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延长运作至10月31日
香港政府今日(6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计划下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会延长运作一个月至10月31日,接种中心于9月会继续为市民提供第一剂的疫苗接种服务,并在10月提供第二剂疫苗接种服务。明日(7日)上午9时起,政府会陆续开放该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由9月1日起的预约名额,供市民预约第一剂的疫苗接种服务,并会因应预约情况适当调整预约期。
香港政府今日(6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计划下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会延长运作一个月至10月31日,接种中心于9月会继续为市民提供第一剂的疫苗接种服务,并在10月提供第二剂疫苗接种服务。明日(7日)上午9时起,政府会陆续开放该26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由9月1日起的预约名额,供市民预约第一剂的疫苗接种服务,并会因应预约情况适当调整预约期。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11日在北京成功闭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今日(15日)发表声明指出,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重大成就以及历史经验,这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更是为全国各族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坚决拥护和支持此项决定。 声明提到,香港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一国两制”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决议中重点强调了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政策,这是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也是未来“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大联盟希望香港社会各界人士能够认真学习决议内容和精神,从决议中汲取智慧,在香港社会根植爱国情怀,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同时,完善选举制度下的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即将进行,大联盟希望各候选人展现出爱国者的风采和新气象,心系国家、建设社会、服务市民。 声明强调,香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决议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应全力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发展利益、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准确落实、促进香港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呼吁全港市民在今日(8日)至星期日每日自我进行快速抗原测试,以便了解社区感染情况,早日截断病毒传播,帮助社会尽快复常。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自己早上7点前便做了快速抗原测试,每日出门前均会进行快测,见到阴性结果便安心开展一天工作。 聂德权指,要确保结果准确,做快测期间有一些小秘诀需要注意。首先,快测前需要小心阅读说明书;第二,清洁桌面及洗净双手;第三,采样前可以擤鼻;第四,在进行检测前才开启测试套装;最后,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采样棒用作采样的末端。若快测棒呈2条线便是阳性结果,需要拍照记录,并在24小时内通过卫生署网上平台申报。 聂德权强调,一连三日全城快测行动,目的在尽快找出隐形个案,让确诊者得到适当的隔离及治疗,快速切断社区传播链。希望市民一连三日都做快测,齐为社会尽快回复正常出力。 点此进入快测阳性呈报平台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c58919246d21bc958d1e88354d8a8422.mp4 第5波新冠疫情毒链未断,本港连续三日确诊数突破6,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20日)新增6,389宗确诊,包括179宗输入个案。当中2,093宗经核酸检测确诊,4,117宗经核酸确认结果的快测呈报个案。另外,昨日有5间院舍有新增确诊个案,17名院友被列为密切接触者。 欧指,因应疫情走势,正考虑一系统指标,包括分布每天确诊数字、需隔离、入院、入深切治疗部及死亡趋势。另外,其他指标则包括社区检测中心的确诊样本比率、围封强检或水的病毒量,以及香港大学的每日繁殖率。他坦言,一系统指标过去正保持上升趋势,虽于7月底、8月初曾放缓,但近日又再上升,每日较前一日多数百宗确诊数,同时亦延续多日突破6,000大关,料未来继续上升。 欧家荣介绍,位于九龙城的约克国际幼稚园K2L2 Queens下午班,有3名学生及1名教师染疫,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停课7日。另外,本港昨日(19日)有5间院舍出现新增个案,包括2间安老院舍,有4名院友及1名员工染疫;以及3间残疾院舍,共2名院友及3名员工染疫。院舍共有17名院友被列为密切接触者,须要检疫。 出现新增病例的2间安老院舍包括,位于大埔的「明爱富亨苑」,共3名院友及1名员工确诊;元朗的「广安护老院(元朗)有限公司」,有1名院友确诊。另外,爆疫的3间残疾院舍分别为,位处葵涌的「救世军荔景院」,其中1名员工确诊;香港仔的「东华三院赛马会艺精艺博宿舍」,有1名院友及2名员工确诊;深水埗的「循道卫理联合教会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亦有1名院友确诊。 欧家荣指,过去7天累计有47间院舍出现新增个案,涉及94宗个案,包括70名院友及24名员工。他亦称,确诊院友出现并发症、死亡风险较高,故须预防爆发情况,认为一旦院舍爆疫,便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安排密切接触者检疫。另外,亦希望员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虽现时已规定每周至少进行1次,惟考虑到核酸的敏感度较快测高,故加密检测将有助尽早发现个案,以预防院舍爆疫。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日(20日)公布,过去一天再多5名患者离世,分别为1男4女,年龄介乎55岁至99岁,均未完成接种疫苗,其中1人3针未打,死亡累计9,389人。至于仍留医的病人中,共有40名危殆及27名严重病人,当中12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疗。 死亡个案方面,1名已打2针的89岁男士,有长期病患,包括高血压、中风、心脏传导问题及前列线肥大,本周三(17日)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诊,持续数天咳嗽、浑身无力且行动不便,经快速检测发现染疫,CT值16.9,病毒量高,同日转到内科病房,延至翌日离世。另1名99岁已打2针的的女死者,曾做胃手术及切掉部分贤脏,本周三因脚部溃疡,到急症室求诊,入院后发现染疫,CT值为36.8,病毒量低,惟后来转到内科病房发现肺部有花情况,昨日(19日)突然心脏停顿,急救无效,同日早上离世。另有1名55岁已打2针的的女死者,有末期肠癌,上周六(13日)快测染疫,但当时纪录未有显示她曾到门诊求诊或服药,直至本周四(18日)在家中所量度的血氧亦较低,到急症室求诊,CT值为21,病毒量高,昨日离世。 另外,1名90岁已打2针的的女死者,有不少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竭、中风、皮肤癌、心律不正、认知障碍,本周三因气促及低血糖到急症室求诊,快测确诊,CT值为16.7,病毒量高,昨日离世。最后1位为84岁无打针女死者,有高血压、血脂、冠心病,她在7月30日因左边身无力到急症室求诊,快测发现染疫,CT值为20,病毒量较高,后到内科病房,右边肺有花,有中风、心肌梗塞情况,曾处方口服药,虽病毒量有转好,CT值一度上升至34,即病毒量较低,但由于死者本身有不同问题,延至昨日过身。 read more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今日(1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透露,本港目前已具备与内地通关的条件,两地正紧密商讨安排细节,应该很快有好消息公布。对于有指通关初期每日设1000个名额,近日又传出消息指每日有3000个名额,曾国卫说,具体数字要由双方专家根据科学共同决定。 他表示,明白市民希望配额越多越好,强调通关不可为内地增加疫情风险,初期会出现僧多粥少情况,而特区政府的目标是尽快「全民通关」,相信只要无特别情况发生,很快可以增加每日通关名额。被问到当局会否基于人道理由,分配少量名额给有探病需要的市民,曾国卫指,会考虑不同市民的诉求。 明天是立法会选举投票日,曾国卫说,今次选举首次设口岸票站,让身在内地的香港选民投票后可免检疫返回内地,在2.2万多名登记到口岸投票的港人之中,大约七成人住在广东省,其余6000多人身处其他省市及自治区,例如福建、上海、北京,远至内蒙古都有,形容这些坚持返港投票的选民「很有心」,令他很感动。 曾国卫说,内地防疫工作非常严谨,要让香港选民免检疫返回内地要做很多功夫,确保能够投票之余亦不会影响内地防疫工作,基于防疫考虑,口岸票站将不设公众观察点票,但港台会作实时直播。 他说,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政府对投票率没有定下指标,也没有特别期望,他亦留意到坊间有人公然呼吁杯葛选举或投「白票」,反映外部势力和反中乱港人士死心不息,强调这些行为违法。 read more
沙田大涌桥路今年6月接连发生2宗严重交通意外,运输署副署长邱国鼎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运输署检视后改善大涌桥路与多个连接道路交界设计,包括在路口加设道路标记,让驾驶人士可以清楚选定行车线;设混凝土安全岛,让驾驶人士转弯时选定行车线和减慢车速。 至于坊间关注俗称「孭仔灯」的附属灯号可能导致交通意外发生,邱国鼎指,已将大涌桥路部分路段交通灯「一拆二」,分别供直行和转弯的驾驶人士参考。 邱国鼎提到,运输署目前临时降低大涌桥路部分路段的车速限制至每小时50公里,明年起刊宪正式实施有关的新速度限制。 read more
现年23岁的浸会大学学生会前会长方仲贤,3年前在鸭寮街购买大批雷射笔,在遇警截查时逃跑,并在警方检取证物前重设手机。他早前被裁定抗拒警务人员及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成,今天(7日)在区域法院被判入狱9个月。法官游德康指,被告重设手机的行为影响控方举证,动摇本港司法公正基石,须予以阻吓,拒绝接纳辩方判缓刑的建议。 辩方今进一步求情指,被告获2间海外大学录取,将会在今年9月开学。辩方力陈有关拒捕罪是同类案件中最轻微,可以以罚款处理。至于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方面,被告罪成至今已还押约8星期,被告已得到重大教训,认为判缓刑并非不适合。 法官判刑时指,法庭早前已表明不接纳被告买雷射笔观星的说法,并判定该些雷射笔是准备在示威时使用。虽然被告抗拒警员的时间短促,但考虑到事件的前因后果,认为罚款不能反映严重性,阻吓性亦不足够,唯一合适选择是即时监禁,就此控罪判他入狱6星期。 就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法官指,涉案雷射笔功率庞大,如果有人使用,后果可以十分严重。此外,被告并非一时紧张下重设手机,而是抵达医院、冷静过来后才作的决定。由于取出iPhone电话卡需要特定工具,故推断被告有一定预谋。纵然警方仍可透过其他方法搜证,但被告的行为仍影响控方举证,就此控罪判囚9个月。 有关被告学业的考虑方面,法官表示,被告是在开审后才递交有关入学申请,他必然知道本案的裁决或判刑有机会影响其入读时间,又相信大学会批准他延迟就读。法官强调,2罪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性质相异,但顾及被告的背景等因素,酌情下令2罪刑期同期执行。 被告原面对3项控罪,指他于2019年8月6日,在鸭寮街携有10个能发出雷射光束的装置;同日在桂林街135号地下外抗拒1名警署警长;及在警员检取其手提电话为证物前,重新设置该电话。经审讯后,法庭早前裁定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不成立,其余2罪则罪成。 read more
近年立法会议事效率低下,乱象频生,反映本港选举制度存在明显漏洞。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9日)发表网志表示,本月19日港府将举行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亦是根据《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举行的第一场重要选举。他强调,保安局和辖下所有纪律部队已准备就绪,全力配合其他部门做好选举工作,确保活动能在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下进行。 邓炳强批评,近年立法会议事效率低,充满暴力,例如有反对派议员意图瘫痪立法会运作,内务委员会举行了17次特别会议仍未能选出主席,令内会停摆超过六个月,亦有人肆意拉布,严重影响民生。更甚的是,有人与议会外势力内外呼应,为暴力撑腰,不惜以「揽炒」为目标,策划借夺取立法会主导权而进一步破坏特区政府施政,严重危害香港的宪制秩序,挑战国家主权。这些乱象充分说明本港选举制度有漏洞,令反中乱港分子有机可乘。 他续称,堵塞漏洞,完善特区选举制度是重要和必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继制订《香港国安法》堵塞香港国家安全的漏洞后,再次从宪制层面主导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并由港府通过本地立法,使新的选举制度得以确立,让本港重回发展正轨,亦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打下强心针。 作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一员,他强调,会与其他成员严格把关,确保所有候选人都是真诚拥护《基本法》和真诚效忠香港特区之士,任何伪装者都将无法蒙混过关、进入特区的管治体制。而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亦进一步提升了选举的广泛代表性及均衡参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举委员会新增来自地区的扑灭罪行委员会、防火委员会以及分区委员会代表的组别,这些地区组织能真正反映普罗大众和基层意见,认真服务地区。 除选举委员会选举外,立法会和行政长官两场重要选举将于今年12月和明年3月举行,保安局会与政府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制订妥善保安计划,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确保所有与选举相关的活动能够顺利及有序地进行。 read more
「长者即日筹」门槛由本月11日起已下调至60岁或以上,领筹者毋须网上预约可即日打针,惟情况未见踊跃,港府决定索性将门槛取消。由本周五(27日)起,24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向12岁或以上专上院校和中小学的学生派发「即日筹」,每日合共派发约4,600个,供没有预约的学生,在派发筹号当天的指定时段于接种中心接种新冠疫苗。 规定下,由内地及德国研发的复必泰疫苗最低接种年龄为12岁,而由内地研发的科兴疫苗最低接种年龄是18岁,故此12至17岁欲打针人士只可选择复必泰。 港府表示,除东涌社区会堂和香港国际机场的接种中心因场地限制每日仅派100个筹,其他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则每日各派发200个筹,先到先得,派完即止,派发时间由每日上午7时45分开始。政府发言人说,领取「即日筹」的学生可由最多2名人士陪同接种,而陪同人士可一同接种疫苗。 read more
《立场新闻》多名高层涉嫌发布煽动性刊物被捕以及宣布停止运作后,《立场新闻》昨晚已移除网站及社交专页内容,只上载停止运作公告。 另一网媒《香港独媒新闻》亦在社交专页宣布,因应情况,为免误入法网,明年1月1日零时停止运作,并将于日内移除,所有有关人员同时解散。 read more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5日)于电台节目表示,本港新冠确诊宗数持续在高位,已进入平台期,但死亡率有所上升,相信是由于不少长者未有按时接种第三针或第四针加强剂有关。 何柏良指出,医管局的指定诊所及遥距诊症,未能应付现有的大量确诊病例,私营医生应放下心理关口,为新冠确诊者提供医疗服务,处理手法与流感病人一致便可。 何柏良续指,通关首月预计共有100万名内地旅客抵港,按上月内地入境旅客2%的阳性比率,以及农历新年前后确诊宗数可能上升,推算首月会有2至3万名染疫的内地旅客抵港。何柏良期望,私营医疗体系能提供协助,让染疫的内地旅客毋须涌到公立医院求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