60岁以下的确诊者如要获处方口服药,必须是未完成接种疫苗及长期病患者。他建议医管局加快向长者,尤其是居住在院舍的长者处方新冠口服药的流程,例如医生可事先询问长者服药意愿,并获家人授权,万一长者确诊,医生可马上安排运送药物。曾祈殷指,两款新冠口服药的适用年龄分别为12岁及18岁以上,他认为该年龄限制仍有下调空间。

香港疫情反弹 医管局推视像诊症及送药服务

香港第五波疫情有反弹迹象,确诊数连续7日破3000宗。政府表示,有见疫情持续严峻,为了提供更多支援及便利予新冠确诊者,医管局现试行「远程医疗」视像诊症服务,让经评估为情况适合的新冠病人安坐家中,亦可获得医生遥距视像诊症及送药服务。 有需要的新冠确诊者,可先致电医管局的医疗查询支援热线1836115,医管局职员其后会按病人的情况,主动识别适合的病人并与其联络,让病人透过医管局手机应用程式HA Go,接受「远程医疗」视像诊症及送药服务。完成诊症后,将有专人联络病人处理送药安排,医管局的药剂部同事亦会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用药咨询。 医管局会密切留意「远程医疗」视像诊症服务运作情况,为病人提供适切支援及安排。 医疗查询支援热线:1836115 服务时间:星期一至日及公众假期上午9时至下午5时

消息指香港公院违规使用内地药物惹议 医管局:符合本港法例规定吁勿误信不实报道

近日有公立医院向病人处方由内地药厂生产、未经注册的扑热息痛(Paracetamol),引起部分市民忧虑。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发言人今日(17日)发出声明表示,在进口和使用相关内地生产的药物时,均按照本港相关法例进口和本局的既定程序审批,审批标准相同,药物的品质及安全性均符合相关规定,并指对失实言论深表遗憾。 医院管理局表示,所有公立医院使用的药物,不论其生产地(包括内地以至世界各地),均按照本港相关法例进口和局方的既定程序审批,审批标准相同,药物的品质及安全性均符合相关规定,呼吁公众不要误信不实的报道。就近日报道提及的两项从内地进口的药物,局方澄清指,因应第五波疫情时本港极度欠缺含「扑热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烧药的紧急情况,医管局透过特区政府从内地政府认可渠道,采购有关药物(即「对乙酰氨基酚片」)供病人使用。 局方又指,因应近期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需求,医管局根据《药剂业及毒药规例》的规定通过注册医生为治疗特定病人进口「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并根据《进出口条例》向卫生署申请进口证,以进口有关药物。医管局重申,在进口和使用上述内地生产的药物时,均符合本港相关法例规定。对于有个别媒体报道有误导成分,涉嫌指控或暗示局方进口和使用未经许可药物,医管局对此失实言论,深表遗憾。 局方强调在采购及处方药物时,必定会以药物品质、安全及病人利益为最首要考虑。药物品质及安全是医管局采购药物的首要考虑,医管局一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卫生署的规定及指引,透过公平和严谨的药物采购机制,从市面采购获卫生署注册和符合品质要求的药剂制品供公立医院和诊所使用。在特殊情况或当药物出现未能预计的供应问题时,如因疫情严峻导致个别药物供应紧张,医管局或需要从不同地区进口采购合约以外的药物,以确保病人得到适切的药物治疗。药剂部职员会因应实际情况提供所需讯息给前线员工及病人,确保用药正确。 至于局方采购内地药物的数量及金额问题,一如局方采购其他产地药物的情况,涉及局方与药物供应商的商业协议及商业敏感资料,有关资料亦有可能影响局方未来从世界各地采购药物的工作,恕不能公开。

卢宠茂:提高长者接种率刻不容缓每一条人命都是命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今日(14日)新增3674宗确诊个案,其中本地个案占3417宗,确诊宗数为近期新高。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在网志撰文,强调疫情持续,政府以至整个社会必须重视长者健康与生命,减少感染、重症及死亡,并指自己作为医生,“每一条人命也是命”。网志全文点击查看 卢宠茂提到,自己本周二到位于亚博馆内的新冠治疗中心及临时检疫中心,以及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视察。当日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正处于备用状态,“眼前一排排处于待机状态的电脑呆(待)在控制中心桌上,一行行病格整齐地排列在偌大的展览馆内,一片寂静,但在我脑海中泛起的却是当日抗疫战场,新冠病人从四方八面如洪水般涌入,医管局的同事与300多名内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不眠不休……”卢宠茂对眼前的景象感触良多,并强调虽然抗疫设施“宁可备而不用,而不能用而不备”,但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加强防疫,减少感染仍然是抗疫首选。 卢宠茂又指,2003年的沙士疫情中,299名香港市民不幸离世。而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第五波疫情却在不足三个月夺去9200多条生命,“相比2019年新冠疫情前,一季度的流感死亡人数300多名,谁说新冠只是流感?”他指出,香港80岁或以上长者人口接近40万,新冠疫情影响最多、伤害最大的正正是长者这高危群组,但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一直较低,80岁或以上群组仍有30%即约12万人因不同原因未接种第一针疫苗。他强调,为了保护长者,提高长者的疫苗接种率,绝对是刻不容缓。  

确诊留医人数上升 何柏良倡提升新冠口服药使用率

医管局昨日表示,过去一个月入院新冠病人呈上升趋势。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7日)接受传媒访问时指,由于本港处于「后疫苗浪」,住院人数上升是预计之内,认为要再提高长者疫苗接种率和新冠口服药使用率,建立安全网,确保医管局能够应付住院和重症人数。 何柏良指,现时重症个案有八成多为60岁以上,死亡个案则有九成属60岁以上,但有关群体疫苗接种率只有约六成,其中30万人已够期打第三针,但仍然未接种。他又指,新冠口服药能够有效减少住院重症机会,其中辉瑞口服药有效率达到九成,认为当局可以制定成效指标,确保至少八成的60岁以上患者使用口服药,以助他们减轻病情。

香港医管局料7月份再迎疫情高峰 必要时重启亚博社区治疗设施

第5波疫情令香港公共卫生面临史无前例的大挑战,多间公立医院急症室於今年2、3月份确诊高峰期均“爆煲”。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黄立己今早(2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本港近期每日确诊个案虽维持约2,000宗,但每日入院人数只有约60人,共约600人在医院留医,对公立医院的压力不大,各间医院会做到“床等人” 黄表示,医管局有需要会调整非紧急医疗服务,以腾出病床接收新冠病人,现时能立即动用500张病床,48小时内能动用2,000张,又指按港大数据推算,疫情会在7月迎来高峰,相信公立医院能应付。 他续指,现时医院隔离病房使用率约1成,医管局会审视大屿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病床使用情况,如病床使用率超过一半,会考虑重啟亚洲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又认为现时毋须要啟用指定医院,专收新冠病人。

刘家献:大湾区医生计划属三赢两地医护及市民齐得益

医管局计划推「大湾区医生交流计划」,引入大湾区三甲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来港,与本地医护合作为市民提供服务。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刘家献今日(25日)表示,该计划属「三赢」方案,对两地医护及本港市民都有很大得益。他指,局方会视乎一年计划期内双方交流经验、配合情况等,再作检视。 对于医管局主席范鸿龄提到,最想吸纳曾到港抗疫医生。刘家献指出,在第五波疫情下,内地援港医疗队「落手落脚」协助照顾病人,亦会看英文医疗记录及开药,与本港医护可于短时间内磨合,彼此交流经验。 此外,本港确诊个案连日上升,刘家献指目前大部分入院患者病情较轻微,重症个案没有大增,而医管局亦已提升应变能力,若短时间内入院人数增加,亦有足够病床应对。他举例指,假设医院有五成病人都是新冠患者,就会考虑将有关医院转为定点医院,但强调这并非「硬指标」,亦要视乎联网病床运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