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社区网络宣布解散
屯门社区网络今日(7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发声明宣布即日起解散。该会的创会召集人、屯门区议会副主席黄丹晴及署理主席罗焯勇在声明中表示,即日起解散并遣散所有成员。
屯门社区网络,简称屯网,2016年成立,曾是香港一个揽炒派社区组织。由一群居于屯门的居民组成。2017年5月8日,屯门社区网络召集人黄丹晴,与友人曾经于入境澳门后被澳门当局驱逐出境。
屯门社区网络今日(7日)在社交平台Facebook发声明宣布即日起解散。该会的创会召集人、屯门区议会副主席黄丹晴及署理主席罗焯勇在声明中表示,即日起解散并遣散所有成员。
屯门社区网络,简称屯网,2016年成立,曾是香港一个揽炒派社区组织。由一群居于屯门的居民组成。2017年5月8日,屯门社区网络召集人黄丹晴,与友人曾经于入境澳门后被澳门当局驱逐出境。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1年9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王毅表示,今天的阿富汗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及其盟友仓促撤离,美西方推行的强权政治、军事干涉和所谓“民主改造”以失败告终。但阿富汗仍面临人道、民生以及新冠疫情等严峻挑战,一些国际势力还可能借助政治、经济和金融手段给阿富汗制造新的难题。昨天,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成立临时政府,而政权的“临时”性恰恰说明阿富汗的未来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王毅指出,作为邻国,没有国家比我们更不愿看到阿富汗重陷战乱、再起祸端,没有国家比我们更期盼阿富汗恢复和平、实现发展。我们应该抓住阿局势由乱及治的关键窗口期,在尊重阿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对形势发展变化施加正面、积极影响。 王毅强调,我们要对阿富汗问题历史经纬作出客观评判,要求美及其盟友深刻汲取教训,承担应尽责任。美国及其盟友是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20年来,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势力未能清除反而不断增加,阿富汗人民未能获得发展和尊严反而徘徊在贫穷和困顿之中。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是,美国及其盟友军事干预的结束应当是真正承担责任的开始。他们比任何国家都更有义务向阿富汗人民提供经济、民生和人道主义援助,在尊重阿富汗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帮助阿实现维稳防乱,走向良性发展。 王毅表示,我们要引导敦促阿富汗塔利班团结各民族、各派别,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奉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同恐怖势力划清界限,同各国特别是邻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近期塔利班在建政、反恐、友邻等问题上作出积极表态,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广泛包容,二是坚决打恐。期望塔利班能汲取历史经验,在临时政府期间与阿各民族、各派别积极互动,切实履行承诺,争取国际认可。 王毅说,阿富汗邻国应发挥独特作用,既解决自身正当关切,又为阿富汗稳局重建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当前阶段可重点开展六方面协调合作: 一是帮助阿加强疫情防控。阿富汗是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境内疫情存在加速扩散风险。各方可携手合作,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抗疫物资和技术援助。中方决定向阿富汗人民首批捐赠300万剂疫苗,也愿在中国-南亚应急储备库项下,向阿提供更多的抗疫和应急物资。 二是保持口岸开放。阿富汗经贸往来高度依赖陆路口岸。我们要在确保各国安全前提下,维持同阿富汗的口岸畅通。中方愿积极研究恢复中阿货运班列,支持其他邻国同阿富汗加强通关能力建设,为阿富汗与外界互动,尤其是获取人道主义物资提供便利。 三是加强难移民管控。美国及其盟友应在解决阿富汗难移民问题上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向有条件和有意愿接收阿难民的国家提供必要补偿。我们呼吁塔利班提升施政的包容性和可预期性,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从根本上减少难移民的产生。同时,应大力支持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为此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尽快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邻国之间理应相互帮助,在对方有困难时伸出援手。根据阿富汗人民的需要,中方决定紧急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越冬物资、疫苗和药品。待安全等条件具备后,中方愿帮助阿富汗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的项目,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和经济发展。 五是深化反恐安全合作。阿富汗局势变化给国际和地区反恐形势带来复杂影响。我们要敦促塔利班坚决同所有极端恐怖势力彻底切割,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约束打击。各方要加强情报共享和边境管控合作,及时抓捕消灭自阿潜入的恐怖团伙,确保地区安全稳定。 六是开展禁毒合作。近期塔利班方面宣布,阿富汗将不再生产任何毒品。我们对此应鼓励支持,并帮助阿富汗农民开展替代种植,共同消除本地区毒品来源。同时,中方愿同各方采取联合行动打击本地区的跨国毒品犯罪,保护地区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王毅最后说,今天的外长会是阿富汗近邻国家合作应对阿局势变化的首次尝试,也标志着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正式成立。这在当下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会议将发出阿富汗邻国的共同声音和明确政治信号。中国支持把这个独具特色的机制继续办下去,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政策主张、协调彼此立场、共同应对挑战。 与会各方强调,面对阿富汗当前变局,阿邻国及时协调看法立场十分必要。国际社会应尊重阿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助阿实现安全稳定和经济重建,向阿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及其盟友就此须承担应尽责任。与会各方呼吁未来的阿富汗政府开放、包容,体现各民族各派别代表性,同各类国际恐怖组织彻底切割。与会各方积极评价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肯定其独特作用,同意将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机制化。 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由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主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卡米洛夫、土库曼斯坦副外长哈吉耶夫出席。 read more
铜锣湾本月1日晚上发生警察遇袭案,保安局局长定性为恐怖袭击,然而网上及社会上有人对凶徒如恐怖分子般自戕袭击的暴行歌功颂德,甚至称为「英雄」,此类言论受到各界广泛批评。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批评有本地传媒无聊,访问无知的台湾「学者」。 梁振英提到,「《众新闻》千里迢迢找来所谓『专门研究全球反恐的台湾学者侍建宇』,侍建宇『则认为指控无依据』,『恐怖主义有两个基础概念,一是有没有造成社会惊恐』」。 对于侍建宇说「不见老百姓惊慌」,梁振英反问,「侍建宇有千里读心术吗?人在台湾,竟然可以判断香港老百姓没有惊慌。」 梁振英又指,「当年伦敦金融中心区被爱尔兰共和军用炸弹袭击后,金领族和白领族不是如常上班吗?有没有惊慌?那用炸弹炸金融中心的办公大楼,也不是恐怖袭击了。」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31日)出席「设计二十五载」展览开幕仪式并致辞。他表示,香港的创意产业非常具备发展潜力,既是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力量,亦可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的吸引力,同时为青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事业机会。 杨润雄表示,政府始终重视创意产业发展,会继续透过「创意香港」支援包括设计和建筑业界,培育人才和开拓市场,日后会加强协助业界到内地进行推广和参展活动,并会主动连结和支持跨地域合作及交流,同时为社区营造创意氛围。 read more
近日有公立医院向病人处方由内地药厂生产、未经注册的扑热息痛(Paracetamol),引起部分市民忧虑。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发言人今日(17日)发出声明表示,在进口和使用相关内地生产的药物时,均按照本港相关法例进口和本局的既定程序审批,审批标准相同,药物的品质及安全性均符合相关规定,并指对失实言论深表遗憾。 医院管理局表示,所有公立医院使用的药物,不论其生产地(包括内地以至世界各地),均按照本港相关法例进口和局方的既定程序审批,审批标准相同,药物的品质及安全性均符合相关规定,呼吁公众不要误信不实的报道。就近日报道提及的两项从内地进口的药物,局方澄清指,因应第五波疫情时本港极度欠缺含「扑热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烧药的紧急情况,医管局透过特区政府从内地政府认可渠道,采购有关药物(即「对乙酰氨基酚片」)供病人使用。 局方又指,因应近期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需求,医管局根据《药剂业及毒药规例》的规定通过注册医生为治疗特定病人进口「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并根据《进出口条例》向卫生署申请进口证,以进口有关药物。医管局重申,在进口和使用上述内地生产的药物时,均符合本港相关法例规定。对于有个别媒体报道有误导成分,涉嫌指控或暗示局方进口和使用未经许可药物,医管局对此失实言论,深表遗憾。 局方强调在采购及处方药物时,必定会以药物品质、安全及病人利益为最首要考虑。药物品质及安全是医管局采购药物的首要考虑,医管局一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卫生署的规定及指引,透过公平和严谨的药物采购机制,从市面采购获卫生署注册和符合品质要求的药剂制品供公立医院和诊所使用。在特殊情况或当药物出现未能预计的供应问题时,如因疫情严峻导致个别药物供应紧张,医管局或需要从不同地区进口采购合约以外的药物,以确保病人得到适切的药物治疗。药剂部职员会因应实际情况提供所需讯息给前线员工及病人,确保用药正确。 至于局方采购内地药物的数量及金额问题,一如局方采购其他产地药物的情况,涉及局方与药物供应商的商业协议及商业敏感资料,有关资料亦有可能影响局方未来从世界各地采购药物的工作,恕不能公开。 read more
第5波疫情持续,多名染疫儿童情况严重及危殆。日前玛嘉烈医院一名患脑痫症的10岁确诊男童,一度危殆,经治疗情况现已好转,改为严重。该院的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今日(14日)在电台节目上形容,「病毒欺负紧小朋友」。由于该男童属长期病患,要服用止抽筋药,免疫系统较一般儿童差,若受感染,而病毒强过儿童本身,病毒入侵便容易造成不同并发症。故他们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会「像士兵打仗般」。 关日华表示,男童的嘶哮症或与脑痫症有关。他确诊后虽然出现嘶哮症,但控制良好,期间神志一度转差,担心急性脑炎。幸好在服用抗病毒药后有所改善,稍后会为其进行磁力共振检查,看脑部有否变化。他又解释,由于该名男童已打2针,即使仍受感染,相信疫苗起到帮助,故情况有好转。关呼吁家长不要犹疑,尽快为儿童接种疫苗以作保护,透露当局会研究11岁以下儿童接种4针的安排。 关续指,当局建议长期病患、免疫力弱的人士打第4针,但11岁或以下则仍是建议打3针,他相信会继续讨论儿童是否也要打4针的问题。他强调,现时儿童接种率未够高,若染疫后容易传播他人,惟不少家长以为儿童确诊后不用打针;但其实康复都要打针,以提高抵抗力,对抗变种病毒。 read more
服务警队32年的警务处副处长(管理)郭荫庶即将退休,他日前接受《香港01》访问时,忆述一宗1997年的难忘「悲剧」。那一日,有市民在警方拘捕时跳楼死亡,他赶抵现场时,涉事警员只关注是否「合法拘捕中死亡」,令他大受冲击。25年后重提此事仍历历在目,他一度哽咽地说:「警察工作如果只系当作常规,系好大问题,呢个系一个使命,唔系一个工作。」 郭荫庶官至「二哥」退休,他对此没有遗憾,强调警员不可以视晋升为警务目的,「如你只系维护晋升机会,会犠牲好多应该做慨事,有啲要扮演慨角色没去扮演,可能变成只会奉承、擦鞋,你唔会系成功慨警察,纵使你系好高阶级慨警察。」 疑犯借口拿衫时在家人面前跳楼亡 1990年加入警队至今,郭荫庶总结自己「圆满完成责任」,在坚守个人原则下,尽力完成每一件任务。提到警队难忘事,郭荫庶指1997年任职总督察时发生的「悲剧」,有其他「环头」的警员到他驻守警区的一个屋村单位进行拘捕行动,警员在短时间内入屋,宣布拘捕一名父亲,对方借词要「拎返件衫先」,就在家人面前跳楼死亡。 事隔20多年,郭庶荫仍然受到牵动,情绪涌上心头,他一度哽咽地说:「我去到现场,两位同事好心急同我讲『未拉慨』,渠哋关注点在于,呢个唔系合法拘留中逃走,系拘捕过程中对方作出慨选择。对我嚟讲非常之大冲击,渠喺老婆同年幼女儿面前跳楼,对我启发系,警察工作如果只系当作常规,系好大问题,我哋慨使命系维持治安,保护市民,呢个系一个使命,唔系一个工作。」 「我哋一个动作可以影响市民走向」 郭荫庶指,往后担任主管,曾将这件「悲剧」拍成短片勉励学员,执勤时切勿掉以轻心,「我哋少少一个动作,系可以影响市民人生轨迹走向,系好大责任。」 郭荫庶加入警队初期负责刑事侦缉工作,2007年担任警察学院基础训练中心主管,升任助理警务处长时主理服务质素,2017年执掌监管处,2019年升任副处长,任内先后与三位警务处处长卢伟聪、邓炳强及萧泽颐共事。 无缘成一哥:这是坚持原则「理所当然」 结果被问到未能成为「一哥」,会否是警务生涯遗憾?郭荫庶指出,由加入警队当日,就坚持遵守自己原则,形容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作为警察当然希望升级,但你慨官职从来系因为你做事慨副产品,你会唔会升级,系你做得好事慨副产品,晋升唔系目的,亦都唔可以系目的,如果你做警察目的系晋升,咁你慨使命就摆咗一边,你已经违背使命。」 「喺我经验入面,如你只系维护晋升机会,会犠牲好多应该做慨事,有啲要扮演慨角色没去扮演,可能变成只会奉承、擦鞋、讲老板钟意听慨嘢,一啲好需要做慨事但你无去做,如果咁样,你唔会系成功慨警察,纵使你系好高阶级慨警察。」郭荫庶强调,其警务工作从来没有用「野心」去定义,「做到我呢个位置,系自然副产品,既然副产品喺副处退休,系理所当然。」 与孖生弟跻身「七小福」:是一个偶然 警务处「七小福」中,郭荫庶与孖生弟、行动处处长郭荫庸占两席位,在警队中实属罕见,他指两兄弟共事是一个「偶然」,彼此有共同志向,亦有类似质素,所以能够在这个行业贡献。 原文網址: 警隊副處長退休|郭蔭庶談25年前「悲劇」哽咽 籲同袍重視使命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62108 read more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昨日(24日)联同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连同在港的内地流行病学专家组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以及其他内地官员和专家,以视像方式进行抗疫专班工作交流会。 会议上,内地专家听取卫生署介绍疫情防控工作,以及医管局介绍医疗救治工作情况,并根据内地抗疫的宝贵经验,就香港应对第五波疫情的策略提供建议。内地专家组亦介绍在港考察期间的工作,双方深入讨论了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检测信息系统管理、社交距离措施、疫苗接种和其他疫情防控工作的计划,以及细化各项对接工作。 陈肇始表示,特区政府感谢贺青华一级巡视员、流行病学专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以及其他内地卫健委专家为特区政府提供的指导及建议。特区政府将会根据专家提供的意见,跟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及提升流行病学调查的效能及治疗感染新冠毒病的轻症病人以免变成重症的工作。 特区政府已积极跟进内地专家的建议,例如卫生署已于周三(23日)正式启用由专家建议建立的网上病人资讯呈报平台「传染病公众平台」,让收到化验所通知检测呈阳性或初步阳性结果的市民,可透过电子表格形式提供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及同住家人成员资料等,使政府可以尽快安排患者入住隔离设施及作接触者追踪之用。至今,已有超过一万五千人使用该平台呈报资料。 陈肇始在会议上再次衷心感谢中央迅速和积极回应援助香港的请求,派出两个专家组到港指导特区政府的抗疫工作。她并要求卫生署及医管局积极跟进专家的建议,争分夺秒控制疫情。 read more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早前公布,经研究,自今日(12日)零时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香港往珠海方向再增开20:00班次,现时香港往珠海金巴已增至每日10班。旅客须先于微信公众号「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wechat ID:hzmbus)或登入网页预购车票,现场不设售票。 调整后班次安排如下: 内地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香港与内地的通关备受关注。深圳健康驿站名额从上周五(9日)起由1000个增至2000个,预约人数激增。12月8日16时30分,预约系统显示,申报参加12月14日健康驿站摇号的人数有约1.88万人;至18时,申报摇号人数则超过1.9万人,摇号中签概率约10%。 read more
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昨日宣布,已向特首林郑月娥提交辞职信,如果辞职获中央批准,将准备参加下一任行政长官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7日)表示,行政长官需要经过选举产生,无论有几多名候选人,也需要投票,过半数才能当选,即使只有一名候选人也不影响认受性。他相信李家超能胜任下一届行政长官,一定能够做得好。 谭耀宗指出,李家超加入问责团队10年也已是很长的时间,由局长至政务司司长,期间积累不少经验,相信他日后能团结各阶层,服务社会,做好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以及防疫抗疫工作。 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将于5月8日举行,提名期由4月3日开始,至4月16日结束。 read more
正在赤柱监狱服刑的壹传媒黎智英,现已就4宗未经批准集结案被定罪,共被判监20个月,惟官司缠身的他仍要面对其他刑事案,他与另外6名壹传媒及《苹果日报》高层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各被控1项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1项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黎智英另被控1项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及另1项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身负合共4项控罪。案件今天(24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再提讯,并由署理总裁判官罗德泉处理交付高院程序。案件押后至3月10日下午作提讯日,续处理交付高等法院原讼庭审讯的程序;7名正在还押的被告,今天没有到庭。 今天提讯的7名被告,包括黎智英(74岁)、壹传媒前行政总裁张剑虹(59岁)、前《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女,51岁)、总编辑罗伟光(47岁)、执行总编辑林文宗(51岁)、主笔冯伟光(笔名卢峰,57岁)和主笔杨清奇(笔名李平,55岁)。黎智英今天由资深大律师邓乐勤代表,控方则由律政司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张卓勤代表。 7人各被控一项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控他们于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间,与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及其他人,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具意图引起对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司法的憎恨或藐视、或激起对上述两者离叛,及激起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依法制定的事项,及引发香港居民间的不满及离叛,及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及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 7名被告均被控的1项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则指,7人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间,与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及其他人一同串谋,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制裁、封锁香港特区或中国。 74岁的黎智英除面对上述2罪,另被控1项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及1项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合共4项控罪。前者指黎于2020年7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或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制裁、封锁或其他敌对行为。后者则指黎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15日期间,在香港与陈梓华、Mark Herman Simon、李宇轩、刘祖迪及其他人一同串谋,请求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人员实施制裁、封锁香港特区或中国。 控罪提及的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以及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亦有被控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案件今天一并在西九龙法院再提讯,3者续由资深大律师郭栋明作法律代表。 香港《苹果日报》在今年6月24日停刊;而壹传媒有限公司则在今年12月15日被法庭颁令清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