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宣布下学期继续面授
有报道指,浸大昨日(22日)向学生发电邮,指本港疫情回稳,过去一个月没有本地感染个案,决定下学期继续面授,课堂录影亦会同时继续。
浸大曾于今年5月安排2021/22学年第一学期起全面恢复面授课堂,并表示为便利学生学习,将继续设课堂录影。学生进入校园前必须完成网上健康申报,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口罩,在课堂上禁止饮食,并须保持适当社交距离。
有报道指,浸大昨日(22日)向学生发电邮,指本港疫情回稳,过去一个月没有本地感染个案,决定下学期继续面授,课堂录影亦会同时继续。
浸大曾于今年5月安排2021/22学年第一学期起全面恢复面授课堂,并表示为便利学生学习,将继续设课堂录影。学生进入校园前必须完成网上健康申报,在校园内必须佩戴口罩,在课堂上禁止饮食,并须保持适当社交距离。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28日)表明将就黎智英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案,提请人大常委会释法。2020年参加香港国安法起草的知名国家安全法、行政法专家、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毕雁英表示,香港特区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中央在特区设立,并授权依法行使维护国家安全权力的权威机构,统筹领导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所有事务,具有特殊凌驾地位。香港国安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特区国安委的工作不受香港特区任何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毕雁英解释,任何机构包括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构以及所有法定、咨询机构等。该规定中的不受干涉,既包括特区国安委作出具有约束力决定的过程不受干涉,也包括有关决定的执行过程不受干涉。 她指出,香港国安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特区国安委的决定不受司法覆核,含义包括对执行特区国安委决定的行为,不得提起任何诉讼。这是因为中央全程参与、全程派员指导监督特区国安委的履职过程,所以特区国安委的履职行为不受作为地方司法机关的香港法院的司法覆核。 毕雁英续说,根据香港国安法第12条规定,特区国安委必须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监督和问责。实践中对特区国安委行使职权、采取行动的法律依据理解上出现分歧时,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国安法的有关条文进行解释。香港国安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本法的唯一解释机关。 read more
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联办今天(13日)表示,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香港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一笔笔善款、一声声慰问,凝聚的是千千万万颗爱心,体现了香港与河南同胞齐心协力、守望相助的血脉深情。 据统计,截至8月13日,中联办赈灾专户累计接收香港社会各界3314笔捐款,共2.64亿港元、3085.8万元人民币。中联办正分批将善款和相关赈灾物资转交给河南省有关方面,送去香港同胞的关心与支持,帮助河南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 香港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情况(截至8月13日) 香港政团社团继续踊跃捐款支援河南灾区。其中,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捐款627.2888万港元,新民党捐赠第二批款项逾24万港元;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捐款140万港元,香港上海总会捐款100万港元,香港湖南联谊总会捐款逾296万港元、40万元人民币,香港四川社团总会捐款逾60万港元,世界东莞社团联合总会捐款40万港元,香港汕头商会捐款50万港元,香港中山社团总会捐款160万港元,香港宁波同乡会捐款52.45万港元,香港海南农垦联谊会和临高工商联捐款30万港元;香港保良局捐款150万港元,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捐款100万港元,全港各区工商联捐款130.56万港元,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捐款101.86万港元,香港各界社会服务基金会捐款200万港元,香港九龙社团联会捐款122万港元,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捐赠第二批款项70万港元。 企业也慷慨解囊积极向河南灾区捐款捐物。其中,九龙仓集团捐款1500万港元,Pacific Millennium Holdings Corporation(国际济丰集团控股公司)捐款1000万港元,瀚森制药国际有限公司捐款600万元人民币,耀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捐款500万港元,Manful Global Development Limited(万丰环球发展有限公司)捐款500万港元,思摩尔(香港)有限公司捐款500万港元。 此外,香港医疗专业人士协会、香港中律协、华人基督教联会、港九劳工社团联会、香港商船高级船员协会、香港海员工会、香港航业海员合併工会、香港泥水商协会、香港庄氏璧立宗亲会、国际名厨慈善会、群生慈善基金、香港仓库码头运输业职工会、港九罐头洋酒伙食行商会、南北行公所、东井园佛会、香港经络医学会、香港内衣业联会、和桂基金有限公司、陈张敏聪夫人慈善基金、幸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丰盛(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出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包陪庆基金会、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中华海外联谊会同学会港区理事、南方医科大学香港校友会、顺德联谊总会会长伍步功、福临饭店执行董事邱威廉等团体和个人也积极捐款。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建议针对繁忙时间交通挤塞,在过海隧道实施「挤塞征费」。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11日)发表网志,表示现时初步构思是按整体过海交通情况将平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收费时段,包括繁忙时段、一般时段,以及非繁忙时段;一般时段将收取“一般收费”,早上或傍晚繁忙时段则需在一般收费之上附加“挤塞征费”,从而遏抑及分散繁忙时段超额的交通需求,改善过海隧道交通情况及减少相应行车时间。 陈帆网志全文↓↓↓ 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近日市面人流增加,交通流量亦回升。我们乐见市民生活逐步回复正常。但当车流畅旺起来,交通挤塞问题也逐渐浮现。香港土地资源有限,单靠兴建道路不足以解决交通挤塞问题。我们一直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包括透过改善运输基础设施、扩展和改善公共交通服务,以及管理道路的使用,纾缓道路交通挤塞。 政府在1993年把为期30年的“建造、营运及移交”专营权批予西区海底隧道有限公司,而专营权将于2023年8月1日届满,届时政府会接收西隧,负责营运、管理和维修该隧道。随着西隧即将回归为政府隧道,正好提供一个契机,让我们对症下药处理困扰市民多时的过海隧道挤塞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近年致力推展“智慧出行”,透过更广泛运用创新科技,提高交通管理效率,“不停车缴费系统”正是重点工作之一。运输署计划于2022年年底起逐步在各政府收费隧道(包括即将接收的西隧),及青沙管制区引入不停车缴费系统,透过读取贴于车辆挡风玻璃上、配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缴费贴,侦测车辆通过并遥距收取隧道费,令缴费更快捷方便。 因应我们稍后接收西隧,以及实施“不停车缴费”的最新情况,让我们可以因应整体过海交通的情况,全面考虑各过海隧道的收费,包括在不同时段收取不同费用。 “挤塞征费”理念 相信大家都留意到,过海隧道挤塞情况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特别严重。秉持交通管理、科学为本的理念,运输署于2019年7月展开“挤塞征费”研究,检讨及重新制订政府收费隧道及道路的收费水平。“挤塞征费”以善用有限的道路空间为理念,因应隧道在不同时段的挤塞情况收取不同费用,并针对效率偏低的车辆,希望改变驾驶人士的出行习惯,鼓励他们转乘公共交通工具,或于繁忙时段以外使用相关隧道和路段,遏抑和分散繁忙时段超额的交通需求,提高整体道路网络的使用效率。 过海交通情况 现况一:整体过海交通持续增长 根据2021年9月底至12月的交通调查,在平日早上最繁忙的一小时,过海车辆数目超出过海隧道整体容量逾四分之一。单计红隧和东隧的交通需求,早上南行方向及傍晚北行方向,车辆数目在最繁忙的一小时,更超过容量高达50%。驾驶人士在早上繁忙时间分别平均需约25分钟及17分钟,才可通过红隧和东隧,行车时间约为交通畅顺时的三倍。西隧整体交通现时虽未及红隧和东隧般繁忙,但在平日早上繁忙时间,西隧的使用量亦已达到其设计容車量,近年亦时有出现交通挤塞情况。 现况二:影响非过海交通及地区道路 即使出行时并非过海,相信不少市民亦试过受过海车龙影响,“无辜辜塞埋一份”。在繁忙时间,过海隧道挤塞的车龙延伸至多条連接道路,阻塞其他跨区或地区道路,例如九龙中、港岛北,甚至香港仔的多条主要道路和地区道路,均受到红隧车龙严重影响。而东隧车龙则影响观塘、蓝田及东区走廊一带的交通。 此外,现时各过海隧道收费不同,相信不少司机,尤其是私家车司机,会选择绕道行驶收费较低的隧道以节省隧道费。举例来说,当一名驾驶人士要从西九龙前往上环,他未必会选择最直接,但最昂贵的西隧,而是选择绕路到收费最低的红隧。绕道的车辆为九龙和港岛个别繁忙路段(例如在这例子中的加士居道、告士打道及干诺道中)带来额外车流,进一步加剧市区道路挤塞情况。 现况三:过海私家车数目和比例不断上升 如果大家“坐车塞过海”时望出窗外数一数,可能会发现每七架私家车,才会见到一架巴士。2011年至2021年间,私家车在平日繁忙时间占过海车辆的比例,由约五成不断攀升至约六成,却仅运载不足两成的过海乘客。反观运载近八成过海乘客的巴士,只占过海车辆约8%。私家车占用了大量路面空间,令巴士和货车可用的路面空间减少,未完全善用过海隧道,影响公共交通和货物运送效率,而且有持续恶化趋势。 征费原则 西隧目前再没有剩余容量分流红隧和东隧的超额车流,倘若政府收回西隧时,维持所有过海隧道收费不变,挤塞情况将会持续。如果政府只调低西隧收费,则会进一步加剧现时过海隧道,以及周边道路在繁忙时间的挤塞情况,并非解决过海挤塞的方法。 参考运输署的顾问研究结果,政府建议借着接收西隧的契机,配合不停车缴费系统的技术,在厘订各过海隧道费时引入“挤塞征费”概念以管理交通需求,从而适度调节整体过海交通流量。研究提出可用下列原则,作为厘订各类车辆使用过海隧道收费的考虑: 1.不同时段不同收费 初步构思是按整体过海交通情况将平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收费时段,即 (一)繁忙时段、(二)一般时段,以及(三)非繁忙时段。总体来说,一般时段将收取“一般收费”。早上或傍晚繁忙时段则需在一般收费之上,附加“挤塞征费”,从而遏抑和分散繁忙时段超额的交通需求,改善过海隧道交通情况和减少相应行车时间。而在非繁忙时段则因应交通情况,收取较“一般收费”为低的“非繁忙收费”,让使用该时段的人士受惠。 2.减低车龙对非过海交通的影响并鼓励减少绕道行驶 “挤塞征费”的目的是令部分驾驶人士避免于繁忙时段出行,或改乘公共交通工具,从而纾缓繁忙时段路面的挤塞情况,降低隧道车龙对非过海交通及附近地区道路的影响。此外,假如各过海隧道在同一时段的收费,调整至相若水平,甚至均一,可鼓励驾驶人士减少因隧道费不同而绕道,节省衍生的额外行车时间,提高整体道路网络的使用效率。 3.效率优先 过海交通的增长主要来自私家车,而私家车载客量少,效率却偏低。因此,“挤塞征费”应以控制私家车使用过海隧道为重点,腾出有限的道路资源给其他车辆使用。载客效率高的如专营巴士,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服务,在运输政策上应得到支持。货车等商用车辆支援各种经济活动,亦缺少替代运输工具,故此现时普遍较私家车为高的收费水平应予检讨。如以“效率优先”为原则,根据各类别车辆的载客效率,以及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厘订收费水平,应将能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路面空间。 务实理性共谋献策 过海车辆数目持续上升,但红隧和东隧的隧道费,却因种种原因,多年未有因应管理和纾缓交通的需要而作出调整。不断恶化的过海隧道挤塞情况,令香港付出日益沉重的社会成本,当中包括行程延误、浪费燃料和加剧污染等。我们期望借着收回西隧,以及实施“不停车缴费”的契机,重新厘订各过海隧道收费,推行“挤塞征费”,协助减少整体过海车流。同时研究引入隧道费调整机制,定期检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出行习惯改变、科技创新和应用等会影响过海交通的因素,维持“挤塞征费”管理交通的效用。尤其当经济活动包括跨境旅运全面复苏后,交通需求将大幅上升,进一步加重过海隧道的压力,我们认为有需要尽快采取措施,避免过海隧道及邻近地区的挤塞情况更加恶化。 我们亦不会忽视整体处理挤塞问题,除了引进“挤塞征费”外,亦要继续推展交通基建、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优化道路管理和效率等方面的措施,包括扩展铁路网络、持续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我们亦会监察和适时采取不同方法,例如财政措施等,控制私家车增长,多管齐下,令整体社会得以受惠。 我们将于6月17日的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向议员简介“挤塞征费”的原则,展开“挤塞征费”的第一阶段咨询。我们会在听取公众对拟议“挤塞征费”各原则的意見后,利用交通模型评估不同隧道收费方案对交通的影响,制订调整过海隧道费的具体方案,并计划在今年内再就具体方案征询各界意見。若得到社会共識,我们会就调整过海隧道的收费方案,透过修订法例予以落实。 我衷心希望社会可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借务实、客观和理性的讨论,共谋策略,同心处理过海隧道挤塞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落实有利交通管理以至整体民生的方案。 read more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16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属过渡性的「清零」阶段,随时会有变种病毒入侵。通关与疫苗是互为因果关系,如疫苗接种率高,可造就条件通关。 对于卫生防护中心的联合科学委员会及专家顾问团建议本港12至17岁青少年只需接种一针复必泰疫苗,何柏良说,如青少年计划到海外读书,打一针未必足够,因此留有空间会较有弹性。在家长及青少年自愿及同意的情况下,要有足够选择。 read more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他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隐姓埋名28年,为国铸核盾卫和平;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却不赞成被称为“氢弹之父”…1926年的今天,核物理学家于敏出生。致敬民族脊梁! read more
行政会议成员兼饮食界立法会议员张宇人今日(12日)表示,本港旅游当局应多向海外解说本港已放宽入境检疫,并希望能进一步放宽,但不要走得太快而要走回头路。他形容,当局研究容许入境旅客以「团进团出」方式来港是向前走一步,只要整体经济向好,可一并带动饮食业生意。 张宇人表示,期望政府可于年底旺季前,放宽食肆餐桌之间相隔1.5米距离,若有更多旅客亦来港,可望回复生意。他相信,国家计划在港设立国际调解院总部,会为本港带来商机,呼吁港人要相信国家对港人的关怀,抓紧国家给予的商机。 read more
香港法律周2022今日(7日)起一连五日举行,约27位国际组织领袖及东南亚国家高级官员将来港参与。行政长官李家超透过视频在开幕礼致辞表示,本港的法律制度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基本法不仅确保香港维持普通法制度,同时亦确保本港独立的司法权,以及保障市民各种基本权利及自由。 李家超指出,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将会在香港成立,明年将开展相关筹备工作,这个办公室将为国际上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争议,提供具经济及有效的调解服务。他指出,这个办公室在香港成立,反映外界对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充满信心。 李家超表示,法律周会向世界展示香港的法治优势,联同上周举办的国际金融峰会,向世界说明香港已经重返舞台。他指出,本港的法律人才能向国际提供商业、仲裁、金融、船务及科技等专业的法律服务。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Djm4Zqyylx07MU3H8p5u01041200vn2A0E010.mp4 路透社报道称,印度最初目标到今年7月,为3亿医护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以及45岁以上公民接种新冠疫苗,但随着第二波疫情暴发,印度政府开始面向所有成年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不过,这也加剧了印度疫苗的短缺困境。当地时间22日,印度新德里决定暂停为44岁以下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资料来源:微天下 read more
不少黑暴分子潜逃海外声言「打国际线」,继续煽动香港青年违法。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昨出席一个电视节目时表示对年轻人被人误导成为外国势力的棋子,感到忧虑。他指出,「只有外部势力的傀儡才有能力潜逃海外,他们不关心香港市民,我指他们做的事是为港人福祉吗?当然不是。这些都是世纪谎言。」 上月1日发生怀疑「孤狼式」刺警案,有「港独」组织更计划炸毁铁路及法院,幸警方及时采取执法行动,粉碎了有关组织的阴谋。不过,黑暴分子仍蠢蠢欲动,萧泽颐又指,警方已有连串措施应对有关社会安全的新挑战,包括加强情报收集。他说:「我们呼吁公众去协助我们,你应该听过国安举报热线。执法方面,我们会继续高调巡逻,除了部署穿制服的警员,我们亦会部署一些便衣警员。」 他表示,过去两年有不少机会与中学和大学生接触,亦跟被判入惩教所的年轻人交谈,了解到他们每日花4至5小时去浏览社交媒体。他关注到很多假新闻荼毒年轻人的思想,希望他们可以重回正途。 萧泽颐说:「当青年在拘留中心,谁最关心他?是他的父母。我知道有校长愿意取录获释人士返回学校,这是整个社会都要做的事,给予他们出路。如果他们想工作,为他们找工作;如果他们想追求学业,为他们找学校。我们这样做可以令他们重拾对政府及整体社会的信心。」 read more
民主党前成员许智峰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并已潜逃澳州,连续四个月没有出席区议会会议,丧失在余下任期中担任议员的资格。 民政事务总署宣布,中西区民选议员许智峰自2021年1月28日起连续缺席中西区区议会的所有会议,亦没有在丧失资格限期完结前取得中西区区议会有关同意,根据《区议会条例》条,任何民选议员如连续四个月(丧失资格限期)没有出席有关区议会的会议而又没有在该限期完结前取得该区议会的同意,则该议员即丧失在其余下的任期中担任议员的资格。因此,许智峰今日即丧失担任议员的资格,其议席亦由今日起悬空。 民政事务总署署长会按照《条例》的规定,稍后就有关议席出缺在宪报刊登公告。 以「公务外访」为由在保释期间潜逃 中西区区议会早前中西区区议会,其前党友兼中西区区议会主席郑丽琼表示,如果按照连续四个月缺席区议会会议即丧失议席的规定,许智峰的议席将会去到5月29日结束。 许智峰去年底以「公务外访」为由,在保释期间前往丹麦后,宣布「流亡」、「暂别香港」,同时退出民主党,之后他再转到英国逗留三个月后,又举家移居澳洲。民政事务局最终决定暂停发放其自去年12月3日后的酬津。 资料来源:橙新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