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支持香港加入RECP提升国际地位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明两日举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今日(1日)以视频方式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王文涛表示,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尽快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王文涛指出,香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内地和香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商务部将积极推动两地经贸合作,包括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继续实施商务领域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措施;支持香港强化贸易通道功能,打造连接内地和全球的服务通道;支持香港更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支持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尽快加入RCEP,对外开展自贸协定谈判,在APEC等机制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 王文涛强调,国家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为内地与香港深化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也为两地共建「一带一路」创造更好环境。商务部愿与特区政府一道,共同推动香港参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论坛期间,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何韵诗被取消个唱场地预定艺术中心指涉危害公众秩序
支援黑暴人士的「612基金」早前宣布于10月31日会解散基金秘书处,其信托人之一、歌手何韵诗在香港国安法前后的多次行动,已引起执法部门关注。何韵诗原定下星期一起,一连五日在艺术中心举行演唱会,但艺术中心拒绝租场,演唱会需要取消。 何韵诗表示,昨日收到艺术中心引用危害公众秩序及安全的条款,临时拒绝租场,指管理层有责任密切留意近日社会发展及相关法例。何韵诗又指,细检视过今次演出的内容及已公布的宣传资料,当中绝无危害公众秩序及安全,没有触犯法例的可能性,保留追究权利,日内公布实体票退票详情。 何韵诗近年日趋活跃及激进,其出位行为甚至未因香港国安法生效而停止,因此被有关方面认为涉及「反中乱港」。她参与的政治活动中,包括去年7月11日公开支持反对派为立法会选举提出的初选。反对派的初选早前已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47名参与人士已被拘控,有份协助该活动的其他个人或组织,亦有可能面对不同的方式追究。 何韵诗有可能被查的不但是香港国安法生效后或和该条例相关的行动,其他涉嫌违法的事件都同样有纳入的可能。 何韵诗除了在本地外,同时还涉及境外活动,在2019年7月何韵诗出席了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会上她曾声称香港警察向手无寸铁示威者开枪射击,要求联合国把中国从人权理事会除名。 香港特区政府称,对他们在听证会上做出严重失实指控“深表遗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批评何韵诗等人挟洋自重、反中乱港,敦促美方不要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2019年9月27日,何韵诗前往台北参加游行活动时被人泼红漆. 何韵诗积极投入“反修例”活动,她担任信托人的“612基金”为示威人士提供金钱、医疗、法律等援助,该基金的组织及运作是否完全合法是执法机构日后调查的重点,其中包括基金是否以社团或公司形式注册,以及其财政运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近日表示,反对派或反中乱港组织即使解散,不代表之前所犯下的事不会被追究。
香港教育局到校办国安教育工作坊 9成学校已报名
《港区国安法》实施逾年,国安教育的推行展开,教育局早前表示会为全港实施本地课程的中小学举办到校教师工作坊,据立法会文件所示,自8月中公布后超过9成学校于2星期内已报名参加。而教育局分别为小学生和中学生新制作的「国家安全•你我要知」和「国家安全•由家开始」有声绘本,已于8月底前派送至学校。 教育局今(9月1日)回覆议员查询时表示,正按国安法第10条的规定,积极在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教师培训方面,局方已开展为全港学校校长和教师安排配合课程的全面和有系统的国安教育培训课程,并已举办多场讲座。 教育局由2021/22学年起,为全港实施本地课程的中小学举办到校教师工作坊,已有超过9成学校报名参加。 另一方面,教育局在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框架下,亦为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及拟晋升教师举办关于《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教育的培训课程。局方认为,有关课程得到教师的支持,在这学年举办的24个培训课程,共有约4,700名教师、校长及校董参与。 港大学生会不能担任港大个别委员会成员 另外教育局表示,由于港大不再承认港大学生会在校内的角色,港大学生会将不再委任纪律委员会学生委员,或参与提名及委任大学组织中的学生成员,港大校方现正审视有关安排,日后如需修订《香港大学条例》,教育局会提供适切协助。 教育局指出,港大学生会以往会委任纪律委员会中的学生委员,以及受校方邀请提名学生出任港大个别委员会成员,但由于港大不再承认学生会在校内的角色,港大学生会将不再参与有关工作。 局方又指,任何人士及团体,包括大学学生会及成员,均不可以言论自由或学术自由作为借口,罔顾客观事实,掩饰或美化暴力言论及行为,误导其他人认同,甚至参与其中。
谭耀宗:双普选承诺不变 惟须令中央放心
昨日(8月31日)对于香港民主发展而言,是个「特别」的日子。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下「8.31决定」,就普选行政长官方式一锤定音,但不为民主派接受,随后引发79日占领事件,翌年政改方案遭否决。经历2019年以来连串政治风波,中央放弃过往政改「五部曲」,直接出手「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在后国安法、新选举制度即将展开的今天,到底港人应如何看待未来的政制发展?未来香港民主路又将如何? 全国人大常委、基本法草委之一谭耀宗接受《香港01》专访时坦言,由于过去20年来香港民主发展走上一条歪路,中央的善意遭人践踏,有必要先拨乱反正,促进「良政善治」。他强调,《基本法》对双普选的承诺始终未变,但新选举制度需先运行一段时间,待「中央放心」过后,自有条件再谈政改。他明言,「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不会改变,未来实现普选后,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如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等,需要继续存在。 公民社会与民主路系列之二。 「一国两制都破坏了还怎么实现民主?」 在今日香港谈「民主路」,似乎已有点「明日黄花」的感觉。事关过去两年香港经历政治动荡后,中央先后出重手制订《港区国安法》,社会政治气氛高压;在新选举制度下,民主派参选门槛大幅提高。 只不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至今仍然存在;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今年3月表示,原附件一、附件二的「政改五部曲」不再适用,但中央对于「双普选」目标「没有任何改变」;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亦明确指,《基本法》第45条、第68条没有改过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普选目标不变。 谭耀宗指,完善选举制度的基本目的,是将香港政制发展放回健康发展轨道,提到回归廿多年来中央极力支持香港民主制度发展,于2004、2007、2010、2014年先后作过4次决定,为香港一步步达至《基本法》目标定下基础,「只可惜,这番诚意受到一些人的破坏,特别当人大宣布『8.31决定』时,受到他们(反对派)的践踏,要求撤回这个决定,更加发生79日的占领事件。」 随后几年内,政治体制不断受到冲击,2019年修例风波后法治荡然无存,更有人试图利用选举制度的漏洞「夺取管治权」,谭耀宗反问:「回归以来原有的模式出现明显的弊病,之前的歪路愈走愈远,一国两制都受到破坏,那还怎么实现民主呢?《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就是针对以往问题出现的恶果,加以纠正。」他引述港澳办主任夏宝龙7月的发言「我们期盼那时的香港,民主制度有更大进步,法治更加完备,权利和自由有更充分的保障」,足见中央官员十分支持香港民主制度发展。 指确保全面管治权人大自有新决定 承上,谭耀宗提到新选举制度下,未来半年有3场重要选举,现时只是起步阶段,至起码要先完成来届的选举,让新制度实践一段时间:「先让(新制度的)效果出来了,强调好『爱国者治港』原则,选出来的人都是支持一国两制、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及发展利益,同心同德为特区和国家做事,那中央就可以放心。中央从来都会按着香港人的意见诉求,逐步推动政制的发展,只是以往这些诚意被人践踏。日后全面管治权确保好了,人大自然会作新的规定,让制度健康理性地发展下去。」 他强调,一人一票普选不会即时解决所有问题,最重要的是促使政府的政策措施,永远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及做实事、解决社会矛盾,简言之就是「良政善治」。他慨叹,香港过往放太多注意力在政治斗争方面,官员每日要烦恼的,是想办法和反对派周旋,希望这些情况日后不再出现。 料双普选后资审会审核继续存在:无执行机制始终会出事 在前述背景下,谭耀宗明言如未来香港实现民主普选,现时的一些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依然会继续存在,「很多时我们都需要一些制度、机制,才可执行一些重要原则。有些原则,《基本法》包含在内,不是新事物,但没有执行机制,终究也会『出事』。有了这些机制,就可防止有人借选举破坏一国两制,瘫痪特区政府,这是不能容许的。」 被问到是否意味资格审查委员会、国安委参与评核候选人资格将继续存在,谭耀宗说:「我们一定要这样考虑,正如就算没有人犯法,也不代表我们不需要法律,总要有个执行机制,防止类似事情发生。正如23条,以前有人认为没了也无问题,但最后发现长远来说还是会有人乘虚而入。所以这些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一定要继续存在,制度才得以完备、做到防范效果。」 冀选委会界别议员凡事以大局为先不受制肘 提到「良政善治」,这自然是所有人对政府施政的理想。不过现实困难在于,即使不涉政治争议,建制派对于民生政策也会有不同意见,尤其立法会功能界别涉及众多业界利益,一些触及商界利益但有利民生的政策最终都受到阻碍,如一手楼空置税触礁收场,消费者冷静期、美容业监管等等,皆讨论多年无实质进展。 谭耀宗相信在完善选举制度后,以上情况可有改善,因新制度下立法会有40席由选举委员会产生,在「量变带动质变」下,可更加从香港大局出发考虑政策:「对于政府政策,社会有不同意见是很自然的,以往因政治目的被故意拖延是另一回事。直选议员对地区问题特别关注、功能界别因紧张业界利益,往往造成一些争拗。完善选举制度后,有40席经选委会产生,我希望他们可多从大局出发,不一定要被地区或界别意见影响太多。」 过往两年香港社会撕裂情况空前,不止民主派,建制派其实也有激化现象,通过在网上不断挑动社会矛盾吸引注意、捞取政治资本。作为民建联会务顾问的谭耀宗提醒,香港未来不能再只靠政治斗争运作下去,要在民生政策上拿出实质成绩,正如民建联现时也要求每位立法会议员提出具体的政策倡议、设立「贤路」人才库〝「任何阵营也会有人的言辞带有刺激性。如果有些人言论过火了,在社会、网上会被批评、受教训,总结经验。最重要的还是接纳不同意见,肯讲说理,不要流于谩骂。」 资料来源:香港01
香港昨日6.13万人打针 414万人已接种首剂新冠疫苗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正式展开,昨日(31日)已是第187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758.82万剂疫苗,其中414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44.83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昨日共有约6.13万人接种疫苗,约63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1.37万名市民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1.39万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的市民有约2.73万人。 昨日另有约1.06万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19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87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香港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延长两周至9月15日
政府昨日(31日)宣布,现行的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限聚令、口罩令等再延长14日,直至9月15日。 政府将就《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及《预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规例》(第599I章)下的指示及指明刊宪,以维持大部分现行的社交距离措施。这些指示及指明由9月2日凌晨零时起生效,为期14天,直至9月15日。 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全球新冠疫情持续严峻,现时流行的Delta变异病毒株传播力极强。同时,本港最近的疫苗接种和预约接种情况有下降趋势,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仍然偏低,令人担忧一旦爆发第五波疫情,他们面对重症和死亡情况的风险极高。因此,有必要维持大部分现行的社交距离措施。 发言人续说,复必泰和科兴克尔来福疫苗对于预防新冠病毒重症和死亡情况高度有效,能为接种人士提供有效保护,免于感染后并发重症甚至死亡。政府继续呼吁仍未接种疫苗的市民,特别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风险极高的长者、长期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较弱人士,为自己健康着想,应在本港第五波疫情来临前尽快接种疫苗。
3间中心首次联合为「老友记」上门打针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31日)到访将军澳基督教灵实协会长者地区服务健明中心,视察约30名年龄介乎65至95岁的长者,透过参与疫苗资助计划的到诊医生提供外展服务的模式,接种科兴疫苗。 今日是首次有三间长者中心联合透过到诊医生为「老友记」提供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至于选择复必泰的长者,政府亦已安排他们到附近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外展疫苗接种队除了到一些规模较大的机构或组织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外,亦会安排到诊注册医生到规模较小的长者中心,为长者提供服务,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方便长者。」 长者中心在地区层面为长者提供社区支援服务,亦往往是长者的聚脚点。卫生署亦有一个提供于非诊所场地疫苗接种的医生名单可以供中心负责人参考和联络。 聂德权呼吁中心负责人以至地区的社福从业员,更积极安排医生到中心为长者或会员接种疫苗。他说:「Delta变异病毒株正在全球广泛肆虐,本港须进一步透过提升疫苗接种率,建立保护屏障。一旦再次爆发疫情,年长人士面对重症和死亡情况的风险极高,因此我们正尽全力推广长者接种疫苗。纵使长者中心的接种人数可能不太多,但我们也会全力去做,因为长者是我们最想保护的群组。我希望各位长者,以至他们的家人,不要再持观望态度,应立即接种新冠疫苗。专家建议,所有曾接种流感疫苗的长者均可安全地接种新冠疫苗。」 此外,政府已为60岁或以上长者提供「即日筹」,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疫苗。政府亦已先后与地区组织举办健康讲座及疫苗接种活动,透过讲座、解答疑问、接种疫苗一站式的安排,增加长者对疫苗的了解,令他们释疑,亦方便他们接种疫苗。
「乐悠咭」明起接受1958年出生长者申请
2元乘车计划合资格年龄将由65岁下调至60岁,超过60万名60至64岁人士受惠。政府今日(31日)宣布,1958年出生的合资格人士可于明日(9月1日)起,透过「八达通App」手机应用程式或邮寄表格,申请专为计划而设的个人八达通卡「乐悠咭」。 「乐悠咭」印有合资格受惠人士的个人相片及姓名,每名合资格人士只可持有一张。在接获填妥的申请后,八达通卡有限公司将在4星期内把「乐悠咭」邮寄至申请人的香港通讯地址。政府会资助合资格人士首次申请「乐悠咭」的20元申请费用,该类申请人无须另行支付任何申请费用。 至于1957年出生的合资格人士,八达通卡有限公司至今共收到约7.6万份申请,估计占本港同年出生人口约67%。政府呼吁该年出生而仍未申请「乐悠咭」的合资格受惠人士尽快递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