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接种剂次破800万大关 昨日4.27万人打疫苗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9日)已是第196日,计划下接种疫苗总剂次突破800万大关。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01.03万剂疫苗,其中429.83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72.12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4.27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45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95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88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98万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昨日有约7500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约14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约61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林郑冀《香港志》第二册年内出版助了解国家及香港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在礼宾府主持政府与香港地方志中心举行的年度会议,听取该中心汇报有关编修《香港志》的工作进展和最新计划。林郑月娥说,期待以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为主题的《香港志》第二册能于今年稍后出版,让社会各界以至内地同胞了解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 林郑月娥表示,编纂《香港志》是浩瀚的文化工程,对于历史传承,以及下一代对香港和国家的了解十分重要。她表示,感谢由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领导的团结香港基金肩负起修志重任,亦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在财政方面提供持续的支持,自己和特区政府全力支持有关工作,相关的政策局和部门会全面配合。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志》首册——《香港志·总述大事记》去年出版,大获好评,不但登上出版社年度好书第一位,更荣获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巿场策划奖」和「社会科学类别出版奖」,反映修志工作备受各界认同。她说,知道编修团队中有不少年轻研究员,相信他们透过参与修志工作,在对国家的认识和国民身份认同方面均有所增进。
体验公民科课堂林郑冀学生成为具国家观念的新一代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到访位于将军澳的东华三院吕润财纪念中学,了解该校推动STEM教育的情况,并参与公民科课堂。林郑月娥表示,今年开始成为高中核心科目的公民科能让学生透过学习香港、国家及当代世界的议题,配合其他高中学科,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和正面的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此外,林郑月娥昨日还与学生座谈,聆听他们对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在历时约1小时的座谈中,有十多名同学发言,关注的议题包括教育、青年发展和环保等政策范畴,还有学生亦就历史建筑保育和艺术文化发展等提出意见。 林郑月娥感谢同学踊跃提出意见,表示会以长远目光规划香港未来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会就市民十分关注的土地房屋等长远发展提出建议,呼吁同学留意她10月6日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
中方向阿富汗提供价值2亿元紧急援助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1年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王毅表示,今天的阿富汗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及其盟友仓促撤离,美西方推行的强权政治、军事干涉和所谓“民主改造”以失败告终。但阿富汗仍面临人道、民生以及新冠疫情等严峻挑战,一些国际势力还可能借助政治、经济和金融手段给阿富汗制造新的难题。昨天,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成立临时政府,而政权的“临时”性恰恰说明阿富汗的未来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王毅指出,作为邻国,没有国家比我们更不愿看到阿富汗重陷战乱、再起祸端,没有国家比我们更期盼阿富汗恢复和平、实现发展。我们应该抓住阿局势由乱及治的关键窗口期,在尊重阿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对形势发展变化施加正面、积极影响。 王毅强调,我们要对阿富汗问题历史经纬作出客观评判,要求美及其盟友深刻汲取教训,承担应尽责任。美国及其盟友是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20年来,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势力未能清除反而不断增加,阿富汗人民未能获得发展和尊严反而徘徊在贫穷和困顿之中。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是,美国及其盟友军事干预的结束应当是真正承担责任的开始。他们比任何国家都更有义务向阿富汗人民提供经济、民生和人道主义援助,在尊重阿富汗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帮助阿实现维稳防乱,走向良性发展。 王毅表示,我们要引导敦促阿富汗塔利班团结各民族、各派别,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奉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同恐怖势力划清界限,同各国特别是邻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近期塔利班在建政、反恐、友邻等问题上作出积极表态,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广泛包容,二是坚决打恐。期望塔利班能汲取历史经验,在临时政府期间与阿各民族、各派别积极互动,切实履行承诺,争取国际认可。 王毅说,阿富汗邻国应发挥独特作用,既解决自身正当关切,又为阿富汗稳局重建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当前阶段可重点开展六方面协调合作: 一是帮助阿加强疫情防控。阿富汗是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境内疫情存在加速扩散风险。各方可携手合作,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抗疫物资和技术援助。中方决定向阿富汗人民首批捐赠300万剂疫苗,也愿在中国-南亚应急储备库项下,向阿提供更多的抗疫和应急物资。 二是保持口岸开放。阿富汗经贸往来高度依赖陆路口岸。我们要在确保各国安全前提下,维持同阿富汗的口岸畅通。中方愿积极研究恢复中阿货运班列,支持其他邻国同阿富汗加强通关能力建设,为阿富汗与外界互动,尤其是获取人道主义物资提供便利。 三是加强难移民管控。美国及其盟友应在解决阿富汗难移民问题上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向有条件和有意愿接收阿难民的国家提供必要补偿。我们呼吁塔利班提升施政的包容性和可预期性,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从根本上减少难移民的产生。同时,应大力支持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尽快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邻国之间理应相互帮助,在对方有困难时伸出援手。根据阿富汗人民的需要,中方决定紧急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越冬物资、疫苗和药品。待安全等条件具备后,中方愿帮助阿富汗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的项目,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和经济发展。 五是深化反恐安全合作。阿富汗局势变化给国际和地区反恐形势带来复杂影响。我们要敦促塔利班坚决同所有极端恐怖势力彻底切割,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约束打击。各方要加强情报共享和边境管控合作,及时抓捕消灭自阿潜入的恐怖团伙,确保地区安全稳定。 六是开展禁毒合作。近期塔利班方面宣布,阿富汗将不再生产任何毒品。我们对此应鼓励支持,并帮助阿富汗农民开展替代种植,共同消除本地区毒品来源。同时,中方愿同各方采取联合行动打击本地区的跨国毒品犯罪,保护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王毅最后说,今天的外长会是阿富汗近邻国家合作应对阿局势变化的首次尝试,也标志着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正式成立。这在当下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会议将发出阿富汗邻国的共同声音和明确政治信号。中国支持把这个独具特色的机制继续办下去,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政策主张、协调彼此立场、共同应对挑战。 与会各方强调,面对阿富汗当前变局,阿邻国及时协调看法立场十分必要。国际社会应尊重阿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助阿实现安全稳定和经济重建,向阿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及其盟友就此须承担应尽责任。与会各方呼吁未来的阿富汗政府开放、包容,体现各民族各派别代表性,同各类国际恐怖组织彻底切割。与会各方积极评价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肯定其独特作用,同意将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机制化。 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由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主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卡米洛夫、土库曼斯坦副外长哈吉耶夫出席。
英国新任驻港总领事戴伟绅到任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今日(9日)接受英国新任驻港总领事戴伟绅到任拜会,并向其颁发《领事证书》。 刘光源特派员欢迎戴伟绅总领事到港履新,并阐明中方在涉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英国驻港总领馆切实增进英国对港全面真实了解,切实尊重和遵守香港法治,切实推动香港同英国务实合作和友好交往,为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和港英务实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英国外交部早前表示,戴伟绅于1985年加入英国外交部,于80年代末在北京展开驻外职业生涯,曾派驻中国北京、广州和上海,以及立陶宛和澳洲,最近获海外任命为英国驻泰国大使。戴伟绅在英国期间,曾于内阁办公室担任分析国际恐怖主义工作,亦曾借调到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担任副行政总裁。翻查资料,戴伟绅曾多次在中国内地工作,分别曾在1988至1992年在北京担任二等秘书;1994年至1996年于英国外交部任中国组组长;2006年至2010年出任英国驻广州总领事;2011年至2015年任英国驻上海总领事。
21间疫苗接种中心延长运作至年底最迟11月须打首针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9日)下午就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会见传媒。聂德权表示,今年11月底开始关闭5间疫苗接种中心包括养和、圣保禄医院等,另有21间将延长至今年底,在10月和11月继续提供接种第一剂疫苗服务,12月只会提供接种第二剂服务,开放时间亦有调整,由现时每日朝8晚8,改为平日朝10晚6,周三休息,周六和日则保持朝8晚8运作。 聂德权指出,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延长至10月底运作,惟近三星期疫苗接种速度下跌,除非在未来22日,每日有约2万人打针,否则10月份才有机会达至七成接种率。 聂德权又指,本港疫苗接种总剂次达797万,料今天可破800万,当中复必泰疫苗已打逾500万剂。他提到,有428万人已接种首剂疫苗,但70岁以上只有27%,目前疫苗接种计划已到樽颈位,必须更主动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