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中心港昌阁解封 揭1宗阳性个案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2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6时起,限制在香港仔南宁街19号香港仔中心港昌阁(不包括位于该处的非住宅单位)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27日)约上午7时30分完成。
行动中,有463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162户,当中1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2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6时起,限制在香港仔南宁街19号香港仔中心港昌阁(不包括位于该处的非住宅单位)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27日)约上午7时30分完成。
行动中,有463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162户,当中1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今日(16日)刊宪修订职工会登记要求,由下周一(9月19日)开始,登记职工会须签署声明,确认职工会的所有目的及宗旨均为合法,并不会进行或从事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不利于国家安全,及违反香港法例的行为或活动。 根据《职工会条例》(香港法例第332章)第6(1)条,即使职工会登记局局长登记任何职工会并以订明的表格发出证明书,如该职工会有任何目的是非法的,其登记即属无效。 职工会登记局局长亦可按《职工会条例》第10(1)(b)条命令取消正被用作非法用途或与其宗旨或规则抵触的用途,或曾在其登记后的任何时间被用作该等用途的职工会登记。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持续,连日新增个案逾千宗。病情严重者多属年长、免疫力低或患有长期病患的人士,多个儿童医学组织提醒家长及照顾者,据现时科学数据显示,Omicron变异病毒亦有死亡个案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组。 专家建议,儿童和青少年一旦确诊感染,应记录病征开始的日期和时间,并定时监察体温、进食量、大、小便次数和数量;记录有否例如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呕吐等征状,一旦发现病童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转变或模糊、持续发高烧、抽筋迹象或进食困难等,就要召救护车送院。 香港儿科医学会、香港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学会、香港儿科护理学院、香港儿科护士学会联合发出多类提醒事项,指出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传播力非常高,病征可于接触新冠病毒后2至14天出现,有科学证据显示会在某些环境经空气传播。学会又提醒照顾者和病童尽量不要与其他家人接触,他们尽可能留在一个房间;若居住环境容许,可安排病童专用洗手间,如果未能安排,各家人的毛巾、个人卫生用品应拿走,不用时,不要放在洗手间,病童使用的洗手间要定时用1:49 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家中亦应保持空气流通。 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表示,公立医院隔离病床爆满下,若确诊儿童未及送院,家长应镇定和耐心等候。他指,发烧和咳嗽属普通病征,发烧两三日后就会康复,绝大部分儿童患者毋须服用抗病毒药物。关日华又指,儿童免疫系统未成熟,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呼吁家长尽快让儿童接种疫苗。 read more
东铁线过海段将于明日(15日)通车,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4日)主持通车仪式。林郑表示,早上同各位主理嘉宾乘搭东铁线由红磡站过海来到会展站,稍后将从会展站再做东铁列车去到金钟站,体验这条全长6公里的新建铁路。 林郑月娥指出,东铁线过海段正式投入服务,标志超过百年历史的东铁线将跨越维港,成为香港第四条跨海铁路。东铁过海段具策略性,开通后定受市民欢迎。一个贯通东西南北的铁路网络,将会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大的出行方便。 林郑月娥提到,东铁线见证了香港社会一个世纪的蜕变。长远来说,东铁线的策略定位更加重要,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标志的维港都会区连接北部都会区,让香港南北两个都会区并驾齐驱,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港深两地政府正在探讨的不同方案涵盖延伸东铁线至深圳罗湖、优化罗湖管制站及相关交通接驳安排等,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此外,会展站施工期间,工地范围发现3枚二战炸弹,其中一枚重达1000磅的炸弹弹壳展示在会展站月台,给市民参观,并将文化艺术引进铁路设施。 林郑月娥强调,东铁过海段的通车,巩固以铁路为骨干的香港公共运输系统。期待香港各个铁路项目在下届特区政府和持份者合作之下全力推进,进一步完善铁路网络,支撑香港社会及经济发展。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五月十四日)出席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庆祝典礼的致辞: 欧阳伯权主席(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梁君彦主席(立法会主席)、张仁良教授(交通咨询委员会主席)、各位行政会议和立法会议员、各位嘉宾、各位传媒朋友、各位同事: 欢迎大家出席今日东铁线过海段的通车仪式。刚才我和各位主礼嘉宾乘搭东铁列车由红磡站过海来到这里的会展站主持通车仪式,稍后我们又会从会展站再乘坐东铁列车到金钟站,体验这条全长六公里的新建铁路。 这条长六公里的铁路项目在现今香港全长约270公里的铁路系统中只占一个很小部分,但它却具策略性,深信开通后亦会很受市民欢迎。红磡至金钟段是全长17公里的沙田至中环线,即我们以往称为沙中线的一部分。沙中线铁路项目分为两段,首段由大围经启德至红磡,两端连接马鞍山线及西铁线,形成东西走廊的屯马线,而次段由红磡至金钟,将东铁线延伸至金钟,则成为南北走廊。随着屯马线于去年六月二十七日全线开通和明天红磡至金钟段通车,一个贯通东西南北的铁路网络将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大的出行方便。 此外,东铁线过海段正式投入服务,标志着超过一百年历史的东铁线将跨越维港,成为香港第四条过海铁路。对于我们这一辈香港居民来说,东铁线蕴藏着我们的集体回忆。东铁线早于一九一○年投入服务,由九龙经新界到罗湖,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重型铁路。东铁线见证香港铁路在一个世纪的蜕变,由初时的蒸气火车、柴油火车,到八十年代提升至电气化火车,并陆续引入各款近代列车。随着过海段明日通车,东铁线将由现时的红磡站延伸至金钟站成为新的终点站,并途经新建的会展站,东铁线乘客无需转线即可往来新界东北和香港岛,大大拉近了新界东北居民与湾仔北以至金钟的商贸和会展区的距离。日后新界居民到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无论参观书展或食品展,都会更加便捷。如果大家想知更多关于东铁线过海段为市民带来的便利,我提议大家可以观看港铁公司特别为东铁线制作、名为《东铁过海真的很兴奋》的music video。 长远而言,东铁线的策略定位将更加重要,它会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标志的维港都会区,与我们建议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北部都会区紧密连接起来,达致香港南北两个都会区并驾齐驱、互相辉映的愿景,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就此,港深两地政府早前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正在探讨的不同方案涵盖延伸东铁线至深圳罗湖、优化罗湖管制站及相关交通接驳安排等,以期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东铁线过海段顺利竣工,来之不易,我在此要特别感谢工程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纵然遇上大大小小的施工挑战,都一直竭尽所能,迎难而上。例如在扩建金钟站时,工程团队须在营运中的港岛线隧道下逐层挖掘岩石,深度达到地面以下大约50米,同时要确保现有列车服务不受影响;以及因应不同地质状况和施工环境,在短短六公里长的过海段隧道路段用上四种不同的隧道建造方法,而这亦为本港工程界创下一项纪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会展站施工期间,工地范围内发现了三枚二次大战留下的炸弹,须先后由警察爆炸品处理课到场拆除;其中一枚重达1 000磅炸弹的弹壳现时展示于会展站月台,供市民参观,别具意义。我特别欣赏工程团队在应对工程挑战的同时,亦不忘把文化艺术引进铁路设施,可以说是继屯马线宋皇台站的文物展示后,另一个可供乘客观赏的亮点。 每一项基建工程从构想至启用往往历时经年,工序环环相扣,无非为确保项目能真正服务市民,贡献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东铁线过海段得以在明天投入服务,从而进一步巩固以铁路为骨干的香港公共运输系统,实在有赖港铁公司、工程团队、承建商和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坚持和努力,以及数以千计的工程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谢意。 展望未来,在本届特区政府提倡「运输基建先行」的推动下,其他铁路项目正有序开展,其中屯门南延线、东涌线延线、北环线(包括古洞站)和洪水桥站均已陆续展开详细规划和设计,北环线及洪水桥站亦已展开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我殷切期待各个铁路项目在下届特区政府与不同持份者衷诚合作下,全力推进,进一步完善本港铁路网络,支撑香港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 最后,我祝愿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多谢大家! read more
与内地通关仍未实行,港府率先于今日(10日)开通香港健康码予市民试用并实习功能,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昨(9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预料登记初期会出现“排队塞车”情况,但强调登记时间与通关配额并无关系,呼吁市民可在“茶余饭后先登记”。对于是否应让小童豁免使用“港康码”,他则指目前港府仍在与内地当局商讨,但豁免年龄界线难以拿捏。至于上周薛曾拒绝承诺实施“安心出行”实名制,他则解释指“人民生命健康重要过一切”为负责任政府的核心思想,不会以承诺影响防疫专家的决定。 通关仍未开始,薛永恒表示,由于预期“港康码”开放初期会出现“排队塞车”情况,故已扩大容量,并设有排队系统,以迎接大量市民登记申请。不过,今早约9时开进入“港康码”登记网站,暂未有“塞车”状况,似乎未有太多市民试用。薛又称登记时间与通关配额并无关系,呼吁市民茶余饭后才登记。其后亦会安排外展队走进社区,协助不谙手机的市民办理港康码,料会于登记高峰期过后,才会安排人员协助市民。 至于不少小童没有智能手机,难以使用“安心出行”上载出行纪录去登记“港康码”,薛永恒则指正与内地当局讨论相关问题,但由于小童亦有感染风险,如获豁免,誓必增加两地联防联控的压力,呼吁家长可提供手机给小童扫码。而计划往返内地的长者,则应尽快熟习使用智能手机,否则将“寸步难行”。 对于上周被问及会否实施“安心出行”实名制,薛永恒拒绝承诺,认为所有技术安排以配合防疫需要为本。又指变种病毒渐趋严重,未来不可估量,不会作出承诺影响防疫专家将来的决定。而对于会否加入追踪功能至“安心出行”,薛重申“人民生命健康重要过一切”为负责任政府的核心思想,需等社会达成共识后再推出相关措施,暂时亦未有考虑将“安心出行”加入八达通功能。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5日)在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教师培训课程主讲,题目为“按《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宪制地位”。林郑月娥表示,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不难理解当香港有人鼓吹国家分裂、“民族自决”、“港独”时,会引来全国人民有强烈反弹。 林郑月娥说,中央落实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与当年推行“一国两制”是同出一辙,反映中央关心香港。她强调,只要香港保持繁荣稳定、不变形不走样,“一国两制”可能不需要再改变,但仍有地方需要完善。 林郑月娥指,行政长官是整个特区的首长,地位高于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但各方会互相配合及制约。她说,近年很多所谓追求民主的人士称行政长官不是由一人一票产生,是“中央政府亏欠港人”,有关概念是错误的。根据基本法第45条,行政长官是在本港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以行政长官为首的行政主导体制非新创,香港回归前的首长一直都是港督,但亦从来没有选举或咨询过港人。 在问答环节回应教师提问时,林郑月娥提到,作为行政长官今届好像特别苦,在“黑暴”期间特别焦虑、开心时间不多,担心不知会发生何事、会有人命伤亡等。但她提到任内开心时间都不少,以重置教大运动中心为例,协助解决问题有满足感。 林郑月娥指出,新设的公民科是要让学生更掌握三个核心元素,包括国家近代发展、“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及国际形势,否则学生未来的竞争力会受损。她说,受社交媒体等因素影响,新一代慢慢不重视一些中国人的家教及美德,但“做人要有一些底线”,期望教师可以多加着重培育学生。 此外,对于有意见认为官员离地,林郑月娥说,部分批评正确,官员应该多接触机构及市民。对于有教师问及行政长官连任的任期应否增加,林郑月娥回应指,暂时未有一位行政长官能担任10年任期,看不到有需要改变现时的连任机制。 read more
有传本港下月初可与内地有「小通关」,首阶段会设每日1000个名额,昨日亦有媒体指只要出现一宗本地个案,就会触发熔断机制。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9日)于电台节目中表示,复阳个案及高风险、高暴露群组确诊等,未必会造成社区传播,指是「假讯号」,认为可先观察有否社区传播出现,避免无辜斩断通关。 梁子超说,近日传出的通关计划在预期之中,认为12月初试行通关较好,因为香港输入风险于该时段未必显著,亦希望内地疫情届时可以进一步控制。他认为,熔断机制应在出现社区传播致有输出个案风险才实行,指出有两个情形为「假讯号」,包括复阳个案及高风险、高曝露群组人士。 梁子超说,复阳个案并无病征,内地本亦不把无病征个案当成确诊个案,但香港则会仍视作本地个案。至于高风险、高暴露群组,梁子超指,他们每3日检测一次,出现个案时未必会扩散入社区,认为不适宜分为「本地源头不明个案」,而是「可能输入个案相关个案」,可先观察相关个案的工作场所,及其接触者有否出现传播讯号。 read more
近期有香港人怀疑被诱骗东南亚国家,遭禁锢从事非法工作,入境处协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组为此设立WhatsApp专线51908909。警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今日(21日)见记者指,截至今早,入境处已接获84个电话求助,52个短信求助,其中4宗为求职相关骗案。警方表示,求助热线只留给求职骗案人士,市民求助时须注意。 警方称,4宗求职相关骗案中,2宗为早前已经获悉案件,2宗为新骗案,警方正积极调查,确保被骗者人身安全。近年求职骗案整体呈上升趋势,由于大部分为海外行骗,故对调查造成阻碍,搜证亦有难度。有关受害者会否长期受到不人性对待,警方指,除去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外,受害人的人身安全不是很大问题。不是很多人受到长期、系统性的身体伤害,亦暂时没有掌握太多相关资料。 警方强调,特区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香港人在外地遭禁锢的事件,已透过国际刑警及当地执法部门联系,亦有透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联系,保安局亦成立由警方及入境处组成的专家小组。警方呼吁市民小心,提高警觉,一人受骗,全家受害。多点和亲友讨论相关新闻,让家人知道有骗案发生亦有帮助。如果知晓有人或自己的亲戚朋友受害,务必和入境处、警方联络,揭发骗案,让被害人尽早返港。 read more
政府早前宣布成立「弱势社群学生摆脱跨代贫穷行动小组」,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计划为2000名居于劏房或基层家庭的初中学生,推行为期一年的师友试验计划。陈国基今日(18日)在社交网站发布探访劏房家庭的短片,他说,虽然部分基层学生的眼界,或受到家庭条件的局限,但这绝非不可逆转的困局,只要给予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振翅高飞,迈向目标。 短片中,陈国基前往葵涌一间劏房探访住户陈妈妈和她的女儿丽纱。就读初中的丽纱平日要坐在床上做功课,亦较少离开社区,她说,日后希望做医生或警察。陈国基指,「师友计划」的导师未来会教导读书方向,帮助开阔眼界,希望学生可以冲破现有的家庭环境发展。 read more
针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少数国家驻港总领馆及欧盟驻港办事处不顾中方关切,执意在6月4日上演卑劣政治戏码,妄图借政治议题挑动事端、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昨(4日)晚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敦促有关国家驻港机构立即停止煽意识形态阴风、点政治操弄鬼火的拙劣政治表演。 发言人表示,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的有力护佑下,香港成功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昂首阔步走在由治及兴的光明大道上。思稳定、谋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社会主流民意。个别国家驻港机构对香港发展光明前景和人心向背视而不见,不听良言,执意妄为,逆历史潮流而动,与极少数反中乱港分子站在一起,打着“人权”“自由”等幌子,千方百计耍弄手段污蔑中国、抹黑香港,相关行径严重违反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违反《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有关国家驻港机构必须深刻反思、认真悔过! 发言人强调,中华大地乾坤朗朗、东方之珠光明璀璨。国际社会各方都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持份者”,任何人任何势力想在香港上演“吃饭砸锅”的戏码,注定只能是搬石砸脚、自取其辱。任何污蔑抹黑都阻挡不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历史进程,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我们敦促外部干预势力认清形势、悬崖勒马,不要作茧自缚、玩火自焚! read more
北部都会区规划及创科新布局论坛今(29日)举行,署理创新及科技局局长钟伟强致词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本港会继续发展创科生态圈,与内地创科发展相辅相成。至于港府近年提出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建造工程正全速进行,钟预计2024年底分阶段落成第一批共8座楼宇。 钟伟强指出,《施政报告》提到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将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整合为240公顷的新田科技城,连同深圳的科创园区,建立540公顷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钟又说,香港除了会完善创科生态圈,亦会继续探讨有利人才、资本等跨境流动措施。而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将设立InnoLife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聚焦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工程、人工智能等范畴的科研。 钟伟强表示,政府未来会继续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加强推动港深合作,推动生命健康方面研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