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盟周日交代去向

积极煽惑参与反中乱港活动的职工盟已启动解散程序,尚待召开会员大会决议。职工盟主席黄迺元今日(17日)接受媒体查询时,确认昨日已开会,但不便透露出席者,只是表示周日将召开记者会,交代职工盟去向。
与此同时,继续有职工盟属会解散,政府刊宪公布,2016年成立的香港辅助教研人员工会已经解散。
职工盟1990年成立,网站介绍有97个属会,会员人数有14.5万人。职工盟亦有经营培训中心开办课程,当中包括和雇员再培训局合作的职业培训课程,部分课程仍在招生。

积极煽惑参与反中乱港活动的职工盟已启动解散程序,尚待召开会员大会决议。职工盟主席黄迺元今日(17日)接受媒体查询时,确认昨日已开会,但不便透露出席者,只是表示周日将召开记者会,交代职工盟去向。
与此同时,继续有职工盟属会解散,政府刊宪公布,2016年成立的香港辅助教研人员工会已经解散。
职工盟1990年成立,网站介绍有97个属会,会员人数有14.5万人。职工盟亦有经营培训中心开办课程,当中包括和雇员再培训局合作的职业培训课程,部分课程仍在招生。
针对英方假借所谓“召回”香港特区终审法院英籍非常任法官,恶意诬蔑抹黑香港国安法,肆意诋毁香港法治,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昨日(30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国安立法是国际通例。中国政府制定出台香港国安法,有效堵塞香港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有力打击一小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充分保障最大多数香港市民的自由与权利。事实证明,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市民安宁,充分发挥了“一法安香江”的重大成效。 发言人表示,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香港普通法特色得以保持,香港法治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不断发展。英方无视“一国两制”和香港法治成功实践,持续进行政治操弄,妄图通过打“外籍法官”牌,恶意诋毁中国政府对港政策,抹黑香港法治发展,充分暴露其破坏“一国两制”、扰乱香港法治秩序的险恶用心。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法治的香港。任何外部干预都动摇不了香港的法治基础和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的信心,动摇不了中方坚定维护“一国两制”和国家安全的决心,也阻挡不了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历史大势。我们敦促英方认清现实、摆正位置,立即停止荒唐错位的政治表演! read more
香港研究协会于6月22至28日期间,成功访问了1134名18岁或以上市民,以了解市民对不同社会民生焦点议题的意见。 对于政府早前宣布8月起派发第二期消费券,并增设2款支付工具允许市民「转会」,合共有七成二受访者预计「一定不会」及「多数不会」转会,表示「一定会」及「多数会」的共占一成六,而表示「未决定」及「无意见」的则共占一成三,反映市民领取消费券的支付工具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此外,当问及应否调整现行社交距离措施时,四成一受访者表示应「放宽」,表示「维持不变」的占三成七,表示「收紧」的占一成三,余下则表示「不知道/很难说」及「无意见」。另外,亦有六成七受访者预计未来三个月物价会「上升」,但比例就较上月调查跌一成。 read more
明早(26日)6时起,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入境检疫安排改为「0+3」,抵港后不用再在检疫酒店隔离,在机场不用等核酸检测结果,乘坐交通工具回家或到自选酒店检疫3日,其后自我医学监测4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5日)表示,入境检疫放宽至「0+3」,是平衡疫情及社会经济动力,惟目前不适合再放宽至「0+0」。他形容政府带着700万人走抗疫路,每项政策都要稳阵,必须确保不能「路毁人亡」。 卢宠茂今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考虑科学数据后,认为香港现阶段不适合「0+0」,不能免检疫入境。他指,本地社区检测阳性比率是约1%,外地来港人士的阳性比率仍然是3%,因为外国有很多新变种病毒。政府将在保障医疗系统的大前题下,继续检视阳性个案比率会否下降,以及疫苗接种率会否上升,再决定会否改为「0+0」。「我们的社区感染数字正在下降中,这个是分母,而输入个案,随着我们改变政策会上升。若以3%比率(阳性比率推算),但是我们一旦改为『0』(毋须医学监察),(输入个案)可能会去到两倍、三倍、四倍,甚至十倍也不定。」 今年2月,本地单日确诊6000多宗,卢宠茂曾表示「跟病毒共存等于共赴黄泉」。现时情况相约,特区政府却逐步放宽防疫措施,有声音认为是「自相矛盾」。卢宠茂回应指,有很多事情变了,疫苗接种率提升了很多,香港应对疫情的能力、医院系统亦都加强了很多。他又指,当时确实很多长者因染疫死亡,「你可以问问那9000多人现在去了哪里」。 另外,卢宠茂又强调,现时入境内地前要做核酸检测,两星期3万人次中,只有1人阳性,阳性比率只有0.5%,相信今次入境检疫调整不会影响跟内地通关。 read more
香港与内地通关第二轮对接协商会谈今日(25日)在深圳举行。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等人昨日下午已经率先抵达深圳,出席今日举行的两地会商。预计本轮会谈将就两地通关的具体时间等细节达成共识。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今次会商,据悉,除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外,食卫局局长陈肇始、创新科技局局长薛永恒等多个相关部门的官员一同出席。 预料本轮会谈将就通关具体时间,以及防疫机制、单日限额1000名、熔断机制等具体细节问题达成初步共识。昨日再有媒体报道称,预计将于12月初启动有限额通关。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政府昨晚围封深水埗丽阁村丽萱楼进行围封强检,今日(6日)完成行动,约620名住户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46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自今早上午约9时30分,丽萱楼已检测人士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并提供个人资料后可以离开。而检测初步阳性人士,政府会为他们提供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消毒用品和口罩,供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政府派员到访约280户,当中18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律政司今日(27日)举行《基本法》法律论坛,并发布律政司出版的首套《基本法》资料读本《基本法起草材料及案例精选》。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发表讲话,指出对于「一国两制」事业来说,2022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年份,首先是香港回归祖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是「一国两制」由国家方针政策付诸具体实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正式施行的第25个年头,其次2022年也是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40周年,是国家宪法公布施行并在宪法中创设特别行政区制度40周年。 沈春耀表示,一直以来香港社会和海内外各界都很关注「一国两制」的实践走向,常有人提出「一国两制」今后是否会有变化、会有什么变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理解好、把握好、坚定不移与全面准确之间内在的、辩证的关系,对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有重要意义。 沈春耀表示,习近平主席曾指出,对香港来说应该关心的不是「一国两制」方针会不会变,而是怎样全面准确把「一国两制」方针落实好,必须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要把坚持「一国两制」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都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我们绝不能允许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和破坏的活动。 沈春耀提到,「一国两制」在香港已经走过了25年,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人们自然会想到今天、想到未来、想到再过25年会怎么样,邓小平同志当年曾多次明确回答过,充满了对「一国两制」明确的信心。 沈春耀指出,实际上五十年只是一个形象的讲法,五十年后也不会变。前五十年是不能变,五十年之后是不需要变。只要我们始终坚信「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持续地、充分地显现出来,「一国两制」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越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国两制」未来会怎么样关键是要看实践经验、实践效果,如果「一国两制」实践表明他是成功的、是有效的、是得人心的,「一国两制」事业就一定会行稳致远。 read more
「唞暑」近两个月后,新马季今日(11日)在沙田马场开锣。大批马迷中午前陆续入场,入场时敲响「开运铜锣」,希望旗开得胜。 马会中午在马匹亮相圈举行开锣仪式,骑师出来与马迷见面,期间有舞狮表演,行政长官李家超主礼并为醒狮点睛。开锣日有10场赛事,第4场是特首杯。 入场人士要先预约,入场前需扫描「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证,「红码」或「黄码」止步。到马场餐厅用膳,如果超过8人,要出示24小时内快测阴性结果,或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read more
政府高度关注本港疫情发展,今日(15日)再次强烈呼吁各界包括外佣同心抗疫。食环署在今个周末再次联同多个政府部门,在多区外佣惯常聚集地点进行跨部门联合行动,呼吁他们提高防疫意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以及遵守各项防疫规例及限制,包括群组聚集及佩戴口罩的规定。 食环署在今明两天与警务处、劳工处、入境事务处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携手,在湾仔、中西、旺角、油尖、沙田、荃湾及西贡多个外佣周末及假日惯常聚集的公众地方采取跨部门联合行动。行动期间,食环署除安排洁净服务承办商加强有关地点的公众街道洁净服务外,亦加派人员巡逻以打击乱抛垃圾和无牌小贩摆卖活动。此外,食环署亦向外佣派发多种语言的宣传单张,呼吁他们保持环境卫生和不得进行非法摆卖活动;其他政府部门亦提醒他们遵守有关佩戴口罩及禁止于公众地方的群组聚集的规例。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内地传媒时表示,香港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并非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林郑月娥指,以往香港不能看得太长远的原因是政治环境太恶劣,政府要做事,不知道会否遇上立法会「拉布」。现时完善选举制度,对增强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非常有利,特区政府会按照十四五规划给香港的定位,设计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同时希望符合国家对香港的要求。 林郑月娥又指,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必须坚持「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港人对宪法和基本法的认识、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她又说,前海方案亦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同时可增强港人对国家的向心力,会透过基建联通、政策贯通、机制互通和民心相通,做好对接工作。 林郑月娥又强调,对维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信心,不怕别人抹黑,认为现时很多海外金融机构对香港仍然充满信心,希望在香港未来发展金融事业上分一杯羹。 read more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近在眼前」,呼吁各国继续坚持抗击疫情。政府专家顾问、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刘泽星今日(15日)接受中新社访问时表示,疫情结束近在眼前,香港要抓住机会,提高疫苗接种率;待日后有针对变种病毒的新疫苗,市民有望不需定期打针。 香港单日新冠确诊个案不断下跌,纵观全球上周新冠新增病例已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刘泽星指,香港这一刻要把握机会,保护好高危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透过提高三针疫苗接种率来减重症、减死亡,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疫情结束才有希望。 本港怀疑BA.4或BA.5确诊个案最新占比升至79.3%,当中BA.5占比约为70%。刘泽星指,BA.5的并发症和致命率看似较低,但未来病毒是变得温和或更强则难以预测。他重申病毒会不断变种,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刘泽星认为,接种加强针有必要,未来则视乎病毒的变异及疫苗的发展。目前本港使用的疫苗并非针对BA.4和BA.5,他相信若未来有新疫苗能更有效阻截病毒传播,市民未必需要不停接种。 至于北上「逆向隔离」措施及「0+7」检疫安排,刘泽星则表示,要让市民生活尽快复常,防疫政策仍要小心谨慎。他相信特区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数据,定下入境人士隔离日数和措施细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