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幼稚园爆上呼吸道感染再有20学童染病
卫生防护中心昨日(30日)通报,正调查东涌一所幼稚园爆发的上呼吸道感染个案。个案涉及20名学童,其中15名病人已经求医,一人须入院接受治疗。全部病人情况稳定。
该幼稚园20染病学童,10男10女,年龄介乎2至5岁,自9月6日起先后出现咳嗽、流鼻水和喉咙痛。该校于9月9日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已停课至少五日以进行清洁及执行强检。
卫生防护中心昨日(30日)通报,正调查东涌一所幼稚园爆发的上呼吸道感染个案。个案涉及20名学童,其中15名病人已经求医,一人须入院接受治疗。全部病人情况稳定。
该幼稚园20染病学童,10男10女,年龄介乎2至5岁,自9月6日起先后出现咳嗽、流鼻水和喉咙痛。该校于9月9日被纳入强制检测公告,已停课至少五日以进行清洁及执行强检。
过去一星期两个反中乱港团体教协及「民阵」先后宣布解散。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向《大公报》等港媒表示,相关调查进行中,重申有关组织解散不等于「免责」,如有证据显示有人犯罪,「都会严厉执法,绝不手软。」对有关组织自行解散,萧泽颐举例指「劫匪声称会从良,只可当求情理由。」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示,「民阵」解散,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重申解散并不代表可以「免责」,如有证据显示有人、组织或团体,涉危害或企图危害国家安全,「警方都会严厉执法,绝不手软。」他指,不论任何团体组织,以任何形式宣传危害国安行动,不论如何「自圆其说」,会果断执法。 另外,萧泽颐昨日接受《大公报》专访,回应教协解散时,亦指「自我催眠的做法,对执法部门来说是无用的,已违法就必须承担法律后果。」报道指,萧泽颐举例「劫匪声称会从良,只可当求情理由。」 另外,萧泽颐被问到职工盟是否涉偏离注册性质时回应,如任何组织可能勾结外国势力或犯下任何刑事法例如洗黑钱等,全部都是警方调查范围,并指有「反中乱港组织转向地下化」,以所谓「共同体」模式反政府。 资料来源:大公文汇 read more
Omicron变种病毒扩散全球,港府昨日(17日)公布,下周一(20日)凌晨零时起,将黑山和波兰列为A组指明地区,以收紧相关抵港人士的登机及检疫要求。A组指明地区的国家将增至92个。 港府表示,为防患未然,政府会视乎相关风险,将发现有Omicron个案的海外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因应黑山和波兰确认发现Omicron个案,政府会将该等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于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香港居民必须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纪录方可登机回港。他们抵港后须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21天强制检疫,期间接受6次检测,并须于抵港第26天到社区检测中心接受强制检测。 read more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12日)出席2021全港义工服务日「区区有爱大行动启动礼」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如何恢复跨境人流和重建经济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当前要务。 李家超表示,持续推动义工服务的发展,是共建社区关爱文化重要的一环,尤其有赖「民、商、官」协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及支持。经过多年耕耘,义务工作在香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茂盛,模式亦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香港有很多机构及组织都设立了义工资讯平台,推广义工服务,以切合不同市民的需要。 李家超表示,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基层家庭的生计。香港要完全走出「疫」境,要经济真正复苏,就必须让各行各业回复正常运作,重拾动力。纵然香港的情况渐趋稳定,但全球疫情时常都会有反弹,如何恢复跨境人流和重建经济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当前要务。政府会继续严控疫情,广大市民亦应该尽快接种疫苗。 他说,乐见不少公私营机构响应政府呼吁,提供各式各样的便利、假期和奖赏,鼓励雇员和市民大众接种疫苗。他借此机会呼吁大家积极接种疫苗,发挥爱己及人的精神,早日为香港筑起群体免疫屏障,让社会早日可以回复常态,一同走出疫情的阴霾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0日)上午完成观塘蓝田村蓝晖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67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2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60户,当中57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另外,政府上午亦完成将军澳裕明苑裕昌阁的强制检测行动,1487人接受检测,同样找出2宗阳性检测个案,当局亦到访约608户,当中59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跟进。 read more
澳门疫情持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今日(4日)公布,过去一日新增68宗确诊个案,自上月18日起累计共852宗;新增个案中47宗属社区发现,21宗属管控中发现。 截至今早8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共跟进11,915人,其中核心密切接触者2,021人,非核心密切接触者(即共同轨迹人士)7,371人,次密切接触者639人,一般接触者332人,陪同人员700人。 澳门今日起一连6日开展3轮全民检测,每2日为1轮。本周首轮全民检测一般站上午9时起开放。早上约8时30分,大批居民已在南粤青茂口岸核检站候检,仍陆续有居民冒雨前来检测。在街总绿杨长者日间护理中心,陆续有市民到场候检,当中不乏长者。现场分流一般通道、关爱通道及黄码通道,并设有帐篷遮雨。工作人员在场提醒居民须按地上1米社交距离标示排队,并出示快测无染疫证明和健康码进场。有长者怀疑不满安排向工作人员反映,亦有部分居民因为未有做快速测试被劝退,待完成快测后方可来检测。 read more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9日)出席「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活动并致辞。孙东表示,曾经让中国人上太空是每一个中国同胞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2003年实现,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并环绕地球飞行。 孙东指,过去这2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取得了多项历史性突破及瞩目的成就。航天员的每一次任务都盛载着全国人民的梦想,在太空的每一个实验和尝试都为国家航天事业谱写新篇章。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知识的普及,航天科技已经变得更「贴地」。现在,我们不但能与航天员实时对话,还能了解他们在太空的起居饮食。这些有趣的画面不单满足了我们对太空生活的好奇,他指,随着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激发了香港更多学生和科研人才对投身航天事业的热情。 孙东说,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计划向中小学提供资助,促进科普教育的推行,加强学生对资讯科技的兴趣及创新思维,为培育本地的科技人才铺路。随着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科研人才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级科技任务,而如何把握机会装备自己,正是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他希望香港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并鼓励同学在创科道路上多想、多问,多参与科创活动,挑战自己,多了解国家发展,拓阔眼光。。他相信有了这群创科生力军,香港必定能够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枢纽,为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孙东强调,航天员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一大步。希望香港的同学能以航天员为榜样,学习他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勇敢追梦,带着梦想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亮,展翅翱翔,为香港及国家作出贡献。 read more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暨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启动仪式」今日(15日)在中银大厦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仪式并致辞时表示,「我上任15日,今日是第三次出席和创科主题有关的活动,我非常重视香港的创科发展,因此会身体力行支持创科」。他指出,香港创科发展得到中央的明确支持和肯定,特区政府会全力全速推进香港创科发展,推进香港和大湾区城市产业链结合与优势互补,建设更蓬勃的创科生态圈,加快智慧城市发展,更好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构建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李家超表示,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今日成立,正好反映香港创科界上下一心,对香港未来的坚定信心。联盟的顾问委员和理事会成员都是知名学者、科研界和产业界的翘楚,汇聚了本港的大学、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的协同力量。他相信联盟一定能够强化产业、学术、科研之间的交流合作,对香港创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李家超还说,今次香港科技创新联盟与中国银行(香港)携手创立「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嘉许在不同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研人员和团队。相信奖项的设立将会鼓励创科业界,特别是年轻一代,积极将科研成果推上更高台阶,为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作出贡献。 「香港科技创新联盟」由一众香港产学研的科创界代表发起,希望进一步增进香港的科研平台、机构、组织、社团及创新科技企业的相互联系,促进交流与合作,为香港的科创发展出谋献策。联盟并获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赞助设立「中银香港科技创新奖」,为香港首个针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金融科技」五大领域的科研奖项。 每个领域每年产生1个奖项,每名获奖者或团队将获得200万元港币奖金。首届评奖提名期由7月至9月,将于12月公布结果。 read more
2元乘车计划合资格年龄将由65岁下调至60岁,超过60万名60至64岁人士受惠。政府今日(31日)宣布,1958年出生的合资格人士可于明日(9月1日)起,透过「八达通App」手机应用程式或邮寄表格,申请专为计划而设的个人八达通卡「乐悠咭」。 「乐悠咭」印有合资格受惠人士的个人相片及姓名,每名合资格人士只可持有一张。在接获填妥的申请后,八达通卡有限公司将在4星期内把「乐悠咭」邮寄至申请人的香港通讯地址。政府会资助合资格人士首次申请「乐悠咭」的20元申请费用,该类申请人无须另行支付任何申请费用。 至于1957年出生的合资格人士,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至今共收到约7.6万份申请,估计占本港同年出生人口约67%。政府呼吁该年出生而仍未申请「乐悠咭」的合资格受惠人士尽快递交申请。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5日)出席一个活动时表示,香港现在面对高龄化问题,到了2040年会进入高峰期,未来如何处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 孙玉菡说,现时约有145万名65岁或以上的长者,每年增加约10万名,并指这个趋势到2040年会进入高峰期,未来如何处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他指,处理高龄化的问题要有一个策略方针,并指安老事务委员会已制定《安老服务计划方案》,并指引未来发展方向,即以「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为整体策略方针。他又指,以老龄化的问题来说,如果在服务模式、支援模式不作出改变,将难以应对这挑战。 孙玉菡续说,过去几年,政府尤其在社区照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综合家居照顾服务、「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社区照顾服务中心、「支援身体机能有轻度缺损的长者试验计划」,以及在长者地区中心和长者邻舍中心为健全长者所做的工夫。未来局方会加强支援照顾者,他指绝大多数的长者其实是有活力的,他们最大的意愿是留在自己的社区安享晚年。要让他们过一个快乐、健康的晚年,如何做好社区照顾至为重要。 除人手外,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推动,包括设立「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希望作为引子为业界提供资源配置,以用好科技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孙玉菡表示,香港社会有今日的成就,全靠长者过去的打拼和努力,因此照顾好长者,既是责任亦是对他们作最好的祝福。 read more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升温不断,确诊数字高踞不下,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23日)新增8,674宗确诊,再创新高,其中3宗为输入病例,其余8,671人属本地感染。个案中有30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病毒,5,428宗疑染Omicron,另有7宗未完成化验,96宗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今日有3,113宗个案由医管局检测直接确诊,昨日(22日)亦录得7,990宗本地呈报个案。 张竹君表示,至今已累计超过300间院舍爆疫,当中涉及300名员工及逾930院友中招;另外,当局指截至昨日,有153宗死亡个案,其中90名是院友,大部分是长者,当中51人超过70岁,其余29人则逾80岁;另外55名死者为社区的长者,其他死亡个案则涉及3名染疫的小童。她分析首102名死者中,只有7人已打2剂新冠疫苗,其余没有打针或未完成接种。 张以146宗个案作基数,现时发病的死亡率为约0.3%,而前4波的累计死亡率是2.2%,她强调无打针者的发病及死亡率为0.54%;打了针的即是0.03%,当中相距18倍。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截止今日零时零分,过去24小时再多24名患者染疫亡,涉及16男8女,介乎52至97岁,其中21人为65岁以上长者,6位两针,1位已打1针,其余无打针,15人来自院舍。 另外,由于数据滞后,本周一及本周二(21日至22日)亦有19人离世,涉及15男4女,年龄介乎52至98岁,第5波疫情至今有188人于公立医院离世,累计有393名疫患于公立医院离世。确诊患者中,危殆病人有24人,其中4人已接种疫苗,另有43人情况严重,当中10人已打针。 刘家献表示,昨日有20名病人于入院筛查验出病毒,累计1200名医院管理局员工确诊。现时共有4,234名病人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接受治疗;超过1,600人于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隔离,另有240多人于荃湾帝盛酒店社区隔离设施隔离。 约2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或检测时验出病毒,有近40名同房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至今有近1,200名医管局职员染疫。所有人入院都会筛查,确认入院时有无感染。过去一日已经找到20名病人。职员方面,由本周开始,每个同事上班前都要进行快速测试,没有验出病毒才可以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医院。医院也有做好感染控制,包括要求病人和员工戴好口罩,避免聚会等。 私家医院合作方面,刘表示当局正与私家医院联会开会,安排公立医院病人到私家医院治疗,除了疗养病人,也正探讨癌症治疗、洗肾、心脏病等。 刘宣布新增油麻地赛马会普通科门诊,及长沙湾赛马会普通科门诊,作为社区疫患的指定诊所,明日(24日)开始会有9间指定诊所。他提醒病人必须预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