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刘宇隆:委员会下周讨论3岁以下幼童打疫苗事宜
香港早前有一名22个月大女婴感染新冠病毒后,曾发烧及抽搐,现时情况危殆。政府专家顾问、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今日(29日)于电台节目表示,电脑扫瞄及磁力共振显示,该名女婴没有患肺炎,但有脑水肿,相信是由新冠病毒引致,有可能属于急性坏死性脑炎。 刘宇隆表示,该名确诊女婴本身无长期病患,周三(27日)下午开始发烧和流鼻水,到傍晚出现抽搐情况。由于女婴居于离岛,需时约2至3小时才送往东区医院,期间病情未获纾缓,入院时要插喉和用强心针,院方亦已处方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刘宇隆指,女婴的情况不常见,一般健康幼童染疫后情况转为严重,通常因为免疫功能有先天缺憾,或之前未接触过某种病毒,所以从未发病。他指,欧美和本港均有大型研究显示,若幼童缺乏用以对付病毒的干扰素,一旦受感染,会较容易并发严重脑炎。 刘宇隆续指,相信幼童接种复必泰疫苗后患心肌炎的风险可控,可透过拉长每针之间的接种时间降低机率,并指美国已批准透过「免疫调节」让幼童接种疫苗,证实幼童接种后,产生的抵抗力与青年及成人相若,甚至更好。 刘宇隆说,女婴只有22个月大,未能纳入可接种新冠疫苗的范围,联合科学委员会下星期将讨论3岁以下幼童接种疫苗的事宜。 他指出,由于婴儿年龄少,加上全球都爆发新冠疫情,为婴儿接种新冠疫苗的临床测试金标准不易做到。目前辉瑞药厂在美国通过当局监管,可为6个月大婴儿接种成人剂量十分之一的疫苗,根据婴儿打针后产生的免疫力与成人相若,甚至更好作出决定。 刘宇隆说,科兴疫苗在南非为6个月至3岁幼童接种新冠疫苗的研究亦显示,他们产生的抗体与成人不相伯仲,他相信两款疫苗都安全,但会尊重家长是否愿意为子女安排打针的决定。 read more

邓炳强落区派家居灭火设备为义工打气
邓炳强(左三)、曾永鸿(左一)及欧楚筠(左二)探访住户并派发灭火筒和灭火毡。(受访者供图)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24日到油尖旺区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为参与向旧式单位业户派发家居手提灭火设备活动的油尖旺区防火委员会(防火会)委员及来自消防处、油尖警区宝石计划及油尖旺社团联会的义工打气。 邓炳强随后联同消防处助理处长(九龙)曾永鸿、油尖旺民政事务助理专员梁瀞允及油尖旺区防火会主席欧楚筠探访旧楼业户,亲自向他们送上灭火筒及灭火毡。 因应早前在旧式楼宇发生火警,有意见认为有需要向居住于「三无大厦」的单位业户提供灭火筒或灭火毡,以助提升家居的应急能力。有见及此,政府于较多「三无大厦」的地区,包括油尖旺区,向居住于符合特定情况的旧楼业户派发灭火筒和灭火毡。该计划的联合启动礼已于10月3日假油尖旺多元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邓炳强(右四)、郑泳舜(左四)、曾永鸿(左三)、黄嘉荣(右二)及梁瀞允(左二)为油尖旺区防火委员会及义工打气。 邓炳强(左四)、郑泳舜(右四)为油尖旺区防火委员会及消防处义工及其他义工打气。 油尖旺区民政事务处联同油尖旺区防火会,在消防处大力支持下,于昨日及今日率先展开上述计划的首次派发活动。参与的地区团体包括旺角街坊会、油麻地街坊会、尖沙咀街坊福利会等,众义工到旧式单位派发灭火筒、灭火毡和宣传单张,让区内超过70栋旧楼业户受惠。 read more

林定国:将以香港《普通法》优势对接国家战略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今日(1日)指,新一年会以香港《普通法》独特优势,对接国家战略。他称这样能增强发展动能。 林家国表示,将发挥优势,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国家「十四五」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立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定位。今年将协助筹建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以及率领法律界代表团展开外访。 他又指,随着与内地有序全面通关,香港将重拾经济动力,以具活力姿态面对新时代挑战,向世界展示我们蓬勃的生命力、复原力。 read more

政府十一举行升旗礼及酒会不设公众观礼区
十一国庆将至,特区政府昨日(29日)公布,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政府高层官员,将于本周五(10月1日)出席升旗仪式和国庆酒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政府发文指,升旗仪式将于10月1日上午8时在湾仔会展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举行,警察乐队将会奏乐,并由歌唱家廖匡和林颖颖领唱国歌,纪律部队会在空中和海上敬礼,因应疫情将不设公众观礼区。升旗仪式结束后,特区政府会在会展中心三楼大会堂举行国庆酒会,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为酒会主礼。 read more

陈国基:希望公务员工会接受加薪幅度
香港行政会议早前同意向公务员划一加薪2.5%。有公务员工会昨日指,加薪幅度偏低,未能追上通胀水平,表示失望。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7日)表示,已听到工会的意见,明白公务员过去两年在疫情下工作非常辛苦,强调在作出建议前,已平衡所有因素。他又指,当局认为加薪幅度合适,将继续与工会商讨及解说,希望工会接受相关建议。 另外,陈国基指,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提出的“特首政策组”,正在筹备阶段,当局将适时公布细节。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欧洲议会所谓涉港决议是废纸一张、笑话一个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1月21日发表谈话表示,欧洲议会昨天通过所谓涉港决议又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肆意抹黑,并叫嚣制裁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以及相关企业,再次暴露出一些欧洲政客的狂妄自大、偏狭无知和恬不知耻,令人愤慨,更令人鄙夷。 发言人强调,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今天的中国早就告别了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屈辱时代,香港也早已终结了被外国殖民统治的历史。如果还有人认为可以对中国颐指气使、恐吓威胁,那是不自量力!我们要奉劝那些欧洲政客,该从昔日殖民主义的旧梦中醒来了! 发言人指出,欧洲议会那些政客煞有介事地对着香港大谈自由、民主、人权,却没有好好看一看他们自己是怎样奉行自由、民主、人权的:欧洲一些国家性别、种族、宗教歧视和排外主义严重,警察暴力执法和任意拘留事件频发,近年还以国家安全名义打压别国企业正常经营;欧洲一些国家跟随美国“输出民主”,不单造成多国内乱不止、民不聊生,而且对由此产生的难民拒之门外,漠然无视幼童惨死在欧洲边界;欧洲一些国家囤积的新冠肺炎疫苗远超自身需求,而对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疫苗短缺无动于衷。面对其在自由、民主、人权上的斑斑劣迹,那些欧洲政客还有脸充当“教师爷”、指责别人吗? 发言人指出,香港国安法实施和选举制度完善以来,人们看到的事实是:香港的罪案发生率大幅下降;民调显示超过7成的市民认为新选举制度能够反映民意、能更好维护香港整体利益;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9049家,再创历史新高;登记在特区政府新闻发布系统的本地、海外以及网上新闻媒体及从业者数量均有增无减。可见,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权在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先进更优越的制度安排下得到更充分的保障。铁的事实早就把种种谎言戳穿。但那些欧洲政客或是久戴有色眼镜而不自知,或是为了自己的一点点政治利益而选择跟风作秀甚至甘于被人蒙蔽、甘于当人帮凶,仍然在那信口雌黄、胡说八道,难道不害臊吗? 发言人最后强调,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志坚如磐石,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欧洲议会的制裁叫嚣只会更加激起我们的昂扬斗志和同仇敌忾!对于我们来说,它的所谓涉港决议不过是废纸一张、笑话一个! read more

香港八达通消费券热线接约1200宗查询三成查参考编号拟换卡
政府将于下个月派发新一轮电子消费券,财政司司长办公室财政预算案及税务政策组主任王学玲今日(8日)透露说,八达通消费券计划热线电话开通后已收到约1200宗查询,当中约400宗是查询参考编号以重新提交八达通资料。 王学玲提醒说,若市民的八达通卡曾被盗用消费券金额,建议报警处理,才能补领金额。至于因领取「乐悠咭」而退回原本八达通卡的市民,可致电八达通热线2969 5500,办理更新资料手续。 以八达通领取消费券的市民,会分两期发放,首期4月先领取4000元,5月底达到合资格消费后,则可在6月16日领取余下的1000元消费券;如在10月底才用完首4000元,余下的1000元无使用时限。 read more

香港院舍员工核酸加密至隔日一测 孙玉菡:4成个案经检测找出
院舍员工的日常核酸检测将加密至隔日一测。劳工及福利局长孙玉菡今日(25日)表示,相关安排是根据最新疫情变化而作出调整。他说,由上月底起要求院舍员工每星期做一次核酸检测后2星期内,4成院舍员工个案都是通过核酸检测发现,反映加密检测是有需要,强调若院舍员工确诊,令院友需要检疫,除了造成染疫风险,亦会增加隔离设施压力。 孙玉菡指出,院舍员工可以选择到社区检测中心做检测,或自行留样本,让检测商上门收集,相信会有足够人手处理,目标在24小时内有检测结果,而快速测试是第一道屏障,员工上班前快测要求会继续保留。至于会否考虑闭环管理院舍员工,孙玉菡指要考虑现实情况,加密核酸检测已可加强保障。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431确诊 1名尼泊尔抵港患者或属二度感染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9ed321b1c853a3b252dd3fdf7c28616d.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日(25日)新增431宗确诊,新增431宗确诊个案,当中242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余下189宗为快速抗原测试呈报有效个案。新增个案中,16宗属输入个案。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个案1189660宗。再多18名确诊者离世,其中11人昨日(24日)在公立医院病逝。 输入个案中有7名患者昨日到港,影响4班航班,分别是BR867、SQ882、QR818及SQ894,涉及长荣航空、新加坡航空、卡塔尔空;其余病例属较早前抵港,其中1宗涉及本月12日从尼泊尔抵港后第12天确诊的病人,CT值为19至27较低,没有病征,已接种2剂由中国复星及德国药厂合作的复必泰新冠疫苗,由于患者曾在外地染疫,或属残余病毒二度感染(复阳)个案,但有机会是本地感染个案,目前仍待化验对比其感染的变异病毒株属外地或本地。 另外,今日再有19间学校呈报个案,各涉及13名学生及6名老师。张竹君表示,涉疫的学校各有1宗个案,分别有5宗经核酸检测确诊、14宗经快测确诊。快测个案中,有8人是今日确诊,4人在昨日(24日)确诊,余下两宗是上周六(23日)确诊;当中有5人是今日开学,另有3人已于上周上学。 至于学校方面,张竹君指暂未见到有学校爆疫,毕竟社区仍有个案,因此只要师生确诊后没上学,学校又没有爆发,就可暂时继续观察,毋须介入。她透露,今日出现学生确诊个案的某间学校,曾于上周有一名老师确诊,不过2人没有见面亦不同班,个案有机会在社区受感染,故在学校爆发的机会不大,当局会继续观察。对于疫情趋势方面,张竹君指,现时个案仍维持在3位数,市民仍需靠社交距离措施、保持个人卫生,以及打针。 张竹君表示,新增18宗死亡个案,其中11宗为昨日(25日)医管局通报的死亡个案,涉5男6女,介乎72岁至95岁,当中6人来自院舍,个案中6人没打针资料,2人已打一针,3人打两针。第5波疫情至今累计9,054人病亡。 张续指,今日报告死亡病例中包括法医收到7宗早前个案,于2月28日至3月26日期间离世,涉及6男1女,年龄介乎59至81岁,全部均有慢性病,当中一人是安老院舍院友,全部死因都怀疑跟新冠有关。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现时共有2,002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新冠治疗设施留医。另昨晚新增2名病人情况危殆,另3人情况严重,16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而过去一日有139人康复,当中有62人出院。第5波疫情至有46,921名病人康复,两年疫情以来有59,301人康复。医管局累计共22,266名员工染疫,当中21,692人已康复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人民锐评|「公民科」开启香港教育新篇章
时代精神耀香江。9月2日,香港中学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走上课堂,令人眼前一亮。开设“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是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今年4月推出的优化举措,是对原通识教育科的替代,目的就是推动香港教育去疴除弊、与时俱进,培养香港学生成为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如今,这一课程在学校落地,香港教育呈现新风,正是香港由乱及治的生动表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系民族未来、国家发展、香港前途。香港教育乱象存在已久,社会各界对推动香港教育革故鼎新早有共识。尤其是备受诟病的原通识教育科,教材混乱、主题凌乱、施教散乱,多次曝出授课教师将课程政治化的事件,甚至出现了歪曲鸦片战争事实、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现象。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数千名学生因参与违法活动被捕,原通识教育科正是使这些学生走向激进化、步入歧途的一个重要致因。改革通识教育科,设立“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端正香港教育内容,让香港学生客观认识国家、正确认识香港、理性认识世界,关系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要且紧要。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初心就是为了奠基香港学生更美好的前程。该课程包含“‘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三个主题,涵盖国情教育、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有利于推动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关心“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稳固国民身份认同,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准确的认知体系、科学理性的思维模式、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有利于使他们学会慎思明辨、懂得国安家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民族为香港奋斗奉献的坚定理想。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刚刚开设,要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为了这一新课程顺利开展,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广泛开展咨询,提供全方位支援,举办教师培训班,制定课程及评估指引,建立学科网上资源平台,并将安排师生到内地考察,为每所公营中学和直资学校发放特别津贴,这一系列有力、及时、到位的工作举措将确保“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落地见效。下一步,协同教育局行动,学校积极跟进完善,教师主动调整准备,学生热情参与学习,社会各方同心建设,“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就一定能办好,成为香港教育改革的又一亮点和品牌,带动香港教育其他课程内容更新迭代,形成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一年多来,中依法履行对港全面管治权,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一举扭转香港乱局,实现了重大转折,来之不易。维护香港特区社会大局稳定,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教育担负重要责任,发挥重要作用,必将大有作为。从“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出发,着眼香港学生美好明天,在坚定孩子们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必能让他们相信国家、相信香港、相信自己,把握住国家和香港的发展机遇,成为爱国爱港的社会栋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