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曾国卫狠批《华尔街日报》污蔑香港新选制
美媒《华尔街日报》在立法会选举翌日发表评论文章,污蔑香港新选举制度。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昨去信反驳,是月内第二度致函驳斥该报,指该文章是「无事实根据的评论」,设有既定立场。曾国卫指,本不期望《华尔街日报》会作中肯报道,即使该报作不实报道亦不期望他们会作出澄清矫正。但港府还是需要以正视听的。他批评文中形容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候选人被排除不能参选。」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指民主阵营中不少人可以参选,包括黄成智、谭香文和冯检基,而新思维狄志远更胜出当选,并重申候选人能否参选不是由共产党批准。 《华尔街日报》指三成投票率是香港自一九九七年回归以来最低的数字。就此,曾国卫反指,地方直选的选民投票率为百分之三十,代表有超过一百三十五万登记选民投票,与今年纽约市选举(约23%) 以及法国地方选举(约33%) 的投票率相当。「按此的逻辑,你是否也认为那两次选举『几乎没有人参与投票』?」 曾国卫又指,香港政府与世界上所有其他政府一样,鼓励所有合资格的具有公民意识的选民参加选举,并强调煽惑他人投白票废票,无论在境外或境内都属违法,执法机关会采取执法行动是理所当然。反问「难道你的国家会允许罪犯违法而逍遥法外?」曾国卫指,《华尔街日报》自认为比港府更了解香港民情(public sentiment)是自大和自以为是。 read more

洪为民已在竹篙湾检疫称将闭门思过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爆发多条传播链。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1月3日晚在湾仔湾景大厦西班牙餐厅举行生日派对,包括政府官员在内有百多人出席生日派对。消息指,港台普通话台一名主持人今日(7日)初步确诊,她曾出席1月3日晚的生日派对,现场百多人列作密切接触者,须送竹篙湾检疫中心隔离。洪为民今日在回覆媒体查询时表示,自己已在竹篙湾检疫中心隔离。 洪为民说,隔离期间,正好让自己可以闭门思过及看书。 消息指,出席过洪为民生日聚会的约100人,全部都要送去竹篙湾检疫隔离,包括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廉政专员白韫六等。 read more

议员倡院舍输入外劳设人数上限 孙玉菡:优先考虑本地劳工
特区政府计划明年起容许全港安老残疾院舍输入护理员,有议员担忧可能会打击本地就业。劳联立法会议员周小松今日(14日)在立法会建议为输入劳工设立人数上限,并与私营安老院分开处理。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回应表示会考虑相关建议,指院舍包括津助院舍的人手需求越来越大,而当局多年来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加本地护理员供应,却始终未能补足短缺。孙玉菡亦强调,会以本地劳工优先为考虑点。 孙玉菡早前表示,明年起不论是资助、合约或私人院舍都可以申请输入外劳的特别计划,同时亦会调整本地护理员及外劳人手比例,简化私营院舍输入外劳的审批程序等。 read more

蓝田安田村1100人强检没有确诊个案
一名居于蓝田安田邨安健楼的28岁女子昨日由美国抵港,初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并带有L452R变异病毒株。香港政府今日(3日)早上约7时完成安健楼居民的新冠病毒强制检测,未发现确诊个案。约6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自昨日下午7时起限制在蓝田指明“受限区域”(即蓝田安田邨安健楼 )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受检人士须在其处所等候,直至“受限区域”内所有已识别的受检人士完成检测,而相关检测结果亦已获大致确定,方可离开其处所。 此外,政府昨日亦发出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11月4日至12月2日期间曾身处有关大厦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相关宣告开始生效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于4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 政府今日上午约7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 自今日上午约7时起,蓝田指明“受限区域”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受限区域”。 read more

李家超谈接受任命:不辜负中央的信任和香港人的期望 新政府组班工作顺畅 管治团队人选须具5个条件
刚刚在北京获中央任命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6月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表示,责任重大将全力以赴。他并强调,新一届政府将坚持新选举制度,这符合香港实际、对整体发展有利。 当天是传统端午节,李家超接受中通社专访谈及接受中央任命的感受。 他说,受到中央任命为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责任也非常重大。“我知道接下来这五年要做的事情相当多,但一定会全力以赴,不会辜负中央对我的信任和香港人对我的期望。”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会见李家超时指出,新选举制度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实际、符合香港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专访中李家超表示,非常认同选举制度要长期坚持。他说,完善后的新选举制度,很明显是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符合香港发展,符合“一国两制”精神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李家超说,香港经历过最伤痛的时候,新选举制度只是处理了当时破坏香港情况之后的一届政府,这意味着香港仍处于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起码在接下来的五年,我们要确保香港由治及兴,所以要珍惜现在的选举制度,而且要长期坚持。 他坦言,香港发展要达到兴盛、蓬勃的阶段,社会达到一个很高的台阶,例如房屋、民生问题解决,青年发展也都有比较满意的结果,还需要很长的的一段时间。香港社会应该明白,至少在接下来的这一届政府,坚持新的选举制度,对香港整体是非常重要而有利的。 新一任行政长官将在7月1日正式上任,坊间关注组班进展。 “给我一点点耐心。不需要等很久,肯定会在7月1日之前公开将团队介绍给大家。”李家超透露,组班工作大致顺畅、进展乐观、过程愉快,应该可以尽快组成班子,但程序上仍需要一点时间,组班后要向中央提名,希望中央考虑及决定任命。 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参与管治团队?李家超提出五个条件:能力、经验、抱负、承担,以及执行岗位的理念是否一致。他强调,无论是邀请或自荐的,要透过沟通才能了解人选是否符合这五个条件。未来五年希望尽一切努力解决香港不同的问题,市民的期望很大,希望能组建有能力做事情的团队,让市民对新的管治班子有信心。 read more
人民日报评香港国庆气氛:这才是国庆节香港该有的样子
今年国庆节期间,香港举办多场庆祝活动,多个机构和团体举行升旗仪式,节日气氛特别浓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昨日发表题为《这才是国庆节香港该有的样子》的“人民锐评”,指随著着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新选制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迎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新局面、新气象,广大香港市民可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充满自豪地表达爱国之情。 文章说,五星红旗到处高高飘扬,《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奏响,祝福祖国的横幅随处可见,庆祝活动一场接一场。大家互致祝福的短信、消息中,“祝福祖国”成了绝对的高频词。这个国庆,香港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很多人感慨万千:“喜庆、温暖、祥和,这才是给自己国家过生日时该有的样子。” 文章指出,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曾几何时,在香港,表达爱国似乎成了需要格外小心翼翼的事。特别是“修例风波”发生后,香港街头黑暴横行,反中乱港分子制造恐怖氛围,表达爱国情怀被围攻谩骂甚至暴力攻击,令许多爱国爱港市民不敢发声。一国之内,不敢理直气壮爱国,岂非咄咄怪事。随着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新选制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迎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新局面、新气象,广大香港市民可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充满自豪地表达爱国之情。这是与反中乱港势力坚决斗争的结果,必将激励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文章表示,回溯历史,香港素有深厚的爱国传统,爱国爱港的深情始终涌动激荡。抗美援朝期间,香港爱国人士突破“全面禁运”为新中国运来大量物资;1991年华东地区水灾,有港人捐资150万港元,只在登记表上写下“无名氏”三字。香港回归后,爱国心、爱国情愈加浓厚,2008年汶川地震,香港各界10天募捐近20亿港元;今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暴雨,香港各界迅速组织捐款捐物。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如今,经历疾风骤雨的洗礼、经过风险挑战的磨砺,这份赤诚的爱国之情更加坚定,也更显珍贵。 文章续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奋斗,而个人的幸福生活也离不开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国庆节期间,香港中联办集中开展“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活动,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铺和“笼屋”住户,听取意见建议。有关负责人表示,中联办不仅重视社会各界代表性人士意见,更重视直接听取市民呼声,走访市民以后还会常态化。 无须讳言,香港尚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香港同胞的关切,香港市民的福祉,始终牵动着中央的心。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特区政府的积极谋划,也有赖于香港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的解决,涉及很多具体问题,但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只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体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对此中央政府定会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国家“十四五”规划从多领域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了香港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久前,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总销售额超过千亿元。中央近期针对不同行业出台了21项惠民政策,根本目的也都是为了让香港发展得更好,让香港普通老百姓过好日子。 文章最后指,香港的这个国庆节,让人欣慰,给人希望。人民热爱国家,国家呵护人民,这是朴素的道理,也是一个社会得以不断前行的动力。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朴素、最真挚、最深沉的情感,任何时候都抹不去、浇不灭,也阻挡不了。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始终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最大底气所在。 read more

「创科实习计划」吸逾2500大学生参加寒假续推行
创新科技署发言人今日(29日)表示,今年暑假推出的「创科实习计划」吸引逾2500名大学生和1300多间公司或机构参加,根据参与计划的大学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大学、实习生和雇主均对计划给予高度评价。 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实习后,对创科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将来会考虑投身创科工作。另外,由于疫情在今年暑期部分时间稍为缓和,首次有实习生到内地和海外进行实习。此外,差不多所有参与计划的雇主均满意实习同学的工作表现,甚至认为超出预期,并打算继续参与计划。是次问卷调查反映学界和业界认为计划的成效显著,显示计划能符合学生及公司或机构的期望。 参与公司大多为中小企或初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主要为资讯科技、生物科技、电气及电子工程、金融业和建造业,所提供的实习工作具备多方面的创科元素,例如程式编写、网页设计、大数据分析、云端科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虚拟实境技术、数码营销、生物科技和供应链科技。 参与计划的大学表示,计划有助雇主提供更多与创科相关的实习职位,让学生在职场应用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知识,同时及早了解创科业界的文化和工作环境。计划亦让参与公司及机构,特别是小型企业,聘用到高质素的STEM学生。有见于计划的热烈反应及成效,大部分参与的大学于今年寒假继续推行计划。 「创科实习计划」为修读STEM课程的大学生提供不少于连续四个星期的实习机会,以及每月10500元津贴,最长为每学年三个月。为增添计划的弹性以涵盖更多不同行业,实习职位的实际工作只要具备创科元素,均视为与创科相关。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收回三块土地建资助房屋最快2027年入伙
香港地政总署今日(9日)表示,已经根据《收回土地条例》(第124章)第4条张贴收回土地公告,以进行资助房屋发展。涉及的地块位置包括粉岭新运路近黄岗山、元朗十八乡路近龙田村以及元朗元龙街与攸田东路交界。 上述三组地块为发展局于2021年5月宣布就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的私人土地的检视结果。有关检视为行政长官宣布的其中一项加强政府主导规划及收地工作的措施。上述地点的资助房屋发展计划共可提供约1660个住宅单位,预计最快可于2027年及2028年开始入伙。 香港特区政府将收回30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积约1.12公顷。以上土地将于公告张贴后3个月,即今年9月10日归政府所有。政府指,上述地块为发展局于2021年5月宣布,就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的私人土地的检视结果,会与相关土地业权人以及受影响人士保持紧密沟通,妥善处理他们的补偿事宜。 read more

深圳湾过关注意!今起无预约核检禁通关
随着深圳增加用作检疫的「健康驿站」名额,并增设“人文关怀通关”制度后,连日来北上过关的人数不断增加。今日(15日)起,经深圳湾离境的旅客须持特别核酸检测预约证明,方可进行有关检测,预约系统昨日凌晨零时已启用。 旅客预约时,须输入姓名、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及深圳健康驿站预约编号,选择未来7天的检测时段(上午7时30分至晚上6时30分),每节检测时段为30分钟。而未有预约将不获准进入口岸,进行特别核酸检测及办理过关手续。 政府提醒,过关当天,旅客应按预约时段到达深圳湾口岸,向在场职员出示确认预约的电话短讯或网页截图,方可进行特别核酸检测。继续密切留意过关旅客流量,适时增加检测能力及等候地方以改善过关流程。 点此进行预约 read more

中国铁建:河套区方舱医院第一期工程接近完成
为防控第五波疫情,政府于落马洲河套地区兴建应急医院、方舱医院的建设。参与工程的中国铁建今日(4日)于落马州工地现场向传媒表示,现时工程即将完成第一期任务,未来24小时将继续赶工,预期2日后可以如期交付政府,以进行后续的工程。 中国铁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理王栋表示,中国铁建为落马洲河套地区43.3公顷土地进行院区桥台土地平整地及地面硬化工作,并为应急医院建设配套设施,包括进出道路、给排水、电力供应、污水处理、隔离围封等,公司先后组织397人、195台机械设备赶工,期望在香港抗疫的关键时刻奋战,为支持香港疫击疫情贡献一份央企的力量。 中国铁建(香港)有限公司落马州项目商务总监洪溢鸿指,涉及的土地原为兴建创科产业配套设施,受疫情影响,中国铁建在2月20、21日才收到政府通知,要求参建紧急医院,现时有2000名工作人员24小时间投入工程工作,当中包括香港及内地的施工人员、运输工人及其他人员,现在80%土地已用于兴建应急医院、方舱医院,第一期工程已接近九成完成。 被问及工程过程中有否预到困难。洪溢鸿回应表示,由于工程时间太赶急,加上兴建期间有运送人员确诊,在物资及材料的安排有一定压力,在港府及内地政府协助下,为工程物资运送作特别安排,包括人手配合,并开通特别通道,将内地建材运至工地,令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洪溢鸿续指,工程全部按照香港建筑要求进行,工程人员正24小时加紧开工,进行土地平整,在政府及各部门的协助下,成功在香港规则要求下,同样以「国家速度」将第一期工程完成,预计两天后可以按时将工地交付政府,继续之后的兴建工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