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祈殷关注新变种病毒是否已流入香港社区 或令新冠疫情反弹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3日)表示,2022年(第二阶段)消费券计划获核实资格的约636万名市民,将于周日(7日)获分期发放消费券。当中包括约15万名符合有关资格准则的新登记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来港人士,会分期获发10,000元消费券,并在周日获发的第一期券额为3,000元。 政府发言人指,约621万名市民会在第二阶段获分期发放5000元消费券,这些人士将于7日获发的第一期消费券额为2000元,包括: 在今年4月已获发第一阶段消费券,并符合第二阶段相关资格准则的现有登记人; 透过不同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入境计划等来港居住人士; 来港升学的合资格新登记人。 这些人士将于周日获发的第一期消费券额为2,000元。 此外,约15万名符合有关资格准则的新登记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来港人士,会分期获发1万元消费券,在7日获发的第一期券额为3000元。 政府已透过特定电话号码(6059 1120),向完成审核的登记人发出审核结果短讯通知。被通知为不符合计划资格准则的登记人如有异议,可在收到相关短讯通知后14天内以书面提出覆检申请。 此外,政府发言人提到,截至8月1日,秘书处共收到约15万8千宗覆检申请,这些申请主要来自早前曾以“永久性地离开香港”为由作出法定声明以提早提取强制性公积金或职业退休计划下利益的市民,当中约10万4千宗申请覆检成功,有关登记人资格获核实并已获发相关短讯通知,这些人士会同于7日获发放消费券。至于其余覆检个案,秘书处仍在处理,包括查核申请人提交的资料,或待申请人提交进一步资料后再作处理。秘书处会致力在收到申请后6星期内以短讯通知覆检结果,其中覆检成功的登记人最快可于8月16日收取第一期消费券。 在计划登记期内,剔除重复登记/申请,秘书处合共收到约29万个新登记及26万个更改储值支付工具帐户的申请。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日)首次出席立法会特首答问会。立法会议员李梓敬关注公务员改革情况,期望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摆脱论资排辈的惯例,优先提拔表现出众人才,并处罚表现不佳的公务员,做到知人善任,赏罚分明。 李家超表示认同有关理念,但强调希望各界公道地看待公务员的表现。李家超说,根据世界竞争力年报及其他不同的独立报告显示,香港特区政府效率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公务员在此发挥重要作用。可是有人认为公务员表现未符合大众要求,他认为与制度、系统、程序、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有关,限制公务员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应该就不同情况作审视。若公务员表现未符合市民要求,研究是否受不合时宜的规程等系统性问题影响,政府亦会加强有关工作。 李家超表示再次感谢立法会早前通过政府架构重组方案,增设副司长有助提高政府高层领导及指挥能力,在问题萌芽时作纠正指导,做到权责清晰,令公务员运作方面有更高效率。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5日)刊宪,宣布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一民选议员议席悬空。 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在今年9月28日裁定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民选议员杨家安并非妥为选出。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d)条,其议员席位由当日起悬空至今。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今日(24日)表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政治助理招文亮对新冠病毒病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招文亮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23日,他在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并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他最近没有外游纪录。局方已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遵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安排相关同事接受检测。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及副局长刘震每日有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read more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王振民今日(13日)出席一个港澳论坛时表示,中央去年采取一系列措施,令香港实现由乱转治的历史性转折,目前是时候认真研究、探讨港澳的发展问题和长远发展。 王振民指出,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情况愈来愈接近,差异亦愈来愈少,甚至有很多内地城市的硬件已超越港澳,但港澳两地文化的独特优势,是内地任何地方都难以超越的。他说,港澳文化存在两个特点,两地除拥有浓厚中华传统色彩之外,亦因历史原因与世界互联互通,成为最先引进大量西方文化的地方,形成具独特优势的区域文化。 中央“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支持澳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中外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王振民提到,这两个目标是根据港澳实际情况提出的。港澳非常适合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西方更多人认识及了解祖国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推进两地文化发展、港澳社会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 read more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13日)下午3时在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演讲厅就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的最新情况举行简报会。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上午宣布推出新的防疫措施,其中包括取消进入场所强制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卢宠茂介绍,「安心出行」流动程式于2020年推出,对抗疫工作发挥重要角色,便利记录市民出行,帮助个案追踪。因应疫情发展,政府认为可以取消「安心出行」强制扫描二维码的功能,同时会取消相关法律和行政安排,场所负责人不需张贴「安心出行」二维码。政策从明日开展。 另一方面,疫苗通行证仍旧是重要措施,可以加速提高接种率,保护未接种人士进入高风险地方,故此维持不变。卢宠茂表示,市民可以使用智方便及医健通展示疫苗纪录,而旅客亦可以有一个纸本疫苗接种纪录,用手机截图亦可以出示疫苗通行证,进入处所。 read more
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一直是政府关心议题。《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今日(11日)发布,显示上海以82.79的总得分继续排名第三,与新加坡和伦敦的差距为12.09和0.25,较2021年的15.02和0.38继续收窄。 第四至第十为香港(79.15)、迪拜(75.74)、鹿特丹(73.85)、汉堡(73.07)、纽约-新泽西(72.58)、雅典-比雷埃夫斯(68.67)、宁波舟山(66.12)。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11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五时起限制在观塘观塘德田邨德义楼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12日)上午约8时30分完成。 期间1,412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0宗确诊个案和2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612户,当中86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本港今日(27日)新增26,026宗确诊病例,再创新高,其中7宗为输入个案,余下26,019宗均属本地感染。个案中有5,866个案由医管局确诊,另有1,736宗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确诊,余下18,424宗则由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截至昨日(26日),再有多66间院舍出现病例,累计共530院舍有确诊,涉及多于2,450名院友及800名职员,院舍分散多区。 欧家荣表示,确诊数字创新高,令人忧虑,预期短时间内个案会进一步上升,故呼吁市民尽量留在家中,做好预防措施,而政府将于“不久将来”推出网上平台,供快速测试验出病毒者上报卫生防护中心,市民需要提供相关文件核实,当局收到资料后,会视为确诊个案处理及纪录,如向他们发出病假纸等文件,指详情会稍后公布。 就自行参阅快速测试的表格,市面有不同测试,欧提醒市民买信誉良好的快速测试,他指,市民可参考“卫生署医疗仪器行政管理制度下已表列的快速抗原测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冠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名单”、“欧盟2019冠状病毒病快速抗原测试通用名单”及“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发出有关认可紧急使用的抗原测试剂名单”。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截至今日(27日)凌晨,过去24小时有83名新冠患者离世,涉及53男30女,年龄介乎19至100岁,当中有1人已打3剂新冠疫苗、5人已接种2针,另有7人仅打1针,合共13人已打针。至于余下几个65岁以下的死者,包括1名19岁长期病患者,他居于残疾院舍,需要插胃喉;1名46岁女士,本身有癌症,正做化疗。死者当中有67人居于安老院舍,大部分有长期病患或无法自理。 刘又指,由于数据滞后,上周三至四(23及25日)再多27人离世,涉及14男13女,年龄介乎64至104岁。而本波疫情有512人在公立医院离世,累计717人离世。另外,今日再多381人出院,隔离病床使用率超过90%。30人于入院筛查验出病毒,约40名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另外,至今有2,776名医管局员工确诊。 read more
现年23岁的浸会大学学生会前会长方仲贤,3年前在鸭寮街购买大批雷射笔,在遇警截查时逃跑,并在警方检取证物前重设手机。他早前被裁定抗拒警务人员及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成,今天(7日)在区域法院被判入狱9个月。法官游德康指,被告重设手机的行为影响控方举证,动摇本港司法公正基石,须予以阻吓,拒绝接纳辩方判缓刑的建议。 辩方今进一步求情指,被告获2间海外大学录取,将会在今年9月开学。辩方力陈有关拒捕罪是同类案件中最轻微,可以以罚款处理。至于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方面,被告罪成至今已还押约8星期,被告已得到重大教训,认为判缓刑并非不适合。 法官判刑时指,法庭早前已表明不接纳被告买雷射笔观星的说法,并判定该些雷射笔是准备在示威时使用。虽然被告抗拒警员的时间短促,但考虑到事件的前因后果,认为罚款不能反映严重性,阻吓性亦不足够,唯一合适选择是即时监禁,就此控罪判他入狱6星期。 就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法官指,涉案雷射笔功率庞大,如果有人使用,后果可以十分严重。此外,被告并非一时紧张下重设手机,而是抵达医院、冷静过来后才作的决定。由于取出iPhone电话卡需要特定工具,故推断被告有一定预谋。纵然警方仍可透过其他方法搜证,但被告的行为仍影响控方举证,就此控罪判囚9个月。 有关被告学业的考虑方面,法官表示,被告是在开审后才递交有关入学申请,他必然知道本案的裁决或判刑有机会影响其入读时间,又相信大学会批准他延迟就读。法官强调,2罪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性质相异,但顾及被告的背景等因素,酌情下令2罪刑期同期执行。 被告原面对3项控罪,指他于2019年8月6日,在鸭寮街携有10个能发出雷射光束的装置;同日在桂林街135号地下外抗拒1名警署警长;及在警员检取其手提电话为证物前,重新设置该电话。经审讯后,法庭早前裁定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不成立,其余2罪则罪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