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伟祝贺刘慕裳摘铜赞为港创历史

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今日(5日)祝贺香港空手道运动员刘慕裳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形赛事中夺得铜牌。
徐英伟说表示,刘慕裳把握良机全力以赴,为香港创造历史,让港人万分雀跃。全港市民为她的成绩感到欣喜和骄傲。

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今日(5日)祝贺香港空手道运动员刘慕裳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个人形赛事中夺得铜牌。
徐英伟说表示,刘慕裳把握良机全力以赴,为香港创造历史,让港人万分雀跃。全港市民为她的成绩感到欣喜和骄傲。
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明两日在线上举办。律政司长郑若骅今日(1日)出席论坛并致辞时表示,「十四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香港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为本港法律界提供极大发展机遇。 郑若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刚刚7月首次举行,通过考试的香港律师,可为在大湾区营商的各国企业提供全面法律服务,促进大湾区企业投资。而前海在去年亦开始容许涉及港资企业的民商事合同,自由选用香港法律作为合同的适用法,特区政府正寻求中央支持将措施扩展至深圳以至整个大湾区。 郑若骅相信,香港最大发展机遇在于地缘优势,独一无二的法律与经济优势,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既保障投资者权益,也能创造庞大就业商机。 read more
本港日前发现于英国大爆发的「Delta+」变种病毒(AY.4.2亚系)的确诊个案。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今日(8日)在电台节目指, AY.4.2变种病毒传染性较Delta变种病毒高,但暂未看到有更多严重个案。不过,他指由于英国多港人,需要留意回港的个案是否有AY.4.2变种病毒。他又指,现时机组人员仍免检疫,需要视乎疫情发展进一步收紧。 指Delta+有可能取代原有Delta病毒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指, AY.4.2、Delta+变种病毒传染性较Delta变种病毒高约10%至15%,有可能取代原有Delta变种病毒。不过暂时仍未看到有更多严重个案,而世界卫生组织亦将其列入受调查品种,而非受关注品种。 不过曾祈殷指多港人在英国,他们回港时需要留意确诊个案中有无AY.4.2变种病毒。而现时机组人员仍免检疫,他认为需要视乎疫情发展进一步收紧,政府应考虑从本地航空做起,以外防输入将风险减低,「(免检疫人士)应该有咁少得咁少。」 他又指,打完三针疫苗后抗体水平会提高,但不是零风险。他指于接种第三针后抗体水平未升高亦会感染病毒,不过病征未必严重。 倒数活动感染风险低 至于旅游发展局将会复办实体倒数活动,参加者需要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入场须扫瞄安心出行程试。曾祈殷指,由于参加者会戴口罩,加上会留在同一地点,疫情风险应比马拉松低。他指,本港多时无本地个案,认为若跟足现有防疫措施,活动的交叉感染风险较低,不过建议可考虑加上48至72小时的阴性检测报告。 read more
区议员宣誓9月10日展开,揽炒分子、前东区区议员蔡志强因未出席宣誓仪式而被即日取消资格,之后就无再交代去向。不过,蔡志强昨日(23日)突然在fb发文,透露自己出席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举办的放映活动,至于其fb个人简介中的居住地亦已改为曼彻斯特。换言之,蔡志强已流窜英国。 政府自9月10日开始分批安排211名区议员宣誓,蔡志强于宣誓日当天在fb发文狂妄宣称「绝不会参与有关区议员宣誓仪式」,帖文最后还公然以违反香港国安法的「光时」标语作结。 read more
香港警队昨日(30日)在香港警察学院首次举办「警察招募·体验日」,招募见习督察及警员。今次警察招募·体验日有1653人参加,而当中进行了遴选程序的共有754人,分别有192人投考见习督察职位,540人投考警员职位及22人投考辅警警员职位。投考人包括本地及海外大专院校的学生、在职人士及非华裔人士。 招募活动首次加入体验环节,让参加者透过不同活动,亲身体验入职体能测试、遴选过程和虚拟实境训练等。警队的机场特警组、反恐特勤队、警队护送组、警犬队、铁路应变部队和小艇分区更在场展示装备,并向参加者介绍其工作。现场亦设有见习督察及警员的投考工作坊、招募资讯摊位,参加者可即场报名投考见习督察、警员或辅警警员,并即日进行初步遴选。 警察招募‧体验日为有志投考见习督察及警员的人士提供一站式遴选程序,包括为见习督察申请人进行笔试;为投考警员的人士即日进行体能测试和小组面试,以缩短遴选程序所需的时间。获取录的考生最快可于8月进入警察学院受训。 警队全年均接受职位申请,有志投考见习督察、警员或辅警警员的人士可于网上提交申请表格,或将填妥的表格邮寄至警察招募组。有关警察招募的资讯,可浏览警察招募组网页www.police.gov.hk/recruitment。 read more
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补选12月举行。政府今日(26日)刊宪,公布补选获有效提名的6名候选人的姓名,以及经抽签决定,在选票上每名候选人的编号。 6名候选人包括中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民建联陈永光、新民党何敬康、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黄梓谦、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和工联会李广宇。 是次补选将于12月18日进行投票,超过1400名选委可投票选出4名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选举事务处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设立一个选委会界别投票站,供选委投票。投票时间为上午9时至11时30分。 read more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今日(29日)视察竹篙湾检疫中心,了解中心为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工作,以确保为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作好应变计划。 她听取了民众安全服务队(民安队)和卫生署同事汇报该中心现时运作情况,包括单位数目、最新入住率、如何安排合适单位予不同需要的入住人士,以及提升清洁效率以加快单位的流转速度等。 陈肇始教授表示︰“全球疫情因Omicron变异病毒株急速恶化,输入香港的确诊个案数目亦有上升趋势。根据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数字,在12月26及12月27日确诊个案中,有超过九成涉及Omicron变异病毒株。” 陈肇始提到,“有鉴于Omicron变异病毒株来势汹汹,为应对及防范Omicron个案的输入风险,政府将继续采取至为严谨的‘外防输入’措施,将发现有Omicron个案,并有可能导致当地传播及输出个案的海外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政府同时亦会密切监察相关海外地区Omicron个案有否广泛传播,并对发现有从当地来港的Omicron输入个案的A组指明地区实施更为严谨的加强监测措施,包括要求从‘加强监测A组地区’抵港人士抵港首四天须在检疫中心强制检疫和在抵港首七天须每天接受检测。” 陈肇始表示,“作为本港的主要检疫设施和‘外防输入’的一道重要防线,我知悉竹篙湾检疫中心已经为此作充分准备和应变。由于近日入住该中心的抵港人士和确诊人士的密切接触者的人数已有所增加,令该中心的工作较为繁忙,我衷心感谢在中心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卫生署、民安队、医疗辅助队、警务处和消防处的同事一直紧守岗位,为抗疫作出贡献。” 陈肇始教授上周四(12月23日)召开会议,与食物及卫生局、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为可能出现的第五波疫情商讨应变工作,以便有需要时,可迅速启动各项应变措施,包括在检测、检疫、隔离、治疗、社交距离等方面的措施均会即时加强。 她强调︰“我们目前正不断检视及调整防控措施和策略,务求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并继续以‘动态清零’为目标。” read more
政府扩大第三剂科兴疫苗的安排至特定群组以外的人士。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今日(23日)他与副局长、政治助理早上经网上预约后,下午到沙田源禾路体育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第三剂疫苗。杨润雄说,整个过程十分顺畅,他又感谢各医护及支援人员为市民作出悉心安排。 杨润雄表示,本港整体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刚达到7成,但观乎欧洲部分国家的经验,疫苗接种太慢又不普及是疫情反弹的其中一个原因,所以他再次呼吁接种率相对较低的年龄组别,包括儿童及长者,尽快打针。 杨润雄又说,在学校方面,政府已经公布由12月2日起,12至17岁青少年可以优先接种科兴疫苖,给家长和学生在复必泰疫苗以外多一个选择,他鼓励大家把握时间和机会,尽快接种疫苗,让大家的生活可以在更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回复正常。 read more
今日(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安排一系列以“国家安全护我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项目,包括播放特备节目、推出国安教育图书、举办校园活动等。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发表网志,呼吁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和节目,提高国家安全意识,以更好地履行《香港国安法》所要求的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 邓炳强说,回想2019年6月起的“黑暴”,相信对很多香港人来说仍然历历在目,期间发生的社会动荡,暴力和破坏程度前所未有。《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是香港国家安全的转捩点,香港由乱变治,暴力威胁大幅减退,整体治安有所改善,市民生活回复正常,经济、民生得以重新出发,《香港国安法》对维护香港社会安全和稳定的成效有目共睹。自《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保安局和警务处连同其他相关纪律部队积极依法采取多项执法行动,成功防范和制止不少危害国家和香港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邓炳强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方面取得具体成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面对主要挑战: 截至目前,警方国家安全处共拘捕182人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当中114人已经被检控,另有5间公司亦因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被检控。被捕人士当中,包括危害国家安全领头人物——黎智英及相关同谋人。此外,多年来荼毒香港市民的洗脑机器《苹果日报》亦停止运作,而壹传媒集团亦已被法庭正式颁令清盘。在法庭审讯的另一宗危害国家安全罪行案件中,有受审人士更揭露一名前身是外国情报员的人与黎智英是反中乱港组织“揽炒团队”的幕后主脑和金主,该组织以往不断请求外国制裁本港及内地官员。上述的执法行动,有效制止有关人士继续滥用新闻自由,以图反中乱港、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稳定。 警方国安处已拘捕涉嫌串谋通过“35+”计划操控选举的多名涉案人士。有关人士意图通过该歹毒的计划,以取得香港特区立法会的大多数议席,从而瘫痪并严重干扰、阻挠、破坏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履行职能,当中47人已被起诉“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这些人士包括前立法会议员、前教授、前区议员、大律师等等。假如他们歹毒的图谋得逞,社会、经济、民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就“支联会”涉嫌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特区政府依法控告支联会及3名相关人士“煽动他人颠覆国家政权”罪,并采取一系列的执法行动,包括:根据《香港国安法》下的《实施细则》要求“支联会”提交资料,并就“支联会”没有遵从有关提交资料要求,控告五名相关人士;根据《实施细则》冻结“支联会”的资产;并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建议行使《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下的相关权力,命令公司注册处处长将“支联会”从公司登记册中剔除,“支联会”已告解散。 着力应对本土恐怖主义的威胁。2019年的“黑暴”孕育了本土恐怖主义,种种迹象显示,犯案人有能力、有知识,更加有实际的行动去策划行动。面对不容忽视的本土恐怖主义潜藏威胁,保安局和相关纪律部队全力打击:截至2021年底,执法部门共侦破超过20宗涉及爆炸品、枪械或弹药的案件,当中涉及六支真枪,以及19宗涉及爆炸品,包括外国恐怖袭击常用的炸药TATP。警方亦侦破危害国家安全的激进港独组织“光城者”,该团伙企图于铁路、法庭等公众地方发动炸弹袭击以图达致政治目的,罔顾市民大众的生命安全。 部分“港独”分子仍然死心不息,继续利用媒体、文化艺术、刊物等不同的“软对抗”方式,进行鼓吹及渗透,灌输“港独”思想。为打击这类“软对抗”的行为,执法部门透过激活现有的《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及第10条,对作出具煽动意图的行为或发表煽动文字或刊物的人士采取行动。至今已拘捕34人,当中21人已被检控,一间公司亦因涉嫌干犯相关罪行被检控。被起诉人士包括“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的成员,他们涉嫌透过发表“羊村系列”儿童漫画,美化暴徒和逃犯,以煽动儿童憎恨政府,被控“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而职工会登记局亦已跟据《职工会条例》撤销该会的工会登记。 邓炳强指出,《香港国安法》及相关本地法例在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方面发挥成效。《香港国安法》同时发挥强大震慑力,外部势力已见减退,鼓吹“港独”的情况亦不断减少,众多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亦相继自行解散或停止运作,国家安全的风险已经大为减少。这些成效得来不易,我们不会掉以轻心,更需要居安思危,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死灰复燃。 邓炳强提到,近年,外部势力不断干扰和抹黑香港特区的事务,并通过属间谍性质的活动、“软对抗”等,继续试图危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会密切留意并作出应对,更要防范本土恐怖主义活动,包括“孤狼式”袭击及本土恐怖主义团伙。执法部门会继续根据证据、严格依照法律,以及按有关的人士或单位的行为而采取执法行动,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要做到到位,防范、制止和惩治的手段必须并行:除严正执法外,我们亦会继续循多方面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包括尽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加强国家安全和反恐情报系统以及各纪律部队之间的协作;订立网络安全法例,以及继续透过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邓炳强强调,保安局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市民国安意识的工作。为加深市民对《香港国安法》的立法背景、重要性及其意义的认识,保安局于2021年7月推出《香港国安法》网上虚拟展览,到访人次至今已超过20万。保安局亦正与教育局携手推展“2022年国家安全齐参与”计划,透过标语创作及海报设计和网上问答形式的比赛,推动全港中、小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让国家安全教育植根校园。此外,我们各纪律部队会继续透过其青少年团,协助我们的青少年培养良好品格、正向思维和守法意识,以及协助他们认识国家发展,从而提高对国家的了解,加强国民身份认同。 read more
本港确诊屡创新高,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16日)新增4,285宗确诊,较昨日(15日)1,619宗攀升逾倍,另有7,000宗初步个案。她认为反映上升趋势尚未回落,与早前上升趋势脗合,社区仍有传播,呼吁大家减少社交活动。 张表示,今日公布的个案有1,000宗为医管局直接确诊,3,200多宗是当局的化验所检测,当中有48人怀疑感染Delta变种;有3,138宗未染到L452R;余下40多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医管局的检测则不会做变种的检测。确诊个案中,21宗为输入个案,其余属本地感染病例。另有约7000宗初步确诊,继续创新高。 她又指,张表示,前日(14日)初步确诊样本内有1,200样本至昨日仍未完成检测,翻查部分检测样本仍在私人化验所,尚未送至卫生防护中心,促私人化验所尽快送样本至卫生防护中心。另外,有约20间老人院及残疾人士院舍出现初步确诊。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现时共有2,654名确诊患者分别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管局传染病中心、位于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及公立医院留医,另有约2,000人在竹篙湾隔离。其中17名确诊病人情况危殆,其余病人情况稳定。截至今早9时,共有238名确诊病人在过去24小时康复出院。她指,公院现已削减4至5非紧急服务,包括预约检查及覆诊等,另外陪产服务亦暂停,以纾减压力,又透露公院隔离病床的使用量已多于9成。 此外,公立医院有超过120职员初步确诊,约20名职员为密切接触者;另外,也有约20名病人在入院筛查验出病毒,100多名同房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张竹君表示,现时没有详细确诊大厦的分布,若确诊数字较多,则会连续围封检测,盼能找到危殆个案。 read more
在举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之际,国家再向香港送出大礼,宣布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葵青区区议员、全国青联委员郭芙蓉近日表示,这充分反映国家对香港的信任、对香港青年的关爱,期待未来看到港产航天员升空。 郭芙蓉指,过去港人对他国精彩纷呈的太空竞赛只能表达羡慕之情,几乎完全没有参与的机会。直到2003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后,港人注意到国家的航天事业同样有着骄人的成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后每次在香港举办国家航天成就展都能引起港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极大兴趣,坊间亦出现希望参与国家航天工程的呼声。 近年来,香港一直有参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包括理大设计和研制的「嫦娥三号」及「嫦娥四号」月背探测任务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嫦娥五号」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以及「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等。郭芙蓉说,今次出现突破性进展,港人有机会自技术支援的幕后工作走到台前。 郭芙蓉续指,香港的科研理论水平一向有目共睹,但在应用环节却始终乏善可陈,相信香港一旦有「载荷专家」入选,必然能引起全社会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有助于推动各方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并吸引更多青年入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