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首10月录逾5000宗网购投诉 消委会吁看清交易条款

新冠疫情刺激网购活动盛行,惟消委会今年录得网购投诉亦激增。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说,今年首10个月已收到5456宗网购投诉。
黄凤娴指,其中近三成都涉及送货延误,估计是由于全球船期不稳所致;有效期已过的投诉有85宗,较去年同期激增143%。
黄凤娴提醒,消费者应选择有商誉的网店,同时要看清条款及货币,避免过数到私人帐户。

新冠疫情刺激网购活动盛行,惟消委会今年录得网购投诉亦激增。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说,今年首10个月已收到5456宗网购投诉。
黄凤娴指,其中近三成都涉及送货延误,估计是由于全球船期不稳所致;有效期已过的投诉有85宗,较去年同期激增143%。
黄凤娴提醒,消费者应选择有商誉的网店,同时要看清条款及货币,避免过数到私人帐户。
基本法委员会前主任乔晓阳今日(13日)在一个网上座谈会上表示,文化没有国界,但却有“国格”。港澳地区的文化繁荣,不仅要百家争鸣、博采众长,更须昂扬向上、催人奋进。国家支持鼓励特区文化发展,理应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符合“一国两制”要求、彰显民族独立精神的文化,亦是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积极促进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 乔晓阳表示,早在“一国两制”方针形成和基本法制定时,国家就明确支持港澳回归后,继续发展本地文化事业,授权特区在文化发展方面实行高度自治。多年来国家和特区政府亦推出很多支持港澳文化蓬勃发展和扩大对外交流的政策措施,为港澳同胞施展抱负、展示才华,提供更多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乔晓阳表示,大湾区人员、民俗相近,文化互联互通、同根同源,随着大湾区建设步伐加快,三地在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融通合作不断加速,高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必将成为大湾区发展壮大的不可或缺强劲动力。港澳要凭各自独特的中西合璧和中西荟萃优势,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造对外传播的新高地。 read more
政府今日(31日)宣布,杨祖赐获批准延任为香港辅助警察队总监,为期2年半,至到2024年7月6日。 杨祖赐在1989年4月加入香港辅助警察队,于2016年4月获委任为总监。政府赞扬他在领导香港辅助警察队方面表现优秀及投入。过去数年,在他的领导下,香港辅助警察队为香港警务处提供重要的支援,以应付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3日)发表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陈茂波提到,为纾缓因疫情及抗疫措施导致的失业情况,政府先后在「防疫抗疫基金」预留132亿元,于公营及私营机构开设有时限职位。截至去年底,两轮计划已创造约60000个职位,当中约45000个职位已入职。在最新一轮基金注资中,政府亦已额外预留66亿元,增设30000个有时限职位。 他提到,建议由2022/23课税年度起,设立住宅租金开支扣除,以减轻并没持有任何住宅物业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纳税人租住私人物业的负担,每个课税年度的扣除上限为10万元,预期在今年第二季将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陈茂波又指,去年推出的「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协助了不少市民,因此决定将申请期延长一年至明年4月底。最高贷款额由借款人在职期间平均每月收入的6倍增加至9倍,上限由8万元提升至10万元。计划下的最长还款期亦将由6年延长至10年,而还息不还本的安排则由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 另外,为加强支援网上学习,「优质教育基金」已预留20亿元,由今个学年开始,政府将推行一项为期3年的计划,包括资助学校购买流动电脑装置及可携式无线网络装备,供有需要的学生借用。有关措施将可协助基层家庭学生在疫情下继续学习。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3f61b99cfe1a39cbf72d5be4629db6b7.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续升温,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宣布,今日(9日)新增2995宗确诊个案,包括204宗输入病例,其余2791人属本地感染,过去1天无新增患者离世。第5波疫情个案累计至1,255,431宗。 多43宗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疑似个案,其中24人源头不明;另有16宗BA.4或BA.5怀疑病例,当中有7宗无源头。佛教医院再增2人确诊,目前累计16名病人及4名职员。此外,再有4间院舍出现感染个案,涉及2间残疾院舍及2间安老院。而学校方面,虽然今日放假,但慈恩学校1名教职员确诊,有13名学生需隔离检疫。 至于港珠澳大桥上月21日因检测出现大批确诊或不确定的结果,导致出境旅客集体滞留该处,当局回应称涉事检测承办商“华升”已提交报告,指出当时是有环境污染,该承办商会作检讨,并已在6月22日恢复运作。 张竹君公布,再有4个院舍有感染个案,包括2个残疾及2个安老院。第一间为东华三院马李示聘安老院,1名院友确诊,2名同房人士需检疫;第二间为凤溪护理安老院护理部,1名工作人员确诊,55人列密切接触需要检疫。 至于第三间是灵实翠林智乐居,4名院友及1名员工确诊,工作人员首先确诊,因本身员工是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故中心为其工作地点检测,因而发现再多4名院友确诊。而第四间为香港心理卫生会艾龄楼,1名院友确诊,7名同房需检疫。 张公布,医管局推出最新出院安排,由今日起会加强确诊院友的核酸检测安排,来自院舍患者若临床情况许可出院,医护会安排他们出院前再为他们检测一次,新安排下希望确保出院患者出院前不具传染性。 张竹君续说,本港过去一日没有新增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累计9197名确诊患者离世。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今(9日)表示,香港佛教医院护养病房再多2名男病人确诊,分别为57及55岁,已转介黄大仙医院接受治疗,群组累计16及病人及4名职员中招,李表示初步相信情形已受控制,亦有到场消费毒等。 另外,早前田家炳护养院1名女病人转往博爱医院内科病房治疗,期间新冠检测发现确诊,现再发现多有2名病人及4名员工中招,60人须检测。 李立业指出,医管局有最新的出院安排,今日起加强院舍病人出院检测安排,如果临床适合出院,出院前核酸检测,确保康复及不具传染性才回到院舍。他又呼吁未完成接种疫苗的院舍人士尽快完成接种。 read more
为确保立法会换届选举安全、顺利进行,保安局及辖下纪律部队已作出周密部署。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及保安局昨日表明,警队会调动超过一万警力作全方位部署,并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网络巡逻,遇有任何人尝试破坏选举,警方定必果断介入,严正执法。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说,警队已作出全方位部署,调配超过一万警力,包括军装、便装和特种部队人员,以及特务警察,担任巡逻、监察、情报搜集等工作,致力确保今日(19日)的选举顺利进行,市民安全有序地投票。 保安局表示,执法部门已准备就绪,确保选举顺利安全有序,警方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网络巡逻,预早识别并阻止破坏分子作出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警方会与由各纪律部队人员组成的特务警察携手,高姿态巡逻人流聚集的地方和重要建筑物等,一旦发现危害公共秩序和安全的行为,必会果断执法。 局方重申,选举期间借公开活动煽惑他人在选举中投无效票和不投票,无论有关行为是在香港或其他地方作出,均可能触犯《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市民切勿参与不法呼吁或转载相关违法内容,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任何不法行为,政府必定严正执法。 read more
11月26日,外交部驻香港公署、香港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对接新机遇,助力新征程”外国在港商界“云参访”大湾区活动在港举行。刘光源特派员在欢迎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年多来,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大湾区面貌日新月异,国际社会高度瞩目。举办此次“云参访”大湾区活动,旨在满足外国在港商界朋友考察、投资大湾区的热切期待,为国际社会打开一扇窗,展示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新成就、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的新探索。 看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决心”。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大湾区在对外开放这条道路上继续一往无前,从大湾区理财通等金融开放措施的落地,到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推进,不断突破藩篱禁区,不断刷新外界的想象。大湾区建设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机遇”。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大湾区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既有先发之利,又有地利之便,日益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全国五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在此诞生,数十家全球 500 强企业在此安营,国际优质资本在此汇集,越来越多优秀香港青年和国际人才在此逐梦,让“他乡”成“故乡”。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大湾区经济总量 2030 年将达到 4.6 万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投资圣地和掘金富矿。 看抢搭中国发展快车的“香港优势”。在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香港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促成者的作用凸显。香港金融市场稳健、资本自由流动、法治环境和专业服务等显著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赋予的香港“三个中心”、“一个枢纽”定位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角色。香港正迎来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重要转折,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前,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香港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抢搭中国发展这趟高速列车,香港是不容错过的“车站”,打开大湾区这个大市场,香港是独一无二的“钥匙”。 刘特派员说,欢迎各国商会、企业代表在此次活动中随着镜头“眼见”“耳听”,探索前进中的湾区,丈量行进中的中国,“参”出新动力,“访”出新机遇。外交公署将继续秉持外交惠港理念,为特区服务,与港人同行,为香港发展繁荣提供助力。继续鼓励和支持商界朋友以香港为平台,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在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共享大湾区红利,共享中国发展的荣光。 read more
“香港健康码”系统早上九时起接受登记,截至下午五时,逾13.6万名市民申请注册“香港健康码”,当中近2.3万人已启动帐户,系统一直运作畅顺。 市民可于“港康码”网站实名登记申请注册帐户,成功开通帐户后,并透过“安心出行”3.0版本上传出行纪录到“港康码”系统,再从“港康码”网站登入系统获取“港康码”。只有取得“港康码”绿码人士,才可进一步申请将“港康码”转为适用于广东省的“粤康码”或适用于澳门的“澳康码”。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表示,有很多慈善团体和电讯公司,都积极回应政府呼吁向有需要人士送赠手提电话。他称,政府正和它们积极商讨,希望能够凝聚更大的力量,令送赠手提电话予有需要的朋友的安排,特别是长者,可以顺利进行。对于有大约有多少部手提电话,薛永恒指未有准确数字,但肯定过万部 read more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今日(17日)下午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的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顺利返回地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表示热烈祝贺和由衷敬佩。 林郑月娥说,3位航天员在太空驻留3个月后安全返回地球,顺利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这项历史性任务取得成功,体现了国家在航天科技事业上不断开创先河,巩固了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世界前列地位,令全球华人都深感自豪。 林郑月娥指出,港人早前有幸通过「时代精神耀香江」的连串活动,加深对是次航天任务的了解,包括本月初部分科研人士和学生有难得机会与正在太空驻留的3位航天员进行实时连线通话,航天员都亲切地回答在活动现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社会对此反应热烈;而在今年6月,国家亦安排航天科技团队访港,亦带来了国家去年成功登月取得的部分月球土壤,首次在香港公开展出,让香港市民可以一同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 她希望中央日后能继续在港安排展示国家最新发展的活动,增强香港同胞对国家的向心力,亦有利于本港培养人才。特区政府在积极推进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会支持各院校参与国家航天及其他科技项目,为国家建设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read more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今日(11日)强烈谴责及反对美国国务院完全罔顾事实,就香港特区法院依法就黎智英欺诈案的判刑作出失实、误导和干预司法公平审讯的荒谬言论,对香港司法制度作出政治干预、恶意抹黑。 特区政府发言人强调,案件被告充分行使其辩护权,由拥有独立审判权的法庭在公开聆讯后基于事实和证据判刑,而判刑理据亦已在公开的判刑理由书中详细解释。 有关案件为一宗欺诈案件,与新闻和言论自由无关。正如判词中指出,该案的性质纯然是一宗简单的欺诈案,不应把案件的审讯扣上任何政治帽子。这对控辩双方以及整个社会都是不公平的。 基本法第85条订明,香港特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特区政府严正敦促美方停止干预香港特区的审判独立和内部事务。 美方为达其政治利益,公然干预法庭公正审讯案件,严重破坏法治精神,违反国际标准及国际法,更歪理成群,只暴露其霸凌野蛮,失信于人。 read more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放缓,但港府仍需要继续一系列的防疫措施及研究,防止疫情再次爆发。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3日)发表网志时表示,食卫局和医疗卫生研究基金共批出5.13亿港元,以支持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当中包括研究病毒的传播及传染性、有效的检测、监控、预防策略等。而在此67个研究项目中,部分研究可提供早期结果,有助制订抗疫政策、提供适切的临床管理和治疗方法,例如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监测环境中的病毒量,甚至在港研发新冠病毒疫苗等。 陈肇始表示,自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食卫局和医疗卫生研究基金已批出3轮拨款,合共5.13亿港元,支持了本地大学进行67项针对新冠病毒的医学研究项目,透过应用新科技,进行基础以至临床及社区层面的新冠病毒研究。 其中部分项目已有早期研究结果,有助于制订抗疫政策及提供适切的临床管理和治疗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监测提升防疫措施。当中较为注目的是,基金亦有资助研发港制疫苗。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在本港对其与内地合作研发的一款鼻喷式疫苗「卫活苗TM一号」,是目前疫苗中最先采用鼻腔喷雾接种方式的疫苗。现已有30名自愿参与者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研究团队正审视下一阶段的临床试验。 而其他有助于防疫的研究,例如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可推断无征状感染者的数目、监测群体产生免疫力的出现等;而监测环境中的病毒量则有助于检视社区隐性传播链等。 陈肇始指出,获资助的研究项目中,有28个项目的部分成果在国际知名科学期刊刊登,接下来亦会于11月23日举行的2021年卫生医护研讨会公布相关研究的中期结果。期望本地研究获得的新知识可应用于本地医疗实务及医疗政策,让广大市民得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