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菡司机快测阳性今日曾上班
劳工及福利局今日(7日)表示,一名司机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阳性。该名司机负责为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担任驾驶工作,无需与公众人士接触,亦没有外游纪录,工作时均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今日。
孙玉菡每日上班均有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全部结果(包括今日)为阴性。
劳工及福利局今日(7日)表示,一名司机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阳性。该名司机负责为劳福局局长孙玉菡担任驾驶工作,无需与公众人士接触,亦没有外游纪录,工作时均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他最近一次上班日期为今日。
孙玉菡每日上班均有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全部结果(包括今日)为阴性。
香港特区政府由5月1日起放宽入境限制,容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地区入境香港。政府公布为实施“疫苗通行证”,从香港以外地区抵港的人士获取“临时疫苗通行证”的安排;以及在香港以外地区感染新冠并康复的人士申报其非本地康复纪录,从而获取“康复纪录二维码”安排。有效期由抵港日起计180天。 从香港以外地区抵港的人士获取“临时疫苗通行证”安排 现时,须接受强制检疫的入境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可于卫生署的网上平台作“健康及检疫资讯申报”时,一并申报其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的资料。如获确认,入境人士会于口岸获发强制检疫令的同时,一并获发一个供本地使用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 至于其他入境人士或已身处本港境内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今日(5日)起可到18间指定邮政局,由职员协助申报其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完成申报后,会随即获发一个供本地使用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和“临时疫苗通行证”。 “临时疫苗通行证”由抵港日期起计180天内有效,其间抵港人士可携带或出示“临时疫苗通行证”替代疫苗接种纪录进入“疫苗通行证”指明处所。 非本地康复纪录申报安排 为便利非本地康复人士使用“疫苗通行证”,非本地康复人士今日(5日)起可于入境时于口岸申报以获发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已在港的非本地康复人士,由今日起亦可到18间指定邮政局申报其非本地康复纪录,成功申报后会获发“康复纪录二维码”。 若相关人士于入境时或入境后同时申报其非本地疫苗接种纪录,会获发包含其康复身分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如相关人士持有本地疫苗接种纪录,则可透过“智方便”或“医健通”流动应用程式,重新下载包含其康复身分的疫苗接种纪录二维码。 “康复纪录二维码”由康复日期起计180天内有效,其间非本地康复人士可携带或出示“康复纪录二维码”替代疫苗接种纪录进入实施“疫苗通行证”的指明处所。 提供申报服务柜位的18间指定邮政局包括: 港岛区:邮政总局、七姊妹邮政局、香港仔邮政局、湾仔邮政局 九龙区:深水埗邮政局、机利士路邮政局、观塘邮政局、黄大仙邮政局、尖沙咀邮政局 新界区:葵芳邮政局、石湖墟邮政局、将军澳邮政局、沙田中央邮政局、大埔邮政局、荃湾邮政局、屯门中央邮政局、元朗邮政局 离岛区:东涌邮政局 read more
工联会与香港海员工会今日(25日)举办「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100周年纪念大会」,社会各界约180人出席,场面盛大。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大家重温这段历史,学习前辈爱国、正义、拼搏以及团结的精神,意义重大。 纪念大会特别安排一个授旗仪式,由海员前辈、海员工会前主席麦灿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海员工会前身)会旗交予现职青年海员曹明耀和吕伟山,两位青年海员接过后挥动会旗,象征着「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在致欢迎辞时,介绍了大罢工发生的背景,他表示,当时「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组织领导的这场震惊中外的工人运动,提升了海员工人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了工会组织在海员中的威望,成功争取了海员合理加薪,团结了海员工人,以及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纪念海员大罢工胜利,是要向前辈致予敬意,也是要勉励后辈向前辈学习。一个世纪以来,香港工人在反殖反帝斗争中谱写出辉煌的篇章,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新民主革命道路上亦涌现了不少杰出英雄人物,这是值得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 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在会上发言时强调,我们纪念这段历史,不只是纯粹的回顾,而是要通过认识前辈的贡献去继承和发扬他们爱国和团结的精神。他指出,要铭记当中的历史意义,坚定不移维护工人的权益,捍卫他们的劳动尊严。香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让工人分享发展的成果。要站在最前面,为工人发声、争取合法权益。 应邀出席活动的主礼嘉宾有: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何靖、香港中联办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罗建君、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涵,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工联会荣誉会长黄国健、香港海员工会主席张世添等。 香港海员大罢工在1922年1月12日开始,历时56天结束,罢工最初有几千名海员参加,之后演变成有12万人罢工离港,最终迫使资方加薪。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联同多名司局长,到荃湾出席《施政报告》首场地区咨询会,指政府上月已经展开线上线下的咨询工作,强调非常重视不同界别人士的意见。 咨询会有逾百人出席,分别来自新界多个地区组织或团体。有参会者表示,希望增加公屋供应,将公私营房屋比例调升至8比2;亦有人希望当局放宽过渡性房屋层数限制至6层,以增加单位数量。有出席者希望政府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将能提供不少土地,希望政府多下功夫,缩短公屋轮候时间。 李家超表示,明白市民关心房屋议题,因此政府已经成立2个相关工作小组,强调会以行动为目标,并非空谈,指增建过渡性房屋、重建计划,以及降低强拍门槛等议题,都在工作组的研究范围内。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社区或存在数十条隐形传播链。政府昨日(28日)表示,为应对严峻的新冠疫情,环境保护署与渠务署连同香港大学跨学科团队近日已加强在各区采集污水样本进行病毒检测,并发现愉景湾的污水检测到阳性结果,显示区内可能有隐性患者存在。 政府指,民政事务总署将会由今日(29日)起,向愉景湾的住户派发快速测试套装,供他们自行检测,以辅助找出隐性患者,阻止病毒在区内传播。如快速测试检测结果呈阳性,应尽快到急症室求诊,以及早获得适切诊断和治疗。除求诊外,居民应尽量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令病毒在社区扩散。 政府提醒,以快速测试套装进行的检测不能替代强检。巿民如对身体状况有怀疑、曾到访疫情爆发的地方或曾接触患者等,应尽快接受核酸检测。 read more
约30名男子由非洲畿内亚经香港返回内地,验出带有疟疾,已送到广华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于检疫期间死亡,验尸报告显示带有疟原虫。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5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疫情前每年平均录得20至30宗疟疾,大多为海外输入。现时入境人数减少,本港过去3年录得的疟疾个案基本维持个位数,一个多月内发现30宗个案属于很多,感染人士全部来自中非畿内亚的共通点,亦在同一公司工作,推测事件「不寻常」。 在7月1日至8月4日期间,卫生防护中心共录得30宗外地传入的新增确诊个案,涉及30名男病人,年龄介乎25至57岁,当中21人由非洲几内亚抵港。何柏良指事件不寻常,在一个多月内发现30宗个案属于很多,而患者均有共通点。, 世卫评估畿内亚的疟疾比率为3成,何柏良分析,若涉事工程公司,近期完成在非洲的项目,预料会陆续有百多名工人经香港返回内地,这批工人感染疟疾比率甚高,建议港府为相关人士做健康检查。由于本港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并不足够,此外,由于香港治疗疟疾的药物不多,何柏良建议向内地借药,并提升本地实验室检测疟疾的能力。恶性疟疾会由蚊叮咬人后产生寄生虫,并在身体繁殖而出现传播周期。本港目前有小量可传播疟疾的蚊媒,所以只要发现感染个案就需要做流行病学跟进,包括防止患者留港期间被蚊叮咬。 另外,黄大仙医院胸肺科女病房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群组,涉及获恩恤探访的病人、家属及同房3名病人。何柏良认为由病人传予探访家属的机会较大,推测不会影响现有的「恩恤探访」安排。他指出,相信病房内的病人无佩戴口罩,而Omicron潜伏期中位数约2.5日,恩恤探访前,家属快测无中招,但探访后方检测出病毒,加上病房另有3名确诊病人,相信是探访者在病房内被传染的机会较大,并非探访前已带有病毒而不自知。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李家超表示,下午医卫局会公布放宽一些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饮宴人数上限等。 李家超表示,在风险管控下,会逐步开放。他指出,新冠患者住院人数,由9月下旬刚放宽「0+3」的1000多人,上升至现时的4000多人。李家超续指,虽然医管局已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但医疗体系仍正承受压力,加上冬季流感亦会影响多数人健康,因此必须在风险管控下,逐步有序开放。 read more
由中国日报和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合办,主题为“新机遇新格局:面向RCEP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湾区论坛今日(30日)举行,论坛将会着重探讨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及专业服务等在内的不同行业,该如何共同合作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同时探讨可持续文化遗产的发展及开发大湾区旅游业的合作,吸引逾400名政商学界人士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因须前往北京开会,遂以视像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对未能亲身出席论坛感抱歉。 梁振英说,贸易是香港的基因,香港是全世界其中一个最有效率的离岸贸易中心,同时在其他保险科技、物流等子行业发展完善,期望本港未来不只进行本地进出口,可实践“买全球,卖全球”。 梁振英提到,去年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洲及新西兰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定覆盖数以十亿人口。他续说,过去两年在新冠疫情下,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接触受到严重阻碍,不知道实际有多少影响,如果本港能与内地局部通关,香港应该推出全球大型宣传,通知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下的合作伙伴,可以借本港与大湾区城市推展经贸合作。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构建国内外系统的“双循环”,其中国际循环将更偏重于以区域性经济合作为本的区块循环、分支循环,香港可在这个循环体系中巩固其超级联系枢纽角色。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洲及新西兰于去年11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是香港参与国家发展的一个切入点。RCEP覆盖22亿人口,生产总额达26兆美元,约占全球GDP和贸易量的三成,不仅有利于香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可帮助接轨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区内经贸合作,创造崭新的机遇。 此次论坛设立三场研讨会,聚焦金融服务、贸易物流、专业服务、文化旅游等不同领域,探讨城市间如何互利合作,共同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read more
香港海关今日(22日)开通社交媒体渠道,透过Facebook专页及Instagram帐户,加强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连系,海关关长何珮珊特别为此拍摄宣传短片。 海关表示,会透过社交媒体渠道适时与公众分享部门的新闻公报、最新动态和海关人员的工作点滴,让市民进一步了解海关工作的多元性,以及近年在执法以至抗疫工作上面对的挑战和转变。随着社交媒体渠道的开通,海关将以快捷生动方式发布部门资讯,加强信息传递,提高透明度和推广部门专业形象。 市民可透过超连结或附件的二维码浏览、关注及分享香港海关Facebook专页和Instagram帐户资讯。 read more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明年7月正式开幕,展出多件来自北京故宫的艺术珍藏。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今日出席一个艺术颁奖礼致辞时指,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欧洲不同艺术馆合作,并展出多件世界级的珍藏品。 陈智思表示,文化艺术是教育重要一环,高兴看到西九龙文化区各个视觉或表演艺术场馆陆续开幕;他又指M+博物馆不只是香港,更是亚洲的地标,呼吁市民到场参观。 陈智思说,期望明年年中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指博物馆除了会跟北京故宫合作外,亦已经跟欧洲不同艺术馆洽谈合作,将会展出多件世界级的珍藏品。 陈智思又指,以前自己修读艺术时认为艺术无未来,出路只有教书,但现时香港已建立艺术发展生态,将来艺术学生必定有更多机会发挥所长。 read more
政府今日布,由明年元旦起进一步扩大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包括全港10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其中九间会延长开放时间,方便市民接种第三针。 政府发言人表示,在来势汹汹的变异病毒株的威胁下,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应尽快接种以保护自己,并减低一旦感染后患重症及死亡的风险。合资格的市民应尽快接种第三剂疫苗,加强保护力,为社区筑起保护屏障。 由1月1日起,九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每天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至每日上午8时至晚上8时;香港大学驻港怡医院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的开放时间则维持不变。 提供科兴疫苗的三间接种中心位于:北角渣华道体育馆、佐敦官涌体育馆和沙田源禾路体育馆;提供复必泰疫苗的七间接种中心位于:西湾河体育馆、观塘晓光街体育馆、荔枝角公园体育馆、元朗体育馆、黄竹坑港怡医院、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和葵涌林士德体育馆。 市民可由1月1日上午八时起,透过疫苗接种计划专题网站的预约系统,预约新增时段名额。合资格人士亦可领取「即日筹」即场接种(设于私家医院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除外),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现时,市民可以透过多种途径选择接种疫苗。除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市民也可选择到公立医院内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医院管理局选定诊所、提供科兴疫苗的私家诊所、参与复必泰疫苗接种先导计划的私营医护机构,或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接种疫苗。 大埔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和荃湾仁济医院将由12月30日起增设新冠疫苗接种站,提供即时接种复必泰服务。届时,公立医院内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将增至13间。 以接种车方式运作的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将继续服务市民;另一个以货柜箱形式运作的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将会在1月7日起启用,方便更多市民,特别是长者,接种新冠疫苗。 市民可透过疫苗接种计划的专题网站,获取接种地点、预约和查询热线等最新资讯。流动接种站的服务时间表已上载至有关网站,并会不时更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