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大湾区之声热评:要彻底清除「教协」残毒
已沦为过街老鼠的香港「教协」8月10日宣布解散,并即时停止招收新会员和续会安排。这个长期祸害香港教育、荼毒青年学生的反中乱港组织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完全是咎由自取。社会各界呼吁尽快依法展开调查,彻底清除「教协」残毒,还香港教育一片净土! 自诩专业但事事政治挂帅的「教协」,早已丧失教育初心,沦为政治工具。「教协」拥有近10万名会员,是香港教育行业人数最为庞大的组织,理应坚守其「为提升教育专业和教师权益而奋斗」的宗旨。但近年来,从反对推行「国民教育科」,到非法「占中」以及「修例风波」,「教协」频频充当政治动员角色,其会员教师公然鼓动学生参与非法活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批评,「教协」作为全港最大的教育组织,近年来立场已明显偏离本职,甚至违反教育专业操守,令政治问题甚至是反政府、反中央的情绪进入学校,可以说是骑劫了整个教育界。 过火的「教协」终于被冷水淋熄。本月初,特区政府教育局宣布全面终止与「教协」的工作关系,不再视其为教育专业团体。一石激起千层浪,曾经不可一世的「教协」遭到当头棒喝,核心成员马上巧言令色地否认社会各界对其的指控,又试图以退出反中乱港团体和承诺今后将做好教育本业等伎俩挽回局面,但其斑斑劣迹早已导致信用破产,唯有走上解散的末路。 「教协」解散但其恶行不能一笔勾销。据港媒报导,「教协」拥有数亿港元资产,长期以来通过低价超市等福利笼络人心,社会各界纷纷质疑其庞大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如今「教协」突然宣布解散,又马不停蹄出售物业,有业界人士直言担忧该组织核心人物转移资产、金蝉脱壳,呼吁相关部门及时依法调查,避免「教协」残毒继续祸害学生。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11日在接受大湾区之声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特区政府将配合执法部门对「教协」的过往不法之举进行调查,彻底净化校园生态环境。 青年一代是香港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一国两制」事业的接班人,绝不允许别有用心的人在教育系统胡作非为,对学生灌输错误的价值观,破坏香港发展大局。随着「教协」解散,香港教育重回正轨,社会各界须借此全面提高国家安全意识,清除「教协」残毒、扫除行业阴霾,令从业者能谨守教育初心,专业、专心、专注地教书育人,为香港「一国两制」事业培育更多爱国爱港人才。 read more

郑若骅向逾千教师讲解国安法冀向学生传授正确知识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13日)出席大埔区小学暨幼稚园联校教师专业发展日,向来自33间学校、逾千位在现场及网上参与活动的校长和教师阐述《宪法》《基本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完善选举制度的重要性,加深教育界对这几方面的正确理解。 郑若骅表示,当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出现缺口,却难以在一段可见时间内自行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立法,全国人大有权责按照《宪法》和《基本法》从国家层面改善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订立香港国安法以堵塞相关漏洞,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她强调,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全国人大按香港实际情况完善选举制度的决定,拥有坚稳的法理基础,并且充分体现了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及公平竞争性,推动香港实现良政善治,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郑若骅期望,教师能够向学生传授关于《宪法》《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的正确知识。她并呼吁选民在12月19日的立法会选举中踊跃投票,选贤任能,一同为香港建设美好将来。 read more

陈帆国庆日落区探访称竭力增加公屋供应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国庆前夕走访慰问本港多区基层人士,探访笼屋户期间,表示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住房问题。事隔一日,负责房屋政策的运房局局长陈帆,便与立法会议员郑泳舜,一同前往深水埗探访基层,包括新来港以及单亲综援家庭。 陈帆下午先去到深水埗,和立法会议员郑泳舜探访了两个劏房家庭,了解劏房租务的最新情况。陈帆就居住和日常生活与市民交流,感受到劏房户对公屋的期待,亦高兴听到政府新推出的现金津贴对纾缓劏房家庭的财政压力有帮助。随后陈帆又去到长沙湾村,了解屋村管理,跟居民聊天,探访一位住在公屋的80多岁独居长者,听他分享居于劏房的困难和迁进公屋的喜悦。 陈帆接受记者追访时表示,会加大力度增加房屋供应,包括增加公共房屋和过渡性房屋,“我们会尽量做”,又希望劏房租务管制能顺利通过。被问及今日是否因应骆惠宁而落区,陈帆则指特区官员过往都会与地区人士、志愿机构、商界等探访劏房户,以了解劏房户情况提供适切援助。 read more

罗致光:通过取消强积金对冲只是改进退休保障一个逗号
香港立法会昨日三读通过取消强积金对冲的条例草案,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10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这只是改进退休保障的一个逗号,令大家感到高兴,目标是2025年实施。他指出,对冲安排牵涉遣散费和长服金的保障,解决对冲争议,令社会有空间讨论其他失业保障。 罗致光强调,落实取消冲必须配合积金易平台,因为现时仍有4成雇主以书面提交强积金资料,若不数码化,可能要多1000至2000人手才能处理取消对冲的相关程序,系统亦要2026年才准备好。 另外,罗致光又形容取消强积金对冲是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数十年后香港人口老化的情况会更严重,倘若现在不好好处理退休保障,届时公共财政会受到很大压力,未来社会将要一起承担。对于商界指,取消对冲是违反当初的承诺,罗致光则说,雇主的自愿供款仍然可以对冲,这方面的承诺没有改变,以鼓励雇主继续自愿供款。 read more

课程发展议会委员:有需要强调勤劳价值观
教育局昨日(11月31日)公布试行版《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加入「勤劳」作为首要培育的价值观和态度。负责编订课程架构的课程发展议会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委员邹秉恩今日(12月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留意近年学生之间出现「躺平主义」,轻视个人价值,并有侥幸心态,好逸恶劳,有需要强调勤劳的价值观。 他指,过往不少学校都有将「勤劳」列入校本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并不陌生,认为只要分配好课程时间,相信新架构不会增加老师工作量。 read more

李小加:香港核心价值不可变民生问题须自己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今(8日)出席《香港01》经济高峰论坛,对于政府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结合深圳大幅扩大前海港深合作品等措施,再谈及日前提出以“一港两制”发展北部都会区的概念,认为香港的发展重点是如何引进科技及创新元素,同时为经济发展引进国际资本。他每日和国际资本所谈及,都是“香港无变”,“一切照旧”,呼吁国际资本放心投资。然而,对于香港要发展,引入科技及融入国家发展,就一定要变。 李小加解释指,香港“北部都会区”未来发展有三大准则,第一是大大方方支持改变,特别是民生问题,例如土地制度要改变,引进海内外创新人才制度亦要改变,同时,认为融入国家发展就是一国一制的固有思维亦要改变。 第二个准则是,对于不能改的事,就要抵制改变,认为香港的司法制度不能变,程序公义及对国际社会开放的自由亦不能变。 第三个准则是,当第一个及第二个准则有互相矛盾时,要承认矛盾,要另僻新路,并形容自己提出“一港两制”就如一个沙盘试验,以解决矛盾。 另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他认为现在要路还很长,中国可以做的,首要是避免资本管制过严,要允许有足够的人民币走出去,在香港建立起人民币资金池,并将进程比喻为逐步让小池变成大池,变成活水,最后流出大海,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read more

再有员工确诊 香港荃湾邮政局今关闭
香港邮政今日(8日)表示,由于有邮务人员确诊新冠病毒,荃湾邮政局今日关闭。天悦邮政局和宝林邮政局需关闭至3月10日(本周四)。 香港邮政称,相关邮务人员在上班期间有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工作时一直有佩戴口罩。香港邮政补充,已安排所有相关邮务人员接受病毒测试,并按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指引,为局内所有设施及邮件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read more

疫苗通行证月底收紧70万人仍未打针 何柏良:或担心副作用
政府将于5月31日实施第3阶段「疫苗通行证」,届时市民须打3针方可出入包括餐厅等,涵盖的指明处所。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早(26日)在电台节目指,目前合资格仍未打针的人群仍有70万,估计部分市民因担心副作用而未打第三针。惟疫苗通行证提升要求后无宽限期,接种第2针满六个月的市民会即时不能堂食或进入戏院。专科门诊等下月13日起亦会实施通行证,担心到时长者求诊会出现混乱。 何柏良又指,接种两针疫苗9个月后,因保护能力已逐步下降,建议即使健康成年人亦需要接种第3针。根据外国经验,接种第3针出现严重反应的比例较第二针为低。 read more

多国现新毒株BA.2.75 何柏良:香港暂无必要收紧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的确诊数重回高位,新变种个案亦呈上升趋势,虽然比例较低,但根据外国经验,Omicron BA.4及5变种病毒的传染性高,加上会有再次感染的风险,故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呼吁市民要保持警觉,做足防疫措施。 多国先后报告发现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75病例,为全球防疫形势再添变数。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6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BA.2.75病毒株暂未去到令人忧虑的程度,本港无必要收紧防疫措施。 何柏良表示,本港疫苗接种率持续上升,若疫情保持平稳受控,可考虑进一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对于海外各国先后报告发现新变种病毒株Omicron BA.2.75的病例,何柏良提到,该病毒株属BA.2的分支,相关病例大多集中在印度,数量亦不足100宗,情况未去令人担忧的地步。凛建议政府防控工作,应放在重点指标,包括重症和患者死亡趋势,而不应只留意确诊数字。 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烈文早前曾表示,BA.2.75同属Omicron BA.2变异株,相信本港第五波疫情中曾确诊的患者,对BA.2.75会有一定免疫作用,可减少重症。 read more

梁子超:香港现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是「黄金机会」
特区政府将于10月6日食肆每台12人等。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日(4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形容现时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黄金机会,指社区群体免疫已慢慢建立,疫情呈下降趋势,相信放宽不会造成太大风险。 梁子超表示,现时可逐步放宽部分影响经济民生的防疫措施,包括餐饮处所的营业时间、人数上限等,如果经检视问题不大可进一步放宽。他建议取消4人限聚令及抵港旅客的定期核酸检测,但建议保留口罩令,认为目前社区传播仍然较多,他特别提到冬季流感即将来临,室内有需要戴口罩。梁子超认为,现阶段放宽已不会造成太大风险,社区已建立群体免疫,加上疫情呈下降趋势,形容现时是放宽的「黄金机会」。只会保留部分措施监察情况,若疫情反弹可针对处理。 对于「安心出行」程式,梁子超认为难以做到追踪效果,但由于与疫苗通行证半捆绑,除非政府改变进入表列场所要扫描通行证的做法,否则可以取消。 此外,梁子超建议政府可尽早落实「0+0」入境安排,不过仍需在机场进行核酸检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