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东九龙打击违例泊车发逾2000告票拖6车
警方昨日(1日)在东九龙打击违例泊车,行动中共发出2150张定额罚款通知书,40辆车被多次票控,并即时拖走6辆造成严重阻塞的违例停泊车辆。
是次行动重点包括双行泊车、在限制区及巴士站违例上落客或货物、停车等候过久、非法进入黄格或黄条过路处并造成阻塞等违法行为,并采用最新试行的电子定额罚款通知书执法。
警方昨日(1日)在东九龙打击违例泊车,行动中共发出2150张定额罚款通知书,40辆车被多次票控,并即时拖走6辆造成严重阻塞的违例停泊车辆。
是次行动重点包括双行泊车、在限制区及巴士站违例上落客或货物、停车等候过久、非法进入黄格或黄条过路处并造成阻塞等违法行为,并采用最新试行的电子定额罚款通知书执法。
香港第五波疫情日趋严重,连续三日染疫人数破5万,救护资源不胜负荷。消防处今日(5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救护资源依然不胜负荷。 消防处指,昨日(4日)消防处紧急救护召唤目标跌至新低的21.4%,有超过230宗个案等紧救护车送院,最长等候时间超过13小时。 消防处再次呼吁轻伤、轻症、确诊而无病征或病征轻微市民,不要召唤救护车,将有限的救护服务、急症室和病床资源留给真正有急切需要的重症或重伤人士。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5日)主持新一届行政会议首次例行会议。李家超在会议前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会见传媒。有传媒问及关于防疫问题时,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国际化都市,在疫情下正遭受到冲击,许多活动受到影响。 李家超指出,尽管如此,最重要的是要平衡疫情的风险,强调香港一定要控制疫情,如确诊个案上升,市民因确诊而入院的机会就会提升,或会影响医疗系统等。一方面必须继续严格管控疫情,以免令大量确诊市民入院加重公营医院压力,另一方面要好好保障高风险感染人士。 李家超指,已要求医务卫生局局长密切和注意有关数据,着手研究稳控疫情,减少对来港旅客的不便,目前正积极探讨缩短到埗隔离天数。 read more
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将于周日(19日)举行,共412名候选人将竞逐13个界别分组的364个席位,为本港一连三场的重要选举揭开序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昨日(17日)表示,选举结束后会设立选委会总召集人,必要时召开会议,处理特别情况下法律未能处理的问题。 谭耀宗接受传媒访问时形容,有关做法为一个「兜底」的安排,当遇上未估计到的特别情况,法律又处理不到,就通过制度来解决,由总召集人必要时召集选举委员会会议。他估计,要待选委会选举结束,全体选委产生、书面宣誓、刊宪等程序完成才会委任总召集人。他认为,新选举制度对选委及管治者要求更高,有必要多接触民意。 在选举委员会的1500个席位中,已共有325人获裁定有效登记为选委会当然委员,并有156人获裁定有效提名为选委会委员。另外,23个界别分组的603名候选人自动当选。 另外,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今年12月19日举行,政府指提名期定于10月30日至11月12日,10月初会刊宪公布。当局计划将投票时间改为上午8时半至晚上10时半,计划设立超过620个一般投票站。 read more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今日(22日)在新界东拘捕一名26岁男子,涉嫌在多个社交平台伪冒其前女友开设假帐户,并披露其前女友姓名、相片、私人及办公室电话号码、公司名称及职业等个人资料,并指事主欢迎其他人到她的住址找她,令不少陌生人之后联络事主,意图交友。公署指,有关行为违反《私隐条例》规定,涉案男子正被扣留调查,将会继续调查案件。 私隐公署指,今次是自打击「起底」法例实施以来,第4次采取拘捕行动。另外,警方亦就4宗「起底」相关个案,拘捕3人。 read more
央视旗下的「大湾区之声」,近日推出9集「微纪录片」《我的家我的国》,并称这是「香港年轻学子追寻先辈爱国爱港的历史足迹,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笑迎大时代到来」这一集中,来自香港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硕士生黄尔诺,就在世界范围内都史无前例的新制度「一国两制」,如何在香港平稳运行逾二十年,访问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影片介绍,1996年12月11日,香港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400名委员,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中央政府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因此,董建华亦经历了「一国两制」由构想到实践的过程。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在香港回归仪式上表示,「我坚信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前途一定更加辉煌。」 香港回归后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急和SARS疫情等难关,关键时刻,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维护了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董建华说,「我们真是运气非常好,有这样的一个中央。香港需要支持的时候,中央总是在身边。」 对于「一国两制」的最主要的生命力是什么?董建华表示,「一国两制」必须以「一国」为前提,「港人治港」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坚持『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我相信香港一定能够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董建华说,有机会参与这个大时代是一种福气,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全民小康的整个过程,「这个是中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非常非常骄傲的。」董建华还呼吁,香港的年轻人要积极、勇敢,投身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为香港、国家发展发挥新作用。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今日(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作主旨发言。陈冬指出,昨天,习近平主席会见赴京述职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解读宣介《「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重温历史,廓清现实,远观未来,就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香港新选制的先进性、优越性,全面准确地认识符合香港实际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必然性。 陈冬强调,民主发展应当是进步的而不是退步的。「香港的民主从哪里来」「谁是香港民主真正的创立者」「谁是香港民主的破坏者」,白皮书用详实的论据雄辩地指出,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没有民主可言,英国直接委任总督管治香港,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屡次禁止在香港进行民主改革,殖民统治末期又别有用心推进所谓的「政制改革」,他们不但没有给香港带来任何真正的民主,反而给香港的民主发展和社会稳定埋下了祸根。香港回归祖国后,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开启了「一国两制」下香港民主的新纪元。中央推动香港民主发展的立场从未动摇,始终坚定发展民主,真诚实行民主,依法推进民主,特区成立至今已经依法选举产生了四任行政长官和七届立法会,香港居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和空间大大拓展,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得到有效保障。 陈冬指出,但反中乱港势力及其背后的外部敌对势力对香港民主发展的干扰破坏从未停止。就在这次立法会选举期间,他们处心积虑煽动「杯葛」选举,严重践踏港人民主权利;拼凑所谓的「民主峰会」,抛出「香港问题半年报告」,企图干扰破坏立法会选举。而后,又炮制所谓「香港自治法案报告」,纠集「五眼联盟」、七国集团外长发表所谓声明,抹黑诋毁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一些反中乱港分子,甘做西方势力的「马前卒」,甘做民主进程的「绊脚石」,恨不得重新回到殖民时期,四处乞求「洋主子」插手,公然干扰破坏立法会选举。事实再次证明,反中乱港分子及其背后的外部敌对势力才是阻碍香港民主向前发展的罪魁祸首。 陈冬引述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时指出,在新选举制度下,选委会选举和立法会选举先后举行,取得了成功。广大香港同胞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落实,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广泛、均衡参与的政治格局得到确立。实践证明,新选举制度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实际,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制度支撑,是一套好制度。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重视房屋问题,早前提出新房屋政策以纾缓公屋轮候时长。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梁文广今日(5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希望特首上任百日后提交报告能提出更进取方案缩减公屋轮候时间,甚至恢复3年上楼的承诺。 梁文广形容李家超的房屋政策是稳守突击、稳中求进,希望能维持公屋轮候时间至少两三年不上升,令情况不要恶化,再寻求缩减时间。他认为,增加房屋供应的工作过程牵涉部门及政策局之间的协调及分工,过去政府都有讨论过不同做法但并未整合,包括土地规划、城规程序、建筑方法等,希望新政府加强执行力,部门之间的处理及交接更畅顺。 read more
选举事务处今日(3日)表示,就有报章报道指该处错误地将其他地方选区的候选人简介寄予新界西北地方选区的选民一事,该处确认曾收到一名来自该区的选民的有关通知。得悉上述事件后,选举事务处随即展开调查。一方面与有关合约承办商确认其有否按既定程序包装及寄送候选人简介,同时亦尝试联络与涉事选民同区的其他选民,了解有否出现同样情况。 经初步调查,发现有关合约承办商在包装资料过程中出现人为错误,以致将另一选区的候选人简介错误地寄给数十名选民。目前,选举事务处正安排尽快将正确的候选人简介重新寄送给受影响的选民。就今次事件引起有关选民的不便,处方深表歉意。选举事务处会进一步加强监管合约承办商的工作,防止同样情况再次出现。 read more
「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不断更新。政府今日(9日)宣布新增「检测登记码」功能,巿民可预先自行填写个人资料,以简化核酸检测的登记流程,减省在检测点现场轮候及登记的时间。 「安心出行」的最新3.4.2版本现已于各大平台上架,巿民可以经相关平台更新程式,以获取「检测登记码」。「检测登记码」操作简易,市民预先填写检测时所需登记的个人资料后,系统会自动将该些资料生成用户专属二维码。二维码会加密储存于用户本人的流动电话「安心出行」程式内。市民只须在程式填写资料一次,日后便可在每次接受核酸检测时重复使用同一个「检测登记码」二维码。 持有「检测登记码」二维码的市民在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准备接受检测时,又或因应限制与检测宣告进行强制检测时,只需向工作人员出示二维码供即场扫描,便可取代工作人员手动输入资料的登记程序,减少双方接触,亦免却每次进行检测时重新登记及输入资料的等候时间。 发言人强调,获取「检测登记码」纯属自愿性质。相关登记资料不会自动备存或传送到任何政府或其他系统。二维码的资料经加密处理,确保只有由政府提供的扫描器才可以解密读取。此外,市民进行核酸检测时仍须带备所需的证明文件(如有效的香港身份证)及可接收短讯的本地流动电话,以便工作人员核对其个人身份及确保流动电话号码正确无误。 如在使用「安心出行」程式时遇上问题,可致电热线2626 3066或到设于25个港铁站的流动支援站寻求协助。 点击「安心出行」网页了解详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