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十四五规划宣讲| 骆惠宁在宣讲会上的致辞
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本周来港,通过多场会议向各界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首场宣讲会今日(23日)上午在政府总部举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致辞时表示,宣讲团来港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他并分享三点看法,呼吁香港社会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以下为致辞全文: 在「把握国家『十四五』机遇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宣讲会上的致辞 (2021年8月23日) 香港中联办主任 骆惠宁 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 宣讲团各位成员, 特区政府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专程来港宣讲,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值此,我与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一、认清国家规划要求,全面把握香港的发展方向。国家「十四五」规划对香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要求,第一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加以阐述,体现了中央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动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的战略考虑。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香港社会要进一步把握中央新发展理念要求,凝聚广泛共识,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升香港的竞争优势。香港之所以拥有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等经济地位,根本在于拥有连接内地的区位优势和自身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纵观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谁也不可能阻挡。全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中国,香港发展的最大机遇在内地。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确立,香港正面临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我们坚信,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香港一定能够打造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三、善用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未来。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金钥匙。这一年多香港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发展香港市民的根本福祉,是为了实现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是为了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中央一直十分关注香港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十四五」规划再次明确了香港发展新定位,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现在需要香港社会进一步行动起来。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赢得明天。 最后,祝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read more

邓炳强逛书展购国情图书视察纪律部队摊位
香港书展昨日(18日)踏入第5日,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也拨冗到书展视察。 邓炳强驻足在商务印书馆的摊位前,对有关国情的书籍特别有兴趣,他翻看有关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相关著作,据媒体报道,他合共买了6本书,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随后,邓炳强前往教育及职业博览,到5个纪律部队的招募摊位了解情况。 书展昨日(18日)踏入第5日,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也拨冗到书展视察。 邓炳强驻足在商务印书馆的摊位前,对有关国情的书籍特别有兴趣,他翻看有关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相关著作,据媒体报道,他合共买了6本书,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随后,邓炳强前往教育及职业博览,到5个纪律部队的招募摊位了解情况。 read more

海关深圳湾截查货车检步枪及子弹重案组跟进调查
深圳湾管制站前日(13日)揭发怀疑走私军火案。一名内地司机将货车交予一名56岁姓杨的香港货车司机,杨不以为意,将车从内地驶回香港,惟抵至深圳湾管制站时遭香港海关截查。海关表示,当时车上有逾900件已申报食品、衣物和家具等包裹,海关在车上发现有45个未申报、准备寄往美国的包裹,更于其中3个包裹内发现一支怀疑步枪、一个步枪护架及多发子弹,案件交由元警区重案组接手调查。 警方表示,发现3个寄往美国的包裹,包裹内有一支怀疑枪械、一件怀疑枪械部件及80粒子弹。警员接报到场,将有关证物检走作进一步检验。案件暂列「发现枪械及弹药」,交由元朗警区重案组跟进,暂未有人被捕。 海关回覆查询时指,海关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和措施堵截走私活动,并与本港、内地及海外相关执法部门,以及本港快递营运商及香港邮政保持紧密联系,加强情报交流及适时采取联合行动,以打击走私受管制物品的活动,当中包括枪械。而海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若发现怀疑枪械,包括枪械组件,会立即通知警方跟进。 read more

罗兵咸料港府本年度财赤约90亿元倡再派消费券
罗兵咸永道预测,截至今年3月底止2021至2022财政年度,香港将录得财政赤字约90亿元,远低于政府早前预测的1,016亿元财赤。其中预期去年经济逐步复苏及税收滞后,利得税及薪俸税将达到2,194亿元,较政府预测多出9.5%。 该行预测,去年股市及楼市畅旺,当局致力改善上市机制,令投资者信心增加,印花税预期达1,161亿元,较政府预测多出26%。期内土地收益预期为1,250亿元,对比政府预测为976亿元,主要来自于中环海滨地皮价格创纪录达到508亿元,以及粉岭与浅水湾地皮出售。该行预期现时港府储备达到9,186亿元,足够15个月支出。 罗兵咸永道香港税务合伙人王晓彦表示,本地疫情反覆,考虑到去年电子消费券计划对经济有正面提振作用,预期政府今年将推出新一轮消费券,计及行政费用减少及新一轮抗疫基金额度可能增加,建议政府今年派发不少于2,500元的消费券;另外建议本年度免税额增加至少10%,以及为近年业务受影响的中小企提供税务抵扣及弹性处理措施等。 罗兵咸永道香港税务合伙人王健华则表示,港府应加快检视大湾区税务优惠,从而更好地衔接区内政策,例如为香港企业大湾区分公司及所投资的固定资产提供香港同等税收优惠;并呼吁当局尽早推出北部都会区蓝图及具体细节,方便更多企业及市民作发展规划。 read more

人民日报:参与选举共同画出「最大同心圆」
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立法会选举今日(19日)举行,《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形容修例风波以来社会动荡令市民痛心,而全国人大为香港选举制度装上“安全阀”,堵住反中乱港分子进入政权机关、破坏宪制秩序的可乘之机。文章又形容选举改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选出优秀的管治团队,为香港解决实际问题,而参与选举是改制后必须做好的“后半篇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形容本届候选人以各种渠道“倾听民意民声”、“香港选举气氛日益浓厚,令人耳目一新”,必须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小到课堂不再有‘黄师’、住宅不再限于劏房笼屋,大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告别社会撕裂内耗”。 文章指出,全国人大为香港选举制度装上“安全阀”,“堵住反中乱港分子进入政权机关、破坏宪制秩序的可乘之机”,惟选举改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选出“优秀的管治团队”,为香港解决实际问题。 文章亦呼吁港人投票,称参与选举不仅是基本法赋予港人的基本权利以及选民的共同义务,更是“完善选举制度必须做好的‘后半篇文章’,有助于画出符合香港根本利益的‘最大同心圆’。” read more

立法会秘书处为新议员开班讲解议事规则
立法会秘书处今日(29日)起一连两日为新丁议员开班,讲解议会运作及《议事规则》。新一届立法会明年1月1日上任,据悉立法会主席选举稍后于1月10日举行,并设有议员提问环节。 新一届立法会议员由70人增至90人,立法会大楼扩建完成前,部分议员需到中信大厦的临时办公室,或在外租用办公室。位于中信大厦的办公室将沿用上一任租用者的家俬,各议员有独立房间,但助理们在共用空间工作。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6654确诊 输入占244宗 另录141学校个案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0a676c381a64536825f4786bcae3d83f.mp4 第5波新冠疫情毒链未断,本港连续6天确诊数突破6,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医生公布,今日(23日)新增6,654宗确诊,包括244宗输入个案。变种病毒株方面,昨日(22日)怀疑属BA.5的个案占整体37.1%;至于BA.2.12.1的疑似个案则维持在约9%。 另外,昨日有5间院舍有新增确诊个案。而学校方面,今日录得81间学校共呈报141宗确诊个案,涉及108名学生及33名教职员,分别来自57间幼稚园、10间小学、13间中学及1间特殊学校,其中2间学校须停课,包括礼贤会元朗婴儿园5班中,有3班出现确诊,涉及6名学生,深水埗协康会富昌中心亦新增1名教师及1名学生确诊,累计已有4人染疫。另外,过去7天共27间学校录得2宗或以上个案。 至于输入个案中有125宗在机场找到,其中46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55宗于检疫后第4至7日发现,第8至14日验出确诊则占18宗。该些病例来自48个地方,其中有8个地方多过10宗,包括美国占32宗、印度占27宗、泰国占20宗、英国菲律宾占18宗、加拿大新加坡占15宗,而南韩则占11宗。 张竹君表示,本港昨日(22日)有5间安老院舍出现新增个案,共4名院友及2名员工染疫,有41名院友需要检疫。 出现个案的安老院舍包括,「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路德会凤德安老院」,有1名院友确诊,其他10名院友及同层工作的人员均需要检疫;葵青「颐养轩」,1名院友确诊,5名院友需要检疫;屯门「嘉涛耆康之家」,2名员工确诊,5名院友需要检疫;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郑傍卿护理安老苑」,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需要检疫;北区「力健敬老之家」,昨日1名院友确诊,今日再有1名院友确诊,共18名院友需要检疫。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过去一日呈报10宗患者离世个案,分别为6男4女,年龄介乎69至105岁,只有两人打齐3针疫苗。 已打3针的两名死者,其中一人为90岁女子,有心房颤动及中风的背景,8月10日入院,前两日快测确诊,入院后检测CT值为21 ,病情反覆,昨日离世。另一人为75岁男子,有高血压及心脏衰竭,8月10日快测确诊,其后入院,留医时情况稳定,至21日头晕,因担心中风,将其转到急症室观察,有脑出血情况,其后死亡。 死者中年龄最高为一名105岁男子,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有高血压及肾衰竭,8月19日因气促入院, X光检查发现有肺炎,另有心房颤动情况,随后病情一度稳定,但仍于8月22日离世,入院前在8月7日已经快测确诊。而死者中年龄最低的为69岁男子,有末期癌症,8月16日入院,有气促及脚肿,X光检查发现有肺积水,入院首两日核酸无确诊,至18日确诊,本身癌症病情恶化,昨日离世。 read more

霍启刚指返港检疫配套差 倡善用科技加快入境程序
特区政府自5月起容许非本港居民由海外入境,加上临近暑期,近日入境人数大增。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今日(28日)在社交媒体撰文指,机场入境人数由五月初单日近2000人,持续上升至近日突破4000人,但检疫酒店房间数量不足,影响海外市民安排回港之余,亦令部分体育总会不敢安排运动员出去比赛。 霍启刚又表示,现时机场的检疫配套不足,他接获不少人士反映从落机到抵达酒店,一般要耗时3至4小时,期间更一直排队而未能去厕所,直言小朋友及长者未必能忍受这个过程。他说,现时不少东南亚国家已经开放入境,即使有检疫安排,但过程都非常畅顺,而香港作为国际大城市,入境安排仍然差劣。 霍启刚续指,目前正积极争取进一步放宽入境检疫措施,指若成功落实,机场抵港人数将会进一步上升。他建议,当局应善用科技,譬如透过入境申报系统提交资料后可获得QR Code,入境便无须再检查任何纸本文件,同时增加检测人手配合工作,令入境旅客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入境检疫程序,到检疫酒店休息。 read more

陈茂波:扩大疫苗接种才有空间恢复境外往还重启经济发展动力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1日)在网志中表示,有效管控疫情是稳住经济大局的最根本。他指,如何能做到防控疫情,同时便利往还和保住经济,极具挑战且不易平衡,但现届政府一直朝着这方向稳慎推进。只有进一步扩大疫苗接种,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最大程度恢复与境外的往还、稳住经济、重启发展动力。 陈茂波表示,外国不少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已债台高筑,环球息率持续向上将增加它们的还债压力;而面对能源价格高企及通胀加剧,一些政府选择向民众提供补贴,或以其他方式控制物价,以缓减当地社会面对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经济疲弱却将令税收减少,这些经济体的公共财政将陷入两面受压的困境。事实上,外围经济及金融市场所承受的风险已进一步增加。 他指出,外围息率趋升对本地息口的影响已进一步浮现,银行陆续调高按揭贷款锁息上限,难免增加供楼人士负担。而近日楼市稍有调整、港股市况偏弱,遏抑市民消费意欲及经济气氛,期望10月1日发放的第二期消费券,能带来阶段性的经济提振作用。 另外,政府日前公布了新一批银色债券的认购结果及分配情况,认购20手或以下的合资格申请人将获全额分配,所有合资格申请人当中约六成八将获足额配发。陈茂波提到,银债的保证息率上调至4厘不会影响债券基金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强调债券基金本身并不是财政储备的一部分,亦与政府的其他帐目分开处理,故发债所得和利息成本与政府财政两者「拉不上关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