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巡查西九娱乐场所至少拘115人「一哥」萧泽颐亲临督师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25日)出席立法會議員顏汶羽、黃俊碩及陳仲尼辦事處的開幕禮。 陳國基致辭時表示,九龍東由工業區變為商貿區,政府將加強官、商、民合作,致力發展九龍東成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以及優質的居住消閒地區。他說,官員及議員都要切身處地了解市民想法,同心協力解決社會問題。 陳國基又指,「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基本,要確保全體市民準確貫徹落實。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香港国安法让本港由乱转治,完善选举制度推动香港走进「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周日(19日)将迎来第一场重要选举——2021年选举委员会选举,下一步便是新一届立法会选举以及行政长官选举。这是逐步从制度上巩固及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让香港不再内耗空转,迈向提升治理效能,朝着提升市民生活质素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逐步破解困扰香港已久的深层次矛盾,为香港的长治久安打开新局面。 陈茂波又说,最近在不同媒体的访问中,聚焦点都落在「十四五」规划、前海方案、跨境理财通和债券通(「南向通」)等新发展,为香港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中,香港也正迎来发展新阶段,经济朝着增量、提速、更优质的方向迈进。 read more
有报道指,浸大昨日(22日)向学生发电邮,指本港疫情回稳,过去一个月没有本地感染个案,决定下学期继续面授,课堂录影亦会同时继续。 浸大曾于今年5月安排2021/22学年第一学期起全面恢复面授课堂,并表示为便利学生学习,将继续设课堂录影。学生进入校园前必须完成网上健康申报,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口罩,在课堂上禁止饮食,并须保持适当社交距离。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023ce40dadc16a8717176f08b219b83b.mp4 香港新冠疫情回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734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2宗为输入病例,其余全属本地感染;另录得538宗经快测呈报平台登记个案。因此,今日共新增1,272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81,664宗。死亡数字方面,新增62宗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54人于公院病逝。 张竹君表示,观察到快测数字比核酸多,可能是因政府多鼓励,令市民多了做快测,期望过去3日无做快测的人士亦同样可以做快测。12宗输入个案,当中有10宗为昨日(12日)抵港,包括法国、德国、上海、印度、美国、尼泊尔及新加坡。 昨日无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18间安老院舍及2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25名院友及3名职员。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表示提醒,一连四日的复活节假期将至,理解市民趁假期外出,但仍要谨记遵守社交距离措施,避免人群聚集活动,以确保逐步回复正常生活,以免疫情反弹。 香港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8,735名死者,呈报个案的病死率约为0.739%。整体死亡个案涉3,581女5,154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补充,昨晚呈报6名染疫病人危殆,当中4人无打针、2人打一针;7名病人严重,54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部留医。截至今日零时零分,过去24日小时有54名染疫病人离世,涉及24男30女,年龄介乎56至106岁。当中21人来自院舍、35人无打针、15人打一针、3人打两针、1人打三针。 李立业表示,其中一名56岁女死者,有多发性骨髓瘤背景。她3月14日曾接种由中国复星德国药厂合作的“复必泰”疫苗,3月20日上午因头晕到东区医院求诊,经发现后肾功能转差并染疫,院方曾开口服抗病毒药,惟情况持续恶化,于4月12日早上离世。 另一名57岁男死者无打针、无特别病历,有高血压。他3月26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当时无胃口,医生诊断发现有黄胆、肝酵素上升,认为是阻塞性黄胆症,故要求入院外科检查。他4月1日检测发现染疫,故处方抗生素及类固醇,住院期间检查曾进行超声波,发现大肠、肝脏有不正常阴影,可能是癌症。他病情持续恶化,4月12日下午离世。 另外,由于数据滞后,4月11日有8名染疫离世病人未公布。涉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0岁。过去一日有1,544人出院,3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5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反弹,确诊数连续6日破4千。政府今日(27日)表示,确诊人士如病征轻微而家居环境适合,可居家隔离,期间须遵从隔离要求,并戴上电子手环。 政府表示,居家隔离期预设为14日,已打2针新冠疫苗的人士可以有条件提早完成隔离: 如确诊者已接种2剂或以上新冠疫苗,须居家隔离7日,若第6日及第7日快测结果为阴性,处康复状态,即可解除隔离。若第6日及第7日的其中一日快测结果为阳性,则需继续接受隔离及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检测,直至连续2天取得阴性结果; 如确诊者未接种新冠疫苗或仅接种1剂,须居家隔离14日,若第14日快测结果为阴性,处康复状态,即可解除隔离。若第14日快测结果为阳性,则需继续接受隔离及每日进行快速抗原检测直至取得阴性结果。 政府指,完成居家隔离人士可自行剪掉电子手环和删除手机内的「居安抗疫」流动应用程式。若在非指定情况下剪掉电子手环或删除“居安抗疫”程式,会被视为违反隔离令,最高可判处罚款1万元️及监禁6个月。护己护人,感染人士必须严格遵守隔离令,合力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 read more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紫荆文化国际论坛——‘一国两制’的成就与展望”今日(16日)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并致辞。她回顾其任内的成就,指香港已进入稳定、繁荣及充满机遇的新时代。林郑月娥表示,自己即将卸任,相信香港未来在政治上将更稳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经济未来将更稳固。 林郑月娥指,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经得起时间考验,亦克服了重重挑战,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她提到其任内,特区政府曾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终在中央及时干预下,在宪制层面采取行动,挽救当时的局面。她强调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及完善选举制度下,为「一国两制」得以持续实施,奠下坚实的基础。 read more
就英国在十二月十四日发表的「香港半年报告」(报告)对香港的不实评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昨日(十二月十四日)回应如下: 「我们坚决反对报告中的多项针对香港特区政府的不实指控。香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是一个在『一国两制』下享有高度自治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区政府再次敦促英国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借香港事务干预国家内政。」 完善选举制度 「我们坚决反对报告内针对完善选举制度的失实指控。正如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夏宝龙早前在《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的发言指出,即将进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具有四个特征,即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及公平竞争性。」 「完善选举制度令『爱国者治港』原则得以全面落实,确保立法会议员均为爱国爱港及以国家发展利益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依归的人士。在此基础上,第七届立法会的候选人来自不同背景及政治光谱,其多元性彰显经完善的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及政治包容性。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将分别通过选举委员会选举、功能团体选举、分区直接选举产生,平衡了香港的整体利益、界别利益和地区利益,立法会选举保障了均衡参与性。此外,是次选举各候选人的良性竞争亦反映新选举制度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为确保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及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以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是及时和必须的。特区政府会致力确保公共选举在公平、公开和诚实的原则下举行。」 《香港国安法》 ...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今日(23日)于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在会上表示,2021立法会选举已经顺利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从历史角度揭示回归前港英殖民统治时期的不民主本质,提醒我们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之下才真正开始香港民主发展进程。 李慧琼说,中央始终坚定支持香港民主发展,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曾出现三次民主发展契机,分别为修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为实现普选目标定下时间表、为实现行政长官普选规划路线图。令人遗憾的是,反对派对政改方案采取否定态度。除政治考量,不理解反对派有何理由否定三次政改。这段历史让我们反思,选举制度应该如何设计,才能选出以社会整体利益、而非以个人政治利益为重的议员。 李慧琼提到,「逢中必反」的议员标榜「港独」、否定国家基本宪制原则、煽动社会仇恨,他们在任何民主制度里面都只会破坏民主建设、阻碍民主发展。他们为反而反,为达到反政府的目的疯狂「拉布」,为谋求曝光侮辱他人、攻击伤害同僚,结果致很多有关民生的法案无法上台,拖延建屋计划,破坏市民民生基本利益。如果民主就是如此发展,那绝大多数理性市民都不会苟同他们所谓的「民主」。 李慧琼指出,新选举制度针对这些问题加以纠正,通关落实「爱国者治港」,保障国家安全,香港民主才有了真正可发展的基础。通过立法会三个板块组成结构的优化,香港立法会可让更具广泛代表性的各阶层精英议员参与。相信他们会以关心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为已依归,提升议会整体能力和表现,发展香港特色民主,并成为民主全过程中的一部分,让香港选举回归理性辩论、良性竞争。此外,地区直选从原先的「比例代表制」改为「双议席单票制」,相信可以更有效处理之前鼓励政治力量走向极端化的问题,让选举结果更客观准确反映主流民意,促进民主健康发展,新选制的这一优势会随着时间逐渐显现。 李慧琼提出到,此次选举是一次公平公正的选举,每一张选票都是由参选人辛苦得来,参选人必须深入社区,谦卑面对选民,落实政纲,任何人试图诋毁这场选举,都是对投票者的侮辱;此次选举是安全有序的选举,市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爱国爱港参选人受到极端分子暴力攻击,参选人的家人安全备受威胁,他们甚至恐吓选民企图阻止投票。在这样的情况下,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又如何得以保障。所谓的「自由民主」破坏公义,当初声称为「自由民主」维护公益的人,他们今日有什么理由对香港新选制说三道四。 李慧琼强调,这次立法会选举,是香港民主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接下来立法会议员需要做的就是以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为重,推动良政善治,促进社会发展,增进市民福祉。「霸权」式自由民主无法做好的部分,我们要做好这「下半场」,就可以让更多市民认识到新制度的优势,参与香港民主建设。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将香港民主发展推向更大成功。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于今日(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作主旨发言。陈冬说,他来香港工作这五年,一个很大的不解是,香港部分人简单用「二分法」,划分所谓「民主派」和「建制派」,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更奇怪的是,反对政府、对抗国家、攻击中央倒成了「民主派」,这是细节中的魔鬼、话语里的骗术、处心积虑的谎言,是对民主的歪曲和亵渎。 陈冬指出,香港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宪制地位和实际情况,决定了其政治体制的基本属性是一种地方政治体制,其民主制度不应照搬任何其他地方的模式,必须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宪法和基本法,切合香港实际,探索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央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创造性地建立了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还制定了保障、规划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的有关法律,并在具体实践中真心诚意地推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民主向前发展。历史事实证明,中央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维护者和推进者。 陈冬强调,只有符合自身实际、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民主才是好民主。新选制下立法会选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好的民主,应凝聚社会共识,而不是造成社会撕裂和冲突;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不是导致社会阶层和利益固化;应保持社会稳定有序,而不是带来混乱和动荡;应让社会充满向美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而不是充斥假恶丑的负能量。陈冬说,这让我们更加坚定香港民主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再次确认香港特色民主这双「鞋子」是合脚的、舒适的,香港所走的民主之路是光明正道、康庄大道。 陈冬最后表示,再过几天,我们将跨入2022年。今天的香港,由乱到治的局面不断巩固,局势不断向好发展,正呈现出一幅全新的气象,昭示着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read more
疫情下港深两地来往障碍重重,深圳针对健康驿站网络攻击和“黄牛”代预约行为采取多种防护限制措施,并增设“人文关怀名额”,允许8类特殊人士申请入境,包括年满70岁长者、无人照顾儿童等;且不会占用深圳湾口岸每日2000个名额。 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黄国称新措施受欢迎,在消息公布后,工联会收到约100个查询,希望内地提供更多讯息,包括须提交证明文件等。黄国又提到报读内地大学的港人约有4000多人,希望争取特殊名额予就读内地大学的香港学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