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冬季求诊高峰11公院昨爆满 逾5千人涌急症室求诊
在冬季服务高峰期期间,医院管理局数字显示,公立医院急症室昨日(8日)有5159人首次求诊,其中1055人经急症室转入内科病床留医,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达102%。
全港17间公立医院中,有11间医院的住用率爆满,内科病床的住用率均超过100%,其中以基督教联合医院最高,达114%,其次为博爱医院达到112%。
在冬季服务高峰期期间,医院管理局数字显示,公立医院急症室昨日(8日)有5159人首次求诊,其中1055人经急症室转入内科病床留医,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达102%。
全港17间公立医院中,有11间医院的住用率爆满,内科病床的住用率均超过100%,其中以基督教联合医院最高,达114%,其次为博爱医院达到112%。
马会透过其慈善信托基金捐出2700万元,派发支援「安心出行」的智能手机连12个月免费流动通讯基本服务,予约2万名基层长者。 马会表示,伙拍12间社福机构和4间流动通讯商,同时会为长者提供使用指导,协助长者掌握使用智能手机及相关应用程式的方法及技巧。 受助者参加本计划费用全免。合资格长者在进行审批时必须: ‧正接受社会福利署综合社会保障援助 ‧年满65岁 ‧非居住于安老院舍 ‧未拥有智能手机 ‧必须经由参与计画的12间社福机构辖下的长者地区中心及长者邻舍中心的社工转介 社工会初步评估参加计画之长者的状况,将个案转介予指定长者地区中心以进一步核实需要及审批。 参与计划的12间社福机构包括香港仔坊会社会服务、香港明爱、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基督教灵实协会、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有限公司、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邻舍辅导会、救世军、圣雅各福群会及仁爱堂。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1日)出席「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启动礼致辞指,今年计划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探访30万个基层家庭,当中有独居长者、双老家庭,以及有特别需要的家庭;另外两部分,分别是安排约8万名基层市民参加全港性的庆祝活动,以及安排约12万名来自弱势社群的市民参加地区举办的庆祝活动。举办单位亦会按需要为参加者安排免费交通、膳食和入场券。 林郑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对国家、特区和香港市民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年的庆祝主题是「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砥砺奋进,一直是香港的成功之道。回归25年来,我们曾面对不少考验,全赖国家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市民努力不懈,香港在多方面都取得辉煌成就。展望将来,深信大家亦会继续以携手奋进的精神,迈步向前,再创佳绩。 早于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特区政府已把社区关怀注入庆祝活动,以达致普天同庆的目的。一如以往,今年的「共庆回归显关怀」计划亦是由民政事务总署统筹,18区的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全力协助推行。而在这两个星期内,行政长官将会和各司局长会联同参与计划的各个非政府机构及地区团体,走访18区探访基层家庭,派发25周年庆祝活动礼物包,以表心意。 read more
香港第二阶段消费券将于8月7日发放,早前曾有约24万人因曾作出「永久离港」声明而提早取走强积金,而收到不符领取消费券资格通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消费券计划有13.5万人提出资格覆检申请,未覆检则会失去领取资格,估计最终约有10万人未能领取,料可节省6亿港元公帑。 陈茂波指,曾申报永久离港而提早取走强积金的港人须作出声明及提交证据,表面上已不符领取消费券资格准则。过去两年社会有声音提出,已移民的港人应失去领取消费券资格,认为有理据,于是第二阶段消费券引入新资格准则。他重申,虽港人若已移民海外毋须向政府申报,亦不用取消身份证,惟从积金局便可得知有关资料,包括有多少港人已作声明及提交证据作「永久离港」申报,故表面上已不符领取消费券资格准则。 陈茂波强调,政府会尽可能便利市民,宽松处理覆检申请,尽可能便利市民,更会不断总结经验。前年派发现金未必人人舍得用,派发消费券有助社会气氛转好,可鼓励消费,会不断总结经验,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好。截至上月底,各储值支付平台共增加约710万个消费者帐户,以及约13万个商户用家。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升温,再有大厦因排放的污水样本被验出带有病毒,港府引用第599J章《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自昨日(10日)晚上7时30分起,在元朗洪福村洪乐楼进行围封。行动在今日(11日)上午约11时完成。截至今日凌晨零时约1,45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9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550户,当中46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壹传媒今日(9日)宣布,作为将军澳工业村骏盈街8号的前营业场所的租赁下的承租人,集团的附属公司已向香港科技园公司发出退租通知以提出退回租赁,惟仍然嘴硬,不承认任何涉嫌违反租赁条件的行为。 壹传媒早前被指涉嫌隐瞒科技园,违契将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部分用地租予旗下顾问公司。科技园公司再工业化高级总监姚庆良曾表示,不方便评论个别事件;但指对所有违规行为都会按合约条款处理,对个别严重违规情况,会交由法庭发出传票,或按程序收回用地。 保安局引用#香港国安法# 冻结壹传媒旗下三间公司资金,苹果日报已于6月底停刊。 read more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昨日(23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医务主任戴华浩表示,在中央政府和内地的支持下、在特区政府联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门实现“动态清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戴华浩指出,澳门努力做好防疫常态化,以彻底切断本地传播,希望不断推广“澳康码”到各个公共场合。他提到,在疫苗接种方面,澳门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超7成,未来将重点推动接种第三针加强剂,以及提升老人儿童的接种率。 据澳门应变协调中心统计,截至12月23日,澳门已连续75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现时澳门累计77例新冠病例,累计出院77例,无1人死亡。 read more
第二届全港小学中国历史文化常识问答比赛日前举办。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1日)表示,当局十分重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学习,会配合中小学的课程宗旨,制作教学资源和筹办多元化的活动,支援和推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学。她期望各界继续推广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学习,培养具国家观念的新一代。 蔡若莲于社交平台发文指出,中国历史不只记录从古至今的史实,更盛载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是前人留下的宝库。当局十分重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学习,配合中小学的课程宗旨,以「多重进路、互相配合」的方式推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用,并通过制作学与教资源、筹办多元化的活动等,支援学校教学。 为加深同学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当局继续举办「华萃薪传──第二届全港小学中国历史文化常识问答比赛」,吸引近3.5万名高小学生参加。参赛的同学都熟读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和经典,表现出色。东莞同乡会方树泉学校、保良局庄启程第二小学、保良局陆庆涛小学、英华小学及道教青松小学﹙湖景村﹚晋身总决赛,竞逐冠、亚、季军殊荣。 read more
政府今日(16日)刊宪修订职工会登记要求,由下周一(9月19日)开始,登记职工会须签署声明,确认职工会的所有目的及宗旨均为合法,并不会进行或从事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不利于国家安全,及违反香港法例的行为或活动。 根据《职工会条例》(香港法例第332章)第6(1)条,即使职工会登记局局长登记任何职工会并以订明的表格发出证明书,如该职工会有任何目的是非法的,其登记即属无效。 职工会登记局局长亦可按《职工会条例》第10(1)(b)条命令取消正被用作非法用途或与其宗旨或规则抵触的用途,或曾在其登记后的任何时间被用作该等用途的职工会登记。 read more
西九龙裁判法院及沙田裁判法院11月16日相继收到可疑粉末信件,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发表题为《尊重法庭依法独立审判》的网志,呼吁社会人士必须尊重司法独立,不应该任意抨击甚至威吓法官的人身安全。 形容滋扰恐吓卑鄙低劣令人发指 郑若骅在网志表示,过去一年不时出现法官和司法人员遭受滋扰甚至恐吓,指暂时不适宜揣测这些非法行为是否与法官所审理的案件有直接关系,但「此等卑鄙低劣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对于最近两宗案件,郑直言不能接受,又指法律界和她均有责任呼吁社会人士必须尊重司法独立,不应该任意抨击甚至威吓法官的人身安全。 网志说,法官在行使司法权力时必须以法律及证据为依据,并会在判决书中如实和全面说明判决理由,体现法官公正无私和独立地依法断案的基本原则,司法独立对香港的法治以及妥善执行司法工作极为重要。又指尊重法庭判决和遵守法庭命令是法治其中一项基本要求,若纯粹因为不满结果而肆意抨击法庭偏私不公,或利用网上恶意「起底」甚至威胁使用暴力,试图向法官施加不当压力,这些行为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都绝不会被姑息,亦会徒劳无功。 当事人不满可上诉其他人士应先阅读判辞 郑若骅列出滋扰、恐吓、刑事藐视法庭和民事藐视法庭四项罪行,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又指如对裁决感到不满,当事人可按现行机制进行覆核或提出上诉。至于社会上其他人士,应先去阅读判辞,以了解裁决的理据,如有人漠视法庭裁决的理据,盲目地按自己对判决结果的喜好而向法官作出一些不合法的卑劣行为,「只会显示他们的无知、懦弱和目无法纪」。 郑若骅引述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在香港法律周2021的活动致辞,表示市民必须学会理解和尊重并非他们所喜欢、或不符合他们认为正义所在的法庭裁决,因为法庭裁决应该由法律原则决定,而不是由社会的满意度来衡量。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4日)以视像方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入学典礼致辞,她表示,特区政府一直支持各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办学,助力大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十四五规划纲要》亦表明,支持高质量建设大湾区,推进各项加强教育交流,以及便利香港学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的措施。 林郑月娥指出,港中大深圳分校现设有7个学院及1个研究生院,共开设22个本科生专业和24个研究生专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名优秀在校生提供优质及多元的教育,连续6年成为广东省内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成绩有目共睹。其中成立的医学院,今年迎来第一批临床医学本科生,是重要的里程碑,亦是对接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对促进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深化深港两地医疗、教育领域合作有标志性的意义。她感谢国家教育部、深圳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推动和配合,令这个办学办医计划得以顺利开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