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率团抵深料商讨两地通关事项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日前结束在成都举行的2021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后,今日(26日)率领香港特区代表到深圳,出席内地与香港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预料将讨论两地通关问题。
出席会议的成员还包括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创新及科技局长薛永恒、政府专家顾问、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教授、卫生署及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代表等。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日前结束在成都举行的2021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后,今日(26日)率领香港特区代表到深圳,出席内地与香港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预料将讨论两地通关问题。
出席会议的成员还包括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创新及科技局长薛永恒、政府专家顾问、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教授、卫生署及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代表等。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全面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我們堅定擁護及支持相關決定。為了讓我們身邊的友好加深認識「愛國者治港」的根本及原則,香港菁英會聯同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於昨日(3月7日)舉辦了「愛國者治港」座談會,出席嘉賓分享了對於改革香港選舉制度的寶貴意見。 香港菁英會創會主席及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秘書長施榮忻先生 :中央政府出手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是為了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並為了保障香港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及香港的繁榮穩定,強調香港目前制度有漏洞,落實「愛國者治港」是完善選舉制度的必然要求,由愛國人士加入政府管治架構,才可將香港撥亂反正,令社會重回正軌。 香港菁英會主席及香港資深執業會計師曾鳳珠女士:「非法」佔中、修例風波等「黑暴」行為嚴重危害香港的繁榮安定及國家安全,全因「愛國者治港」方針未有正確落實,國家已經由一忍再忍,忍無可忍,到現在無需再忍,「愛國者治港」事在必事,強調沒有國家會允許支持外國政府制裁香港人士管治香港,希望大家於不同渠道多發聲,支持「愛國者治港」,合力讓香港重新出發。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及全國青聯常委莊家彬先生:「愛國者治港」並不是新的概念,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先生構思的「一國兩制」在起草制定基本法時,鄧小平先生就強調「港人治港」有一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及香港製造業代表盧金榮先生: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重要的元素是「愛國者治港」,也不會影響「港人治港」、「一國兩制」和「高度自治」。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及香港旅遊議會主席黃進達先生: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為我們旅遊界別打了一支強心針,令我們旅遊界見到疫情後的曙光,我相信全世界沒有一個旅客會喜歡在一個動盪的城市旅遊,沒有一個國際會議在動盪的城市舉行,沒有一個投資者在沒有將來的地方投資。「愛國者治港」是香港繁榮穩定發展的唯一出路。 read more
教育局昨日(11月31日)公布试行版《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加入「勤劳」作为首要培育的价值观和态度。负责编订课程架构的课程发展议会价值观教育常务委员会委员邹秉恩今日(12月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留意近年学生之间出现「躺平主义」,轻视个人价值,并有侥幸心态,好逸恶劳,有需要强调勤劳的价值观。 他指,过往不少学校都有将「勤劳」列入校本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并不陌生,认为只要分配好课程时间,相信新架构不会增加老师工作量。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表示,2019年4月至今年9月,共有45项「M品牌」大型体育活动申请,但受社会事件及疫情影响,最终只有10项成功举办,获批3700多万配对拨款,吸引约26万观众。他在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时指,施政报告提出,进一步改良「M品牌」申请机制,会增加活动资助上限、取消同一申请人举办活动的配额,并放宽申请人资格等。 杨润雄指,会推出「盛事基金先导计划」,让有兴趣在明年举办大型文化艺术盛事的主办单位申请资助,明年内将基金申请及评审程序常规化,并已制订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是透过基金,每年资助4项活动,涉及最多10万人参与。被问到圣诞节能否推出「团进团出」安排,杨润雄回应指,明白全港市民都期望尽快复常,政府正研究吸引海外旅行团来港的安排。 read more
教协日前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狠批,被定性为香港教育界的「最大毒瘤」、香港社会乱象横生的一大祸根,随即教育局宣布终止与教协的一切合作。《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9日)再发文,指教协污染三尺讲台,与反中乱港势力「民阵」及「支联会」狼狈为奸,自称是教师工会,干的却是龌龊勾当。香港教育亟待刮骨疗毒式的深刻变革,「教协」这颗最大毒瘤务必要铲除。 文章指出,「教协」长期被香港反对派把持,成为鼓吹「反中」「反政府」的帮凶。「教协」对香港青少年洗脑播「独」,肆意煽动仇恨,将莘莘学子当作向政府施压的筹码和牺牲品。炮制「港独」教材、兜售「黑暴」书籍、鼓吹歪理邪说,「教协」强行向无辜学生植入激进立场。「反国教」、非法「占中」、「修例风波」等事件中,他们更煽惑学生抛弃学业和前途,毁坏香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为达到阴险的政治目的,「教协」怂恿包庇「黄师」恣意妄为,将「港独」言论美化为「独立思考」,把「黑暴」鼓吹为「违法达义」,向乱港分子撑起保护伞,纵容暴力四处蔓延。由于「教协」不择手段地煽风点火、挑唆犯罪,约4000名香港学生在「修例风波」中因涉嫌违法被捕,其中接近2000人是中小学生,都处在人生中美好的时节。如此结果,怎不让人痛惜! 文章表示,「教协」自诩「全港最大教育专业组织」,非但不讲半点专业,所做之事还全然背离教育宗旨。打着「专业团体」幌子,戕害香港青少年福祉,将暴力和混乱引入校园,甚至连不知政治为何物的小学生都不放过。「教协」实为教育工作者之耻,也让香港教育蒙羞。作为「支联会」的骨干组织,「教协」在香港社会落得「教邪」的恶名,足见其罪孽深重。 文章强调,香港教育之病久矣。教师、教材、考试、学校、管理乃至制度性设计乱象丛生,「教协」正是罪魁祸首。他们组织编写通识教材抹黑攻击「一国两制」、诋毁特区政府与国家,滥用考评权力在港版「高考」中设置误导性试题,假借「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之名,为「港独」思潮祸乱香港校园大开方便之门,对早应补缺的国民教育大泼污水并极力阻挠,令香港教育久久不能「去殖民化」,反倒深陷「泛政治化」的泥淖之中。 文章反问,香港教育岂可沦为「制毒工厂」?香港青少年怎可充当政治炮灰?香港教育界需尽早剔除害群之马,对涉嫌违法的团体和个人严加惩治,让政治黑手彻底远离校园。如今香港国安法威力日渐显现,反中乱港势力纷纷溃散,「教协」休想轻易「跳船自保」,其罪孽也绝不会一笔勾销。香港教育要正本清源,建立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务必要铲除「教协」这个毒瘤。只有香港教育身强体健重归正轨,香港社会才有安定繁荣的未来。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在「人、机器、艺术、创意——国际研讨会」上,透过视像致辞时表示,在国家坚定不移的支持及创新科技业界的努力下,相信香港创科未来会取得更多突破,为业界带来更多新机遇。 李家超指出,人类赋予机械生命,可以将它们打造成合作伙伴,从而取得更大发展。他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到,「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应有之义,特区政府的政策目标之一是推动本港艺术文化及创新科技的发展,同时抓紧「十四五」规划重大机遇,让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read more
政府今日(5日)凌晨就强检公告刊宪,因应1宗涉及变异病毒株的初步阳性检测本地个案、1宗与输入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的个案,及2宗可能与输入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的个案,56个指明地方被纳入强检公告,即使已接种疫苗亦须接受强检。 政府今日于湾仔骆克道游乐场、马鞍山雅典居第6座、愉景湾消防局侧空地增设或重开流动采样站,为须接受强制检测的人士提供免费服务。 此外,任何在1月2日下午1时30分至1月4日期间曾身处「海洋光谱号」邮轮超过2小时的人士,须于1月5日及1月7日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于完成1月5日进行的指明检测并得到卫生主任同意前,须留在「海洋光谱号」邮轮上或卫生主任指明的地方,以及在完成1月7日进行的指明检测并确定检测结果前,尽可能留在其居住地点,避免外出。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539a2a39784aa6806c5059efe3dce0c1.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9日)新增897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3宗为输入病例,包括9人昨日(8日)在机场发现,当中6宗乘国泰航空CX798航班由印尼抵港;其余属本地感染。另录得1,638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2,535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75,631宗。此外,再有62名确诊患者病逝,包括53人昨日在公立医院离世。 昨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32间安老院舍及7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49名院友及11名职员。张竹君提到,部分市民做快测后,即使结果没有验出新冠病毒,仍到网上平台呈报,她提醒公众如结果并非确诊,则毋须呈报。 另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日(9日)公布,新增62宗新冠病人死亡个案,其中有53名染疫病人为昨日(8日)死亡,涉35男18女,介乎58至107岁。死者包括34人来自院舍,其中48人逾65岁,其中34人无打新冠疫苗、13人打一针、5人打2针、1人打3针。第5波疫情至今共有8,492名死者。另外,现时共9,285人留医;过去24小时新增3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17人情况严重,66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昨日有两名较离世病人较年轻,包括1名58岁男病人,有长期病患,有神经内分泌瘤,扩散至脑、骨、肝,于3月24日因血含氧量低等到急症室,检测发现确诊,转到内科病房,惟不幸昨日离世;另一人为60岁男病人,本身有运动神经源问题,长期卧床,曾有吸入性肺炎,另外有糖尿及高血压,于4月3日快测确诊,及发烧入院,有处方口服药,惟最后昨日不幸离世。 因数据滞后,4月7日再呈报有9人离世,涉5男4女,年龄介乎58至96岁。过去一日有1,543人出院,7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8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另医管局累计共21,628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0,379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整体死亡个案涉3,452女及5,040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当中有8宗为儿科病人,而60岁或以上长者个案,占整体96%。无打针的死亡率为2.91%,打一针为0.92%,打两针为0.15%,打三针为0.03%;至于在80岁以上长者,没打针的死亡率为15.84%,打一针为6.3%,打两针为3.58%,打三针为0.97%。 read more
国家财政部昨日(3日)宣布,将于今年在香港分三期发行共200亿元人民币国债,规模分别为80亿元、60亿元及60亿元,具体细节再作公布。 政府发言人对此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欢迎财政部连续第十三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这充分展示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并有助香港进一步促进债券市场的长足发展。 read more
香港政府大楼和办公室下月16日起实施「疫苗气泡」,所有进入办公场所的政府雇员须已接种一针疫苗,否则视为「无故旷工」,持续缺勤者将面临纪律处分,重则革职。司法机构在回覆港媒查询时表示,参考政府的「疫苗气泡」防疫措施,2月16日起,要求法官及司法人员和司法机构职员,最少要打第一针,才可进入法院。 司法机构指,现阶段「疫苗气泡」不涵盖其他法庭使用者和市民,目前无计划要求进入法院大楼的各类法庭使用者及其他市民符合「疫苗气泡」规定。换言之,律师、到场旁听的市民等毋须证明已接种疫苗,仍可进入法院。 司法机构强调,现时98%司法机构人员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继续留意疫情变化,在平衡公共卫生及维持法庭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适时推行合适措施。 read more
港府因应香港第五波疫情严峻,上月宣布推行“2022保就业”计划。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25日)召开记者会交代详情,并宣布新一轮保就业计划本周五(29日)起接受申请,为期两周至下月12日,首批资助最快5月初发放。计划料将惠及160万名雇员、14万名自雇人士,相关补贴资助额为390亿港元,连同应急款额、财政承担,总额为430亿港元。 罗致光料下月公布失业率续上升惟失业高峰已过 罗致光指,自今年1月以来,香港为压制第五波疫情的防疫措施令各行各业受影响,1月至3月失业率上升至5%。他预料下月公布的失业率仍会上升,但认为只要疫情受控,加上“保就业计划”及消费券,能令市道复常。他表示,新计划听取意见后已做优化,惠及160万名雇员及14万名自雇人士,补贴资助额达390亿港元,连同应急款额、财政承担,总额430亿港元。 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总监何珮玲交代,“2022保就业计划”申请者须以公司、法团、机构或个人雇主身份提出申请,同时符合4项条件,包括: 不是“剔除名单”第一部分的列明雇主; 须于2021年12月31日或之前已参与强积金计划; 没有牵涉清盘程序或处于不活动状态; 2022年5月10日或之前已缴请“2020保就业”计划的退款或罚款,涉及约860间公司、7700万港元。 何珮玲介绍,“2022保就业计划”的工资补贴月份为今年5至7月,若企业在受限名单,最多只可为100名合资格雇员申请。若任何雇主未能履行承诺,除须退回相关工资补贴,亦须额外缴交补贴额的10%作罚款。她建议,除非有特别理由,建议雇主可选用旧数据作申请。若两年前无申请计划或无获批补贴,雇主则必须以去年第四季的其中一个月份,以用作参照月份。根据参照月份,当月雇员月薪8000元以上可获全额津贴;3000元至8000元,可获半额津贴;65岁或以上雇员月薪少于3000元,另获发津贴。 料有14万自雇人士受惠但须已开通自雇人士强积金户口 至于自雇人士,则需以个人身份申请,申请资格为需于2021年12月31日之前已开通“自雇人士强积金户口”,并于申请当日仍然有效,即使申请人有多于一个自雇强积金户口,都只能申请一次,获批后将获一次过8,000元补助。 以去年第四季数据作参照月份将较迟获发放补贴 她提到,计划希望做到“给予雇主弹性,同时保障员工就业”,故此于计算补贴的方法上,曾参与两年前计划的雇主,可拣以当时数据作上限;而未曾申请或选择以去年第4季数据的雇主,将由代理人拣选可领最高金额的月分,惟她提醒,若以去年第4季资料申请,需等雇主递交申请后再作授权审批,需时较长,发补贴时间亦会较迟。 另外,计划亦容许雇主自选补贴人数,雇主可自己申报获补贴员工上限及分布,亦容许雇主每月初更改补贴人数及分布,就当时情况作出贴近市场估算,而一般企业申领名额上限1,000人,“受限名单”企业则限于100人。 聘用人数不足须退回差价兼缴10%罚款 何又指,雇主需承诺全数补贴用于发放工资、聘用足够员工,并于强积金反映聘用情况,杜绝肥上瘦下的问题,罚则方面,若有任何一个月聘用人数不足,将就差距退回补贴,并追加额多10%罚款。相关补贴将分四期发放,五月、六月将各发放一期、第三期将发放七月的七成,最后一期发放剩余的三成补助,她解释是为行政方便,以最后的三成补贴扣减违规罚款,强调希望递交申请后一至两星期发放补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