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香港体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既深且广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7日)岀席赛马活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激励人心的一年,香港运动员在东京奥运取得1金2银3铜历史佳绩,证明香港体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是「既深且广」,其中本港「女飞鱼」何诗蓓在世界短池游泳世锦赛,200米自由泳破世界纪录,令人感到非常自豪。
林郑月娥指,明白佳绩得来不易,感谢运动员为香港注入强心针,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体院主席林大辉表示,香港运动员不单在亚洲站稳脚步,更冲岀世界,提升香港在国际体坛的地位,相信全港市民都感到自豪与光荣。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7日)岀席赛马活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激励人心的一年,香港运动员在东京奥运取得1金2银3铜历史佳绩,证明香港体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是「既深且广」,其中本港「女飞鱼」何诗蓓在世界短池游泳世锦赛,200米自由泳破世界纪录,令人感到非常自豪。
林郑月娥指,明白佳绩得来不易,感谢运动员为香港注入强心针,为社会带来正能量。体院主席林大辉表示,香港运动员不单在亚洲站稳脚步,更冲岀世界,提升香港在国际体坛的地位,相信全港市民都感到自豪与光荣。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出席仁济医院第五十四/五十五届董事局交代就职典礼并致辞。卢宠茂表示,新冠疫情危害全球人民健康,香港亦不能幸免。作为新任医务卫生局局长,上任的当务之急,是循证抗疫,以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以控制感染,遏止新冠重症及死亡个案,以及最重要的是确保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 卢宠茂提到,政府要确保防疫措施不会对市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太大的影响,以期社会经济可以稳步复常,逐步恢复香港与内地及国际的联系。 卢宠茂指,医务卫生局要推动本港医疗系统与时并进,继续变革求新,好使我们可以在人口老化、医护人手不足、以及新发疾病出现的大环境下,继续保障香港市民健康和提升市民生活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要利用香港作为国家国际窗口的重要角色,推动大湾区的医疗创新及合作,在建设好“健康香港”之余,亦致力融入国家“健康中国”的发展大局。 read more
本港与内地明日(8日)通关,单向人数约为6万人,首阶段通关开放7个海陆空口岸。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表示,与内地有序通关下,本港整体商业情况会逐步恢复,但他指,通关未必会对本港GDP带来明显增长。 丘应桦称,GDP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通关会对商业带来正面冲击,对GDP有正面效益,但整体GDP增长要视乎一篮子因素,单单只是通关因素无法带来很大的GDP增长。 丘应桦又指,随着本港防疫限制放宽,很多大型展览有意愿重返香港,有信心本港展览业有足够人手重投行业。 read more
在Omicron变种病毒疫情肆虐下,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上周一举行的生日派对,有多名官员及立法会议员出席,引起关注。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据卫生防护中心资料,当日派对有214名宾客出席,她认为是远超餐厅容量,食环署会调查餐厅是否符合D类食肆规定,包括食客要用「安心出行」,以及三分之二食客必须接种疫苗,相信食环署很快会公布初步调查结果。 至于对14名出席生日派对官员的调查进度、有否有惩处安排,林郑说,将以纪律方向调查14名出席生日宴的官员有否违规,现阶段未收到调查报告,但强调她委派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及特首办主任所做的调查,不是法律上的调查,是纪律上的调查。法律上的调查交由食环署负责。 林郑月娥称,当局亦正调查国泰航空获豁免货机机组人员检疫之下有否违规,除了是否有机组人员违规外出之外,亦要调查是否有人违规以货机回港获豁免检疫。 她指出,难以确保市民百分百遵守防疫规定,举例指政府在发现首宗社区Omicron感染个案以来,实施的30个封区强检行动中,无接受检测的比例有2.2%,因此指摘谁是始作俑者,讨论是否找代罪羔羊并无意义,政府可以做的是保持警惕,惩罚违规的人。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越来越严峻,葵涌村逸葵楼更出现「超级传播链」,疫情有大爆发风险。本港今日(21日)新增24宗确诊个案,其中6宗为输入个案,18宗为本地个案,包括2宗感染源头不明的个案。本港另录得逾20宗初步确诊个案,当中10宗与葵涌村逸葵楼相关。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上表示,截至今早9时,过去24小时,接获29宗呈报个案,新增21名新冠病人康复出院,现时共有333名确诊病人于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及医管局传染病中心等地留医,全部情况稳定。 李立业介绍,医管局基于政府最新「疫苗气泡」安排,2月16日开始,所有医管局员工必须出示疫苗接种记录,才可进入医管局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地点、医院、诊所等;所有经常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必须接种2针疫苗14日以上,其他员工须至少接种一针,公立医院诊所的「疫苗气泡」安排暂不适用于求诊病人。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严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0日)上午继续举行记者会,交代抗疫的最新情况。林郑月娥表示,早隔离有助减低感染,切断传播链,政府现阶段采取分流措施,正在不断增加隔离设施。林郑月娥指出,本港的隔离设施全部投用后,将增至7万个单位或床位。 林郑月娥指出,今次政府征用三座未入伙的公屋作隔离,涉及3400单位;政府征用30多间酒店作社区隔离设施,目前有18个已投入服务,提供约1.5万个酒店房间;政府提供过渡性房屋约2500个单位,将患者隔离。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表示,政府共物色了9幅土地兴建隔离设施,除了落马州河套区外,青衣及新田的社区隔离设施已投入服务,合共提供6800个隔离床位;未来数天洪水桥、粉岭,港珠澳人工岛的设施将投入服务,下星期则有潭尾竣工,相信3月内合共有2万个隔离床位投入服务。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昨日(15日)已是第202日。截至昨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824.76万剂疫苗,其中436.74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388.02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昨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2.96万人接种疫苗,当中约38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74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45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1.39万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昨日有约5000人预约了接种时间,当中约10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科兴疫苗,约4100人预约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教育局今日(12日)举行「2021生涯规划教育研讨会」,约900名教育工作者及合作伙伴借此交流经验,提升他们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发言时表示,今年国家颁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多个重要范畴上支持香港的未来发展,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和创业,并鼓励青年人放眼四周,抓紧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独特机遇。 杨润雄又说,面对科技日新月异,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多元化的人才,正是当前社会所需,强调教育局一直重视照顾学生的多样性,提倡多阶进出的升学途径,培育他们发展所长。 read more
协助香港应对第五波疫情的内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今日(23日)继续行程,上午到访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与医生就收治重症病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内地援港专家组于本月19日抵港考察,将留港至28日。专家组昨日先后到访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和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了解本港因应疫情发展而增建的各项隔离及治疗设施的定位及运作安排;下午,专家组转到伊利沙伯医院,与该院的临床医护人员就诊断及治疗冠状病毒病个案深入交流,并巡视了医院的相关运作。 read more
政府昨日(16日)公布,一名36岁本地货机机组人员抵港后检测呈初步阳性,怀疑带有Omicron变种病毒,他居住的油麻地碧街祥兴大厦要围封,居民要接受强制检测,受检人士要在凌晨零时前接受检测,目标在上午约7时完成行动。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明日凌晨零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不便的人士和长者安排上门采样。 患者本月9日在香港检测呈阴性,上周六离开香港前往美国,星期一由美国经航班CX2071返抵香港,抵港后在机场检测亦呈阴性。患者其后根据豁免人士规定,接受医学监察和定期强制检测,除了昨日曾经短暂在社区购买食物,以及前往流动采样站检测外,其他时间都逗留在家。 患者昨日抽取的样本结果呈初步阳性,同日出现病症,Ct值约25至29,带有N501Y变种病毒。他曾经在香港完成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 read more
本港社交距离措施正稳妥有序、按部就班放宽。政府昨日(7日)公布,将在本月向入境旅行团旅客推出针对性安排,包括容许由持牌旅行代理商接待的入境旅行团旅客,在预先登记行程的情况下,在持有「疫苗通行证」「黄码」期间进入包括主题公园、博物馆以及寺庙指定旅游景点,以及进入符合特别防疫要求的指定餐饮处所的分隔区域用膳。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行会前见记者时表示,考虑到旅游业界及香港社会的经济需要,政府与旅游业界达成共识,推出「团进团出」的针对性方案,由旅行社领队或管理人员进行安排,在其管理之下,带领旅行团进入博物馆、主题公园、指定食肆等。 政府表示,入境旅行团要获得以上针对性安排,有关的持牌旅行代理商须事先向香港旅游业议会(旅议会)登记相关入境旅行团的行程,亦须承诺严格遵守适用的防疫措施,例如要求入境旅行团旅客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及符合「疫苗通行证」的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待旅客期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等。 政府正与旅议会商定上述措施的执行细节和条件,包括指定旅游景点的范围、指定餐饮处所需要符合的特别防疫措施,以及接待旅客的工作人员所需遵守的防疫措施。相关资料将于稍后上载至旅议会网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