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禁评议会学生入校园杨润雄:决定合理非惩罚学生
港大校委会禁止所有参与港大学生会评议会上月7日会议的学生,进入港大校园范围及使用大学设施和服务。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7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尊重大学决定,大学如认为相关学生将为学校带来风险而作出有关决定,行为合情合理。
杨润雄指出,港大是以风险评估的角度作有关决定,并非惩罚学生。他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学生包括劝喻、解释,亦包括惩罚,要帮学生「学好」,令他们明白做事有后果。
港大校委会禁止所有参与港大学生会评议会上月7日会议的学生,进入港大校园范围及使用大学设施和服务。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7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尊重大学决定,大学如认为相关学生将为学校带来风险而作出有关决定,行为合情合理。
杨润雄指出,港大是以风险评估的角度作有关决定,并非惩罚学生。他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学生包括劝喻、解释,亦包括惩罚,要帮学生「学好」,令他们明白做事有后果。
的士司机的电子支付系统难以分帐,每次交易均要收取手续费,但因电子消费券吸引市民消费,传统行业如的士业的营业额亦上升。八达通营业及市务总监李玉儿昨日(14日)指出,的士业在本年8月至11月的月均使用八达通的收入,较1月至7月激增约4倍,证明市场有需求。 使用八达通领取电子消费券者,仍有最后一期1000元可领取。政府早前指约300万名首批电子登记以八达通领取消费券的市民,可于本月16日获发余下的1000元消费券,该笔消费券不设使用期限。 李玉儿指政府派发电子消费券后,不少行业的消费金额亦增加,其中餐饮、电子产品、家庭用品、衣服鞋袜等销售额使用八达通付款的金额增幅最大,网店商户使用八达通付款的营业额亦增加超过2倍。 总体而言,她指本年8月至11月下旬,即消费券计划开始后,较1月至7月,即消费券计划开始前,市民使用八达通的消费金额增长逾2倍、消费笔数增加逾1.5倍,更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消费券不单带动新兴行业,李指传统行业如的士业使用八达通亦增长超过4倍,交通使费方面录得较大升幅,同时呼吁的士司机安装电子支付软件,方便市民使用。 另外,透过八达通App成功登记转数快银行转帐服务及增值八达通卡,以该卡在零售及交通消费累积金额每满100元,可累积1次机会抽奖获得MIRROR限量版八达通卡。 read more
湿疹﹑哮喘和鼻敏感是本港儿童的常见敏感病,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陈凯欣博士联同基督教联合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陆志刚医生和郑正禧医生,于去年统筹一项全港儿童敏感病研究调查(ISAAC),访问超过2200名学童和1800名家长,发现香港儿童湿疹和鼻炎的发病率较国际数据高,又提到环境因素和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因素,均有机会导致敏感病病发率的改变。 研究指出,与全球各地区2013年的数据相比,香港6至7岁学童在过去一年有湿疹和打喷嚏、流鼻水或鼻塞症状(鼻炎)的比率,以及13至14岁学童同期患鼻炎症状的比率,均较全球各地区高。 而今次的调查访问了19所小学的小一和小二学童及其家长,共分析了1165个亲子数据,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发病率分别为41.6%、5.5%、59.4%和46.1%,相比2004年香港数据,曾患湿疹,鼻炎及鼻敏感学童有上升趋势,只有哮喘的发病率下降。 而1,083名来自25所中学的中二及中三学童,以及636名中二及中三学童家长的数据显示。受访者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的发病率分别为26.5%、6.1%、62.0%和47.4%,相比1997年的数据,曾患湿疹和鼻炎的中二及中三学童学童亦上升。 研究指, 摄取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增加、肥胖症病发率上升和气候变化,以及新冠肺炎所衍生的压力和外出活动频率上的改变,均是导致湿疹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原因,此外,新冠肺炎导致的行为改变亦都有机会影响鼻炎和哮喘的病发率。 报告提到,患有严重湿疹学童的身体、情绪、社交和社会心理功能较差,又引述以往报告指,湿疹儿童的父母压力较大,抑郁水平较高,长期关注和担心疾病的症状对父母而言,会构成生理和心理的挑战。港大与小童群益会合办「童心同行」-亲子湿疹管理课程,将于下月进行,是全港首个为家长而设的湿疹课程,旨在加强家长对湿疹的知识和提升儿童与家长的生活质素。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恶化,今日(15日)新增1619宗本地确诊个案,初步确诊个案约5400宗。政府自今晚7时起围封上水清河村清朗楼进行强制检测(不包括位于地下的香港小童群益会赛马会粉岭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受检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检。政府目标是在明日(16日)约中午12时完成围封强检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近日出现曾在上址居住的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初步涉及变异病毒株;另外上述大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查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围封检测行动。 政府已经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晚11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有特别困难的人士安排上门采样。 房屋署设立热线电话2671 7939,由今日下午7时起运作,供受强检市民查询及求助。 read more
港版健康码一旦有追踪功能易引发私隐问题,如全民强制使用亦会。经常来往中港两地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内地健康码系统利用手机的大数据去找出与确诊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转咗做黄码」,持黄码的人无法坐地铁、的士,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但内地人并不会埋怨,「渠哋唔会投诉」,因为大家都明白是为了抗疫。卢宠茂直言,有人觉得使用定位、电讯商提供资料去追踪是侵犯私隐,但他则认为疫症就如战争,必然「好多自由会失去」。他称内地市民对于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 卢宠茂为了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时常都穿梭中港,他指即使现在深圳并无疫情,出入医院、政府部门、大型商场都仍需出示粤康码,个别机构亦会扫描健康码。除了健康码外,若到访政府机关和公共场所,更需同时出示「行程卡」,「行程卡」是一个手机程式,会根据用家手机网络的转变,自动纪录使用者过去14天曾到访的城市,「例如去深圳大剧院,或者去政府部门开会,就要睇埋行程卡,保证14日内无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各省市健康码资料互通有人「一落机就转黄码」 他称,虽然全国不同省市都有自己的健康码,但资料则是全国互通,例如广州在数个月前爆疫,有相关的接触者乘坐飞机到其他省市,「一落机就转咗做黄码。」 为了抗疫内地人不会投诉健康码突转色 卢宠茂指,内地健康码系统利用手机的大数据去找出与确诊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间就可以转咗做黄码」,持黄码的人无法坐地铁、的士,也不能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即时到医院做检测,「例如我哋医院会有绿色通道畀佢哋,唔使预约就可以验,6个钟就有结果。」他称内地人并不会投诉自己的健康码突然被转色,因为大家都明白是为了抗疫,而且知悉自己有风险而去接受检测,亦能令自己和家人安心。 他直言,有人认为使用大数据是侵犯私隐,但他则认为疫症就如战争,必然「好多自由会失去」。他称内地市民对于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啲市民好proud(自豪),觉得有码就有自由。」 建议政府推港康码供市民自由下载 卢宠茂坦言,香港政府虽然有公布确诊者行踪,并要求有共同曝露史的人接受强制检测,但实际上无法确保这批人真的有做测试,他相信内地卫生部门对于这种做法仍然不满,直指若香港想通关,必须作出改变。被问到香港的健康码应否参考内地或澳门的做法,他指自己每天都使用粤康码,「睇唔到有咩需要担忧」,他认为政府可以改良港康码,并让有意使用的市民下载,「应该畀选择想用呢种功能去保护自己慨人,做咗出嚟,想用就去用。」 (来源:香港01)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发言人今日表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家中的一名外籍家庭佣工今日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初步阳性。该名外佣会尽快按卫生署指引交回深喉唾液样本作化验。 李家超及家人已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为阴性,并会尽快交回深喉唾液样本作化验。为谨慎起见,李家超返回家居进行自我隔离。 李家超原定今日下午以视像出席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会议,向财委会申请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拨款,现改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代为带领相关官员出席。 read more
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今日(9日)出席一个座谈会时表示,创科发展对香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把香港创科发展起来,香港要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也会面对更艰苦的情况。国家重视科技发展,香港应研究增加科研经费拨款,以及增加科研人才培养。 谭铁牛分享早前在北京参与两院院士大会的看法。他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的发言,指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奕的主要战场,要做到科技强、国家强,必须要在基础研究方面,突破瓶颈的问题,国家实验室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都是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国家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国家综合创新中心。 谭铁牛认为,香港的基础技术研发是强项,能与深圳优势互补,也是中西文化交汇地点,在创科发展有所作为,应该利用河套地区的项目,令香港在国家自强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作用。 谭铁牛强调,国家重视科技发展,香港应研究增加科研经费拨款,以及增加科研人才培养,相信科技创新能为香港发展注入新动力,以及为年轻人提供具优势的工作岗位,亦能令香港更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539a2a39784aa6806c5059efe3dce0c1.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9日)新增897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3宗为输入病例,包括9人昨日(8日)在机场发现,当中6宗乘国泰航空CX798航班由印尼抵港;其余属本地感染。另录得1,638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2,535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75,631宗。此外,再有62名确诊患者病逝,包括53人昨日在公立医院离世。 昨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32间安老院舍及7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49名院友及11名职员。张竹君提到,部分市民做快测后,即使结果没有验出新冠病毒,仍到网上平台呈报,她提醒公众如结果并非确诊,则毋须呈报。 另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日(9日)公布,新增62宗新冠病人死亡个案,其中有53名染疫病人为昨日(8日)死亡,涉35男18女,介乎58至107岁。死者包括34人来自院舍,其中48人逾65岁,其中34人无打新冠疫苗、13人打一针、5人打2针、1人打3针。第5波疫情至今共有8,492名死者。另外,现时共9,285人留医;过去24小时新增3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17人情况严重,66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昨日有两名较离世病人较年轻,包括1名58岁男病人,有长期病患,有神经内分泌瘤,扩散至脑、骨、肝,于3月24日因血含氧量低等到急症室,检测发现确诊,转到内科病房,惟不幸昨日离世;另一人为60岁男病人,本身有运动神经源问题,长期卧床,曾有吸入性肺炎,另外有糖尿及高血压,于4月3日快测确诊,及发烧入院,有处方口服药,惟最后昨日不幸离世。 因数据滞后,4月7日再呈报有9人离世,涉5男4女,年龄介乎58至96岁。过去一日有1,543人出院,7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8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另医管局累计共21,628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0,379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整体死亡个案涉3,452女及5,040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当中有8宗为儿科病人,而60岁或以上长者个案,占整体96%。无打针的死亡率为2.91%,打一针为0.92%,打两针为0.15%,打三针为0.03%;至于在80岁以上长者,没打针的死亡率为15.84%,打一针为6.3%,打两针为3.58%,打三针为0.97%。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哀悼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 李家超表示,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市民,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李家超指,伊丽莎白二世在位七十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备受英国人民尊重、爱戴和赞许。 李家超说:「在英国举国哀悼之际,我们谨向英国人民致以深切慰问。」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在6月17日动员逾500人,于多区采取行动,拘捕5名壹传媒高层,包括时任壹传媒行政总裁张剑虹、总编辑罗伟光、集团营运总裁周达权、苹果日报副社长陈沛敏及苹果动新闻平台总监张志伟,其后周达权及张志伟获准保释,2人今日(17日)下午分别到西区警署及黄大仙警署报到。据了解,周及张获准续保,须于今年12月初再到警署报到,旅游证件仍被扣留。 今日下午约3时,周达权身穿短袖上衣到达西区警署,同行有1名身穿西装的男子及1名女士。而张志伟亦在下午约2时45分,与1名女子到达黄大仙警署。二人在警署逗留约1小时后离开。 警方国安处6月拘捕5名集团高层。当中张剑虹及罗伟光,连同集团旗下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苹果互联网有限公司等3间公司,被控一项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违反《港区国安法》第29(4)条,及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条例》第159A及159C条。 现时案件已被国安法指定法官、总裁判官苏惠德批准案件押后至本月30日再讯,期间张、罗2人继续还押监房看管。 read more
男团MIRROR于上月28日在红磡香港体育馆举行演唱会发生意外,昨日(11日)晚上近8时,一批工人抵达红馆,清拆音响及舞台装置。至近晚上11时许,3名西九龙总区重案组探员率先抵达红馆视察,至今日(12日)凌晨接近2时,逾20名探员联同政府化验所人员抵达场馆通宵搜证,预计至今日中午完成。 消息指,警方计划移走舞台支架装置及音响器材等作进一步调查。 意外发生当日,一组悬挂半空的巨型屏幕,在演唱会进行期间突然飞堕而下,击中台上2名舞蹈员,其中一名伤者阿Mo(李启言)目前留医深切治疗部,情况危殆,维生指数稳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