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等4国现Omicron个案 周五起非港人禁来港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5日)在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自政府今个月8日起推行「居安抗疫」计划,总体运行顺畅,政府设立的24小时热线每日接获约2000宗求助。 翻查资料,政府为全社会抗疫设立多条热线为民解困。民政事务总署为「居安抗疫」计划设立的24小时电话热线1833 019提供100条线,为在计划下进行家居检疫的人士提供支援和协助;医管局除长者热线「护讯铃」外,亦有人员主动致电予有需要的病人以理解情况。此外,医管局将增设一条「新冠肺炎确诊者等候入住隔离设施支援热线」,专供在社区等候的新冠初步阳性患者致电查询,提供医疗或感染控制支援。 read more
香港邮政今日(16日)表示,一名邮差经新冠病毒病快速测试后,结果初步呈阳性。该名邮差于中环邮政总局工作,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本月15日。他负责检查于柜位投寄的邮件及收取邮箱工作。在上班期间有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工作时一直有佩戴口罩。局方已安排所有与该邮差一同工作的人员接受病毒测试,并按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指引,为局内所有设施及邮件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香港邮政于今日至明日(17日)关闭中环邮政总局、智邮站及邮政信箱大堂,市民可到就近的上环邮政局(德辅道中322至324号西区电话机楼1楼)或云咸街邮政局(云咸街69号贺善尼大厦地下)使用邮政服务。若需投寄大量邮件,市民可到中央邮件中心大量投寄柜位(九龙湾宏展街1号)。就此带来的不便,敬希市民见谅。 read more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接受访问时指,当局关注新冠变种病毒株Omicron的潜伏数据,如果有调整入境人士隔离日数的空间,政府会实行。 陈肇始表示,变种病毒Omicron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病毒株,特区政府正检视潜伏期等相关数据,如果有空间调整入境人士检疫期,会作出修改和公布。 本港第五轮新冠疫情大爆发,竹篙湾检疫中心的检疫人数亦告急升。陈肇始指,如果竹篙湾检疫中心饱和,家居检疫是其中一个选项,但必须作风险评估,决定哪些人可以在家居检疫,以及解决运作问题,例如物资等支援措施。 对于香港目前以“动态清零”为防疫目标,陈肇始说,数据显示Omicron潜伏期似乎比变种病毒潜伏期更短,目前入境本港人士隔离期最长21日。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有关策略,强调公众健康是首要考虑。 陈肇始又说,对香港可以在一年内恢复正常感到乐观,认为香港现时控制疫情理想。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8日)谴责美国白宫延长所谓「针对香港局势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形容该举动为美方继续公然干预中国内政,促请美方立即停止干预中国及香港特区的内部事务。 政府发言人表示,过去超过一年,针对香港特区政府执行香港国安法的行动,美国完全不可理喻,并多次发表无视法治、令人愤慨的言论。美方的举动明显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它们按其总统在去年7月发布的行政命令而针对中国和香港特区采取的单方面措施,包括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所谓「制裁」,实属野蛮行径,反映美方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 发言人指出,美国的卑劣行径徒劳无功,只会损害中国和美国之间以至香港特区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和共同利益,对美国的企业和国民造成损害。特区政府对新一届美国政府继续采取错误行径表示遗憾,纵使对此不感意外。 read more
继《立场新闻》、《众新闻》、《癫狗日报》等媒体宣布停运之后,网媒「够姜媒体」今日(6日)于社交平台Facebook宣布终止部分业务,包括网台节目、街头访问、特约记者直播等,并会于日内将以上有关影片及群组于其Facebook、Instagram及YouTube全面下架。「够姜媒体」表示,其他业务包括市集举办、产品开发、广告合作等其他业务将继续。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2a3063fd9fed7631ab9bdd529f9c29d7.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零时,新增430宗确诊个案,当中222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208宗为快速抗原测试阳性个案。确诊个案中,15宗为输入个案。本港第五波疫情累计个案1190437宗。另再有8名新冠病人染疫亡。 输入个案中,11宗经核酸检测确诊、4宗经快测确诊。有4宗是昨日(26日)抵港,3人乘JL029,当中一人为再度感染;另有1人乘AI316入境,分利涉及3名在日本及1名于菲律宾抵港人士,较早前的抵港人士则从美国、英国、新加坡、澳洲等地来港。 张竹君表示,再获8宗学校呈报有确诊个案,涉及7名学生、1名职员,来自7间学校,2名学生为同一家庭。 张竹君指,今天的呈报个案中,包括职员在内的5名患者最后上课日均于昨天(26日),余下3人则在前日(25日),7间学校应是复课后首次有确诊个案。至于昨日(26日)公布的13宗学校呈报确诊个案,张指由于其中一名学生的快测结果存疑,经校方再做多次检测后,证实该学生快测没有确诊,故昨日学校呈报确诊数字应是12宗。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刘家献今(27日)表示,新增8宗死亡个案,涉及5男3女,年龄介乎49至95岁,第5波疫情至今共录得9,069名死者。 刘表示,昨日(26日)有1人为较年轻死者,为49岁女患者,2月24日第1次打科兴疫苗,早前曾发现患有肺癌,4月21日到玛嘉烈急症室,有头晕及经常跌倒,经快测确诊,入院后做素描发现有扩散脑及骨,情况持续转差,至昨日离世。 另外,现时有1716名确诊病人留医,过去一日新增1名病人情况危殆,1人情况严重,16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256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175名病人出院。第五波疫情至今47347名病人康复,46635名病人出院。此外,医管局累计共22331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1807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由于今日公布的数字较昨日确诊数字(347宗),回升近80多宗。张竹君表示,不会单靠一日的确诊数字判断疫情走势及有否反弹,加上复课、社交距离措施放宽,故有反弹是预期之内,不过当局要看疫情反弹的幅度。 read more
消息指,前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今早(14日)在寓所睡梦中安详离世,终年73岁。据悉,他的妻子发现他没有反应,便报警求助,救护员到场证实李已死亡。他的儿子李霖恩表示,现时未知死因,正处理父亲身后事,透露父亲平日没有病痛,只有高血压,早前外出食饭从楼梯跌落,锁骨及手皆有断裂。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表示,已收到消息,并感到十分突然。叶刘指李少光早几日与旧同事聚餐,为他提早庆生,亦没听闻李有任何长期病患。保安局前局长黎栋国形容他做事稳阵、心思细密、关心同事,得到同事尊重及支持。 李少光于1948年出生,在香港政府任职达38年,并于2012年荣休。他于1974年1月成功投考加入人民入境事务处,成为人民入境事务主任,于1995年获委任为入境处助理处长,于1997年获委任为副处长,于1998年10月获委任为入境事务处处长。2002年7月获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委任为廉政专员,成为首位由纪律部队出身的廉政专员。2003年8月接替辞职的叶刘淑仪出任保安局局长,并于2012年任期届满后,在2013至2018年期间出任香港特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年5月竞选期间,李少光有份担任选举顾问团顾问,上月亦曾出席公开活动。有消息指,李少光日前曾因跌伤入院。 read more
香港第5波疫情持续,香港特区政府今日(15日)继续召开抗疫记者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今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涵盖领域很多,不单止是港区国安法,总体国家安全观念有全面及多领域。公共卫生、药品安全都很重要,接种疫苗是确保安全至为重要,需要大力推动。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本港目前接种疫苗总剂量为1559万剂,长者接种率方面,60至69岁有90.7%接种,70至79岁有82.8%;80以上有60.5%。上述长者群组的第二针接种率分别为85.1%、75.1%、48.2%。疫苗到户接种服务会扩展至全港,下周二起开放网上平台及热线接受市民登记,70岁或以上长者,或者因病患残疾未能外出接种疫苗市民,可以登记上门接种科兴疫,服务由本月26日开始,为期8星期,会分区推展逐步安排上门接种。 香港特区政府亦会从以下四个途径联系合资格接种疫苗的长者: 第一,社署已经整理了近20万领取社会保障津贴而又未接种疫苗的长者资料,下周将邮寄疫苗到户宣传单张,提醒长者登记,并会委托电话热线中心,协助有需要市民登记服务; 第二,卫生署辖下18间长者健康中心的护士及专职医疗人员会打电话给28200个未接种第一针疫苗的会员,鼓励他们接种疫苗; 第三,医管局“护讯铃”会主动接触未接种疫苗的普通科门诊长者病人,解释疫苗的重要性,并且按需安排长者前往各个疫苗接种点; 第四,当局会在4月至5月的执行围封强检行动中,继续收集合资格长者或行动不便人士的登记资料,再安排医护团队接种。 聂德权指出,上门接种有很多准备工夫,外展队可有1小时打3至4针,要很多时间及人手。28间社区接种中心,13个医院接种站,4个流动接种站等都可以接种,但仍有人不能出门接种,所以要安排上门接种。 聂德权说,下周二(19日)起开放疫苗到户接种服务登记,提供科兴疫苗接种服务,有需要的人士可致电5688 5234登记(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8时)。本月26日开始,正式展开全港十八区到户打针,服务为期8星期。 read more
香港第5波疫情影响广泛,负责守卫刑事司法体系最后防线的惩教署亦受到广泛波及,在囚人士及职员相继确诊,幸好部门制定预案,加上职员上下一心,才不致令院所出现大爆发,加重公共医疗负担,具护士资格的惩教主任在疫情期间需兼顾为在囚人士接种疫苗,亦有担任临时指定接收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院所的惩教主任,在工作量倍增及面对在囚人士的不满情绪下,仍能坚守岗位,难得的宝贵经验亦有助日后应用于工作上。 现职惩教主任的陈燕婷早年在公立医院任职护士,之后在2018年加入惩教主任行列,现时驻守罗湖惩教所,平日负责在囚人士的健康护理,面对来势汹汹的第5波疫情,工作量排山倒海,要额外兼顾院所内的疫苗接种中心工作,包括预订疫苗、向在囚人士解释接种疫苗的好处及为他们接种疫苗等,遇上不肯接种疫苗的在囚人士,包括外籍人士,亦需要花时间讲解,甚至需要邀请他们的同乡翻译游说。此外,亦要为确诊在囚人士及密切接触者提供适切治疗及护理,以纾缓公共医疗系统的压力。 她指,部门早已制定“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策略,制定连串感染控制及隔离措施,过程中,前线人员及管理层都有参与。由于不少同袍确诊或成为密切接触者,人手非常紧张,当时很多职员都要“顶硬上”,牺牲私人及休息时间完成工作,令她体会到团队精神,“患难见真情”,幸好最坏情况已过去。经此一“疫”,她学懂相信自己及团队,面对难握的未知数,非单凭个人就可解决问题。 另一惩教主任卓冠蔚,驻守的沙咀惩教所在今年2月,被征调为临时指定接收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院所,原本羁押的青少年在囚人士需转到其他院所。他作为保安组主管,需短时间内作出适当调配,包括要了解转院人士的背景资料作保安审查、管理防疫物资及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延长收押在囚人士时间等,务求尽快切断各院所内的传播链。部分获转介人士有不满情绪,他需联同各组别职员,如更生事务组、保安组、心理组及健康护理组会见他们,提供适切辅导及疏导情绪。每日面对不同挑战,幸得到同事及上司合作及支援下,问题迎刃而解,院所染疫人数亦已呈下跌趋势。 即使个人无惧“疫”景,但卓担心会将病毒带回家中,感染两名未能接种新冠疫苗的年幼子女,所以当时一星期只可回家一次,探望刚出生的孩子。他指出处理今次疫情,提升了其危机处理的应对能力,相信将来一定有学以致用的机会,此外,亦加强了团队精神,对惩教署更有归属感。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b5d34059e96b526c3b65ed6fa1064a09.mp4 香港第5波疫情未息,本港已连续4日确诊数突破4,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4日)新增4,250宗确诊,包括186宗输入个案,昨日(23日)再多8名患者离世,分别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3岁。另有1间老人院舍、4间残疾院舍出现新个案;大埔仁济医院蔡洐涛小学6C班疑出现传播感染,25名学生中有3人染疫,该班须停课一周。 输入个案中,有76宗在机场检测样本发现、75宗在检疫设施中发现,35宗于检疫后发现的个案,包括英国占31宗、美国25宗、菲律宾17宗等。张竹君指,过去两三周确诊个案数“翻一番”,希望数字不升太高太快。现时疫情高位且未见回落,呼吁市民遵守检疫、隔离规定及勤洗手等。医管局方面,本港多35名医管局员工确诊,有12名员工康复后复工;其中儿童新冠个案增加,儿科隔离病房目前占用率已达48%。 昨日有1间安老院舍、4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确诊个案,包括九龙妇女福利会黄张见纪念老人之家有2名长者、1职员染疫,15名长者需检疫;保良局郑翼之中心有1名长者、1职员染疫,4名长者需检疫,香港善导会秦石中途宿舍2人染疫,4人需检疫;东华三院赛马会展翔日间活动中心暨宿舍1人染疫,1人需检疫。 张竹君公布,香港过去一日再增8人死亡,第5波累计9,256人染疫后死亡。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新增的死亡个案包括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3岁,均非来自院舍。 第一名死者为91岁男患者,已打3针新冠疫苗,患高血压、糖尿病,6月27日发烧到屯门医院,检测确诊,CT值28,X光发现肺积水,入院后情况转差,前晚离世。第二名死者为103岁女患者,已打1针新冠疫苗,患高血压及关节炎,6月23日因肚痛等病,由私家医院转介至伊利沙伯医院留医,7月10日发现确诊,情况反覆至前日转差,同晚离世。第三名死者为99岁女患者,无接种新冠疫苗,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衰竭、中风,7月18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咳嗽及胃口差,入院前2日已经快测确诊,入院后曾开药治疗怀疑心肌紧塞情况,惟情况转差,至前日离世。第四名死者为100岁女患者,无接种新冠疫苗,7月23日在家晕倒,送往元朗博爱医院,急救后情况不理想,当日早上离世,她入院10天前曾染疫。 第五名死者为87岁男患者,已打1针新冠疫苗,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胃癌,7月3日到律敦治医院急症室,当时有喉咙痛。他于7月1日快测及当日入院检测均发现确诊,入院后已处方特效药,惟及后出现并发症,有胃出血等,至7月23日离世。第六名死者为86岁女病人无打针,本身有高血压,6月26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当时有发烧咳嗽,整体状况差,并检酸检测确诊,CT值19.4。入住医院内科房病后已处方药物,6月30日情况稳定后转至北大屿山香港感染中心继续治疗,惟7月12日情况转差,转至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处理,情况继续转差,7月23日离世。第七名死者为86岁女病人已打2针,有高血压、肺气肿、心脏衰竭及脑退化。7月20经联合医院入院,有气促、血含氧量跌。她于7月17日快测及入院筛查同样确诊,入院后情况转差,7月23日凌晨离世。最后一名死者为75岁男患者,无打针,有高血压、糖尿、心肌梗塞及中风背景。7月4日因发烧、呕吐而到北区医院求医,而前一日快测已确诊。院方曾处方药物,7月6日转至北大屿山香港感染中心继续治疗,惟7月11日气促情况转差,心脏酵素上升,转至至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及玛嘉烈医院深切治疗部,至7月21日情况稳定后转至普通内科病房,惟及后病情反覆,7月23日离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