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院探访明起无须预约一图睇清最新安排

医管局由明日(2月1日)起调整特别探访安排,除隔离病房外,所有探访人士每天可获安排两小时探病时间,无须事先预约。
根据新安排,因应病房情况,同一时间最多两位访客进入病房探病,期间可以换人,上限为三位访客。
探访人士仍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外科口罩和量度体温。如探访人士属新冠康复者,若能提供确诊及康复的相关证明,在阳性检测取样日起计三个月内可获豁免相关的检测要求。

医管局由明日(2月1日)起调整特别探访安排,除隔离病房外,所有探访人士每天可获安排两小时探病时间,无须事先预约。
根据新安排,因应病房情况,同一时间最多两位访客进入病房探病,期间可以换人,上限为三位访客。
探访人士仍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外科口罩和量度体温。如探访人士属新冠康复者,若能提供确诊及康复的相关证明,在阳性检测取样日起计三个月内可获豁免相关的检测要求。
行政会议(行会)非官守议员昨日(24日)参观位于沙田的赛马会「a家」乐龄科技教育及租贷服务中心,了解香港乐龄科技的最新发展。参与是次参观活动的议员包括陈智思、周松岗、叶国谦、叶刘淑仪、林正财和刘业强。 行会成员在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陪同下,听取中心员工介绍「乐龄科技教育及租贷服务」的对象、范围和流程。 该服务由社联伙拍香港红十字会、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和圣雅各福群会,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资助下推出,为期4年半,旨在向一些在社区生活的体弱长者及其照顾者提供教育、咨询、身体状况及家居环境评估,并让他们以月租的形式在家中及社区使用乐龄科技产品,如出行及位置转移辅助工具、电动护理床、智能感应器等,预计可提供约2500件产品供社区的长者使用。除了教育和咨询服务,计划亦提供产品清洁及保养服务。 行会成员其后转往位于火炭的乐龄科技清洁及保养服务中心,了解其回收、清洁、维修及保养服务。行会成员乐见本港乐龄科技服务切实回应了长者和照顾者的需要,大大减轻照顾者的负担和压力,认为乐龄科技结合了安老服务和创新科技,有助提升长者的生活质素。成员支持政府透过加强各相关政策局和部门,以及业界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进一步发展乐龄科技。 read more
乱港黑手、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涉违香港国安法,获批聘英国御用大律师来港辩护,行政长官李家超向中央建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案件暂订审讯40日,明年9月25日开审,明年11月21日审结。 对于人大会否释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15日)表示,本港法庭推迟黎智英案至明年9月开审,有很多时间让特区政府慢慢研究,用何种方式处理较为合适。估计本月举行的常委会例会不会处理释法事项,因至今都未收到相关议程。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于今日举行,36人当选。谭耀宗表示,新一届36名港区人大代表之中,相信其中一位可以参选人大常委会委员。当选的36名代表都很优秀,当中有合适人选。 read more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今天(31日)在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指出,希望香港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香港在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方面有很多优势,包括语言、文化和制度等优势。 梁振英表示,香港的民间慈善团体有百多年历史,组建赠医安老办学的庞大力量,也形成了民间捐献的优良风气,还建立了优秀人才库。4年前他成立的共享基金会,体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基金会现阶段工作主要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推行免费做白内障消除行动,为受援国或该国的行政区全面消除白内障致盲现象。未来一个月,他会去老挝视察在当地启动的全国性白内障手术行动,之后去非洲西部两个国家,实地考察在当地推行白内障致盲消除行动的可行性。 read more
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今日表示,自「香港健康码」系统开通以来,一直运作畅顺。「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将于下星期二(21日)推出3.0.1版本,提供新功能,令用户登入「港康码」系统更为方便,简化申请「港康码」流程。 新版本主要更新包括新增「继续申请健康码」按键,用户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上传出行纪录到「港康码」系统后,可透过新增按键直接转到「港康码」网页继续申请「港康码」,毋须重新输入密码。 以及自动输入一次性验证码,iOS及Android用户在透过手机收到一次性验证码短讯后,可一按自动输入六位数字的一次性验证码,毋须人手输入。 资科办发言人表示会继续优化「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令用户纪录出行及申请「港康码」的流程更加畅顺。 「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最新的下载数字约为719万。目前已有超过104,000个公私营场地参与计划,当中私营场所约82,000个。而「港康码」系统自12月10日起接受申请注册帐户,截至今日中午共约556,000名市民申请注册帐户,当中约278,000人已启动帐户。 read more
香港规划、建筑及相关领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座谈会今日(7日)举行。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致辞表示,爱国并非选择,而是义务,更加是一条正道;香港须把握发展机遇,共享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谭铁牛表示,本港过去两年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出手、拨乱反正,让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中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香港好,为了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亦为了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他强调,爱国并非选择,而是义务,更加是一条正道;香港须把握发展机遇,共享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谭铁牛指,内地政府允许取得香港产业测量师资格的人士,在前海、横琴、南沙等地直接注册执业,在两地直接提供服务,同时扩展有关人士在内地注册执业范围,并支持香港企业进入内地市场开展业务等。他还表示,自2004年起,已经有1630名香港专业人士获取到内地专业资格。 read more
今届立法会选举设口岸设票站,供内地港人到边境投票。有“长洲覆核王”之称的郭卓坚质疑安排违宪,同时违反选民须“通常居住香港”的法例规定,入禀高等法院申请司法覆核。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回应指,香港对有关要求的定义一向相当开放,因为香港是亚洲中心,“好多人住喺香港,系香港居民,但好多时要去整个亚洲周围去打理业务,旅游得好频繁”,为了商务等原因,“常住”未必需要长期留在香港,希望市民对入境处就“常住”的定义有更深入认识。 唐英年认为,口岸票站安排令内地港人“可以表达到对完善选举制度(的支持),尽公民责任,亦可选心仪人士进入议会。” 港康码为第一步冀变种病毒不影响通关 政府昨(2日)公布港康码详情,市民下周五(10日)起可于网上实名登记,唐英文形容是通关第一步,Omicron变种病毒在国际上引起关注,他称香港要警剔,希望不影响通关日期,更多港人可循序渐进免检疫,返回内地工作交流及探亲。 对于长者或较难学懂使用港康码,唐英年表示,明白部分长者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呼吁子女为长者预先安装好港康码,方便他们有需要返内地时可以使用。 read more
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今日(9日)出席一个座谈会时表示,创科发展对香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把香港创科发展起来,香港要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也会面对更艰苦的情况。国家重视科技发展,香港应研究增加科研经费拨款,以及增加科研人才培养。 谭铁牛分享早前在北京参与两院院士大会的看法。他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的发言,指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奕的主要战场,要做到科技强、国家强,必须要在基础研究方面,突破瓶颈的问题,国家实验室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都是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国家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国家综合创新中心。 谭铁牛认为,香港的基础技术研发是强项,能与深圳优势互补,也是中西文化交汇地点,在创科发展有所作为,应该利用河套地区的项目,令香港在国家自强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作用。 谭铁牛强调,国家重视科技发展,香港应研究增加科研经费拨款,以及增加科研人才培养,相信科技创新能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及为年轻人提供具优势的工作岗位,亦能令香港更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5日)以视像方式在「香港科技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科技论坛」上致辞,表示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创科发展,大力度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例如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前海方案》、把科技计划对港开放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港落地等。 陈茂波指出,港府过去四年大力投入资源,至今已投放逾1100亿元落实多个项目,已陆续取得进展。人才是创科发展的关键,港府会继续透过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培育和挽留人才,多管齐下壮大创科人才库,配合国家发展大局。他强调,香港经济的发展,整个成功故事的基础都是以自身所长,尽力服务国家所需。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关键要素。香港更要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回应国家在新时代、新阶段中的需要。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葵涌村逸葵楼更出现「超级传播链」,来自不同楼层及座向的12个单位、累计16人染疫。今日(21日)有消息指,为避免大规模爆发疫情,当局原定计划把逸葵楼约1400名居民全部强制隔离,安排入住竹篙湾隔离营及荃湾丝丽酒店,但昨晚当局临时中途改变计划,打算再观察一段日子,才最后敲定方案。而有关方面已准备好接载车辆及物资。至于最终是否需要「大搬迁」,还会看这两天的专家报告。 另外,有报道表示,葵青区区议会议员梁志成指收到政府消息,当局拟围封强检逸葵楼5日,未有阴性结果不得离开;亦有消息指,政府计划将葵涌村逸葵楼住户家居隔离。 read more
内地昨日公布优化防疫10项新措施,香港防疫会否随内地放宽成各界关注焦点。前行政会议召集人、M+董事局主席陈智思今日(8日)表示,内地近日的放宽讯息正面,虽然未必会即时全部放宽防疫,但相信内地复常时间表会较之前快。 陈智思指出,本港经济及投资都见到曙光。对于香港何时与内地免检疫通关,陈智思认为香港已准备就绪,但仍要观乎内地放宽步伐。他说,如果自己3日前被问到两地通关问题,会预计明年第一、二季实现,但现时有信心明年初可两地通关。 另外,据深圳健康驿站房间网上预约系统显示,入境深圳健康驿站预约名额明日(9日)起将增至每日2000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