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蓝田村蓝晖楼及将军澳裕明苑裕昌阁解封 共揭4宗阳性个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0日)上午完成观塘蓝田村蓝晖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67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2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60户,当中57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另外,政府上午亦完成将军澳裕明苑裕昌阁的强制检测行动,1487人接受检测,同样找出2宗阳性检测个案,当局亦到访约608户,当中59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0日)上午完成观塘蓝田村蓝晖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67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2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60户,当中57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另外,政府上午亦完成将军澳裕明苑裕昌阁的强制检测行动,1487人接受检测,同样找出2宗阳性检测个案,当局亦到访约608户,当中59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跟进。
香港申诉专员赵慧贤今日(13日)发表2021/22年度申诉专员年报,强调公署在市民与公营机构之间担当桥梁的角色。 赵慧贤说:“在困难逆境中,市民就行政失当有独立的申诉途径对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尤为重要。公署有幸担当这个角色。我们细心聆听投诉所涉各方的申述,尝试易地而处,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事情。公署坚定不移的目标是要在持平调查及客观分析后提出建议,使香港的公共行政日趋完善。” 在报告年度内,公署接获共4934宗投诉及8851宗查询。撇除140宗同类主题投诉后,接获的一般投诉共4794宗,较上一年度略有增加。 连同由上一年度转入的投诉,公署于年度内完成处理共5032宗投诉个案,当中2739宗已跟进并终结,其余2293宗经评审后已经终结,包括投诉缺乏充分理据(1171宗或51.1%),或受公署职权范围或受《申诉专员条例》所限(1122宗或48.9%)。 在已跟进并终结的2,739宗个案中,有206宗(7.5%)是与疫情有关,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补贴的审批、检疫安排和文件,以及公共服务暂停等。 在年度内,公署以全面调查方式终结92宗有关行政失当的投诉个案,当中49宗(占53.3%)的结论是“成立”、“部分成立”或“投诉不成立,但机构另有缺失”。以查讯方式终结的个案有2432宗,公署在其中399宗(占16.4%)发现所涉部门/机构有缺失或不足之处。此外,公署在年度内完成八项主动调查。 read more
自由党今日(21日)发表声明表示,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自由党全面认同报告书的内容并全力支持,并认为中央发布《白皮书》是对香港民主发展的重要问题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自由党认为,多年来于香港民主发展的进程上,反中乱港势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炮制种种「民主」谬论,刻意提出各种违反基本法的无理主张,恶意诋毁中央和特区政府推动民主发展所作的各种努力。广大市民必须看清如非反对派一再罔顾民意阻挠循序渐进发展民主,香港本可以在2017年实现行政长官普选、2020年实现立法会全部议员普选,窒碍香港民主进程的元凶就是反对派本身。 自由党表示,中央政府在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下第一场立法会换届选举圆满举行后发布《白皮书》,是对香港民主发展的重要问题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我们可以看到刚刚完成的立法会选举确实做到五光十色的均衡普及参与,改变香港固有「二元对立」的无形壁垒,为香港长远发展优质民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由党全力支持中央政府按照宪法、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不断发展和完善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并呼吁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为实现行政长官和全部立法会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在「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制度之下,香港民主发展前景光明,民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自由党最后强调,新一届立法会全体90位议员刚诞生,自由党将和各新旧议员及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把握好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全力聚焦发展经济,并解决香港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read more
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至今,卫生防护中心昨日(9日)公布近日有2名曾于2月底确诊过的人士,相隔3个月在豁免检测期届满后再度确诊。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今日(10日)表示,由于患者康复后的抗体只针对首次感染的病毒,如果病毒的病原体有变异,或者康复者本身的免疫系统较差,产生的新冠病毒抗体或有不足,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不过,他强调相对目前逾120万人确诊,相信两宗二次感染只是个别的例子,呼吁公众无需恐慌。 对于昨日新增90宗由学校呈报阳性个案,涉及81间学校,关日华说,有关学校各自呈报的个案不多,认为现时无需太担心。他又说,近日通报康复儿童患多系统发炎综合症的数量减少,但仍见有「长新冠」的康复者,他指3至11岁儿童接种率仍然偏低,呼吁家长尽快带子女接种疫苗。 另外,下周一(13日)起医管局专科门诊等13类政府辖下指定医疗处所开始实施疫苗通行证。进入处所的病人和照顾者要打齐3针,否则要出示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有未打针的病人表示宁愿选择不覆诊。关日华强调措施是希望保护市民,担心医院一旦出现传播,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要为抵抗力较低的病人建立免疫屏障。对于有声音指,希望容许以快速测试结果代替核酸检测,关日华则解释,因快速测试的假阳性机会较高,故应采用核酸检测。 read more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今日(11日)公布,鉴于新冠Omicron变异株感染潜伏期短,感染者一般在接触后7天内可透过核酸检测发现,经分析近期内地经验和澳门数据,自下周三(15日)零时起,对于由香港、台湾或外国地区入境澳门并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士,将实施「10+7」(10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及7天自我健康监测)的防疫措施。 适用「10+7」防疫措施的入境人士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在入境前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程序 在入境时及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同意遵守相关防疫要求 符合条件的人士可在接受10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即在入境后第11天离开医学观察酒店,进行7天自我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健康码为「绿码」,但须于入境后第11、12、14、16及第17天接受核酸检测。若未按预定时间进行检测,则健康码将转为「黄码」,如超过预定时间24小时仍未进行检测,则健康码将转为「红码」。由香港、台湾或外国地区入境的人士,不可在入境后第14天的核酸检测有阴性结果前,经澳门前往内地。 此外,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因健康、年龄等任何原因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程序人士,或在入境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人士,则须接受至少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士,卫生局将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有关个案。 read more
对于有商会要求本周内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4日)在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本港遭受疫情冲击两年半,实行的所有社交距离措施都是为了保护港人的安全。 林郑指,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取决于公共卫生、经济需要及公众人士接受程度。前两阶段社交距离措施放宽之后反映很好,许多食肆、酒吧等开始重新营业,第三阶段放宽或于6月30日前实施。 read more
政府今日(24日)在宪报刊登公告,宣布湾仔、东区和南区区议会有8个民选议员议席出缺。 8名民选议员根据《宣誓及声明条例》(第11章)第21条必须离任,分别是杨雪盈(湾仔区议会大坑选区)、梁柏坚(湾仔区议会大佛口选区)、韦少力(东区区议会鲤景湾选区)、苏逸恒(东区区议会爱秩序湾选区)、陈荣泰(东区区议会小西湾选区)、黎梓欣(东区区议会佳晓选区)、彭卓棋(南区区议会赤柱及石澳选区),及蔡志强(东区区议会翠德选区)。 其中蔡志强因缺席本月10日的首场区议员宣誓,即日被DQ(取消资格),而其余7人虽有出席宣誓,但政府事后对7人所作宣誓有效性存有疑问,及后宣布宣誓无效,全数被DQ。 read more
香港警务处今日(12日)在社交媒体表示,为加强市民的防骗意识,将推出与香港电台联合制作「防骗攻略」节目,透过动画,希望为大家破解不同的骗案手法。节目将于下周一(14日)开始,逢周一晚上9点25分在港台电视31台播放。另外,声音版本亦会于香港电台1/2/5台的不同时段播出。 此前,警务处举行2021整体治安情况记者会,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示,本港整体治安稳定,惟去年录得6万4千几宗罪案,当中诈骗案占最多,有1万9千多宗,比前年多3000多宗,7成属于网上骗案,包括网上情缘及投资骗案等。 read more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今日(10日)表示,经过与中央长时间讨论,除了个别具有极端色彩的政治网站外,横琴粤澳合作区的互联网服务,毋须「翻墙」,都可以照常浏览在澳门可接收的网页,正常网络交往不受限,方便澳门科研人员资料搜集,对区内发展及智能化有益处。 贺一诚表示,经两地政府研究,按照横琴总体方案要求,已形成合作区开发管理机构、开发执行机构、属地派驻机构的组建方案,并已经上报中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两地政府亦就组织、通关、财税、金融和法律等方面,成立6个专项及珠海属地工作组,下阶段将按总体方案的政策规划,共同研究、推进、出台并落实各项具体政策。 贺一诚又指,合作区管委会由广东省省长与澳门特首共同担任主任,下设执委会负责横琴治安以外的所有事务,执委会主任是由澳门委派,副主任就由广东省及珠海相关人员担任,认为主动权对澳门来说是大压力,亦是大的发展空间。 read more
回归前曾任宪制事务司及公务员事务司的施祖祥今晨离世,享年76岁。香港大学利玛窦宿舍今日(19日)在Facebook专页发文悼念,指宿友施祖祥先生于清晨安详离世,宿舍同人同感哀恸,对施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施祖祥中学毕业于喇沙书院,1967年开始寄宿利玛窦宿舍。于1996至2004年间,担任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其离世的消息在今早传出。消息指,施在2003年已开始抗癌,本周情况危重,身旁的人都有心理准备,离世时妻子及女儿也在旁。 read more
虾敏感是本港最常见的食物敏感之一,严重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据调查,本港现约有1%小学生对虾敏感。中文大学医学院今日(6日)宣布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利用病人血液样本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测试(简称BAT)」,准确度远较传统测试优胜,「灵敏度」达到87%,防止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特异性」则达到94%。研究团队亦在虎虾中发现三种新型致敏原,相信是南中国的虾敏感患者产生过敏反应的常见原因。不过团队表示,BAT仍在研究阶段,尚未普及,现时本港仍会多数采用传统血液测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