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动接种车明出动首站沙田新翠村提供复必泰
政府今日(2日)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指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明日(3日) 正式出动,第一站将到沙田新翠村,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无论要打第一、第二或第三针都可以,呼吁街坊们尤其是长者和长期病患者快把握机会。
帖文指出,市民可即场打针或致电5193 0375预先报名以节省轮候时间。接种车随后会到观塘、葵青和屯门。
日期:12月3日及4日
(第二次到访日期为12月27日及28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地点:沙田新翠村新翠商场对出广场
政府今日(2日)在社交专页「添马台」发文,指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明日(3日) 正式出动,第一站将到沙田新翠村,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无论要打第一、第二或第三针都可以,呼吁街坊们尤其是长者和长期病患者快把握机会。
帖文指出,市民可即场打针或致电5193 0375预先报名以节省轮候时间。接种车随后会到观塘、葵青和屯门。
日期:12月3日及4日
(第二次到访日期为12月27日及28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地点:沙田新翠村新翠商场对出广场
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四点希望」,当中第一点希望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是他落实提高治理水平的根本指引。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一个多月,各界对政府开局表现反应正面,但要达到并维持最佳表现,政府施政要如履薄冰。李家超希望政府培养忧患意识,并透露在政府处理大事时引入了「红队」概念,请经验丰富、立场客观的人士检视、评估、批评方案,力争在措施推行前堵塞漏洞,他形容该方法有如「沙盘推演」,相信有关做法可进一步优化政策推动。 李家超表示,政府引入了「红队」概念,请经验丰富、立场客观的人士检视、评估、批评即将推出的政策,力争在事前堵塞漏洞。(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习近平主席7月1日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四点希望」,当中第一点希望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习主席强调,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是把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好、发展好的迫切需要。 设四小组完善治理体系 上任逾一个月的李家超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指,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他落实提高治理水平上,「起到很重要、很直接的作用。」在「完善治理体系」方面,他认为,要通过治理体系的建立,更利于执行人员明白行事目标和方式,他举例政府起步就建立4个工作小组,要求他们针对性解决土地房屋、跨代贫穷、卫生黑点等问题,就是在执行完善治理体系方面的工作。 他续指,「提高治理能力」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体系中的人员发挥能力,团队精神、明确方向、沟通和团队文化都很重要,而「增强治理效能」则是人员和手段的互动是否达到效果,「我觉得我们是应该提升到效能的,只是要看我们提升的程度有多大……现在按着这三个方向去做,应能做出一些能让市民直接感受得到的成绩。」 判断是否介入是个艺术 社会对新班子开局整体评价正面,这是否得益于李家超的「管治哲学」?李家超说,自己的领导风格是政策层面「抓大放小」,执行层面主动介入。李家超曾在政纲提到:「领导官员要发挥领导才能,实践积极的领导角色,及早介入解决问题,在问题酝酿初期,即主动作出指导,确保问题初发时及早解决。」而今届政府主要官员确实展现出这一新风,李家超说,判断什么要介入、什么不介入,要评估事态的重要性、社会诉求,「这是一个艺术。」 他表示,过去一个多月,他和司局长会热烈讨论不同事件处理方案,「讨论时大家很开放,也不会因为讨论意见不同而有任何不舒服。」他并透露,团队在推行任何大的措施前,特别需要考虑负面反应,因此引入「红队」(扮演对手的群体)概念,即请一批没有参与制定政策的人士对方案做批判性审视,提前堵塞措施漏洞,减低政策推行的风险。 各部门各环节均可引入 李家超形容有关做法有如「沙盘推演」,可系统化检验优化方案,他希望经过「千锤百炼」,力保预估到所有风险并设立防御措施,以求做到最好。「外界可能感受不了正面(影响),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举例自己在任职保安局局长期间做大亚湾应变计划演习,亦应用了「红队」概念,并因此完善了搬离计划。 「我尽量用这个概念,这也是文化的改变,也是做事方式的改变,强化整个应对的态度和能力。」李家超认为,政府每个部门在每个环节工作都可考虑使用有关概念,他指,是设立固定的「红队」成员还是因应事件变换成员,都可由主管决定,但最重要是要形成有关文化,培养忧患意识。他相信,有关做法可进一步优化政策的推动。 深感责任重大深庆团队得力 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责任真的很重大,事情真的很多」是李家超上任一个多月来最大的感受,他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如是说。他同时表示,尽管如此,他的团队十分团结一致,并抱着希望每一天都为香港做事的心,这给了他很大的动力和鼓舞。 李家超表示,各位司局长上任后「发挥得很好」,强调自己对团队有信心,希望每个司局长都能独当一面,自己只会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介入。李家超希望他们有100分的能力,就有空间发挥100分,再加上团队忠诚和协同效应,创造出超过100分的效应。 与此同时,李家超亦肯定香港公务员的个人素质相当优秀,认为「只要制度允许,他们个个释放自己的能力,做出来的成绩应该愈来愈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的团队也是这个理念。」李家超指,香港如今实现由乱到治,惟一度曾经损失了很多建设发展的机会和时间,「所以我们要追回来。」 他强调,自己会加强领导,执行问责制,并指大家对自己承担的责任都很清楚,而且愿意承担。 「特首政策组」正物色人才 李家超拟设立「特首政策组」,作为从宏观政策层面协助决策的部门,照顾香港整体利益、针对国家发展、审视国际形势,从决策层出发,为香港制定长远政策提供专业意见。他表示,他对这个政策组非常重视,而当中选用人才是关键,未必有一个人是他所需的所有方面的专才,但希望整个组能达到他需要的功能,他表示,自己正在积极物色人才,并透露手中的「名单好长」,但最终确定人选仍需要花些工夫。 设KPI不「泛KPI」 改变工作文化 李家超曾在参选政纲中提到在第六届政府上任百日内,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标,订立关键绩效指标(KPI),社会关注有关设定机制。李家超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KPI要衡量工作成效,亦要改变工作文化,如果只是追求KPI冷冰冰的数字而不考虑改变文化,则积极作用有限。他认为,要从最高层次订立KPI,同时强调政府不会「泛KPI」,而只会针对特定项目设立KPI。 李家超认为:「KPI的最重要意义是可以令我们做事更好。」KPI有两个作用,第一是衡量某个范畴的工作进度是否达成结果,第二是「文化的改变:有责任承担,有时间要求,也是以结果为目标的」。他强调,若只是追求KPI冷冰冰的数字而不考虑文化的改变,则积极作用有限。 从最高层次订立只对指定项目 「为何这样讲?因为KPI有负面的地方。」李家超强调,政府不会「泛KPI」,直言这是错误方向。他认为,若样样KPI,有些客观因素导致目标无法达成,结果会令多方面都不满意,同时若只是针对完成KPI工作,也难免会出现有冲突的情况,他举例如商业机构,一个想多贷款赚多息,另一部门要确保每日还账,KPI就会存在对立。 如何订立最终对整体最有利的KPI?李家超认为,要从最高层次订立,要小心设计,只对指定项目设立KPI。 「3+4」助港「活起来」 正与内地商便利通关 现届香港特区政府上任约一个半月以来,秉持精准抗疫、平衡抗疫与社会经济需要的原则,先后修订多项防疫措施,日前更果断地将从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抵港者的入境检疫安排改为「3+4」模式,即3天酒店强制检疫加4天医学监察。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输入个案的走漏风险低于1%,比本地社区传播风险还要低,对香港整体疫情的影响极轻微,新措施既不会额外增加内地防疫风险,无碍香港与内地正常通关的商讨进程,亦能令香港「动起来,活起来」。他透露,特区政府正不断与内地透过充分的沟通相互了解、建立互信,以尽力减少两地人员往来的不便。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李家超指出,现届特区政府每次调整防疫政策时都是基于五大原则,今次调整入境检疫措施亦体现这五大原则。 政府的防疫五大原则。(香港文汇报整理) 防疫「减辣」 风险可控 在五大原则中的不「躺平」方面,他强调特区政府致力减少确诊个案的目标不变。入境检疫措施「减辣」对本地疫情的影响轻微,因为输入个案走漏进入社区的风险低于1%,比社区本地传播风险还要低,故「减辣」风险是可控的。再配合「黄码」、检测等区分各抵港人士播疫风险的精准手段,使抵港者无须为该1%风险而承受不必要的不便。 李家超强调,新的抵港检疫安排也适用于内地、澳门等地的入境者,除了「回港易」或「来港易」计划抵港人士继续不用强制检疫,该两计划以外的内地及澳门抵港者,7天居家强制检疫也改为3天居家检疫,其后4天自行监察。 保护全港750多万市民的生命安全是特区政府的职责及使命,而李家超表示,生命与生活同样重要,「风险可控下保障生命安全外,亦要保障日常生活,除了工作,市民心灵健康、社会气氛和日常生活都好重要。」新措施的目标都是希望整个香港可以在风险可控下「动起来,活起来」,以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3+4」检疫方案会否顾此失彼、影响香港与内地正常通关?李家超坚定地表示,由于「3+4」方案并没有额外增加香港社区爆发风险,自然对内地也不会带来额外风险,故不存在该方案使两地正常通关愈来愈难。「在决定我们的防疫措施上,既要考虑是我们特区自己的措施,是特区管治方面的决定,亦都要配合我们国家的防疫政策。因为我们作为整个国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确保我们不会将任何风险增加给内地,亦希望让内地明白我们为何这样做。」 与内地部门沟通无间 在尊重内地防疫政策下,特区政府争取为北上、南下人士减少不便。李家超指,现在香港的确诊个案数字还较多,而内地在防疫上也面对风险挑战,大家在管控风险的同时,「都抱着减少(通关)不便、起码在减少不便上,有空间看看怎样做。」他形容与内地部门沟通无间,沟通层次也不低,「我的感觉是,对方了解香港情况,我们提出的时候,双方有想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也把对方的问题看成我的问题,对方把我的问题看成他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下,我们始终会有一些实际可行的办法。」 (来源:香港文汇报记者:柴婧、文森、黄子晋) read more
社运人士古思尧于今年2月初在长沙湾一个单位被警方国安处拘捕,指他有计划带同自制棺材,由西区警署游行至中联办,示威抗议北京冬奥。古被控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案件今天(12日)于西九龙法院再讯,他不认罪,国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将案押后至4月27日作审前覆核,预计6月6日正式开审,暂定需时5天审讯。古今天没有保释申请,需还押惩教看管。 报称兼职船只维修员的75岁被告古思尧,被控一项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罪。指他于2022年2月4日,在香港企图作出或准备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行为,引起对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以及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 read more
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科部、教育部港澳台办和特区政府教育局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紫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今日(10日)上午假香港君悦酒店举行。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致辞时表示,在当前大背景下,在香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重大深远得意义。他指,近年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名化、妖魔化,甚至出现青少年反对自己国家,污蔑自己民族的怪事,特别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一些懵懂的少年,在街头迷失自我,让人心疼,去年以来中央作出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让香港从黑暴浪潮中走出来。他说,香港的教育绝不能培养长着一张中国脸,却不是中国心,缺少中国味的人,应当理直气壮,让爱国成为香港普遍的价值追求。以下为谭铁牛致辞全文: 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各位教育界的同仁: 大家上午好! 在刚刚过去的7月1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喜迎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位一道参加「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和大家一同探讨如何让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首先,我谨代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组织这次论坛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紫荆杂志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节点,回望光辉历程、擘画光明未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集结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是了解百年大党历史的生动教材,是认识国家、了解国情的鲜活教材,也是一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爱国,是人类社会最深层的情感积淀,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遵循,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用自己特殊的激荡情怀,书写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香港冲破西方封锁,为内地采购亟需物资,是为爱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内地引进资金、提供技术,是为爱国;在祖国内地遭受天灾时,香港同胞踊跃捐款捐物,与内地人民守望相助、携手同心,是为爱国。当前,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香港已进入由乱及治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在香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弘扬爱国传统、壮大爱国力量,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我有三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要理直气壮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必修课。环顾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然而近年来在香港,爱国主义教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妖魔化,甚至出现一些青少年反对自己国家、污蔑自己民族的咄咄怪事。特别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一些懵懂少年被卷入黑暴,在街头迷失自我,让人心痛。去年以来,中央及时出手,作出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让香港从「黑暴」「揽炒」中走出,迎来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为「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教」「爱国者育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香港的教育,绝不能培养长着一副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香港的教育,应当将爱国之理明透清晰、深入人心,让爱国「理直气壮」,使爱国成为香港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 二要全面系统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不能沉湎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意识,也不能单纯追求各种教育形式的革新,而必须坚持弘扬历史传统与结合时代特征相统一,以实质而深刻的教育内容为根本。一是全面开展国情教育和国民教育,帮助香港青少年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深入开展历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香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三是持续开展宪法、基本法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培养香港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成为敬法守法的良好公民。四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香港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三要齐心协力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我认为,尽管时代变了,这3个问题依然要在香港一代代问下去、答下去!教育界各持份者应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一代又一代的香港青少年答好这三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特区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办学团体要发挥主力作用,督促、推动属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教师要坚持职业操守,提高综合素养,以德立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社会各界要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讲好爱国故事、宣传爱国典型、创作爱国作品,让青少年亲身参与,认识国家、关心国家、热爱国家。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习近平主席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就在前不久,88岁高龄的航天科学家戚发轫院士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说到:「最高尚的爱,最伟大的爱就是爱国家,你爱这个国家,你才能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国家」。我觉得,爱国的奋斗更有意义,爱国的人生更能出彩!我们要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爱国成为香港广大青少年的青春底色,让报国成为他们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 最后,祝「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平稳,市民生活逐步复常,17日起再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持「黄码」市民可以进入被动查核「疫苗通行证」的场所,主动查核地方则维持不能进入。 政府提醒市民和表列处所营运者,留意17日生效的新一轮经调整的社交距离措施实施细节。政府提醒,为便利市民识别及避免实际操作时产生混淆,所有公众溜冰场及电影院不论其是否容许使用者或顾客不佩戴口罩运动或饮食,均须就「疫苗通行证」继续进行「主动查核」。 下列处所「疫苗通行证」安排由「主动查核」改「被动查核」,顾客进入有关处所仍须符合「疫苗通行证」的接种要求: 游戏机中心 游乐场所(包括桌球馆和公众保龄球场),但公众溜冰场除外 公众娱乐场所(如主题公园、博物馆等),但电影院、容许观众可在内饮食的表演场所除外 会址 麻将天九耍乐场所 活动场所 理发店或发型屋 宗教处所 下列处所「疫苗通行证」安排维持「被动查核」不变: 商场 百货公司 街市/市集 ... read more
选举事务处编配选区出乌龙,将新界东南地方选区沙田区东部的部分选民,错误编配到同一选区的另一投票站,事件涉及约14200名选民。选举事务处就事件引起有关选民不便,深表歉意。处方日后会加倍小心,反覆检查,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发言人今日(10日)表示,该处在核对投票站编配纪录时发现问题,事件涉及新界东南选区沙田区东部两个邻近的投票站。初步调查显示,有职员在为选民编配投票站时,不慎将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陈震夏中学投票站(编号:R2701)的选民及保良局雨川小学(编号:R2702)投票站的选民互相对调,导致约14 200名选民被编配到错误的投票站。 由于投票通知卡已寄出予所有选民,该处会尽快将修订的投票通知卡及投票站位置图,重新寄送给受影响的选民。亦会在投票日于相关票站增派工作人员协助选民,以及在投票站的当眼处张贴告示,确保选民前往正确的投票站投票。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26日)表示,目前婴幼儿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仍然不理想,增幅较慢,部分仍然犹豫的家长担心子女接种后一旦出事,会拖累子女;但她强调,未接种的幼童一旦受感染,可能会有严重后遗症,家长会后悔莫及。 长者方面,杨何蓓茵指出,有约2800名长者登记「疫苗到户接种服务」后决定不接种,部分是因为家人不同意。她说,不少长者需要经反复游说才愿意打针,强调会继续推广接种。 点击预约接种疫苗 read more
香港政府总部人员昨早(13日)对接获的邮件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封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信件内附刀片,信件内容带有威吓性,相关人员已报警处理。 行政长官办公室发言人对此予以严正谴责,表示香港是法治社会,绝不容忍暴力及恐吓等违法行为。不论是行政长官或其他公职人员,若任何人以违法手段企图影响他们履行职责,特区政府必定会严肃跟进,将不法之徒绳之于法,保障公职人员安全和社会安宁。 read more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今日(21日)参观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公司,并视察落马洲河套地区工地。他表示,会全力推进港深创科园的发展,并研究加快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探讨更具弹性的发展模式。 薛永恒先到创科园公司,听取公司行政总裁萧赤虹介绍创科园的整体规划及第一批次发展。创科园公司正全速进行相关工程项目,包括首四座楼宇的设计工作。工程预计由2024年年底起逐步落成。 其后,薛永恒在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处处长莫永昌陪同下视察河套地区工地,并听取相关人员介绍河套地区发展,当中包括已完成的首批平整土地,以及正进行的第一期主体工程的进度。薛永恒喜见在部门同事努力下,首批平整土地亦刚刚交付创科园公司开展建造工程。创科园公司会在第一批次发展使用创新、绿色和智能方式建设,从而大量减省在工地进行的工序和人手。 薛永恒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更将深港河套纳入大湾区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发展北部都会区,将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整合为新田科技城,进一步扩大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据悉,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今年一月批准两项河套地区的工务计划项目的拨款,以期在河套地区进行工地平整及提供基础设施和建造消防局暨救护站,并于今年二月批准拨款以开展创科园第一批次发展及支持创科园公司的早期营运开支。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fe4a32a550e0a0ab6163ca25a1494353.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2日)公布,过去一日新增2,286宗核酸检测确诊个案,2,189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换言之,本港单日宗确诊个案当中包括4,475宗输入病例,当中包括18宗输入病例。第5波疫情至今累计个案共1,155,082宗,其中727,543宗为经核酸检测确诊、427,539宗为快测呈报。另外,过去一日呈报多116名患者离世,其中有99人于公院病逝,最大109岁,42人来自院舍。第5波疫情累计7,848人病亡,总体死亡率0.68%。 张竹君表示,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分析的1,316宗确诊个案中,没人感染Delta变种,另有1,263宗染Omicron,有53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另外,昨日(1日)无新增院舍出现爆发,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就增加少于100多宗院友及10多名员工确诊个案。 在18宗输入个案方面,其中13宗为昨日到港人士,其中4宗乘坐EK384航班抵港、2宗乘坐SQ894航班;另有5宗是较早前抵港,其中2人为美国到港的机组人员。另因EK384航班有4名到港人士染疫,因此当局会引用有关条例,禁止该阿联犹客机由明日(3日)至下周六(9日)期间,由杜拜或曼谷到港。她又指,基于港府早前撤销禁飞令,相继有人抵港,故有输入个案会是预料之中。 有关2月时有两名荷兰到港旅客染出Omicron BA.1及BA.2的复合病毒,张竹君表示在与港大的潘烈文教授了解下,发现自己有误会,误以为该复合病毒等于Omicron XE,但其实有不同种类。而涉事两名旅客的病毒并非来自英国的XE;而本港之后未有发现该复合病毒,认为新复合病毒暂对本港构成较大威胁,但仍须密切留意。 至于疫情趋势,张指现时情况慢慢回落,有向下趋势,但数字仍是“几千几千”,如果社区人流增加,仍有机会回升。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2日)公布,新增116宗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包括99人昨日(1日)离世,包括59男40女,年龄介乎47岁至109岁,当中有42人来自院舍,有57人无打针、有22人已打1针、18人已打2针,2位打了3针;当中有89人为65岁以上长者;加上早前录得53宗的非医管局死亡个案,第5波截至目前共有7,848名死者,整体死亡个案涉3,188女4,660男,病死率为0.68%。若连同头4波疫情的213名死者,病亡人数已达8,061。 何表示,由于数据滞后,3月3日至3月31日期间再有17名病人离世,包括8男9女,年龄介乎64至98岁。过去一日再多1,439人出院,另有2名病人入院后揭染疫,其同房的3人列紧密接触者;至今有共21,225名医护确诊新冠肺炎,其中19,056名员工已康复及返回工作岗位。 另外,昨日有4名较年轻死者均有癌症,分别是59岁男、57岁男、47岁男、49岁女,他们分别有淋巴癌、肺尘埃沉着病、肺癌、扩散小肠癌、血癌。何续指,过去24小时新增15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27人情况严重,79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现时共有10,138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 何表示,医管局现时运作的亚洲国际博览馆有8、9、10、11号场馆,内地医疗团队近一至两周已到亚洲国际博览馆帮手,所以处理有人数目已增至400名患者。会继续增加接收病人数目,现时仍有床位,由于社署运作中的部分场馆即将交还亚洲国际博览馆,医管局暂时不会进注,但会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再考虑会否利用相关场馆接收病人。 read more
政府昨日(12日)批准婴幼儿版复必泰在港紧急使用,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建议,容许儿童及幼儿可以沟针接种疫苗,方便家长选择。 何柏良表示,可能有家长希望子女接种复必泰疫苗,如果容许沟针,家长可能愿意先安排子女打一针科兴,等候复必泰婴幼儿版。他又认为政府可参考复必泰指引,将首两针接种间距缩短至最短3周,第2至第3针间距缩短为2个月,以便在外地疫情再升温前,更多人可完成接种。 何柏良又指,婴幼儿版复必泰,在欧美已开始接种,美国已接种的60万人,并无任何一宗心肌炎案例,显示疫苗安全性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