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9 月 2021-09-03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中国空间站系统建设座谈会今日(3日)举行,三名国家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在天宫空间站与香港青少年实时连线交流,带领香港市民参观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并回答问题。特首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国家航空事业今年取得历史性进展,令人振奋。
林郑说,过去两个多月,不少港人通过新闻报道紧贴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点滴,三位航天员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在太空生活如常起居、做运动。神州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的高清图片,为地球人带来地球震撼之美。自己非常敬佩科学家,科学家求知、求真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毅力,值得孩子们学习。我国航天科学家都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及力求国家科技自主的爱国者人人不可能皆为科学家,但人人都应以国家发展为荣、中国人身份为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林郑提到,政府有责任积极培养创科人才,港府一直通过不同计划,向中小学提供资助,鼓励学校推行科普教育。「创科实习计划」已在港恒常化,为在本港修读理工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安排短期实习,提升投身创刻事业的兴趣,助香港及国家孕育更多创科人才。为吸引更多国际科研人才来港,港府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资助大学聘用国际知名创科学者来港任教,壮大本地创科人才库。
林郑强调,国家在「十四五」纲要中,支持香港发展国际创科中心,香港科研人士摩拳擦掌,冀发挥香港在技术研究方面优势,为香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枢纽、为国家建设科技强国出力。 read more
05 1 月 2022-01-05
教育局今日(5日)举办第八届《基本法》暨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全港校际问答比赛启动礼暨赠书仪式,并向全港小学及中学发出通函,鼓励学校和学生踊跃参与,在学校推广国民教育。
基本法全港校际问答比赛分为小学组及中学组,学校可于1月10日至21日透过香港教育城网站填交报名表格(点此可报名)。初赛将于2月14日至21日期间,以网上问答比赛形式进行。为鼓励学校踊跃参与,初赛设有最积极参与学校奖和十八区优秀学校奖。决赛将于6月举行,以现场问答环节中学校得分决定名次,选出中小学组别各冠、亚、季军及两名优异奖得奖者,并设有现场打气奖。
教育局发言人表示,教育局向来重视基本法教育,一直透过课程增润、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和学生活动等多元化策略推动基本法教育。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踏入25周年的重要里程,本届问答比赛的题目将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以及香港自回归祖国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认识,了解当中的宪制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为比赛启动礼暨赠书仪式主礼时,感谢三联书店继续作为问答比赛的支持机构,以及特别鸣谢紫荆杂志社加入成为支持机构,向全港开设本地课程的中小学送赠为中学和小学分别编写的《识法导航》学习读本,供师生参考。
此外,杨润雄代表学校接受紫荆杂志社送赠的《识法导航》学习读本,并转赠予学校议会及校长会代表。杨润雄表示,这份读本可作为学生准备今届问答比赛的阅读材料,同时亦鼓励校长加以善用,在学校推动国民教育。
《识法导航》学习读本的内容包括《宪法》、《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等,有助学生加深认识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密不可分的关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培养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拓宽国际视野。
read more
31 8 月 2021-08-31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昨日(30日)发表网志指,香港法律枢纽已经于去年11月正式启用,她很高兴今日有一些学生前来参观,亲身感受香港法律发展的足迹,从而加深对法律和法治的了解。
郑若骅表示,此次「法治之旅」的参观活动是「愿景2030—聚焦法治」十年计划下的一个项目,旨在提升青少年特别是学生对于正确法治概念的理解。除此以外,政府亦预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明法守礼,她会在新学年开始时再向大家介绍,希望这些饶富意义的活动有助达致一个公平和以规则为本的法治社会。
香港法律枢纽是由律政中心(前中区政府合署)、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以及交易广场二期部分地方所组成,将本地、区域及国际的法律相关组织汇聚在核心商业区,提供优质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香港法律枢纽内部分地方更被列为古迹,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学生们先到访律政中心中座一楼的多用途厅,它在很久以前是立法会的会议厅,之后被政府用作举办重要活动的场地,例如公布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接着他们参观了位于前中区政府合署西座的法律枢纽,那里设有不少法律相关组织的办事处,它们专注不同的法律或争议解决服务,正好体现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主要中心的地位,全面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目标。
郑若骅指出,压轴节目是学生们参观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大楼早在1989年已被列为法定古迹,它曾经被首任总督用作临时官邸,及后是俄罗斯领事馆,直至1915年被法国外方传道会收购及重建。由回归后到2015年,大楼是香港终审法院的所在地。当终审法院搬迁后,它被划入为法律枢纽计划的一部分,现时用作国际法律组织的办事处。
郑若骅说,学生们除了对大楼的花岗石柱、游廊栏杆、圆顶阁和小教堂感到兴趣外,他们亦对「一国两制」下香港得以保持繁荣稳定的基石——独立的司法机构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明白到司法独立是建基于基本法订明的稳固体制之上,包括法官享有任期和不受法律追究的保障、不设旋转门制度,更重要的是基本法第85条明文保障法院不受任何干涉。所有法官必须以无惧无偏之精神,维护法治,主持正义。郑若骅强调,我们的司法独立备受尊重以及国际法律界的肯定,除了反映在香港的案例不时在海外的法学研究和讨论中获引用,同时亦体现于来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区的杰出法官愿意加入香港的终审法院。
read more
28 2 月 2022-02-28
香港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发言人今日(28日)表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今日已完成密切接触者家居检疫,返回办公室工作。
李家超早前因家中外佣初步确诊,由今个月16日起按「居安抗疫」计划在家进行检疫。而根据卫生署关于密切接触者的家居检疫最新指引,已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可在接受家居检疫的第6日及第7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若结果均为阴性,将可于取得第二次阴性结果后视作完成检疫。
发言人指,李家超昨日及今日的快速抗原测试均取得阴性结果,故今日结束家居检疫并已返回办公室工作。 read more
02 4 月 2022-04-02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fe4a32a550e0a0ab6163ca25a1494353.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2日)公布,过去一日新增2,286宗核酸检测确诊个案,2,189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换言之,本港单日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4,475宗输入病例,当中包括18宗输入病例。第5波疫情至今累计个案共1,155,082宗,其中727,543宗为经核酸检测确诊、427,539宗为快测呈报。另外,过去一日呈报多116名患者离世,其中有99人于公院病逝,最大109岁,42人来自院舍。第5波疫情累计7,848人病亡,总体死亡率0.68%。
张竹君表示,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分析的1,316宗确诊个案中,没人感染Delta变种,另有1,263宗染Omicron,有53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另外,昨日(1日)无新增院舍出现爆发,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就增加少于100多宗院友及10多名员工确诊个案。
在18宗输入个案方面,其中13宗为昨日到港人士,其中4宗乘坐EK384航班抵港、2宗乘坐SQ894航班;另有5宗是较早前抵港,其中2人为美国到港的机组人员。另因EK384航班有4名到港人士染疫,因此当局会引用有关条例,禁止该阿联犹客机由明日(3日)至下周六(9日)期间,由杜拜或曼谷到港。她又指,基于港府早前撤销禁飞令,相继有人抵港,故有输入个案会是预料之中。
有关2月时有两名荷兰到港旅客染出Omicron BA.1及BA.2的复合病毒,张竹君表示在与港大的潘烈文教授了解下,发现自己有误会,误以为该复合病毒等于Omicron XE,但其实有不同种类。而涉事两名旅客的病毒并非来自英国的XE;而本港之后未有发现该复合病毒,认为新复合病毒暂对本港构成较大威胁,但仍须密切留意。
至于疫情趋势,张指现时情况慢慢回落,有向下趋势,但数字仍是“几千几千”,如果社区人流增加,仍有机会回升。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2日)公布,新增116宗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包括99人昨日(1日)离世,包括59男40女,年龄介乎47岁至109岁,当中有42人来自院舍,有57人无打针、有22人已打1针、18人已打2针,2位打了3针;当中有89人为65岁以上长者;加上早前录得53宗的非医管局死亡个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7,848名死者,整体死亡个案涉3,188女4,660男,病死率为0.68%。若连同头4波疫情的213名死者,病亡人数已达8,061。
何表示,由于数据滞后,3月3日至3月31日期间再有17名病人离世,包括8男9女,年龄介乎64至98岁。过去一日再多1,439人出院,另有2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的3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1,225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19,056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另外,昨日有4名较年轻死者均有癌症,分别是59岁男、57岁男、47岁男、49岁女,他们分别有淋巴癌、肺尘埃沉着病、肺癌、扩散小肠癌、血癌。何续指,过去24小时新增15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27人情况严重,79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现时共有10,138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
何表示,医管局现时运作的亚洲国际博览馆有8、9、10、11号场馆,内地医疗团队近一至两周已到亚洲国际博览馆帮手,所以处理有人数目已增至400名患者。会继续增加接收病人数目,现时仍有床位,由于社署运作中的部分场馆即将交还亚洲国际博览馆,医管局暂时不会进注,但会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再考虑会否利用相关场馆接收病人。 read more
22 9 月 2021-09-22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2日)出席一个「十四五」规划分享会,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团结社会互为因果,国家「十四五」规划为香港带来机遇,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说,以往本港产业单一化,年轻人学有所成但做不到学以致用,日后亦可通过配合国家发展而解决。
梁振英指,自己过去到访内地不同城市,体会到本港与内地对彼此所需所长和发展功能不够了解,强调研究、调查和学习工作要持续做,以方便双方对接和落实合作。
梁振英又指,香港和内地体制不同,本港每年施政报告属于行政长官和管治班子的施政目标和建议,需要社会尤其是立法会配合,虽然本港实施行政主导,但立法会把握财政权,等于有相当决定权,令施政报告变成愿望。反观内地五年规划是工作决定,非要做到不可,因此值得重视。 read more
06 1 月 2022-01-06
本港有国泰机组人员染疫后造成「三代传播」,爆疫指数升温,政府决定本周五(7日)凌晨零时起至本月20日,收紧现行的社交距离措施,为期14天。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政府会多管齐下应对疫情,密切留意情况,包括调整上课时间、加强学校的预防措施等,目前有好多服务要公务员协助。
陈肇始说,收紧措施的决定是希望尽快切断社区传播链,想做到「长痛不如短痛」,透过「快狠准」措施,在14日内将疫情控制,让业界在农历新年期间可以做生意,市民可在较安全的情况下欢度佳节,政府稍后会检视实施情况。
对于会否推出「安心出行」实名制,陈肇始指,政府重视个案追踪,认为是防止扩散的重要手段,会一直检视有无更好方法。个案追踪中心的工作人员均是纪律部队,有一定经验,希望市民配合。 read more
13 8 月 2022-08-13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13日)为「2020及2021赛马会香港优秀教练选举」颁奖礼发表视像致辞,提到去年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会、残疾人奥运会及全国运动会夺得亮丽的成绩,全港市民引以为傲。
杨润雄指出,香港运动员的成功,除了刻苦训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的「伯乐」— 教练团队功不可没。在疫情之下,教练和运动员要更灵活地适应各项大型赛事的变更,调动训练安排,保持和提升运动员的最佳状态,例如原定于今年九月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将延期至2023年9月至10月举行,政府亦会继续支持香港代表队备战杭州亚运会及各项大型国际赛事。
杨润雄强调,政府会继续致力推动三大体育发展政策目标,包括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正在增加和提升体育及康乐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合作建立热爱体育的文化。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亦会进一步研究体育向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培训更多专业教练。 read more
13 2 月 2022-02-13
国务院港澳办消息,2月12日下午,第二次内地与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专题交流会在深圳召开。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香港中联办,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与会。会议由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共同主持。
黄柳权再次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全力支持香港抗击疫情、确保对港物资供应等工作的指示精神,强调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支持香港扼制疫情快速蔓延势头,尽快稳控疫情。
会议分析了当前香港疫情形势,认为新冠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仍在香港社区快速蔓延,确诊病例持续大量增加,医疗系统承受重压,疫情尚未见顶。在此形势下,更需要有关各方增强风险意识,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团结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以更坚定的意志、更广泛的共识、更有力的措施,齐心抗疫。
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广东省及深圳市与会人员在会上介绍了内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近期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疫情的做法和经验,并就内地与香港共同抗击疫情的策略、措施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决定,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将根据特区政府提出的具体需求,派遣专家组赴港协助工作,向香港派遣核酸检测人员,援建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提供快速抗原测试包等医疗物资,保障鲜活食品、蔬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供港。会议还决定,双方成立若干工作小组对接落实相关工作。
李家超代表香港特区政府衷心感谢中央的关心关爱,感谢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并表示,有祖国作为香港的坚强靠山,特区政府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有关工作,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read more
10 7 月 2022-07-10
自去年1月5日,深圳湾口岸正式实施持“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确认单”通关以来,驿站房间名额一直备受深港两地的关注。自7月8日起,“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系统”总预约名额增加至每日2000个,惟仍供不应求。据最新安排,深圳健康驿站采用“摇号预约”申请方式,旅客可于每日朝九晚六登入“健康驿站房间|线上预约系统”提前预约。摇号结果将于每日晚8时公布。
深圳健康驿站公告三点内容:
1)新措施:健康驿站预约方式改为“预约摇号”方式分配。
2)执行时间:开始日期2022年7月10日,在此日期之前已经预约成功的名额不会受到影响。
3)入境内地需要提前报备资料:新措施规定,今天开始凡是需要从深圳湾口岸入境内地的必须将资料先申报到健康驿站系统中,目的是审核符合资格条件,符合就可以参与“摇号”。
健康驿站“摇号预约”申报操作指引
(一)根据酒店剩余数量分配摇号抽签名额。经深圳湾口岸入境来深旅客须提前预约通关,系统根据香港从深圳湾口岸入境旅客需求数量结合深圳市健康驿站可用房间数量,弹性设置每日摇号抽签名额。
(二)旅客注册登录。入境旅客通过扫码或访问网址进入预约系统,填写有效的通关证件号码及姓名等个人基础信息后完成系统注册。注册后通过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和密码进行登录。
(三)旅客个人信息填报。入境旅客登录后进行个人信息填报,填报项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香港手机号码、内地手机号码、最终目的地等。
(四)个人信息审核。系统后台对填报信息及同住人信息(若有)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摇号报名。
(五)旅客报名摇号。入境旅客信息审核通过后,可在系统每天摇号申报开放时间段内(每天9:00-18:00)进行下一期的摇号资格报名,报名时可实时查看未来6日每天的可用摇号名额及已报名参与该日期的摇号人数,根据需求选择日期进行报名抽签,系统支持旅客选择单个及多个日期参与摇号,选择多个日期将增加当期中签机率(系统每期摇号按日独立批次进行随机抽签)。
(六)摇号资格确认。旅客提交摇号报名后,系统根据旅客注册信息、爽约情况、近14日入境通关记录、同住人信息进行资格核验,通过后系统为用户生成随机的唯一报名编号。一个用户(含同住人)在同一日期只能报名一次,系统不允许同一日期相互添加同住人进行摇号报名。
(七)系统摇号。每天摇号报名结束后,按照系统设定的摇号时间(每天18:30)、名额数量对已报名摇号用户数据初始化并产生随机种子,开始随机摇号程序。为免号源浪费,每个用户在同一期抽签中仅允许中签一次,即同一用户报名该期多个日期,若第N天批次中签后,第 N+1 天及以后批次不会再中签。因系统存在同住人情况,为体现摇号过程真正的随机性和公平性,中签结果人数可能出现超过摇号可用名额情况(最多3人),即最后一个可用名额的中签用户中包含同住人。
(八)摇号结果公示。系统按天分批次随机摇号完成后,系统将于摇号结果公示时间(每天20:00)对摇号结果在旅客端进行公开公示,中签的旅客可在系统的“预约信息”中查看。
(九)预约通关。中签的旅客可在中签预约日期当天凭“预约确认单”入境,“预约确认单”不可转让,在入境后或预约日期后即告失效。
(十)口岸验核。口岸管理部门按照系统预约信息,在深圳湾口岸对入境人员持有“预约确认单”实施验核,通过扫码方式核验预约旅客信息与通关证件信息一致后安排实施转运和隔离医学观察,对未通过验核入境人员实施劝返,核验通过的旅客预约信息状态会自动转为“已通关”状态,形成预约系统流程闭环。
其他说明
(一)摇号申报时间:每天9:00-18:00
(二)系统摇号时间:每天18:30-20:00
(三)摇号结果公示时间:每天20:00
(四)中签号的发布与查询:通过预约系统摇号公示或系统的“预约信息”中查看。
(五)本摇号程序及摇号过程、结果由具备公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公证和监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