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本港接种首剂新冠疫苗人数突破200万
本港近期新冠疫苗接种人数持续上升,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3日)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截至今早10时,接种首剂新冠疫苗人数已达200万。
本港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正式展开,至今日已是第118日。根据政府昨晚公布数字,昨日有4.09万名市民接种疫苗,自5月28日以来,已经连续26日单日接种突破3万人。
资料来源:聂德权FB
本港近期新冠疫苗接种人数持续上升,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3日)在社交网站发文表示,截至今早10时,接种首剂新冠疫苗人数已达200万。
本港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正式展开,至今日已是第118日。根据政府昨晚公布数字,昨日有4.09万名市民接种疫苗,自5月28日以来,已经连续26日单日接种突破3万人。
资料来源:聂德权FB
昨日(1日),新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刘光源对梁振英为「一国两制」事业所作贡献表示敬意,对梁副主席多年来关心支持外交部驻港公署工作表示感谢。梁振英对刘光源出任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表示欢迎和祝贺。双方就如何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进行了交流。 资料来源:外交部驻港公署 read more
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香港康文署将于7月1日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五周年——免费玩尽康乐设施」,让市民以个人身分免费使用多项收费康乐设施,借此鼓励不同年龄的市民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养成运动的良好习惯,同时共庆回归喜悦。 市民可于6月25日(星期六)上午7时起在各区「康体通」柜台及网上预订系统,以先到先得方式预订7月1日未被团体预订的康乐设施,屯门康乐体育中心及水上活动中心/度假营的「康体通」订场柜台将分别于上午7时30分及8时30分开始提供服务。每人只可预订一节免收费的康乐设施,不论类别。「康体通」系统不会接受市民超额预订设施的申请。而公众游泳池设施则无须预约,市民只需于当日在泳池入口处排队轮候,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康文署7月1日免费开放供市民使用的康乐设施包括: 室内康乐设施: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投球场、排球场、壁球场、乒乓球台、美式桌球台、英式桌球台、运动攀登墙、草地滚球场、高尔夫球设施、健身室、活动室、舞蹈室和单车赛道; 户外康乐设施:网球场、网球练习场、草地滚球场、棒球练习场、运动攀登墙、射箭场、绳网阵和高尔夫球设施(不包括营地设施、运动场、人造草地球场和天然草地球场); 公众游泳池(不包括湾仔游泳池及因改建工程而暂停开放的摩士公园游泳池及九龙仔游泳池);及 水上活动中心艇只(创兴水上活动中心的康乐独木舟、水上单车、舢舨和彩艇只供营友免费使用)。 康文署呼吁租用人准时到场,善用各项设施。如租用人未能于所预订的段节开始的首十分钟内取场,该设施会即场供其他人士以先到先得的方式使用,但只限用作与原租用人相同的用途。如原租用人其后到场,使用者须即时交还设施。 read more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构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北部都会区”的愿景,长远可提供逾90万个住宅单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传媒专访时表示,“北部都会区”包含多个已立项的发展区,难以交代具体预算,透露政府在卖地时会加入条款,吸引高端制造业来港。 林郑月娥形容“明日大屿”是一张白纸,较容易估计由填海到基建的费用,但“北部都会区”现时已有6至7个发展项目正在进行,立法会亦已批出拨款,北环线亦已立项,因此难以交代具体预算。 她又指,铁路项目等大型项目需先进行技术评估、走线研究及财务研究才真正拍板,因此不会出现市民支持北部都会区,像是写空头支票给政府的情况。 林郑月娥又指,有别于以往卖地需看土地用途,政府今次在“北部都会区”将采新政策卖地,卖地时会说明其用作某些产业,并透露在卖地时会加入条款,吸引高端制造业来港。 她说,发展土地肯定会赚钱,只是需要担心人手问题,并指本地就业一定优先。至于是否引入外劳则需社会讨论,但她指若市民希望早日落实更多基建项目及兴建更多房屋,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她又否认提出兴建“北部都会区”是为自己竞逐连任铺路,亦并非中央“迫出来”。 read more
外国媒体《彭博》早前引述所谓「知情人士」报道,行政长官李家超倾向在11月取消酒店隔离政策,但遭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反对。卢宠茂今日(4日)撰写网志反驳,指有关报道失实,他表示该报道引致读者误以为特区政府在抗疫上内部分裂及有矛盾,赔上了的不单是传媒应有的专业精神,更可能影响特区政府抗疫施政。 卢宠茂澄清,由行政长官领导的问责团队对整体抗疫政策一直都是目标一致的,会继续根据疫情发展而调整个别措施,以达致精准抗疫。正如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回应,特区政府抗疫措施都是建基于以下五个原则︰ 1.不躺平,持续控制确诊数字,更好管理风险和提升应变能力,防止医疗系统超出负荷能力 2.减重症和减死亡 3.保护高风险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和长期病患者 4.以科学精准的方法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以减低管控人数和管控范围,容许最多的日常活动和涉及的人数 5.平衡风险和经济动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维护民生活动和香港的竞争力 卢宠茂质疑,《彭博》相关报道另有目的,指出正如西方电影中牛仔都是维护正义、保卫家园的大英雄,被侵略的原居民印第安人却被描绘成野蛮入侵者。他表示,内地在防止疫情造成大量死亡个案方面远胜于全球是铁一般的事实,有大量数据支持,绝非如报道所说的「吹嘘」(trumpet) 。全球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内地14亿人口至今的新冠死亡个案约为5,200多宗(每百万人口4宗),以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美国3.3亿人口死亡个案超过100万宗,或英国6,700万人口死亡个案超过20万宗(两国同样每百万人口死亡个案约3,000宗)。 卢宠茂强调,秉持准确数据客观报道,不传播是非是传媒专业基础,否则只会失去得来不易的公信力。 read more
医管局昨日表示,过去一个月入院新冠病人呈上升趋势。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7日)接受传媒访问时指,由于本港处于「后疫苗浪」,住院人数上升是预计之内,认为要再提高长者疫苗接种率和新冠口服药使用率,建立安全网,确保医管局能够应付住院和重症人数。 何柏良指,现时重症个案有八成多为60岁以上,死亡个案则有九成属60岁以上,但有关群体疫苗接种率只有约六成,其中30万人已够期打第三针,但仍然未接种。他又指,新冠口服药能够有效减少住院重症机会,其中辉瑞口服药有效率达到九成,认为当局可以制定成效指标,确保至少八成的60岁以上患者使用口服药,以助他们减轻病情。 read more
香港邮政今日(11日)宣布,由于愉景广场须关闭清洁及消毒,位于广场内的愉景湾邮政局及派递局亦须暂停服务,投寄往愉景湾的邮件会有所延误,邮递服务在广场重开后将尽快恢复运作。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昨日表示,最近在愉景湾广场发现多宗个案,包括客户服务人士、清洁人员及店铺职员等,已要求愉景广场暂时关闭彻底清洁消毒。 另外,位于愉景湾圣公会伟伦小学对开空地及愉景湾消防局侧空地的流动采样站,已由昨日起整合为愉景湾消防局侧空地流动采样站,以便调配资源到有需要的区域。 read more
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香港高峰论坛2022」,今日(17日)于会展中心举行。中总会长袁武致欢迎辞指出,香港一直是推动内地和周边地区贸易合作的重要桥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中总深信,在国家全力支持下,香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将更为巩固和深化,并在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上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袁武续指,中总致力于拓展香港周边地区的经贸联系,深化彼此交流合作。中总将积极做好商会的桥梁工程,推动香港、内地和海外工商企业更密切的联系,共同拓展更广阔的营商发展空间。论坛为探讨区域经济融合、产业深化合作与技术创新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 read more
今日(7月4日)是行政长官李家超及其班子首个正式上班日。李家超早上乘坐挂有区徽的座驾离开寓所,多名新任官员包括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等,陆续抵达政府总部。 麦美娟在政府总部会见传媒,表示上任之后首要是落实行政长官在竞选政纲内的几项工作。第一是要制定一个青年发展蓝图,另外就是成立地区服务关爱队,亦有其他现在局内的恒常工作。今日第一件事就是跟团队开会,大家一起倾谈工作计划。 卓永兴表示,昨天和行政长官开了数小时会议,讨论了一些重要事项,包括如何正确理解、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希望。作为政务司副司长,会以敢于担当、敢于攻坚的精神,和问责团队、公务员同事一起努力,共同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read more
6月30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视察香港,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社会各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今日(2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在会上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归庆典上的讲话语重心长,为第六届特区政府施政引航指路,鼓励各界坚守“一国两制”的初心,发挥“港人治港”的智慧,发扬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力求良政善治,务实有为,造福人民。 谭惠珠说,习近平指出,要了解“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特区所有居民应自觉尊重国家的根本制度,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拥有全面管治权,这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源头,在中央的授权下,特别行政区实行行政主导体制,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依照基本法和相关法律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既互相制衡,亦相互配合;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谭惠珠续说,“一国两制”是敢为天下先,回归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香港真正民主制度的开始,然而要使“一国两制”环环紧扣,保持完整体系,必须由爱国者治港,这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她强调,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才能有效落实,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香港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read more
“回归25年影响香港——杰出港人2022颁奖盛典”假嘉里酒店隆重举行,宾主大合照。由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联合全港各区工商联、大湾区时代杂志共同主办的“回归 25 年影响香港——杰出港人 2022 颁奖盛典”,昨日假香港嘉里酒店隆重举行。当晚星光熠熠,冠盖云集。香港工商元老蔡德河、孔教大儒汤恩佳、大紫荆勋贤杨孙西、爱国侨领卢文端、港区人大代表霍震寰5人获颁全场至高殊荣的终身成就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及前民政局局长蓝鸿震出席并主礼,数百位各界嘉宾友好聚首一堂,共同见证这隆重时刻。 陈百里颁发“杰出港人终身成就奖”予得奖者,主办方代表、大会联合主席、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黄正浩与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陪同。陈百里:打拼出一番天地 陈百里致辞道,海内外有作为的港人,面对命运中的磨练及挑战,始终不屈不挠,他们发扬狮子山精神,打拼出一番天地,撰写出一个个不平凡的人生传奇。我们为他们点赞、喝彩,以他们为标杆及前行的典范。他说,今天的盛典才俊齐聚,贤达明星一堂,是杰出的企业家、社团领袖和慈善家的大集结、大交流和大联谊。 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亦是香港开启由乱向治、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新起点。让我们大家以此为契机,坚定爱国爱港,坚决践行“一国两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大湾区建设,为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作出杰出港人的历史贡献。 蓝鸿震:凝心聚力提振精神 蓝鸿震致辞时表示,获奖人士都是优秀卓著的杰出港人、华人杰出青年。虽然他们有不同的成长背景,有千差万别的奋斗经历,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的奋斗精神。他们经历无数挫折困苦,始终怀着心中的美丽梦想,始终自强不息,终于获得成功。他说,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全港各区工商联、大湾区时代杂志联合主办这样一场盛会,充满正能量,具有凝心聚力、提振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主办方代表,大会联合主席,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黄正浩与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分别发表致辞此外,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慈善教育家边陈之娟等4人获颁“功勋人物奖”;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会长苏祖耀等5人获颁“领袖人物奖”;慈善艺术家徐美琪、洪子晴慈善基金会主席洪子晴等4人获颁“慈善人物奖”;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陈林、无纺布大王余敏等7人获颁“卓越人物奖”;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主席王锦辉、港产陀飞轮创业家沈慧林等 10 人获颁“菁英人物奖”,数百名各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场殿堂级的杰出港人颁奖盛会。 35 人获颁杰出港人殊荣,获奖人名单如下:终身成就奖:蔡德河、汤恩佳、杨孙西、卢文端、霍震寰 功勋人物奖:王钦贤、方黄吉雯、陈经纬、边陈之娟 领袖人物奖:卢锦钦、梁伟浩、萧晖荣、杨凯山、苏祖耀慈善人物奖:徐美琪、洪子晴、余彦庆、叶静娟 卓越人物奖:余敏、陈林、武燕玲、张广勇、吴锡有、曾惠珍、麦心睿 菁英人物奖:沈慧林、王锦辉、赵宝永、卢莉莉、高静、黎文心、赵雨彤、刘伟伦、何声日、萧芬琪9人获颁全球华人杰出青年奖项当晚,由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与全球杰出华人协会、中国文献出版社、亚太第一卫视联合举办的“第五、第六届全球华人杰出青年颁奖盛典”同台举行。“儿歌天后”李紫昕、“传媒新星”李殷杰、“财经作家”袁晓桐、“创科达人”禤彦勋 、 “香江神探”何国光、“逆袭港青”赵国杰、“励志港青”凌志灏、“仁爱大状”陈子迁、“生活馆长”陈韵明等9位港青获颁殊荣。 主礼嘉宾入场主礼嘉宾及部分“杰出港人”获奖者后台留念 02【城市追击传媒】为本次颁奖典礼协办单位主办单位之一【杰出华人文化促进会】黄正浩执行会长代表大会为本传媒创办人趙雨彤主席颁发感谢状。祝贺【杰出港人2022】暨【全球华人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圆满成功举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