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研新药5天内治愈90%新冠重症者
近日,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由以色列伊齐罗夫医院教授纳迪尔·阿尔伯团队研制的抗新冠肺炎新药“EXO-CD24”二期临床实验再次取得积极成果,超过90%的参与实验的重症患者在5天内治愈出院。 由于此前以色列疫情好转,重症患者数量较少,二期实验在希腊进行。据报道,在希腊多所医院内接受EXO-CD24治疗的90名患者中,有93%在5天内出院,对未能快速治愈的患者似乎也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无一例需插管或使用呼吸机治疗,更无一例死亡。 EXO-CD24是CD24蛋白与外泌体的结合体。CD24能够降低免疫系统作用,外泌体则是小的脂质囊泡,主要作为CD24的运输工具。该药物通过鼻腔吸入,主要作用于患者肺部,其原理是通过抑制重症新冠患者常见的“免疫风暴”,使免疫系统更安全地清除病毒。
香港入境处紧急应变队配备先进装备维持羁留秩序
香港入境处成立60年,执法与服务并重。执法部除不遗余力打击黑工,亦要处理等候遣返的被羁留人士。入境处助理处长(执法)陈伟烈指出,屯门青山湾入境事务中心不时有被羁留人士挑起事端,甚至采取暴力对抗,影响中心日常运作。因此,中心去年成立紧急应变队,并特别引入俗称「蛙皮」的战术套装、防刺战术背心、臂盾等装备,处理肢体冲突事件及大型事故。 陈伟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中心于2005年5月开始运作,初时由惩教署代管,约5年后才由入境处全面接管,交由执法部管理,现时可容纳约500名根据《入境条例》被羁留及等候遣返人士,以及等待最终裁定的免遣返声请人。中心过去曾发生被羁留人士集体对抗管方的事件,需急调大批人手处理,对日常运作造成影响。 经检讨后,中心去年6月成立紧急应变队,负责应对和处理中心内被羁留人士的冲突事故,并会定期接受战术技巧、体能及枪械(胡椒球发射器及防暴枪)等训练。队伍亦会负责中心的高风险押解工作,定期进行搜查、夜间巡逻及巡视外围等职务,以确保中心秩序良好。 过往中心突击搜查时,曾发现有被羁留人士自制削尖牙刷等违禁品意图伤人,为保障职员及被羁留人士安全,紧急应变队配备「蛙皮」、防刺战术背心、战术头盔、行动靴、随身摄录机及低杀伤力武器,大幅增强执行职务的机动性,配合战术需要。除原有长、短及圆盾外,新引入的臂盾易携带兼伸展方便,充分保护手部之余,亦能作出敏捷应变。 今年5月中心内约30名被羁留人士拒绝返回寝室及服从中心命令,企图对抗管方,应变队迅速支援,使中心可于短时间内恢复秩序。此外,用作羁留免遣返声请人士的大潭峡惩教所,于今年5月完成改建,应变队亦负责押解声请人士到惩教所,腾出中心设施供部门处理更多羁留个案。 随着《武器条例》及《火器及弹药条例》的修订获得通过及在本月1日生效,入境处获授权为其中一个可管有被归类作「违禁武器」、「枪械」及「弹药」物品的部门,中心专责小组会不时检视中心的防暴装备及武器,确保同事在处理紧急事故时有足够的保护。
建党百年精品节目展映慎海雄:冀香港同胞更好地了解中共辉煌成就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中联办共同主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精品节目香港展映活动今日(9日)在香港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致辞中指出,在香港中联办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精品节目在香港多家主流媒体播映,这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具体举措,希望广大香港同胞能从中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与辉煌成就,更全面地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进一步壮大爱国爱港力量,与祖国内地共繁荣、共奋进。 慎海雄表示,未来总台将继续与香港各界朋友保持紧密合作,继续用更多有思想深度、情感浓度和生活温度的精品佳作,讲好新时代的香港故事。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地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创造新的更大辉煌,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充分发挥主力军、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电视剧《觉醒年代》《大决战》《跨过鸭绿江》和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等一批精品力作,在海内外得到广泛赞誉。8月9日起,香港电台下属电视频道、香港无线电视台、香港有线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将以普通话和粤语陆续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精品节目。
林郑赞国家队和港队东奥交靓绩指港台将推国安教育节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庆祝建党百年制作的优质节目即将登陆本港,「盛世华章耀香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精品节目香港展映启动仪式」今日(9日)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表示,媒体可凝聚人心。以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为例,政府购入转播权,让全港市民免费观看赛事,为国家和香港运动员打气。 林郑月娥赞扬国家队和港队运动员东京交出亮丽成绩,她说,港队取得历史性的六面奖牌,运动员全力拼搏,展现坚毅不屈精神,市民看到运动员表现都感到振奋,以身为香港人感到自豪、以身为中国人为傲。 林郑月娥说,自己是央视的「忠实粉丝」,支持总台精品节目在香港的媒体播放。港台作为公营机构,有责任落实港台约章使命,提供让市民了解国家和社会的节目,培养市民对公民及国民身份认同感。未来港台会致力与央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让更多合适的节目在港台播放。此外,会推出更多节目涵盖国家安全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十四五」等重要议题,帮助市民认识中华文化和国家发展,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林郑月娥强调,本港过去两年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危害国家风险,中央始终根据《宪法》和《基本法》、坚持「一国两制」原则为香港解决问题,包括制定香港国安法,及时令香港由乱转治,和完善选举制度,确保爱国者治港。
「即日筹」周三起扩至60岁长者陪同者可一同打针
香港政府今日(9)宣布,自周三(11日)起,「即日筹」安排扩展至60岁及以上人士。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下的全港24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于每日上午向60岁及以上长者派发「即日筹」,最多两名陪同人士可一同接种疫苗。 「即日筹」派发时间由每日上午7时45分开始,先到先得,派完即止。每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每日各派发200个筹,位于东涌社区会堂和香港国际机场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因场地限制每日分别派发100个筹。位于伊利沙伯体育馆、鸭脷洲体育馆和香港国际机场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则将派发「即日筹」至8月31日。 60岁或以上人士可持身份证亲身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取筹,亦可委托家人或照顾者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代领,届时需出示长者的身份证副本登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在长者接种第一剂疫苗时,通知他们接种第二剂的日期和时间。 「即日筹」安排自7月29日推行,24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8月内每日合共派发约4600个「即日筹」。政府发言人指,长者是因新冠肺炎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最高危群组,呼吁长者接种新冠疫苗以预防感染。
王松苗:了解国史党史才能形成爱国情怀
香港中联办秘书长王松苗今早出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精品节目香港展映活动启动仪式。他发表讲话指出,包括党史、国史在内的中华文化,是维系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只要香港与内地同心同向,中华文化就一定能同频共振,流淌出最美的和声。 王松苗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特区政府、中联办和社会各界也先后通过主题论坛、展览等各项活动,一些观看的市民感慨之余,希望国家级历史文化精品、珍品、新品能陆续抵达维港、走进香江。 王松苗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反问:「作为一位国民,如果对自己国家和国家执政党的历史都没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如何形成?长此以往,『爱国者治港』又如何落实落地?久而久之,『一国两制』又如何行稳致远?」 王松苗说,在中央主导下,香港已经开启了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大家都期待重新出发,由治及兴,这几天国家队、香港队在东京奥运的出色表现,全面激发了大家爱国爱港热情。 王松苗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此次将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实况和《大决战》、《跨过鸭绿江》、《敢教日月换新天》等宏大制作来港展映,相信一定能进一步激发香港同胞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王松苗表示,包括党史、国史在内的中华文化,是维系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只要香港与内地同心同向,中华文化就一定能同频共振,流淌出最美的和声。他说,希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香港投放更多的新闻资源,生产更多的精品节目吸引港人服务港人;相信香港也必定能兼收并蓄、培根铸魂,在文明互鉴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邓炳强光顾银龙茶座请饮茶 市民争合影
电子消费券计划本月初向550万市民发出首笔2,000元,带旺消费市道,政府鼓励高官也应申请并消费。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柯创盛昨日(8日)光顾鲤鱼门银龙咖啡茶座时,碰到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场,形容他极受欢迎,「比(俾)市民围住影照、攞签名」,「最后,局长仲响应使用消费券请饮茶!」 柯创盛表示,邓炳强「真系好多Fans」,在二人饮茶、谈公共政策期间,「有市民过来影相、有小朋友过来玩,局长同大家打成一片。好多市民见到偶像都好开心。」
特朗普前发言人:特朗普将竞选2024年美国总统
特朗普或将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综合外媒7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前发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表示,特朗普将参加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华盛顿观察家报》报道称,其新书《激进国家:拜登和哈里斯对美国的危险计划》即将发行之际,斯派塞在接受采访时称,“他(特朗普)会参加(竞选)。”斯派塞还称,过去几个月,在观察了拜登的白宫政策,尤其是在移民问题等方面的政策后,特朗普对总统大选的兴趣有所增强。 据英国《卫报》介绍,斯派塞曾是特朗普第一任白宫新闻秘书,在就任6个月后于2017年7月离职。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称,此前,昆尼皮亚克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大多数(60%)美国人对特朗普可能在2024年获得总统提名,持负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