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昨日再多5300人接种疫苗 近9.9万人已打第三针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经展开第272天,距离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提供第一剂疫苗的最后日期只剩下7日。卫生署数字显示,本港昨日有5390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1539人打第一针,1285人打第二针,2566人打第三针。
至今本港累计有471.5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占合资格人口七成,其中近9.9万人打了第三针加强剂。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经展开第272天,距离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提供第一剂疫苗的最后日期只剩下7日。卫生署数字显示,本港昨日有5390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1539人打第一针,1285人打第二针,2566人打第三针。
至今本港累计有471.5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占合资格人口七成,其中近9.9万人打了第三针加强剂。
港府今日(19日)推出“新冠康复码”,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由于疫苗通行证于本月30日将进入第二阶段,康复者届时可用康复或感染证明,作为疫苗通行证之用;而今日起市民可于网上申请取得康复纪录二维码,亦可到“智方便”或“E健通”应用程式取得有关二维码,并可储存至“安心出行”内。 徐即场解释如何登记,指市民首先在有关记录系统中,同意有关收集个人资料的声明,之后在输入资料时,在身份证明文件的部分要选择向政府呈报确诊时,所使用的同一身份证明文件才可;在完成整个登记后,就可取得康复纪录及二维码。他提醒,康复二维码的有效期为康复日子后的180天,之后就会失效,“安心出行”内该二维码亦会有红色外框框住,届时康复者就要打针,以符合疫苗通行证安排。 另外,在今日开始发出的隔离令,亦会自动附有康复纪录二维码,有效日期同样为康复当天计起的180天。 read more
决定香港未来社会政治局面的三场重要选举之头炮——选举委员会,今日(6日)接受提名,推进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担起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席重任的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接受媒体访问时强调,不是要搞「清一色」,政府不会因某人批评政府或持相反意见就把他拒诸门外,「可以批评,可以对政府不满,但不可以做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 李家超表明,资审会严格把关,谨慎及全面审查每一名申请人、获提名人士及候选人,所有掌握的资料都被充分考虑及讨论,包括有否违反「负面」清单行为,涵盖过去的言行、文章、立场、与某些人交往情况等,绝不遗漏,并可要求对方再提供额外资料及解释,杜绝「假意扮真心」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的人士「入闸」。 李家超指出,「作为资审会,要判断这些人是否真诚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何谓真诚?是真心真意。如何叫拥护?除了遵从支持,亦须维护及信奉,要看他是否真心真意,或是否假心假意。」 李家超言明,「每一人士都要审查,我们每个阶段所掌握的资料都会拿出来讨论,做整体评估。」资审会所掌握的资料来源未有公开,称很多属公共资讯,例如有关人士过往的言行、文章、立场和看法等,「接受访问时所谈及的内容,以往与某些人的交往」,都成参考资料,资审会有需要时会要求对方提供额外资料或解释,经充分讨论,再下决定。 李家超形容,选委会选举具有普及性及广泛代表性,现在合适的界别及团体更加受到重视,绝非小圈子选举。「完善选举制度导致什么?政府很多事情想做,公务员团队亦有心及是高效的团队,想为社会服务,但以前立法会的乱象,导致很多事都做不到,现在换回理性务实的立法会,很多事情都进步了。」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将于12月19日进行。林郑月娥今日(20日)发表声明,感谢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慎客观,高效地完成审查,又说153名通过审查的立法会选举候选人,有不同背景及政见,亦曾公开批评政府政策,足见完善后的选举制度具备包容多元的特征,只要得到选民投票支持,每一位都有机会当选,进入特区政治体制,参与落实「爱国者治港」。她呼吁已登记选民踊跃投票,为香港开创未来。 林郑月娥指,完善选举制度的另一特色是广泛代表性和均衡参与。只要客观分析,153名候选人的年龄、职业、背景等,都比以往任何一届选举多元化,亦完全没有在以往选举曾经出现的所谓「35+」「揽炒」组织或以政治立场挂帅的竞争。 林郑月娥又说,立法会是特区政治体制的重要机关,曾经被借选举进入特区管治体制的反中乱港分子在议会不断阻挠施政,这些「政治内耗」令香港错失不少可发挥独特优势,尽享国家发展红利的机会。完善选举制度令香港重回「一国两制」正确轨道,开启良政善治的新篇章。 林郑月娥提到,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正与内地当局敲定让身在内地的香港登记选民投票日当天在口岸投票的安排,并尽快公布详情。她又说,将继续督促选举管理委员会在特区政府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确保投票日当天的安排顺畅,不容有失。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冯骅法官昨日已举行网上简介会,向候选人讲解进行竞选活动时应注意的重要事项,包括有关选举开支和确保选举廉洁的规定;选举事务处亦已密锣紧鼓为投票站和点票站工作人员举行多场训练,并安排实习环节和模拟情境,务求令工作流程确切无误;廉政公署亦举行了记者会,提醒市民《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的相关规定,并表示会于投票日当天总动员,快速处理任何涉嫌违法行为及突发情况;政府新闻处已加大宣传力度,香港电台会制作特备节目,呼吁选民关心选举,并踊跃投票。 read more
针对香港外国记者会(FCC)和一小撮西方反华政客污蔑抹黑香港警方对香港记协个别人员依法采取的行动、妄图干预香港法治,外交部驻港公署今日(8日)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香港基本法和国安法明确保护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自由,包括言论和新闻自由。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自由,记者身份更不是为所欲为、逍遥法外的特赦令。任何媒体记者在香港特区从事新闻工作,必须严格遵守香港特区法律,任何人都不能顶着新闻记者的头衔干犯破坏社会稳定的勾当。 发言人指出,FCC和个别西方政客罔顾事实、不分是非,利用一切机会攻击特区政府,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充分暴露其以新闻自由为名、行干预特区法治之实的卑劣行径,充分暴露其乱港祸港的险恶用心,其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发言人强调,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任何外部势力的无理聒噪和无耻行径都无法阻挡「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历史大势。我们敦促FCC和个别西方政客认清现实,摆正位置,悬崖勒马,切实尊重特区法治,立即停止以任何理由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ad more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9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希望透过新成立的公务员学院,提升公务员培训的高度、阔度和层次,建立更有系统的培训课程。他说未来会规定新入职公务员要完成个别培训课程才可通过3年试用期,课程包括特区宪制秩序、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了解国家发展和《香港国安法》,当公务员预备晋升时,亦要先完成个别培训。 聂德权提到,未来公务员培训的四大方向,包括特区宪制秩序和国家发展、公务员领导能力、在服务中应用创新科技,以及国际视野。他又指出,将检视高级公务员职位招聘及选拔制度,除了部门内部晋升,亦可考虑在整个公务员团队,甚至公务员以外选取适合人才。 选委会界别议员陈曼琪关注,施政报告提到公务员要爱国忠诚,询问政府会否考虑增加对公务员的国籍要求,并研究如何处理公务员持有BNO护照、或在外国拥有资产而有潜在利益冲突的情况。 聂德权表示,《基本法》对于公务员国籍没有限制,但高级或首长级公务员赴外工作交流,都会知道自己是代表香港特区,日后入职要求是否需要改变,要由社会讨论。他又说会继续加强公务员的宪法、基本法和国安法培训,当局已举办多场讲座和研讨会,随着公务员学院成立,会继续着力有关培训。 read more
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多个反对派团体纷纷结束营运,民主党则持续有成员「跳船」辞去党中职务。民主党创党成员、前立法会议员李华明直言,如果民主党不参选,就应该解散。 李华明今日在电台表示,自己从无就有关看法游说党员,但认为政党理应派人参选,让民选议员成为民意代表,将政党理念和政纲等,用在服务市民及监察政府方面,强调民主党不是压力团体,亦非纯粹发表意见、民意研究和调查等的智库。他又反问如果放弃参选,在政治舞台上还有甚么平台可以议政。 对于早前有人提出民主党可以四年后再考虑参选,李华明指,这是「鸵鸟政策」,预料四年后本港政治环境不会变得宽鬆,如果民主党不参选本届立法会选举,只会令议会更「清一色」。 李华明认为,虽然目前选举制度仍不完善,但民主党仍然有很窄的空间可参选,如有一、两名党员成功「入闸」,在直选中胜选机会就相当高,起码可以在议会内制造少许噪音。他强调,不应因为很大机会被取消资格,就决定不参选,否则无法实践民主。 read more
香港面临人口老化,引起了不少医疗问题。今年施政报告提到会推动本地基层医疗服务,其中以「一人一医生」的家庭医生系统为基础,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今日(26日)撰写《香港家书》表示,「一人一医生」可让市民从小开始和家庭医生医护建立关系,双方充分了解和信任。 刘泽星以接种新冠疫苗为例,如果由相熟的家庭医生向市民解说,他们对接种疫苗的疑问和担心便能早点解决;同时又能减轻依赖专科医疗的负担,长远而言,也可能减轻并发症及慢性病的发生。 他又提到,面对疫情三年以来各种前所未见的变化和挑战,港大医学院正努力地改革课程,务求让学生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尤其在临床学习方面。他举例指,今年正式引入教学课程的便携式超声波扫描器,可以让同学在家或在宿舍里练习,或在病房内替病人诊断,克服因疫情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另外,外科学系与港大计算机科学系研发chatbot mobile app——同事搜罗了不同的临床病例,让医学生向虚拟病人练习问症及诊断。护理学院又引入婴儿及儿童模拟病人、沉浸式VR 虚拟实境等创新仪器,让学护得到更真实照顾病人、处理不同病例的学习机会。 read more
全港各区今日(14日)合共有63个地点设有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站提供检测服务,须接受新冠肺炎强制检测的人士可接受免费检测。 流动采样站的开放日期及服务时间可浏览这网页: https://booking.communitytest.gov.hk/_data/pdf/2022-02-13-a-mscs.pdf 政府指,全港社区检测中心为市民提供检测服务,包括为须接受强制检测的人士提供免费服务。社区检测中心提供预约及即场登记服务,市民只需在24小时预约系统提供简单的个人资料,预约系统显示各中心未来两周的预约情况。中心会优先为已预约的市民提供服务。 截至昨午6时,社区检测中心于未来两周尚余约31%预约名额。市民亦可在前往社区检测中心前,先致电检测中心查询是否尚有预约或即场登记名额。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确诊人数屡创新高,情况十分危急。社会各界人士呼吁紧急行动起来,全民抗疫,战胜疫情。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昨日(15日)表示,已采购7万套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分别捐赠给香港特区政府和「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希望可以助力香港抗疫,缓解当前检测能力超负荷的燃眉之急。 中国生物制药本次捐助的检测试剂盒用于居民自检,获欧盟CE证书认证,灵敏度达96.38%,有望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量,为香港抗疫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副主席、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主席郑翔玲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抗击疫情,香港的疫情始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应该充分弘扬祖国内地伟大抗疫精神,团结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协助特区抗疫。她说,中国生物制药助力特区抗疫义不容辞,相信在全港市民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read more
一名53岁国泰航空货机机组人员,在由德国法兰克福起飞的航班执勤,于上周日(7日)抵港,其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5日)在一个电台指,机组人员属于高风险接触人员,不应让他们走入社区,建议他们抵港后到检疫酒店检疫7日。 何柏良认为,本港的风险评估机制滞后需要检讨,近日欧洲疫情反弹,但部分地区仍然属于中风险地区。他亦建议机组人员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除了预防重症,更希望可减低病毒传播风险。 另外,新冠疫苗专家委员会今日将开会讨论是否降低科兴疫苗接种年龄至3岁。何柏良表示,科兴疫苗提供的第1、2期数据显示儿童接种疫苗后的抗体水平理想,内地降低科兴疫苗接种年龄后亦没有太大问题,认为可以考虑逐步降低接种年龄,增加家长的接受程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