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阿富汗局势炮轰拜登: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5日就阿富汗局势发表声明,称塔利班对阿富汗的迅速占领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特朗普在写道:“乔·拜登在阿富汗所做的一切都是传奇,这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之一!”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5日就阿富汗局势发表声明,称塔利班对阿富汗的迅速占领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特朗普在写道:“乔·拜登在阿富汗所做的一切都是传奇,这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之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今日(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在新时代十年取得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五年的工作,擘划了中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宏大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意义深远,同时也为香港各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指明方向。 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工作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等各方面,这些工作都可以让香港、澳门同胞发挥独特作用,大家都有报国之门、用武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内地一直是香港各界最大、条件最好的发展平台,国家一直为香港各行各业提供最优惠的事业发展环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将会取得更大的和更全面的发展,为香港提供更大的空间,香港会有更多机会落实习近平在2018年11月12日对香港提出的四个新的希望,即「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梁振英呼吁香港各界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及时落实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和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一起身体力行,共建现代化强国,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read more
国际金融领袖峰会如期举行。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柏贤今日(3日)指,峰会成功举行,那些一系列「豁免」防疫,包括在3天检疫期内可进入部分「疫苗通行证」场所的措施顺利执行,并没有增加防疫风险,令人鼓舞,也增加政府加快复常步伐的信心。 梁柏贤今日在facebook表示,金融峰会成功举行后,希望短期内有更多宽松的检疫和防疫政策推出,期待已久的「0+0」或更宽松的「0+3」入境检疫措施有望短期实行,而频密的核酸检测亦应尽快检讨。他又认为,香港与国际复常接轨,是必然发展,而最近有传言内地将会放宽入境检疫至「5+2」,亦会取消航班熔断机制,如果属实,与内地全面通关又迈进一步。 read more
政府早前提出「逆隔离」方案获广东省支持,初步计划以落马州河套区为试点,双方专班正商讨细节。有份参与专班的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1日)表示,河套区检疫设施有约4,000个单位,提供约10,000张床,可以作为「逆隔离」的起点。 邓炳强表示,香港及广东省正讨论检疫设施人员是否要接受闭环管理。另外,竹篙湾及启德检疫设施,目前入住率分别是约七成多及约一半。如有需要,其他方舱设施亦可随时候命。 深圳「健康驿站」名额明日(12日)起减至1000个。邓炳强指,视乎双方疫情发展,近日内地因疫情恶化,下调健康驿站单日名额,是可以理解。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本港今日(31日)新增19宗输入病例,涉及10男9女,年龄介乎13至76岁,其中5人为菲律宾来港外佣,今日个案有2人属输入关联个案。所有患者均已接种新冠疫苗并感染变种病毒,同时怀疑为Omicron。至今本港个案累计12,650宗,另有16宗初步个案,其中1人为机场女地勤人员。 该名染疫的机场女地勤今年30岁,负责于禁区接待转机及离港客人,包括收机票。她平时中午12半到晚上10半上班,今日亦有上班,目前已送医院。患者有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对上一次是上周六及本周二(25、28日),均无验出病毒,但本周二出现咳嗽,故到天泽商场看医生,仍未确诊,直至昨日(30日)被验出病毒,带有N501Y及T478K。她昨日曾到过铜锣湾小曼谷泰国美食站,本周三(29日)去过机场「can.teen」,上周五(24日)及本周二下午亦去过天泽争鲜等。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今日(25日)于线上出席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年会会议。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及相关的公共卫生限制,今年的地区委员会年会透过混合模式举行,成员可于日本姬路现场或透过视像会议线上参会。由于全球疫情持续,会议聚焦于地区委员会成员的抗疫工作和区域合作。会议亦讨论了包括基层医疗、传统及辅助医药的使用,以及后代健康等其他卫生相关议题。 会议上讨论新型冠状病毒时,陈肇始教授表示:「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落实多项防疫措施,包括边境防控、社交距离、病毒检测、追踪接触者、检疫隔离,以及社区疫苗接种计划等。透过上述措施,香港特区政府成功迅速地应对了四波疫情。香港在过去数月大部分时间均没有源头不明本地个案,基本达致清零,成绩令人感到鼓舞。鉴于香港疫情持续稳定,我们自四月采取抗疫新路向,以『疫苗气泡』为基础调整各项防疫措施,以逐步有序回复常态为目标。」 「鉴于全球疫情继续受到变异病毒株的威胁,我们会继续严阵以待,以应对下一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此,我们会整合所得的经验、加强应对能力,以及制定更精准及具针对性的策略。展望未来,香港特区及国际社会要继续加快为市民大规模接种疫苗,特别是长者,以建立整个社区的保护屏障。另一方面,由于香港正逐步回复常态,我们会更着力于其他卫生相关的重点范畴,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及发展中医药。」 陈肇始教授强调,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地区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read more
「传播中国好声音——香港各界讲好国家故事和香港故事座谈会」昨日(28日)在#外交部驻港公署# 举行,刘光源特派员发表主旨讲话。刘光源指出,个别国家为打压遏制中国发展,利用手中的话语权优势,妖魔化、污名化中国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必须更好讲述国家故事和香港故事,增进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理解认同,破解反华势力推动「新冷战」、「新铁幕」图谋,让饱经沧桑的祖国母亲不再挨骂,让被恶意中伤的东方之珠不再蒙冤。 刘光源表示,我们有五千年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从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宏伟实践,有「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和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这些都是我们对外讲好国家故事和香港故事的力量源泉。我们不仅有能力办好中国的事,更有信心讲好国家故事和香港故事。 刘光源强调,一段时期以来,内外反中乱港势力罔顾事实,颠倒是非,将打砸抢烧的暴行美化为「美丽的风景线」,将乞求外国制裁的卖国贼粉饰为「民主斗士」,将克制执法的特区警方污蔑为「黑警」,将中央依法出台实施国安法歪曲为强加,诋毁抹黑国安法,唱衰香港的发展前景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需要正本清源、激浊扬清,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香港。 刘光源又指,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指出,香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有可为。这个大有可为,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如何用好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讲好两个故事。香港有「一国两制」的体制优势,有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有信息自由流通的平台优势以及香港发展实践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交相辉映的内容优势,传播中国好声音大有可为。 刘光源鼓励香港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传播工作继续发扬爱国爱港本色,坚持为国家发声、为香港正名、为中国人扬名,更加有力驳斥反华势力的污蔑诋毁,更加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要勇于探索,努力以自塑的中国形象破解他塑的中国偏见,创造我们自己的「词语芯片」和「话语体系」,拨云见日,廓清迷雾,打破一些国家套给国家和香港的欲加之罪。三是做推动中外交流、人民友好的使者。个别国家执意让本国民众生活在充斥着涉华假新闻的「气泡」和意识形态的「高墙」之内,我们要从推动世界和平进步的大局出发,加强与各国各界人士的民间交流,着力扩大朋友圈,夯实中外友好民意基础。四是做发掘培养更多国际发声人才的伯乐。希望香港各界人士,特别是有志于国际传播的青年朋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守报国初心,不断增强讲好国家故事和香港故事的能力和本领。 会议深入研讨了如何结合香港实际,落实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国家和香港的伟大故事。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潘云东以及香港各界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的知名人士和中联办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read more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香港资深大律师、香港特区政府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自1997年以来,香港的司法机构地位显著提升,已在全球备受认可。基本法第85条规定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这种保障在司法独立依赖于公约的港英殖民统治时期是不存在的。 江乐士表示,1997年终审法院成立后,香港获得终审权,在本地常任法官和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非常任法官的共同努力下,正义得到最高级别的伸张。尽管有些人认为香港国安法在2020年颁布后很难融入香港的普通法体系,但法院提供了无可挑剔的指导,毫不夸张地说,法院已经形成一套真正卓越的判例法,其判决在其他司法管辖区经常被引用,而且总是得到核准。 2019年修例风波后,法官以各种方式追究不法分子的责任,包括惩罚违法者、发布禁令以打击在Facebook上对公职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和煽动暴力,以及冻结犯罪资产。江乐士表示,正是因为法官为维护法治所做的努力,他们自己也成为了目标,本地不法分子和外国势力都试图干涉他们的工作。暴力分子甚至对法院发动纵火袭击、对司法机关采用死亡威胁,但法官们不屈不挠,不顾危险,坚守法治,最终许多罪魁祸首受到正义的制裁。 江乐士提到个别终审法院的海外法官离职,形容只是“小插曲”。事实不是海外法官一蹶不振地离开香港,而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明确表示信守其对香港和香港市民的承诺,决心继续在这里伸张正义。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10名海外法官可在需要时出任终审法院的第5名成员,连同首席大法官和3名常任法官,应绰绰有余。而倘若需要更多的海外法官,招聘应该也没有困难。除了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传统司法管辖区之外,亦可考虑来自印度、牙买加或新加坡等地的其他地方法官。 江乐士续指,在社会动荡期间,香港的检察官承受着巨大压力。有人尽其所能妖魔化起诉决定,并试图给外界一种印象,即检查官们不是自由人,而是“北京的傀儡”。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中央一直严格遵守基本法的规定,包括检察独立。江乐士指,自己在1997年之后担任了12年多的刑事检控专员,但从未受到来自北京或地方官员的任何形式的压力。相反,他受到的批判,总是来自所谓的“泛民主派”,这是他曾面临的唯一一种政治压力。 展望未来,江乐士认为,在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宣传目的抨击香港的法律制度之际,律政司应提高其在国际检察官协会(IAP)中的形象,并充分利用其成员提供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听到,香港的起诉一如既往地公平,除非现有证据有合理的定罪预期,否则任何人都不会被起诉,并且法治一如既往地安全。 read more
香港入境处成立60年,执法与服务并重。执法部除不遗余力打击黑工,亦要处理等候遣返的被羁留人士。入境处助理处长(执法)陈伟烈指出,屯门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不时有被羁留人士挑起事端,甚至采取暴力对抗,影响中心日常运作。因此,中心去年成立紧急应变队,并特别引入俗称「蛙皮」的战术套装、防刺战术背心、臂盾等装备,处理肢体冲突事件及大型事故。 陈伟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心于2005年5月开始运作,初时由惩教署代管,约5年后才由入境处全面接管,交由执法部管理,现时可容纳约500名根据《入境条例》被羁留及等候遣返人士,以及等待最终裁定的免遣返声请人。中心过去曾发生被羁留人士集体对抗管方的事件,需急调大批人手处理,对日常运作造成影响。 经检讨后,中心去年6月成立紧急应变队,负责应对和处理中心内被羁留人士的冲突事故,并会定期接受战术技巧、体能及枪械(胡椒球发射器及防暴枪)等训练。队伍亦会负责中心的高风险押解工作,定期进行搜查、夜间巡逻及巡视外围等职务,以确保中心秩序良好。 过往中心突击搜查时,曾发现有被羁留人士自制削尖牙刷等违禁品意图伤人,为保障职员及被羁留人士安全,紧急应变队配备「蛙皮」、防刺战术背心、战术头盔、行动靴、随身摄录机及低杀伤力武器,大幅增强执行职务的机动性,配合战术需要。除原有长、短及圆盾外,新引入的臂盾易携带兼伸展方便,充分保护手部之余,亦能作出敏捷应变。 今年5月中心内约30名被羁留人士拒绝返回寝室及服从中心命令,企图对抗管方,应变队迅速支援,使中心可于短时间内恢复秩序。此外,用作羁留免遣返声请人士的大潭峡惩教所,于今年5月完成改建,应变队亦负责押解声请人士到惩教所,腾出中心设施供部门处理更多羁留个案。 随着《武器条例》及《火器及弹药条例》的修订获得通过及在本月1日生效,入境处获授权为其中一个可管有被归类作「违禁武器」、「枪械」及「弹药」物品的部门,中心专责小组会不时检视中心的防暴装备及武器,确保同事在处理紧急事故时有足够的保护。 read more
港府将于2月24日扩大「疫苗气泡」,适用范围不仅局限一般受599F章规管的表列处所,亦包括康文署下辖的诸多康文设施及学校等。今日(5日)有消息指,政府将研更新「安心出行」功能,方便食肆前线员工检查食客针卡。 消息提到,有饮食业界人士担心食肆检查食客是否已打针涉大量人手,向食卫局反映顾虑。局方回应指,建议创科局研发类似「健康码」的应用程式,以颜色分类已打针和无打针食客。创科局指,现时「安心出行」已可加入疫苗接种记录,当局会改善其功能,化繁为简,方便食肆前线员工检查食客针卡。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的联合科学委员会及专家顾问团,建议本港12至17岁青少年只需接种一针复必泰疫苗。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今日(1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截至上星期,全港接种了复必泰新冠疫苗的12至17岁青少年,有37人患心肌炎,其中30人是打完第二针才出现征状。 刘泽星说,第二针或增加青少年患心肌炎的机会。患病数字似乎高于背景发病率,因此建议12至17岁青少年只接种一针复必泰,英国及挪威亦有类似安排。 对于只打一针能否起保护作用,刘泽星表示,所有疫苗都会有作用。本港疫情稳定,平衡风险及效益后有关安排无问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