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逾450万人打完两针 约8.6万人已打加强剂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经展开第270天,距离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提供第一剂疫苗的最后日期只剩下9日,惟本港的首剂疫苗接种率仍然未达到七成水平。卫生署数据显示,昨日(22日)有1.43万人接种疫苗,当中4400多人打第一针,6200多人接种第三针。
至今本港有470.9万人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占合资格人口的69.9%;当中450.4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另外有约8.6万人打了第三针加强剂。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经展开第270天,距离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提供第一剂疫苗的最后日期只剩下9日,惟本港的首剂疫苗接种率仍然未达到七成水平。卫生署数据显示,昨日(22日)有1.43万人接种疫苗,当中4400多人打第一针,6200多人接种第三针。
至今本港有470.9万人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占合资格人口的69.9%;当中450.4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另外有约8.6万人打了第三针加强剂。
香港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于上月27日至31日期间,首次联同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及澳门司法警察局,在港珠澳大桥及港铁香港站,举行代号「贯峰」的网络与实体反恐演习,警务处处长萧泽颐亲自到场督师。 演习有逾200名来自网罪科、地铁警区、中区警区、铁路应变部队、反恐特勤队、港岛区冲锋队、新界南冲锋队、警察机动部队、警察谈判组、重要基础设施保安协调中心、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管理公司及港铁公司人员参与。 演习模拟恐怖分子在澳门跨境透过国内的非法虚拟私人网络(VPN)作掩饰,对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管理公司及港铁公司发动网络攻击,并利用网络攻击所盗取的资料在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及港铁香港站分别放置土制炸弹及挟持一辆满载乘客的港铁列车。 网罪科调查后发现恐怖分子藏身澳门,并利用国内的VPN隐藏身份,因此立即启动粤港澳三地网络安全应变机制,通报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及澳门司法警察局资讯罪案调查处联合调查网络攻击。 参与演练的反恐队伍在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及港铁香港站部署行动。反恐特勤队及新界南冲锋队人员赶到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进行扫荡,迅速找出土制炸弹及截获恐怖分子,而网罪科、地铁警区、中区警区、铁路应变部队、港岛区冲锋队、警察机动部队及警察谈判组急紧疏散香港站内乘客,并成功制服恐怖分子,遏止其施袭计划。 演习旨在提高警队及重要基础设施持份者对网络攻击及实体袭击事件的准备和应变能力、公众的反恐意识,及强化粤港澳三地的警务沟通及协作。 read more
政府发言人今日(2日)表示,含「扑热息痛」(Paracetamol)成分的药物在本港整体供应维持稳定,市民不需要囤积有关药物。 政府表示,一直持续监察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在香港的供应情况,并与供应商、本地制药业及社区药房组织保持紧密沟通联系。鉴于近日市场上对有关药物的需求增加,卫生署已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派员视察市面的药房及药行以检视相关产品的销售及存量情况。虽然现时个别品牌的产品因在短时间内需求急增而引致供应紧张,但事实上其他品牌的止痛退烧药仍然供应充裕。卫生署已呼吁大型药物零售商在个别品牌的相关产品出现缺货的情况下,透过张贴告示等安排,提醒购买者可选购其他同样含「扑热息痛」成分的产品。此外,卫生署已要求本地制药商会呼吁其会员加大对含「扑热息痛」成分产品的生产力度,以满足市场的预期需求。卫生署亦已联络海关,建议加强在关口的宣传,提醒旅客有关携带合理自用数量药物的规定。政府发言人再次提醒市民不需要囤积任何药物,包括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更不必抢购个别品牌的药物。 政府强调,公营医疗系统就含「扑热息痛」成分药物的备存量十分充足。事实上,于2019冠状病毒病爆发前,公营医疗系统一般亦备存约一至两个月日常使用量的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而自疫情以来,政府一直积极采购及备存相关药物,应付社会实际需要。现时,相关药物在公营医疗系统内的备存量维持在约五至六个月的日常使用量,绝对足够公营医疗系统照顾其病人所需(包括经医院管理局指定诊所和遥距诊症接受服务的新冠病人)。政府现时亦正计划加紧采购相当数量的相关药物,以作储备。政府会考虑按实际情况和需要,把额外采购的药物预留给一些有需要但无接受公营医疗服务的市民,例如可能未能负担药物开支的低收入家庭,以及个别因出现地区性药物短缺而未能购买相关产品的市民等。 扑热息痛可用于止痛及退烧。根据纪录,本港现时有756个已注册的药剂制品含扑热息痛成分。政府提示,巿民可于卫生署药物办公室网页利用「香港注册药剂制品搜寻」功能,以产品的英文名称或成分,搜寻有关已注册药剂制品的资料。 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香港注册药剂制品搜寻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1日在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下宣誓就职。工联会今日(3日)召开记者会,发表对新一届政府施政的期望,并指相信特首李家超能够带领团队切实回应基层劳工市民的迫切需求。 工联会表示,随着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三场选举的顺利进行,「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社会逐步回复稳定。新政府现时更具条件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归庆典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4点希望,包括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香港的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以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工联会拥护支持习近平对香港问题的分析和指示,并对新一届政府寄以厚望,相信李家超能够带领团队切实回应基层劳工市民的迫切需求,做到务实有为,不负人民。让社会得以发展、民生得到保障,让市民安居乐业。工联会期望新一届政府可改善经济,尽快通关,放宽入境隔离;加强就业保障,缩窄贫富差距;增辟土地,加建房屋;培育人才、关爱青年;推动23条立法,保障国家安全;以及完善地区行政制度。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b5d34059e96b526c3b65ed6fa1064a09.mp4 香港第5波疫情未息,本港已连续4日确诊数突破4,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4日)新增4,250宗确诊,包括186宗输入个案,昨日(23日)再多8名患者离世,分别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3岁。另有1间老人院舍、4间残疾院舍出现新个案;大埔仁济医院蔡洐涛小学6C班疑出现传播感染,25名学生中有3人染疫,该班须停课一周。 输入个案中,有76宗在机场检测样本发现、75宗在检疫设施中发现,35宗于检疫后发现的个案,包括英国占31宗、美国25宗、菲律宾17宗等。张竹君指,过去两三周确诊个案数“翻一番”,希望数字不升太高太快。现时疫情高位且未见回落,呼吁市民遵守检疫、隔离规定及勤洗手等。医管局方面,本港多35名医管局员工确诊,有12名员工康复后复工;其中儿童新冠个案增加,儿科隔离病房目前占用率已达48%。 昨日有1间安老院舍、4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确诊个案,包括九龙妇女福利会黄张见纪念老人之家有2名长者、1职员染疫,15名长者需检疫;保良局郑翼之中心有1名长者、1职员染疫,4名长者需检疫,香港善导会秦石中途宿舍2人染疫,4人需检疫;东华三院赛马会展翔日间活动中心暨宿舍1人染疫,1人需检疫。 张竹君公布,香港过去一日再增8人死亡,第5波累计9,256人染疫后死亡。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新增的死亡个案包括4男4女,年龄介乎75至103岁,均非来自院舍。 第一名死者为91岁男患者,已打3针新冠疫苗,患高血压、糖尿病,6月27日发烧到屯门医院,检测确诊,CT值28,X光发现肺积水,入院后情况转差,前晚离世。第二名死者为103岁女患者,已打1针新冠疫苗,患高血压及关节炎,6月23日因肚痛等病,由私家医院转介至伊利沙伯医院留医,7月10日发现确诊,情况反覆至前日转差,同晚离世。第三名死者为99岁女患者,无接种新冠疫苗,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衰竭、中风,7月18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咳嗽及胃口差,入院前2日已经快测确诊,入院后曾开药治疗怀疑心肌紧塞情况,惟情况转差,至前日离世。第四名死者为100岁女患者,无接种新冠疫苗,7月23日在家晕倒,送往元朗博爱医院,急救后情况不理想,当日早上离世,她入院10天前曾染疫。 第五名死者为87岁男患者,已打1针新冠疫苗,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胃癌,7月3日到律敦治医院急症室,当时有喉咙痛。他于7月1日快测及当日入院检测均发现确诊,入院后已处方特效药,惟及后出现并发症,有胃出血等,至7月23日离世。第六名死者为86岁女病人无打针,本身有高血压,6月26日到屯门医院求医,当时有发烧咳嗽,整体状况差,并检酸检测确诊,CT值19.4。入住医院内科房病后已处方药物,6月30日情况稳定后转至北大屿山香港感染中心继续治疗,惟7月12日情况转差,转至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处理,情况继续转差,7月23日离世。第七名死者为86岁女病人已打2针,有高血压、肺气肿、心脏衰竭及脑退化。7月20经联合医院入院,有气促、血含氧量跌。她于7月17日快测及入院筛查同样确诊,入院后情况转差,7月23日凌晨离世。最后一名死者为75岁男患者,无打针,有高血压、糖尿、心肌梗塞及中风背景。7月4日因发烧、呕吐而到北区医院求医,而前一日快测已确诊。院方曾处方药物,7月6日转至北大屿山香港感染中心继续治疗,惟7月11日气促情况转差,心脏酵素上升,转至至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及玛嘉烈医院深切治疗部,至7月21日情况稳定后转至普通内科病房,惟及后病情反覆,7月23日离世。 read more
深圳湾核酸检测预约系统启用,过关人流挤塞问题逐步改善。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6日)表示,香港会尽责任「守好南大门」,已尽量采取与内地标准一致的核酸检测安排,正朝「两地一检」的方向研究。 卢宠茂说,由本港入境内地的旅客,核酸阳性比率由早前的2.5%,降至现时的0.03%,相信会得到内地政府信任,有机会增加过关名额,甚至减少入境后的检疫日数。 卢宠茂提到,上任当日已经与9间核酸检测供应商见面,现时每日的核酸检测量,已由6月的一日5万至6万,增至7月的一日超过10万,有时甚至有12万,而且有百分之99%的检测在24小时内有结果,在检测的价格上有下调空间。 read more
新民党主席、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日前因应司机初步确诊,早前需要居家工作及隔离。叶刘淑仪昨日(21日)在社交媒体表示,已收到政府的检测阴性结果,因此恢复上班。 叶刘淑仪表示,除了处理立法会事务以外,最紧要是投入抗疫工作,包括盘点获捐赠的抗疫物资,听取地区的汇报及诉求,向政府反映市民意见。她随后亦与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举行视像会议,听取他筹划进行的环保工作,并到港岛东康怡花园派发快速检测包及口罩等抗疫物资。 叶刘淑仪表示,新民党会继续总动员全情投入抗疫工作,与全港市民上下一心,同心抗疫。 read more
今日(8日)是国际妇女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视像致辞,向各位姊妹送上诚挚的祝贺和问候。 林郑说,本届特区政府一直致力缔造有利环境,确保妇女能公平地获得社会上的资源和机会,同时推动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过去已相继落实的政策措施包括将法定产假增至14星期、加强幼儿照顾服务、在政府处所内设置更多育婴间,以及修例保障喂哺母乳的妇女免受歧视。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20年人类发展报告》,香港的女性人类发展指数在167个地区中排名第四,更在亚洲排名第一,可见政府多年来在推动妇女发展取得的良好进展和成果获得国际肯定。 林郑提到,今年我们将迎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回顾过去四分一世纪努力的成果,女性一直是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行稳致远的坚实力量,在不同岗位竭尽所能促进香港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的「建设者」。在公营界别方面,目前女性公务员和女性首长级公务员占整体公务员人数近4成,其中特区政府在2020年委任首位女性出任渠务署署长,更在去年10月迎来首位女海关关长;女性担任政府咨询及法定组织非官方委员的比例,亦在去年6月达到35%的目标;至于私人市场方面,在2020年已有接近37%的经理及行政级人员由女性担任,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香港女性亦发挥着「守护者」的角色,从两年多的抗疫工作便可见一斑。许多医护、前线和幕后抗疫人员、义工等都是女性,她们一直坚守岗位,不分昼夜打好这场艰巨的抗疫战,努力不懈地守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当中不少更身兼两职,同时担当照顾家中长幼的中流砥柱。在此向她们致以最衷心谢意和充分肯定。 林郑强调,香港现时面对空前严峻的第五波疫情,特区政府在中央全力支持下,正倾力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衷心感谢广大妇女以至全港市民的配合,希望大家继续发挥坚毅的「狮子山精神」,携手抗疫。只要保持干劲、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read more
今日(1日)是2022年元旦,政府司司长李家超发表网志,向全港市民送上祝福,祝大家新年进步、身体健康。 李家超说,过去的一年充满挑战,新冠疫情仍困扰我们,但香港整体活动正常、经济亦稳步复苏、社会回复安全稳定,香港回复安全常态。他指出,2022年是建设年,香港国安法筑起维护国安护城墙,完善选制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香港由破坏年代进入建设年代。第七届立法会任期1月开始,90位当选议员将于本月3日进行宣誓仪式。期待与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保持良性沟通合作,为建设香港作贡献。 李家超指,2022年是发展年。国家永远是香港最强大和最可靠的后盾。只要能够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香港未来前景一片光明。政府会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同时把香港发展得更好,让香港再创高峰。强化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地位,积极向海外拓展,与世界接轨,巩固香港成为联系世界的通道,提升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角色。 李家超提到,2022年是喜庆年。今年是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已筹备了逾百项遍布全球的庆祝活动,积极推广更多庆祝活动让市民参与,不少团体和地区组织已开始计划筹办不同的庆祝活动,展现爱国爱港之情,让庆祝回归的热烈气氛融入社会各角落。 李家超透露,庆祝活动的主题是「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以带出香港过去努力的成果,寄托对更好未来的信心。在对外宣传方面,14个香港驻海外经贸办事处会举办一连串活动;在本地方面,政府快将招募青年人加入成为25周年庆典活动青年大使,让青年人拓阔眼界;政府会举办一连串精彩和多元化的节目,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及兴趣。此外,在庆祝回归的同时做好防疫抗疫工作,让庆祝活动既精彩亦安全。 read more
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指示,要求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特区政府对抗第五波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17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建议说,中央及特区政府应研究特首选举安排,以响应中央领导有关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的指示。 谭耀宗指,人命关天是本港首要工作,因此他认为其他会影响控制疫情的事情都应该放开,以免分心,尤其行政长官选举,可能有候选人会负责抗疫工作,更会造成影响,应该研究如何安排。 谭耀宗认为,特首在抗疫工作仍然具有主体责任,不会由中央代替,强调每人有职责要切实履行,不履行就有问题。 read more
香港中联办于今日(2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的民主道路」座谈会,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在发言时提到,所谓中方破坏《中英联合声明》是胡说八道,因为当中完全没有提到「民主」或「普选」的字眼。她强调,民主与普选都是基本法给予香港的。普选是最终的目标,但要达至普选,需要一些先决条件,包括循序渐进及根据实际情况。 叶刘表示,香港在英殖民政府年代毫无民主可言,是到了殖民政府统治末期,英国人发现1997年香港要交还中国,才开始悄悄推行所谓的普选,将部分区议会的议席透过普选产生。当年第一次的区议会部分议席普选,投票率是30%,英国高官已经觉得很了不起。她又说,根据个人参选经验,其实投票率太高并非一件好事,反而是社会过分动员、过分政治化的表现。 叶刘在立法会工作20多年,她直指,英国人离开之前在香港培养了很多所谓的「民主斗士」。他们在立法会内「逢中必反」,在立法会外透过挑起群众的恐惧或仇恨推高投票率。2019年,这群「民主斗士」利用修例风波,挑起老百姓的恐惧,造成动乱,所幸中央果断出手,首先为香港制定国安法,立刻平息动乱,随后又透过明确公职人员宣誓入职等规定,确保只有爱国者才可以担任重要的管治职位。今年3月,中央又完善了香港选举制度,她相信,新一届立法会在明年1月1日开展工作后,可以将过去的乱象一扫而空,建设有秩序、有能量、高素质的议会,配合特区政府的施政,推动良政善治,解决香港市民面对的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12月19日,香港成功举行了完善选举制度下的第一场立法会选举。作为港岛西选区当选人的叶刘笑言,自己在街上拼搏了8个星期,瘦了很多,形容「参选是一个减肥很好的办法」。她表示,在街上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明白老百姓对于解决房屋问题、青年出路都有殷切期望,承诺加入立法会后一定笃行「一国两制」原则,根据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的期望,尽量做好立法工作,反映市民意见,协助特区政府改善经济民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