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隆:仅部分成人须打第四针应优先推高长者接种率

为确保周日举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安全顺利进行,警方昨日(17日)派遣反恐特勤队,机场特警组及铁路应变部队三大反恐部门,分别到多区票站视察及高姿态巡逻。 据报道,警方除了到中环、尖沙咀外、还有到将军澳及落马洲巡逻票站。其中在中环中心投票站以及九龙公园的投票站外,傍晚均有大队军装警员带同警犬,手持备冲锋枪,在票站内外来回巡视。警员巡逻九龙公园体育馆的票站,约30分钟后离开。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早前表示,警方于立法会选举当日,将调动逾一万警力,包括出动便衣警员及特种部队,确保整个选举过程能在安全顺利情况下举行。他呼吁任何人切勿企图干预或刑事恐吓,否则警方定必严正执法。 read more
民航工会成员今日(13日)到政府总部请愿,要求即将公布的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受疫情冲击的航空业雇员。 工会表示,因应新一波疫情爆发,政府收紧防疫措施,航班进一步缩减,令航空从业员特别是客运业务从业员的生计大受打击,现时不少工种的从业员要放无薪假,加上无加班收入、失去部分津贴,令收入大跌约7成,部分机场员工被扣无薪假后,实际薪金比最低工资还要低。 工会不满政府忽视有关从业员,要求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作出支援,包括直接向受疫情冲击的航空业雇员,发放一次过1万元,并设立紧急失业援助金,让受疫情影响而失业的行业工人申请,为期6个月。 read more
行政会议今日(12日)决定批出三个新巴士十年的专营权,均由明年5月1日开始生效,有效期至2033年5月1日,包括龙运、城巴及新巴,其中城巴及新巴将会合并。 新巴士专营权包括: 向龙运巴士有限公司(龙运)批予为期10年的新专营权。新专营权会在现有专营权于2023年5月1日届满当天开始生效,有效期至2033年5月1日; 向城巴有限公司(机场及北大屿山巴士网络专营权)(城巴(专营权二))批予为期10年的新专营权。新专营权会在现有专营权于2023年5月1日届满当天开始生效,有效期至2033年5月1日; 将现有城巴有限公司(香港岛及过海巴士网络专营权)(城巴(专营权一))的届满日期由2026年6月1日修订为2033年7月1日,即与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务有限公司(新巴)现有专营权的届满日期相同; 向城巴有限公司批予为期10年的新专营权,涵盖现有城巴(专营权一)及新巴专营权的2个巴士网络。新专营权名为「城巴有限公司(市区及新界巴士网络专营权)」,会在现有相关的两个专营权于2023年7月1日届满当天开始生效,有效期至2033年7月1日。 发言人指出,透过今次新专营权的安排,政府合并现有两个服务范围大多重叠的专营权(即城巴(专营权一)及新巴),有助于持续优化及重组香港岛的专营巴士网络,让巴士公司能够更灵活地调配资源,加强现有服务或开办新服务,以及提供更完善且与时并进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令乘客受惠。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社区出现Omicron及Delta两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昨日(19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本港昨日新增10多宗初步确诊个案,大部分是本地病例,部分未找到源头,当中多间学校出现确诊或初确个案。 张竹君指,美孚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继有3名学生染疫后,昨日再有一名58岁女教师初步确诊。另外,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圣若瑟英文中学、佛教筏可纪念中学、大屿山国际学校等,均有学生染疫。被问到学校应否提早放年假或停课时,张竹君则指,当局会留意情况,并会考虑多个因素。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在社交专页发文指,两间不同中学发现有学生染疫,累计已有7间中学出现个案,最新一位是来自新清水湾道的圣若瑟英文中学中六学生。颜汶羽担忧观塘区人口密集致疫情扩散,建议观塘区中学考虑提早放农历新年假。 颜汶羽说,染疫的圣若瑟英文中学中六学生家住观塘区,虽然学校明日起会暂停面授课堂至下月2日,但他认为,观塘区人多车多,担心社区可能已经出现传播链。他认为,为了保障师生,以及其家人健康,考虑到疫情最新发展,尽管中学课程相对紧迫而且考试临近,他都希望附近其他中学考虑提早放农历新年假。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今日(8日)表示,政务司司长政治助理萧嘉怡已提出请辞,即日生效。 发言人说,感谢萧嘉怡在任期间作出的贡献,并祝她日后一切顺利。 read more
中学文凭试(DSE)本周三(20日)放榜,香港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17日)出席一档电台节目时表示,应届考生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相信他们能锻炼自己、有更强的抗逆能力,鼓励他们及早与家庭及老师商量目标,认为只要不放弃、坚定前行,便能“条条大路通罗马”。她又指,现时社会有不同发展途径,呼吁家长支持子女追寻梦想,不应将子女与其他人比较。 蔡若莲指,随着生育率下降,近年适龄学童人口减少,若局方不循序渐进处理,形容问题将“越滚越大”。她又表示,教育局会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素,包括重置不同地区的学生人口,并透过合并和停办部分学校,以稳定教学环境。 另外,蔡若莲表示,政府正努力加强《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包括按教育课程指引开发教材及培训老师等。她指,过去有人误会“一国”及“两制”对立,但事实是“一国”概念愈强,“两制”优势便会发挥得更好,认为学生要自觉尊重国家制度及“一国两制”,充份认识国家。她又指,学生要自行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及美景,欣赏各行业坚守岗位,才能提升对香港的归属感。 read more
选管会主席冯骅今日(1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明日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安排已准备就绪,由于今次的选举制度,程序上有不少改变,期望令投票过程更快更准;而政府亦调派不少人手处理,首长级人员由以往的2人增至5人,相信会令过程更加顺畅。 冯骅指,以往使用传统选民登记册,选民到达票站后,要按身份证号码的英文字头到指定区域排队,领取选票,今年采用电子选民登记册,票站内每个柜台都可以处理选票分发,可以更加零活调动人手,应付人流。 他续指,由于怕部分位处偏远地区的投票站,在连线上有困难或出问题,因此有30多至40个票站将不会使用电子选民登记册,继续沿用旧有的划线方式,而当局亦已制定预案,一旦有票站在连线上出问题,将可以很快改用纸本划线发选票的方式,政府已组成专家小组,联同警方等,防止有黑客入侵。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3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南沙、前海和横琴都是香港和澳门融入整个大湾区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也是粤港澳合作的重要纽带。三地各有特色,各有优势。要成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的各行各业和年青一代提供更大空间、更高平台,关键在于落实,任何主张都应该具体,并且要坐言起行,付诸行动。 梁振英认为,融入大湾区在三方面要有所行动:一是在香港本地要做好「民心」工作。香港大多数市民,不仅是青少年人,对大湾区的广东城市认知不多,我们做到跨境的「民心相通」,融合发展就水到渠成。 二是在国家层面。香港和大湾区广东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讯息流要畅通,往往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全国政协委员在国家层面要履行建言献策的职责,发挥好应有的影响力。 三是国际方面。南沙、前海过横琴以致整个大湾区的广东城市,规模和潜力都相当巨大,香港和澳门要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四両拨千斤」,「四両」是本地力量,「千斤」是国际力量。力量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香港是高度国际化的城市,而澳门则有和葡语国家紧密联系的优势,香港和澳门做好「超级联系人」,在国际社会讲好大湾区的故事,适当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人才,大湾区的发展就如虎添翼。 梁振英表示,今年四月成立的《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将在南沙的创享湾成立办公室,面积约一万呎,10月底装修完成后,香港的《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大湾区香港中心》和其他工商专业协会将会进驻,创造群聚效应,并为香港的会员提供服务,促进粤港两地的深入了解,解决「不知道」的问题,全面用尽用好粤港合作的巨大机遇。 梁振英在文中透露,几天前和何厚铧副主席率团到广东四天,活动的性质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的民主性视察,对象是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目的是推动粤港澳在这三个大湾区重要平台上的合作。这四天的视察活动安排得紧凑而高效,其中一天开会至晚上9:30才结束。 read more
政府日前调低全年经济增长预测,最新估算为-0.5%至0.5%,低于5月时估算的1%至2%增长。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4日)在网志中坦言,数字实在难言理想,但考虑到上半年经济已按年收缩了2.6%,该估算意味今年余下时间经济应该会稍有改善,惟实际情况仍要看外围变化和本地疫情的情况。 陈茂波表示,即使第二季经济录得1%的按季增长,但与去年同期比较,情况仍令人忧虑。第二季经济按年实质下跌1.3%,是继第一季按年收缩3.9%后,第二个季度呈负增长。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及环球通胀加剧、经济疲弱,严重拖累本港出口表现。虽然4月发放的第一阶段消费券,为本地消费市道注入300多亿元的消费力,令私人消费开支成为了支撑经济的主要力量,但仍不足以完全抵销出口疲弱的影响。 陈茂波续指,早前曾到不同类型的展会,不少参展商坦言面对经营压力,但消费券的发放的确有助刺激销情,而政府提供的参展补贴亦确实发挥了支援作用,希望未来能继续有支持业界的措施。他又指,政府上周五起缩短入境检疫期至「3+4」,实施「红、黄码」,希望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让涉外的经济活动重拾动力,相信能发挥一定的提振作用。 获立法会通过的暂缓追租条例于5月初开始实施,3个月的「保护期」刚于上月底完结。陈茂波表示,过去曾有人担心,暂缓追租措施有可能会影响大量小业主,令他们无法如期向银行偿还按揭贷款,但这情况并没有出现。而政府为个别有经济需要的个人业主提供的零息贷款计划,最终也只收到3宗申请。他说,为缓和商户因经营层面尚未完全恢复而仍面对周转压力,已请金融管理局和按揭证券公司,加快「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计划的申请审核时间,也希望业主能体恤和有商有量,协助商户应对当下挑战。 read more
第二阶段消费券星期日(7日)起发放,约621万市民周日凌晨起会在6个平台收到首2000元;另有约15万名新登记及新来港人士,首期则获发3000元。财政司长办公室财政预算案及税务政策组主任王学玲今日(5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分期发放消费券是希望拉长提振经济的作用,而今次政府共收到约26万个转换平台申请,她称基于不想影响各支付平台业务运作,不便公开其使用人数。 王学玲指,发放消费券的原意,除了鼓励消费,亦希望促进电子支付市场百花齐放,鼓励良性竞争,令市民受惠,今次6个平台都有推出不同优惠留客,认为效果明显。 王学玲表示,截至本周一(1日),今次消费券计划秘书处向约25万名不符合资格的现有登记人发出短讯通知,当中绝大部分人曾以「永久性地离开香港」为由提早提取强积金。另外,秘书处共收到约15.8万宗覆检申请,当中约10.4万宗申请覆检成功,他们会如期周日收取第一期消费券,余下几万宗申请仍在处理中,成功的话会在本月16日领取新一期消费券。王学玲说,至今没有覆检个案不成功,如果申请人资料不齐全,当局会联络他们提供更多证明,希望宽松处理。 她重申,若相关人士以八达通领取,将于下周日及今年10月1日各取得2,000港元,并需于今年11月30日起累积合资格消费满4,000港元后,最快于今年12月16日才能收到剩下的1,000港元。其他支付工具则下周日先取2,000港元,今年10月1日取余下3,000港元。至于约15万名合资格的香港永久居民或新来港人士,则将分阶段获发共1万港元消费券,并在下周日获发的首期3,000元消费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