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园2024年落成首要发展医疗科技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4日)出席一个健康高峰论坛时表示,与深圳合作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将于2024年落成,首要目标是发展医疗科技。
林郑月娥称,「其中一个优先发展领域,将会是医疗科技。我们计划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这里会聚集16个生命与健康相关的实验室,其中8个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4日)出席一个健康高峰论坛时表示,与深圳合作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科技园将于2024年落成,首要目标是发展医疗科技。
林郑月娥称,「其中一个优先发展领域,将会是医疗科技。我们计划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这里会聚集16个生命与健康相关的实验室,其中8个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提升市民对保护儿童的意识,并提供渠道进一步提升儿童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共建和谐家庭,由香港警方举办的「童行·同心」保护儿童计划2022开幕礼今日(14日)举行,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律政司刑事检控专员杨美琪、社会福利署副署长(服务)郭志良、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黄翠玲、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袁旭健、刑事及保安处处长叶云龙、助理处长(刑事)钟咏敏和总警司(刑事支援)余铠均作为主礼嘉宾出席活动。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致辞时表示,警方同律政司于今年初成立易受伤害证人及保护儿童专责小组,现时已经加快处理20多宗各类案件。有不少案件可以及早识别和介入,惟过往因身边人忽略和袖手旁观,酿成悲剧,有鉴于此,今年的保护儿童计划希望改变旁观者身份,以「旁观者Change」为主题,透过教育和宣传,提升市民及早识别、主动介入,提升保护儿童的意识,今年活动推出「一站式网络应用程式」,进行以旁观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问卷调查,以中小学生为对象。 保护儿童计划2022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面向全港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小小英雄」徽章设计比赛,亦有聊天机械人、各类教学动画片、社会实验、艺术工作坊和印有保护儿童信息的电车展览。 萧泽颐表示,香港电车有百几年历史,一直以来陪伴港人成长,见证香港的发展。两架印有保护儿童资讯的电车将在今日开幕礼后履行使命,继续穿梭在香港不同地区,将保护儿童的信息带给乘客和每一位市民。他续指,以后「叮叮」声不仅代表电车行驶,更是让大家想起港人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一种同舟共济的胸怀,呼吁大家关心身边人,尤其是小朋友。希望大家将心比心,在生活中增添一份人与人的关怀和关爱。 今日仪式上,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向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颁发证书,感谢她为保护儿童出一份力。 read more
港大医学院今日(10日)公布有关第五波Omicron疫情发展模拟模型,推算指即使在今日最新严格措施实施后,香港医疗系统亦有机会在3月至4月严重饱和,单日确诊过万,香港政府专家顾问梁卓伟、袁国勇先后提到现阶段不排除考虑采取“封城”措施。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今日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随着疫情的变化及发展,政府会对抗疫工作及措施再作调整。 徐德义表示,目前新冠疫情非常严峻,由初一到昨日(9日),每日确诊数字升幅近10倍,需要用非常手段阻截病毒传播。他指出,疫情发展迅速,市民现时应需检视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可以减省的非必要社交活动,亦是最近政府收紧防疫措施的考虑原意,希望非常时期对自己的生活习惯作调整,减低人流,以配合抗疫需要。 徐德义称,食卫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应对,例如增加检测量,提高追踪患者等政府尊重不同人士就应对疫情而提出的建议,亦会不断检视政策,配合疫情发展。当局期望可以维持“早发现、早隔离”的做法,减低病毒在社区传播的机会。 而政府将竹篙湾隔离设施将改为接收低风险、轻症病人,将密切接触者改为家居隔离、启动“居安抗疫”的检疫计划等,正是灵活应对,配合疫情发展而提高接收容量,将最需要的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减轻医疗系统负荷。 据港大医学院推算,即使一直维持现行措施,至3月底会达至疫情高峰,届时医疗系统仍会崩溃,公立医院将没有足够床位或医护照顾病者,预计每日会有2.8万宗确诊、当中1.1万人有病征、400名新症须入院。被问及政府会否考虑“封城”的建议,徐德义回应指,政府十分关注医疗系统面对的压力情况,在测试、追踪、检疫、隔离治疗等措施上,政府正部署将设施组合,做好分流等优化工作,应付疫情,对各区进行不同程度的围封及限时检测,随着疫情的变化及发展,政府会对工作规模再作调整。 read more
支联会拒绝按警方国安处的要求,提交资料,并称将于今日下午召开特别会员大会,表决是否解散。对此,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5日)表示,警方是根据《香港国安法》第43条行使权力,要求支联会提交资料,过程中有向对方提供事实及证据,警方会根据支联会的解释,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提交详细的报告,由行会去考虑是否接纳警方的意见,撤销支联会的公司注册。 邓炳强指,任何组织都有权自行解散,但若果组织有违法行为,并不会因为解散而不需要负上法律责任。 对于外交部发表「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邓炳强表示,清单罗列的事情全部都是事实,并非「生安白造」,特区政府及警方日后的工作一定会参考清单的内容。 read more
行政长官选举于昨日(8日)顺利举行。候选人李家超获得1416张支持票,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李家超今早(9日)会面后见记者。李家超透露,稍后会礼节性拜访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以及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下午会分别拜访四个中央驻港机构,包括中联办、国安公署、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及驻港部队。 李家超表示,今早与林郑月娥讨论未来几周的交接工作及防疫工作,以及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相关活动。两人在重组架构方面亦有交流。他稍后会分别拜访司法机构及立法会,以及四个中央驻港机构。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缓和,第二阶段社交距离措施昨日起放宽,食肆可以堂食至午夜12时。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20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食肆较其他处所有更多爆疫风险,呼吁未打齐针或体弱的市民减少堂食。 另外,教育局昨日公布新修订的学校防疫措施,包括放宽学校举办活动规定,家长日、开放日、校园参观等半日制大型集体活动,将不限已打针学生出席。曾祈殷表示,举办集体活动的场所须保持空气流通。至于学校维持每天进行快速抗原测试的安排至6月,他认为,可视乎届时疫情及学童接种率,再作调整。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拟推行架构重组方案,由目前3司13局增至3司15局,又在「三司」包括政务司、财政司及律政司增设副司长职位,律政司司长加设政治助理,而每个司长办公室增设一名首长级官员。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4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立法会相关小组委员会已完成审议本届政府提出的重组方案,人事编制委员会将于本周五(27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有关人事编制改动,如果方案得到同意,将于下月10日提交财委会表决通过。她又指,政府本周内将知会立法会,将于下月15日的立法会大会上提出相关决议案,即日讨论并表决。 林郑形容,政府架构重组工作正按照希望达至的时间表、按部就班进行,相信有利下届政府组班。至于重组方案提出增设多个高级官员职位,是否有利行政统筹,她就指,不宜评论具体重组建议,尤其是反映候任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个人理念的部分。林郑强调,整套重组方案都是李家超乐见,并注入了个人想法,本届政府只是扮演「代理人」角色,代下届政府完成相关立法程序,让下届政府在组班时可按最理想架构物色适当人选。 对于25周年领导人会否来港,林郑指希望有领导人访港,但恐怕今日没有事情可以公布,疫情就会影响出入境工作,希望保持平稳向下趋势。另外,港府会启动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大型活动会如期举行,希望不受疫情影响。今年主题曲是「前」,下周会发放宣传短片。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19日)率领公务员事务局义工队到油麻地一间推动长者就业的社企餐厅银杏馆,参与义工活动。 义工队各人分工合作,在餐厅的厨房及不同岗位协助预备食物,分包饭盒、汤盒,然后安排向约150名长者和有需要人士派发「福饭」,送上关怀,亦同时为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士提供接种疫苗的资料。 杨何蓓茵指,目前56个政策局和部门已设立义工队,她鼓励各部门推动更多元义工服务,培养公务员团队心系社会、以民为本的精神。 read more
本港出现不明源头感染Omicron变种病毒个案,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日(5日)表示,相关区域可能已发生隐形传播,形容是第5波疫情的前奏。他认为要避免Omicron个案出现海啸式上升,需在短期内尽量提升疫苗接种率。 刘宇隆今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本港现时8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率只有2成多,情况令人担忧,他期望政府尽快让小学生接种科兴疫苗,又建议当局派出外展队到校为学生接种疫苗。 刘宇隆强调,接种疫苗最重要是预防重症,市民毋须拘泥于打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浓度。刘宇隆认为,本港最终会与病毒共存,但不可以急进,否则会自乱阵脚。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大爆发,单日确诊数字持续破千!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4日)新增2,071宗确诊个案,其中19宗为输入病例,均从印尼抵港,其余2,052人均属本地感染,当中有1,957宗怀疑感染Omicron变种病毒,32人疑染Delta,余下逾110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本港个案累计至25,051宗。另录得约4,500宗初步个案,续破单日纪录。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东区医院1名77岁男病人于昨日(13日)凌晨离世,另一名82岁男子则今日凌晨在玛嘉烈医院死亡。另外,有染疫长者未入院已去世,当中1人是今日确诊个案的73岁男士,住蓝田广田村,于2月13日过身;另一人为今日的初步个案、住油麻地的77岁男士。 此外,昨日公布的1名3岁中招女童,仍留医儿童医院深切治疗部,目前情况危殆,何表示女童情况急转直下得很快,医护会尽力医治。连同该名女童,今日有9名确诊病人情况危殆。 何婉霞表示,东区医院1名77岁男病人于昨日(13日)凌晨离世,另一名82岁男病人则今日凌晨在玛嘉烈医院死亡。另外,有染疫长者未入院已去世,当中1人是今日确诊个案的73岁老翁,住蓝田广田村,于2月13日过身;另一人为今日的初步个案、住油麻地的77岁老翁,两人都被送往殓房后殓出新冠病毒。 老人院等院舍爆发持续,张竹君表示,至少7间老人院舍有院友或工作人员确诊或初步确诊。包括深水埗丽安村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云华护理安老院,有院友快速测试验出病毒;屯门大兴村邻舍辅导会大兴宿舍,有人确诊及验出病毒,人数较多;旺角太子厚爱护老院有限公司都有一些初步确诊个案,1楼人士需要检疫;屯门钧溢(山景)安老院亦有初步确诊;沙田亚公角邻舍辅导会怡欣山庄都有院友初步确诊;土瓜湾兆景安老院有1宗染疫个案;深水埗博康中心有人发烧及初步确诊。 何婉霞表示,公立医院隔离病床的使用量接近90%,目前已爆满,须预留部分床位接收紧急病人等,由于目前情况十分不理想,故当局希望优先为有急切需要的人士治疗,以确保长者、孕妇、重症患者获医院接收,同时,为加强支援等待入院的初步个案病人,除了现有的“护讯铃”外,局方将设立“新冠肺炎确诊者等候入住隔离设施支援热线”,供市民查询医疗、感染控制等问题。 何婉霞又指,公立医院今日有近40名员工确诊,约20多名职员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另有约1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初步证实带有病毒,近50名病人被列作密切接触者。她称,过去一周每日均有过千个案,加上有数千人正等待入院,当局已倾尽人力物力处理,如有市民未获安排入院,希望体谅。 另外,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现时有逾4,000名市民初步验出病毒,另有2,000名确诊者,患者家人均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截至昨晚(13日)有4,730人正进行家居检疫。 截至今早9时,共有超过3,600名患者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管局传染病中心、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留医。另外,上周六(12日)有约280人康复出院;而昨日则有约300人出院。何指出,现时出院的人数甚多,故数字稍后或有所调整。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bb73cf92dd04cbd5c0e4af55e713e053.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本港今日(20日)新增243宗确诊个案,当中101宗经核酸检测确诊,142宗为快测阳性个案。其中26宗为输入个案,而第5波疫情至今约119.7万宗个案。另外,多11宗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个案,累计46宗相关病例。多4名确诊者离世,涉及1男3女,第5波疫情截至目前共有9,157名死者。 全基因分析方面,新增的BA.2.12.1个案涉及6男5女,年龄介乎19至65岁,当中8宗从美国输入、1宗属土耳其来港、1宗由荷兰出发及1宗来自尼泊尔。其中包括一对抵港第12天确诊的夫妇,他们于上周五(13日)乘国泰CX841由美国三藩市抵港,之后入住九如坊兰桂坊洒店3204号房检疫,其间未有发现染疫。完成检疫后曾到过11个地方,并居于筲箕湾居所,直至于上周六(14日)、按要求于抵港第12天到社区检测中心做核酸检测后,才发现确诊。 输入个案方面,有17宗在机场发现;另外8宗则在检疫酒店中发现,均在第3至7天期间确诊,分别来自加拿大、台湾、新加坡、美国、印度等地。另有1宗抵港第12天确诊个案,当局暂时介定为残余病毒二度确诊(复阳)个案,涉1名46岁男士,己打2针,一直无征状,于5月7日由印度抵港,直至本周二(17日)核酸检测不确定,再送化验后确诊,其病毒量低。 欧家荣指出,今日上环皇后大道中336至338号谭仔三哥米线无新增个案,昨日卫生署于店内采集16个样本,全部阴性。宏思方面,再发现2名教职员及10名学生阳性,累计17人染疫,卫生署今日于该地点采集20个环境样本,目前正在化验。 欧家荣表示,一对夫妇在抵港第12日发现检测阳性,曾经入住中环九如坊兰桂坊酒店。由于2人化验出BA.2.12.1,传播性可能较高,他们去过多个餐厅食肆,包括11个地点将纳入强制检测,相关市民需要明日或后日检测。患者所入住的同一酒店都有确诊,当局已经将核酸检测样本送去化验,发现基因排序一模一样,可能出现酒店内传播。 另外,观塘“御善私房菜”群组再新增1宗确诊,累计30人染疫。上环“星月楼”、东涌谭仔云南米线及红磡“新旺会”桌球群组没有新增个案。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指出,过去一日新增4宗死亡个案,为1男3女,年龄介乎64至95岁,当中3人没有接种疫苗,1人曾接种过3针疫苗。此外,现时有553名确诊病人留医,过去一日新增1名病人危殆,1名病人情况严重,有3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刘家献公布,过去一日有91名确诊病人康复,当中69名病人出院。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49675名病人康复,49322名病人出院;另有2名病人入院筛查时确诊,9名同房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医管局累计23009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2878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