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宣誓被DQ 前揽炒区议员蔡志强流窜英国
区议员宣誓9月10日展开,揽炒分子、前东区区议员蔡志强因未出席宣誓仪式而被即日取消资格,之后就无再交代去向。不过,蔡志强昨日(23日)突然在fb发文,透露自己出席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举办的放映活动,至于其fb个人简介中的居住地亦已改为曼彻斯特。换言之,蔡志强已流窜英国。
政府自9月10日开始分批安排211名区议员宣誓,蔡志强于宣誓日当天在fb发文狂妄宣称「绝不会参与有关区议员宣誓仪式」,帖文最后还公然以违反香港国安法的「光时」标语作结。
区议员宣誓9月10日展开,揽炒分子、前东区区议员蔡志强因未出席宣誓仪式而被即日取消资格,之后就无再交代去向。不过,蔡志强昨日(23日)突然在fb发文,透露自己出席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举办的放映活动,至于其fb个人简介中的居住地亦已改为曼彻斯特。换言之,蔡志强已流窜英国。
政府自9月10日开始分批安排211名区议员宣誓,蔡志强于宣誓日当天在fb发文狂妄宣称「绝不会参与有关区议员宣誓仪式」,帖文最后还公然以违反香港国安法的「光时」标语作结。
教育局昨日公布协助香港学生入境内地升读高等院校的便利措施,包括增加来往香港与各内地城市的载客航班,并容许本港学生优先订票。教育局副秘书长李忠善今日(2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等本周五完成登记后,分析配对,就可决定哪些城市要增加航班。 有议员反映往内地机票价格高昂,且数量不多。李忠善表示,相信增加航班对稳定票价有好处。他又说,昨日登记的101人中,只有16人乘航班赴内地,如果是这个数量,即使不增航班也可处理。 点此填写及递交表格 如学生填写及递交表格时遇到问题,可透过以下方式联络查询: 电邮:[email protected] WhatsApp/Wechat:5191 3760 电话热线:3698 4466 read more
香港政府 今日(12日)公布,将由周五(16日)起收紧从俄罗斯到港人士的检疫要求。 政府发言人表示,鉴于近期俄罗斯疫情持续反弹以及有多宗涉及从俄罗斯抵港人士经检测后发现带有L452R变异病毒株的输入个案,经密切监察相关地区疫情发展、变异病毒株的流行程度及对本港可能构成的输入风险后,政府会将俄罗斯指明为什高风险A2组指明地区,周五起开始生效。 旅客登机前21日前在俄罗斯逗留的人士,无论是否完成疫苗接种,都要在登机时出示预定起飞时间前,72小时内进行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以及在香港指定检疫酒店预订房间21晚的确认书。 旅客抵港后要在机场接受「检测待行」安排,确认检测阴性结果后,要须乘坐政府专车前往指定检疫酒店检疫21日,期间接受四次检测,再加7天自行监察,并于抵港第26天于社区检测中心强制检测 read more
政府今日(24日)宣布,行政长官再度委任8名现任交通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郑承峰、张頴娴、林智远、吴丽萍、苏国良、黄慧敏、严楚碧及余伟业,任期为两年,2021年10月1日生效。 据介绍,交咨会是重要的咨询组织,就广泛的运输政策及主要交通建议向政府提供意见。委员会目前由十六名非官方委员(包括主席)及三名官方代表组成。 read more
因应政府公布在「疫苗通行证」加入「红码」及「黄码」,以识别有较高新冠肺炎病传染风险人士,惩教署今日(9日)表示,由即日起,被区分为「红码」及「黄码」的人士不能进入惩教院所进行探访。 探访安排及相关措施或会因应疫情发展而有所变更,访客须留意惩教署部门网页发布的最新资讯。 read more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今日(2日)宣布启动“全民快测”计划,强烈呼吁全城市民于4月8至10日,一连三日每日进行一次快速检测,并于24小时内呈报阳性个案,有关计划属自愿性、非强制,期间不会禁止市民外出,但呼吁市民若外出可用港府派发的KN95口罩。她又强调“全民快测”并非要替代全民检测,强调仍在议程当中,但仍需监察情况及物色时机,暂未有时间表。 香港政府派发防疫包内有20套快测包下周一有短片宣传 林郑月娥解释,选择4月8日至10日原因为港府今日开始向全港家庭派发防疫包,内有20套快测包,派发工作目标在7天内完成、即4月8日完成,当局亦会于4月6日起,在全港18区设90个派发点补漏拾遗。她又称为免市民不熟习使用快测,故下周一(4日)起会有电视广告及短片介绍。 计划非强制义工上门帮助需要人士 林郑表示,“全民快测”计划并非强制,属自愿性,并承认无法确保市民一定会做快测或呈报,只能靠呼吁及宣传,认为不需要提供诱因让快测结果阳性市民呈报,主要依靠市民合作及公民责任。 而如有需要亦会有义工上门协助,得出阳性则要按现时规定呈报,阴性则不需上报。她相信除非确诊数字庞大至早前高峰期数字,否则目前能力上可以做得到跟进该些呈报工作。 期间不禁足建议外出戴KN95口罩 她续称,“全民快测”三天内并不会禁止市民外出,若市民需要外出,可使用防护性较高的KN95口罩,而政府派发的防疫包中已有20个KN95口罩。 强烈呼吁市民进行快测尽快放宽社交措施及通关 林郑又说,用快测再检视全港感染情况,有利制订日后抗疫措施,形容“如果今日可以可以影一张相,睇吓香港整体人口入面有几多百分比受感染”,可有利将来工作。她再次强调计划非强制,但希望凝聚众志成城团结抗疫,尽快于4月21日后三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甚至于稍后时间通关,“每个市民出少少力早啲达至目标,符合今日社会情况,相信市民都会同意。” read more
政府完善「疫苗到户接种服务」流程,下周一(8月15日)起13间为长者及有需要市民上门接种服务的医疗机构将提供一条龙服务,由医疗机构直接全程跟进处理登记申请。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12日)指,为让长者尽快接种好适当剂次的新冠疫苗,有需要采取新运作模式以简化行政程序,节省联络时间,完善「疫苗到户接种服务」流程,使更多长者尽早得到保护。她解释说,在新模式下政府会每区委托固定的医疗机构提供一条龙服务,医疗机构将直接处理登记个案,包括从致电给已登记市民预约日期,到行程编排及上门打针,相信务安排能更灵活、更妥贴,和更有效率。 「疫苗到户接种服务」自今年4月中旬推出以来,已累计接到超过31400个登记,并派出近1700队外展队,为各区年满70岁以上的长者或因病患或残疾而不便外出接种疫苗的人士接种了超过34300剂疫苗。当局预期随着服务使用者陆续增加,需接种第二剂至第四剂疫苗的个案亦会相继增多。 政府提醒,新冠疫苗接种服务完全免费,医疗机构不会向接种者收取任何费用。政府将由下周一起按已登记服务市民接种下一针的时序,分批以短讯或邮件通知市民将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名称及查询电话,呼吁市民耐心等待相关的医疗机构联络。 read more
香港律政司今日(26日)主办举行“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并且发表讲话。她表示,法治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及核心价值,支撑着本港经济发展,《基本法》下香港特区司法独立、市民基本权利和自由都得到保障。 林郑月娥说,在中央政府支持及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长期以来是担当具领导地位的国际金融枢纽,香港亦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 林郑月娥指,香港在139个法治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9,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亦排名第五;她亦引述世界银行的世界管治指标,指香港的法治指标在回归前只有69.85分,但到2003年起,香港的法治指标一直维持在90分以上,反映香港回归以来法治的进步。 林郑月娥还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会继续坚定以法治作为指导原则。 read more
明早(26日)6时起,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入境检疫安排改为「0+3」,抵港后不用再在检疫酒店隔离,在机场不用等核酸检测结果,乘坐交通工具回家或到自选酒店检疫3日,其后自我医学监测4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25日)表示,入境检疫放宽至「0+3」,是平衡疫情及社会经济动力,惟目前不适合再放宽至「0+0」。他形容政府带着700万人走抗疫路,每项政策都要稳阵,必须确保不能「路毁人亡」。 卢宠茂今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考虑科学数据后,认为香港现阶段不适合「0+0」,不能免检疫入境。他指,本地社区检测阳性比率是约1%,外地来港人士的阳性比率仍然是3%,因为外国有很多新变种病毒。政府将在保障医疗系统的大前题下,继续检视阳性个案比率会否下降,以及疫苗接种率会否上升,再决定会否改为「0+0」。「我们的社区感染数字正在下降中,这个是分母,而输入个案,随着我们改变政策会上升。若以3%比率(阳性比率推算),但是我们一旦改为『0』(毋须医学监察),(输入个案)可能会去到两倍、三倍、四倍,甚至十倍也不定。」 今年2月,本地单日确诊6000多宗,卢宠茂曾表示「跟病毒共存等于共赴黄泉」。现时情况相约,特区政府却逐步放宽防疫措施,有声音认为是「自相矛盾」。卢宠茂回应指,有很多事情变了,疫苗接种率提升了很多,香港应对疫情的能力、医院系统亦都加强了很多。他又指,当时确实很多长者因染疫死亡,「你可以问问那9000多人现在去了哪里」。 另外,卢宠茂又强调,现时入境内地前要做核酸检测,两星期3万人次中,只有1人阳性,阳性比率只有0.5%,相信今次入境检疫调整不会影响跟内地通关。 read more
深圳等不少地区在行人过路灯安装了倒数计时器,促进行人安全及提升道路使用效率。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今日(18日)回应立法会议员书面质询时表示,运输署一直留意「行人交通灯号倒数计时器」的应用及相关技术发展的情况,署方正改良试验计时器的操作,明年测试成效。 陈帆表示,署方在2006年和2018年曾经委托城大和港大探讨倒数计时器的成效,结果显示有较多行人在绿色人像闪动灯号结束时,仍未完成横过马路,反映装置对行人安全未有带来实质改善或效益。运输署正对试验计时器的操作进行优化,例如当绿色人像灯号刚亮起时便开始显示倒数计,并会结合行人感知装置及智能系统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行人过路处作试点。有关系统的设计及部件的采购现正进行,并预计于2023年开始进行详细测试。 read more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早前完成试飞,预计将于今年内按原定计划投入运作。就整个项目涉及开支1,415亿港元,机场管理局今(23日)表示,财务仍维持在预算之内,因疫情仍有不少变数,未来财政仍面对挑战,客运量减少导致收入缩减,须依靠外部借贷融资。根据最新三跑系统融资方案,预计总债务水平由890亿港元增加至1,110亿港元,仍于估算范围内。机管局会视乎疫情发展,积极考虑发行50亿港元零售债劵。 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苏伟文今在立法会上透露,第五波疫情对机场三跑工程造成一定影响,但机管局推行一系列有效应变措施克服困难,机场第三跑道仍以今年启用为目标,而跑道在今年启用后,中跑道将会关闭两年进行重新配置。他又指,当局仍在积极探讨如何在机场设置「一地两检」的可能性,有效加快清关效率。 旅游界议员姚柏良会上则关注,机管局会如何利用好三跑道系统,在疫情过后协助旅游业重新出发,另外在机场建设费方面会否作出调整,以吸引更多旅客来港。机管局财务执行总监李沛铿回应说,过去两年多的疫情,对机场建设费的收取带来严重打击,因此要延长收取至2033年或以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