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耀宗:设口岸票站非为推高投票率
立法会选举下月19日举行,林郑月娥今(23日)早宣布,政府将会在边境口岸设置临时票站,方便居住在内地的港人免检疫投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指,不少身处内地港人都想行使投票权利,相信安排可以方便他们,并会有更多人投票,但他认为政府目的并非想推高投票率,指有关措施在立法会争取多年,两地关系密切,内地港人都应有机会选出代表的议员。
对于本港正与内地商讨通关,谭耀宗指,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向他表示,如果香港和广东可免检疫通关,澳门亦可跟随与香港通关。
立法会选举下月19日举行,林郑月娥今(23日)早宣布,政府将会在边境口岸设置临时票站,方便居住在内地的港人免检疫投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指,不少身处内地港人都想行使投票权利,相信安排可以方便他们,并会有更多人投票,但他认为政府目的并非想推高投票率,指有关措施在立法会争取多年,两地关系密切,内地港人都应有机会选出代表的议员。
对于本港正与内地商讨通关,谭耀宗指,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向他表示,如果香港和广东可免检疫通关,澳门亦可跟随与香港通关。
基本法23条本地立法备受关注,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访问时表示,已要求保安局草拟23条的第二稿,尤其针对间谍活动、伪装组织,以及新媒体新科技等手段,希望在今年、最迟明年完成整个工作。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今日(17日)表示,认同尽早为基本法23条立法,处理有关危害国安等方面仍未涵盖的罪行。他说,禁止外国政治性组织和团体在香港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性组织和团体与外国政治性组织和团体建立联系都未做,其他国家对于叛国、颠覆国家罪都是终身监禁甚至死刑。参考香港国安法,若违基本法23条最严重都是终身监禁。 read more
卢宠茂指,医生守好专业準则,才可得到市民信任 本港有多名医生因涉嫌滥发「免针纸」被捕。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2日)到西湾河普通科门诊接种第4针科兴疫苗及季节性流感疫苗,期间接受採访时对此表示极度失望,指对违反操守或涉及刑事罪行的人士,社会应予以谴责。 卢宠茂指,专业人士应严守专业準则,根据这些标準严格判断行事。他希望同行守好专业準则,才可得到市民信任。对相关案件,卢宠茂指警方已介入调查,有需要时医委会将会跟进。 卢宠茂表示,明白公眾关注入境检疫安排,当局因应疫情回落就一直检讨,会适时公布详情。他强调,在医疗系统可复常下,提升国际竞争力及社会复常措施两者并无矛盾,政府会考虑不同检疫方案,但仍要以保障市民健康為先。 至於幼童版复必泰疫苗,卢宠茂透露说已经进入採购阶段,相信很快就会到港供市民选择。卢宠重申,现有科兴疫苗一样有效,呼吁家长不要等待。 read more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邓忍光今天(20日)在一个座谈会上表示,政府目前正研究在香港几个边境口岸设立投票站,让身处内地的港人选民投票后马上折返内地,且不用检疫,便利港人投票,希望大家珍惜机会。 邓忍光说,计划目前已有基本构想,但仍要与中央商讨,当中需要考虑到保护市民投票权的同时顾及防疫要求。他说,在很早阶段曾研究在内地设立投票站,但现在不太可能进行,因为法例规定要在香港境内投票。邓忍光表示,在边境投票并非完善的解决办法,在今届选举后,要考虑应用科技方法,例如是否可以电子投票,长远解决内地港人投票问题。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缓和,幼稚园今日(16日)起全面恢复半日面授课堂。 政府通过社交平台「添马台」发文,为家长送上3条贴士: 上学前预留足够时间给子女做快速测试 提醒幼童戴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尽早带他们接种疫苗,现时接种科兴疫苗的最低年龄为3岁,而接种复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龄则为5岁 政府提醒家长,幼童抵抗力较低,要保护他们免受新冠病毒的伤害,接种疫苗是唯一和最有效的方法。 继小学4月19日起陆续恢复面授课后,全港中学及幼稚园5月3日起分阶段恢复面授课。所有学生早上回校前,都须在家先进行快速病毒测试,阴性才准回校。 read more
卫生防护中心辖下两个科学委员会昨日(15日)召开联席会议,建议本港12至17岁青少年只需接种一针复必泰疫苗。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本港为青少年接种复必泰疫苗3个月,发现12至17岁群组接种后,出现心肌炎及心包炎的机率偏高,每几千名接种青年就有一宗个案,香港的概率多美国数倍。他说,情况大多发生在打第二针的男性,故只打一针已能大大减低风险。 刘宇隆说,本港为青少年接种复必泰疫苗3个月,发现12至17岁群组接种后,出现心肌炎及心包炎的机率偏高,每几千名接种青年就有一宗个案。不过,情况相对较轻微,约住院5至6日已可出院,但出院后仍要长期跟进,现时儿童医院有专科跟进。 相反,他称参考当初的美国数据,当地数万人只得一宗,即香港的概率多美国数倍。他估计,因本港有免费及全面的医疗体系,而美国的疫情严重,且床位紧张,相关人士未必会入院诊断,故情况或与香港有别。 刘宇隆说,本港青年打针后出现心肌炎及心包炎,大多发生在打第二针的男性,并有8成发生在第二针,故只打一针已能大大减低风险。他说,虽然只打一针的保护力较低,但香港感染情况较少,加上参考过往数据,本港儿童染疫后的严重程度较轻微,故认为一针已足够。 read more
因应一宗曾经居住在油塘崇山街8号曦台1座的初步确诊个案,政府昨(12日)晚7时起将曦台1座列为受限区域,区内人士须接受强制检测。相关行动今(13日)凌晨完成,约330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无发现阳性个案。 此外,当局亦在区内到访约165户,当中有50户没人应门,包括可能已经正在检疫或隔离的住户,或有部分单位是空置,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000al10Tgx07MCPjUuIv01041202pL5I0E010.mp4 房委会日前公布,一般公屋申请者的最新平均轮候时间为5.8年,创22年新高。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日(13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香港的房屋问题持续恶化,仍然希望香港人能够重新考虑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起居屋。他建议用千分之二的郊野公园土地起3万个居屋,每呎卖6000元。 梁振英表示,2017年1月,他在行政长官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应思考利用郊野公园内小量生态价值不高、公众享用价值较低、位于边陲地带的土地作公营房屋、非牟利的老人院等非地产用途」,随后他邀请香港房屋协会进行生态及技术硏究。2019年2月,新一届政府中止了房协的研究。两年过去了,香港的房屋问题持续恶化。 他提出具体建议,用不超过100公顷位于大榄郊野公园的边陲土地,亦即千分之二的郊野公园面积兴建约2至3万个居屋单位。凡香港永久居民、而不拥有香港住宅物业的家庭,不论其他资格、资产或入息水平均可申请。定价原则是不收地价,只收回开发土地及建筑成本,库房没有收入也没有损失。价格上以实用面积计,每平方呎划一作价港币6000元。如果超资,由政府负责;如果有盈余,则留在屋苑做日后集体维修和翻新储备之用。 在申请上,建议用抽居屋办法分配,但不区分公屋和非公屋居民。入伙后10年内必须是业主自住,如要出售,只可原价回售给政府。同时,建议上盖建筑期预计3年。 read more
现时多区区议会由泛民主派主导,乱象频生。消息指,政府正初步构思改变区议会组成,方案包括采用双议席单票制,部分议席由分区委员会等间接选举产生,以及重设委任议席。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今日(16日)表示,现时的首要工作是先安排区议员宣誓,至于地区行政架构工作则由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负责,他指早前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或需检视地区行政方向,但现未有任何计划及新安排。 至于会否向社会交代取消区议员资格的理据,徐表示已多次强调有关的法律原则,亦已向相关区议员发信提出疑问,要求他们澄清,经过研究每个个案后作裁决,强调「唔系有人所讲得一句,而系有好多字」。他指在回覆信件中已清楚列出相关不符资格的理据,故不作任何补充。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人员今早(29日)拘捕《立场新闻》6名高层或前高层人员,并以他们涉嫌提供平台发布煽动性文章,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9及10条串谋煽动意图罪而作出相关执法行动。民建联表示,全力支持警队依法执法,对所有企图损害国安的组织及人士,具有警惕阻吓作用。 民建联指出,自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警队专业执法,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成效卓著,值得充分肯定。惟本港国安风险未完全消除,反中乱港分子仍然利用媒体、文化、艺术、刊物等方式,企图继续向港人特别是年轻人,鼓吹及灌输对抗中央及特区政府的颠覆意识。当中,《立场新闻》经常滥用新闻自由之名,编辑及发布煽动仇警的报道,包括美化「中大暴力事件」,借此令读者误以为警方针对学生,从而煽动仇警情绪;此外,该媒体亦抹黑及妖魔化大潭峡惩教所的「智慧监狱」设施,歪曲为「监控羁留人士」,无视惩教管理及保障惩教所内人士安全的需要。 民建联强调,支持警方坚定不移担负维护国安的责任,不予反中乱港分子破坏国家和香港的空间。 read more
文/刘兆佳 与世界上很多地方相比,香港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无疑拥有不少发展民主政治的优越条件,包括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国际大都会、交通信息发达、法治健全、市民守法意识强、人权保障完善和族群单一等。所以,长期以来,香港的一些政治人物、不少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士,和西方势力都力主香港应该实行所谓西方式民主政治。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香港并实施殖民统治后,从来没有在香港推行西方式民主政治,反而对香港华人进行威权统治。事实上,殖民统治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水火不容。只有在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行将结束之际,英国人为了所谓「光荣撤退」才匆匆忙忙在香港搞西方式的「代议政制」「民主」和扶植反中乱港势力,力图让那些势力能够在香港回归祖国后成为一股强大政治力量,从而让香港成为外部势力用以危害中国安全的颠覆基地。然而,英国人的图谋并没有完全得逞,在中国政府的反对和反制、并在不少香港的经济精英和爱国力量的抗拒下,那个对国家和香港都不利的西方式民主政治没有在香港完全实现,但反中乱港势力却仍然得以乘机冒起和壮大。回归后,英国人所扶植的反中乱港势力不断策动各种政治行动,包括斗争对抗手段试图迫使中央通过政制改革来实践西方式民主。尽管西方式民主在香港特区并没有全面铺开,但那个带有一些西方民主元素的特区政治体制却让反中乱港势力得以凭借议会选举而进入香港的管治架构。他们勾结外部势力,在管治架构之内和社会上发动连绵不断、此起彼落的对抗和动乱,严重干扰立法会和区议会的运作,而特区政府的管治也因此而举步维艰、踟蹰不前,无能力推动香港的发展和破解社会矛盾。 西方民主绝对不适合香港 可以这样说,回归后的香港政治制度特别是其选举制度不但带来政治混乱动荡、令「一国两制」难以全面和准确实践,更让国家安全也受到危害。这些威胁又随着近年来外部势力为了遏制中国崛起频频插手香港事务而愈趋严重。与此同时,这个政治制度也导致了香港民主政治的异化和劣质化,难以健康和持续发展。 回归前和回归后的实践证明,西方民主绝对不适合香港,而那些对香港民主发展有利的因素也在能够充分反映香港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和政治地位的「有香港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中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我在2014年写了一本名为《香港的独特民主路》的专著,断言香港只有走一条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道路,香港的民主发展才能对香港和国家有利、对「一国两制」实践有利和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有香港特色的民主政治」必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或要求。 首先,香港不是独立政治实体,更不是独立国家,由始至终是中国主权下不可分割的领土。所以,香港的民主制度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对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影响。必须承认:只有中央按照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享有制定香港政治制度的权力;在香港的民主选举制度下产生的香港领导人必须向中央负责和接受中央的监督;中央可以通过对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考核与任免来确保他们对中央忠诚;中央在拥有全面管治权的前提下授权香港高度自治,但在香港治理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相当的权力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全面和准确贯彻。英国人、外部势力和香港的反对派一贯把香港当作「独立政治实体」,否定国家对香港的主权和中央对香港的权力,不承认对维护国家安全负有责任,甚至试图在香港建立一个让香港真正成为「独立政治实体」的西方式民主制度,这是与香港的政治地位相违背的、对香港和国家都有害的制度安排,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民主实践。 第二,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须要为「一国两制」服务,要成为「一国两制」的制度支撑,让「一国两制」能够行稳致远。西方民主强调「程序民主」。在选举中,只要过程符合所谓「民主程序」的要求,则什么样的选举结果都是公正的,都是应该被接受的,哪怕它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英国的脱欧公投可算是最佳的反面教材。然而,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中,选举制度主要是一件能让「一国两制」得以成功实践的「工具」。成功实践的主要标准是国家安全得到维护、「爱国者治港」得以实现、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港人的生活方式得以保留、「行政主导」得以体现、良政善治得到落实、香港的繁荣稳定得到促进、香港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能够发挥独特的贡献等。换句话说,香港的选举结果必须要对「一国两制」的实践有利。如果这个「工具」不利于「一国两制」的实践,则这个「工具」便需要重新设计。回归以来,香港的民主制度越来越不利于达到那些标准,反而产生了不少背离了「一国两制」初心的后果。香港民主制度因此必须做出根本性的改革。 必须确保「爱国者治港」 第三,香港的民主制度必须要确保「爱国者治港」。国家领导人已经多次指出「爱国者治港」对全面和准确贯彻「一国两制」至关重要。回归后,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缺乏对候选人作严格的政治审查,致使大批反中乱港者顺利参选和进入香港的管治架构,对香港的管治、「一国两制」的实践和国家安全造成莫大的损害。在西方国家的选举中,由于不承认该国的宪制架构和拒绝效忠国家的人不多,对候选人的政治审查只对少数人带来影响,不会产生政权变更的后果,所以它们对候选人的政治审查工作比较简单和宽松。然而,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香港存在为数不少的反中乱港分子和他们的支持者。他们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有「另类诠释」、不断挑战国家主权、不时挑战中央的权力和基本法权威、勾结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一国两制」的实施。所以,「把关不严」是香港回归后选举制度的一大漏洞,贻害不可谓不深远。 由于回归后香港的民主制度和实践弊病丛生,对「一国两制」、国家和香港都带来不少祸患,更是香港过去多年动乱不已的根源。中央在别无选择下果断出手,制定香港国家安全法、彻底改革香港的选举制度,把香港的民主政治纳入正轨,为爱国者全面治港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香港的民主制度得以切实为「一国两制」的全面和准确实践服务,也让香港的民主得以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诚然,西方民主的一大缺失是人民除了可以在选举中投票外,他们参政议政的渠道其实相当有限。今后,在不断完善香港的民主制度的过程中,选举制度肯定需要在符合「一国两制」的实践要求下越来越完善、开放和包容。 香港过去有一个不错的咨询制度。不过,由于特区政府过去把太多注意力放到立法会、区议会、民意、舆论、媒体和政党之上,致使那个咨询制度有点荒废,没有能够发挥好延揽社会精英和建构政治和政策共识的功能。在完善香港的民主制度时,不但原有咨询制度需要强化,特区政府需要开拓更多方便群众参与政府工作的途径,让人们可以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期已经可以发挥影响力。与此同时,立法会也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渠道让议员们可以密切联系群众,为爱国阵营建构扎实和广阔的社会支持基础。在壮大和强化爱国阵营的工作中,行政和立法之间应该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注:本文是作者在中联办举办的「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刘兆佳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大公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