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孙玉菡:院舍防疫措施仍有效有需要会启动后备暂托中心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19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近日本地新冠感染和入院数字增加,但针对院舍的防疫措施仍然有效,政府下周五起将在港湾道体育馆重设暂托中心,收治确诊的院舍长者,当局亦有其他后备暂托中心场地,有需要可以立即启动。 孙玉菡提到,安老院舍多年来面对很大人手压力,目前津贴院舍欠缺约1600个照顾员,相当于六分一人手短缺,私营院舍的人手亦紧张。他强调当局在输入外劳同时,会以本地工人优先为最大原则,但业界人手仍然有缺口,政府会从精简程序和放宽人手比例,制订输入外劳细节,于明年上半年公布。 孙玉菡又说,目前安老院舍长者有超过九成已接种2针疫苗,逾八成四接种3针,会继续推动长者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 read more

国际特赦组织迁出香港 社交媒体已停止更新
国际特赦组织早前宣告将于10月底关闭位于本港的2个办事处。该组织今(11月1日)凌晨在社交平台表示,该组织香港分会办公室自昨日(10月31日)起停止运作,而香港分会网站及社交媒体专页亦停止更新。 另外,设于东亚和东南亚的分部,亦会陆续于今年年底前关闭。国际特赦组织仍然会继续监察、纪录和关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人权状况,并持续将人权知识广传予世界各地的人们。该组织早前表示,由于《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导致组织无法自由地继续发挥效用和进行日常工作。 该组织主席Anjhula Mya Singh Bais曾指,组织一向认为本港是理想营运地点,但近期港府陆续「灭声」,组织亦难以在不担心遭政府报复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read more

郑志文:部分市民对疫苗仍存误解未来仅极少病人可获医学豁免
本港疫情严峻,政府推出「疫苗通行证」并于本周四(24日)实施,进入商场及街市等处所须打针,除获医生签发「医学豁免证明书」人士获豁免。卫生署早前更新医生指引,收紧签发门槛。医学会副会长郑志文表示,新指引下医生执行会更加清晰,未来只会有非常少数病人可获签发证明书。他认为部分拒接种市民仍然对疫苗存有误解,「执着地唔想接受。」 郑志文今日(22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卫生署更新医生指引下,医生执行会更加清晰,未来只会有非常少数病人可获签发证明书。他说,更新指引实际上对于豁免的标准影响不算大,只是对医生来说,更清晰化,例如对于长期病患者的标准说得更清楚,也标明3至6个月的有效期,执行上难度不大,因为医生经常都要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接受某种治疗。 郑志文又指,真正有需要签发豁免证明的人士,是一些近期曾经中风、有心脏问题而又病情未稳定的人士,对医生来说最大的难处不是如何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接种,反而是部分市民仍然对疫苗存有误解。他认为,医生要尝试帮助市民接受疫苗。 郑志文坦言,新指引下能获签发豁免的人士非常少,医学界会继续尝试向市民解释,减低他们对疫苗的疑虑。 read more

阿根廷等4国现Omicron个案 周五起非港人禁来港
Omicron变种病毒继续扩散全球,港府昨日(7日)公布,本周五(10日)起将阿根廷、克罗地亚、斐济和拉脱维亚列为A组指明地区,以收紧相关抵港人士的登机及检疫要求,至今A组地区累计有65个。 政府早前公布,为防患未然,会将发现有Omicron个案的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因应阿根廷、克罗地亚、斐济和拉脱维亚确认发现Omicron个案,政府会将该等地区指明为A组指明地区,于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准入境。香港居民必须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纪录方可登机回港,并在抵港后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21天强制检疫,其间接受6次检测,并须于抵港第26天到社区检测中心接受强制检测。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对国家首次在港选拔载荷专家致以由衷谢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日(2日)宣布正式展开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选拔载荷专家,让香港市民有机会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香港特区政府2日晚发布新闻公报表示,对此感到无比荣幸,并向国家致以由衷谢意。特区政府亦正式启动初选程序,招募期由2022年10月6日起至2022年10月27日。 今年是国家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国家在航天科技事业上近年不断开创先河,在航天领域跻身世界前列。香港在基础科研方面根基深厚,不少学者专家备受国家以至国际肯定。近年,特区政府大力支持本地大学进行与航空航天科技有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本地大学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助力「嫦娥五号」在2020年成功完成月表采样返回任务。 去年9月,香港科研人士和学生获邀与当时正在国家天宫空间站驻留的三位国家航天员进行实时通话交流,社会对此反应热烈。活动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的关爱和支持,亦启发了很多香港学生对航天的兴趣。在港选拔载荷专家,正好让有志于航天事业的香港年轻人看到实现梦想的机会。 载荷专家为专业科研人员主要负责开展太空实验/试验研究、操作和使用太空实验设备、配合飞行乘组其他航天员开展站务管理等日常工作。特区政府将安排是次载荷专家的初选工作,进一步选拔则由内地有关方面进行。 初选将主要透过以下机构进行招募︰ (1)11间本地大学; (2)政府五所研究中心(包括汽车科技研发中心、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以及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3)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园区内的科研机构/企业; (4)政府部门和医院管理局。 如有经上述以外的机构/企业报名,特区政府亦可予以考虑。 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一直积极培育更多的创科人才,务求为香港以至国家孕育出更多创科生力军,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国家是次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正好让爱国爱港的香港市民有机会贡献国家发展,一展抱负,呼吁符合基本要求,并有志于载人航天事业的人士踊跃参与。有关初选的详情可参阅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的专题网页。 read more

香港启德检疫中心周五投用接收安老院密接院友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持续,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接近万宗,入院人数骤升。社署今日(29日)宣布,由于亚洲国际博览馆临时检疫中心的入住率出现上升趋势,设于启德邮轮码头的启德检疫中心会于9月2日投入运作。中心会提供基本膳食及护理支援,不另收费。 启德检疫中心共设有786个床位,当中260个床位会于9月2日投入运作,接收经卫生防护中心界定为密切接触者的安老院院友。东华三院和基督教灵实协会会组成照顾专队,为中心内的长者提供暂时照顾服务,而卫生署则会协助长者进行医学监察。 社署表示,会继续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如有需要中心余下的床位亦会随时启用。 read more

李家超:疫苗通及限聚令明起取消不再界定密接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今日(28日)下午召开「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李家超宣布,明日(29日)起,政府将不再定义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取消「疫苗通行证」安排。 李家超提到,所有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限聚令及其他入场人数上限亦将取消。口罩令则维持不变。 李家超表示,取消所有入境后强制核酸检测,海外抵港人士由机场入境时,亦毋须再做核酸检测,有关措施明日生效。 李家超指出,作出以上决定基于以下考虑: 1.整个社会已达至相当高的疫苗接种率,本港已确诊人数超过250万人,社会已建立较为广泛的防疫屏障; 2.香港有足够及有效的抗疫药物; 3.本港医护人员在三年疫情期间已累积应对疫情的丰富经验; 4.医管局已强化紧急应变系统及医疗系统,资源运用、应对能力和负荷力都比以往增强很多; 5.三年抗疫经验令市民对新冠病毒有更多认识,并有更好的自我防御能力; 6.防疫政策会聚焦「防重症、防死亡」,保护高风险群组 read more

李慧诗回港感谢港人支持
香港单车队完成全运会赛事后于昨晚返港,李慧诗展示港队单车队在今届全运会赢得的1金2铜奖牌,她表示今次因为疫情关系,故此有两个大型的运动会连续举行,即全运会和奥运会,她坦言对全运会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因为在上海须隔离14日,紧接只有4堂的场地训练去适应场地,而自己的目标是希望取得一面金牌,结果目标如愿达成,故对此感到满意。在凯林赛方面,由于没有想过一众对手「夹埋」一起进攻,所以觉得自己有少许失策。李慧诗又指,奥运的氛围比较紧张,因此觉得全运会的心态轻松很多,无论如何,自己都满意这两个比赛的成绩。 提及奥运,李慧诗表示每一届都感受到港人的支持,感受到与她一起成长、一起奋斗和支持自己的香港人的鼓励,亦感受到大家一直陪伴自己,经历过当中的高低起伏,即使支持的只有一个人,自言已经十分开心和满足。 返港后的今个月,李慧诗坦言会先好好休息,希望能够专注学业,但自己绝不会完全停下单车的训练。至于未来,李慧诗指自己会更加聪明地利用时间,配合科研技术,好好地去进行单车的训练,另方面会陪伴及协助单车女子队成长,为来届的亚运会做好准备。 李慧诗又不忘衷心感谢香港人多年来的支持,无论以什么身份代表香港,自己都会继续努力,希望大家和她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确诊1198例,连续七天超过1000例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134af44fb8223626a051df41f9319233.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延烧,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1日)新增宗确诊,包括1,076宗本地个案及122宗输入个案,本地个案连续第6天录得破千宗。无新增死亡个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9,183名患者离世。另今日新增177宗学校呈报确诊,涉143学生及34教职员,昨日(20日)呈报的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1名确诊学生疑染BA.2.12.1。 位于新界葵涌石篱(二)村石佳楼及石华楼地下及1字楼的仁济医院艺进同学会护理安老院舍新增1名护理员确诊,最后一日上班为上周六(18日)及昨日经快速检测中招。有6名院友列紧密接触者需检疫。 张竹君公布,今日(21日)新增177宗学校呈报的确诊个案,来自144间学校,涉及143名学生及34名教职员。 张竹君表示,位于观塘的五邑司徒浩中学2C班共有宗4个案,该班有名34学生,须要停课一周。另外,荃湾圣芳济中学的2个课外活动班有传播,其中一个是篮球队,有17名学生于上周五(17日)接受训练,有7人染疫,涉及中一至中三的学生,已叫篮球队停课;另有14名学生的泰拳班中,涉及中一至中五的学生,有3名学生及1老师中招,泰拳班也要停课。目前未见其他班有受影响,当局会密切观察。 另昨日(20日)呈报过的爱蝶湾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5C班有4宗个案,其中一名学生怀疑感染BA.2.12.1,因其他个案都有流行病学关连,故认为都是BA.2.12.1的个案,但属未知源头,目前该班已停止面授课。另外,圣士提反书院5Y班有今日再有2学生及1名老师,以及住宿同房学生有人中招,累计有5名学生及一名老师确诊,当局会观察相关情况。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10194确诊 输入占164宗 BA.4或5占比升至70%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9/WeChat_20220907231454.mp4 本港第5波疫情升温,新增确诊数屡近万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7日)本港新增10,194宗确诊个案,包括10,030宗本地个案,以及164宗输入个案。变种病毒株方面,BA.4及BA.5占70%,推算BA.5占整体个案63%、BA.4 占7%、BA.2.12.1占4.5%、BA.2.2占25.5%。 过去一日有16名确诊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昨日(6日)有11间院舍有新增个案,有15名院友及1名员工确诊,约96名院友及3名员工要检疫。学校方面,今早收到呈报1,361宗确诊个案,有22间学校共24班个别班级被中心建议停课。 警方再发现有确诊人士在确诊期间及在疫苗通行证呈现「红码」的情况下,擅自离开指定隔离地点,已将相关确诊人士押送到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张指一般程序是,若红码人士到处所扫瞄疫苗通行证,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会有纪录,资科办会将纪录转交卫生署作比对,去确定该名人士是否在该段时间确诊,继而决定是否行动。 张竹君公布,今早收到1,361宗学校呈报个案,包括1,140名学生及221名教职员。涉及178间幼稚园,320间小学、285间中学,16间特殊学校。过去7日共有618间学校录得2宗或以上个案。另有22间学校共24班个别班级被中心建议停课,包括9间幼稚园、9间小学、3间中学、1间特殊学校。 早前停课的学校再有班级出现确诊个案。香港墨尔文国际学校小学部有30名学生及5名教职员先后确诊,早前已有部分班级停课。过去7天有21班有个案,有4班有3个或以上个案。该校共有26班,约有597名学生及87名教职员,暂时无发现该校有大型聚会,中心建议小学部停课一周。 绿杨幼稚园已有两班须要停课,今再增一班须停课一周,K3C下午班出现确诊个案,23名学生中有3名学生先后确诊。宣道会秀茂坪陈李咏贞幼稚园有两班确诊,两班各自有2位学生及2位老师确诊,两班亦须要停课。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过去一日有16名确诊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患者为12男4女,年龄介乎47至99岁,患者中,7人未打齐3剂新冠疫苗,其余则已完成接种;另有2人来至院舍。另外,10名患者的离世原因与新冠肺炎有一定关连。 李续指,死因跟新冠有关的患者,分别为99岁无打针女死者,有脑退化及肺病,因发烧气促入院,检测后确诊,继至离世;86岁女死者已打3针,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因在家不醒而入院,当时有发烧、血含氧量低,本周一(5日)离世。已打3针的75岁男死者来自院舍,本身有肠癌,因发烧咳嗽入院,及后情况恶化而离世。已打2针的78岁男性,曾中风及患食道癌,因发烧咳嗽而入院,本周二(6日)早上离世。83岁男死者已打3针,本物患柏金逊症、心房颤动、中风,因发烧入院而确诊,昨午离世。 至于已打3针的87岁男死者,来自院舍,本身患柏金逊症、脑退化,快测确诊、发烧而入院昨过身。87岁男死者已打3针,有心房颤动、冠心病,因心口痛入院,昨日离世;92岁女死者已打2针,有脑退化、心脏病底,因气促、血糖低而入院,昨晚死亡。84岁男死者,已打3针,在家晕倒而送入院,经急救后有心跳脉搏,但检测确诊后情况持续恶化,9月6日离世。最后71岁的男死者,已打两针,因发烧气促咳嗽而入院,同于昨晚离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