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3 月 2022-03-26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2c416d7b2eb11d5a789c73ef9fe15bc3.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26日)新增3,884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包括6宗输入个案,另有宗4,957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换言之,香港新增8,841宗确诊个案。香港对上一次录得四位数确诊为2月24日,当日确诊个案为8,798宗。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共1,107,839宗病例,其中707,409宗为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另外401,124宗为快速检测呈报个案。
欧表示,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分析的1,264宗确诊个案中,没人感染Delta变种,另有1,234宗染Omicron,有30宗未完成或病毒量不足未能进行基因排序。他指出,昨日(25日)无新增院舍出现新冠爆发,院舍死亡个案增至3,786宗,第5波至今共有783间安老院舍受影响,其中过去两周新增41间安老院舍有爆疫,占全港安老院舍5%,影响805院友、147个员工。
至于残疾人士院舍第5波共284间有爆疫,过去两周新增19间,占全港残疾人士院舍5.7%,影响232名院友、126个员工。
欧指,虽然现时疫情渐缓,但仍要继续维持有关措施,避免有反弹,未来数星期是很关键,中心会每天注视最新发展,期望见到透过各项措施及市民做检测等,令疫情逐步回稳,强调大前提是市民要保持高度警觉。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新增139名患者离世,其中114人过去一日于公立医院离世,涉及65男49女,年龄介乎3岁至106岁,当中52人来自院舍。死亡个案中有106人为65岁以上长者,76人没接种疫苗,27人已打一针,11人打两针。第5波疫情至今已累计有6,888人病亡,病死率0.62%,而院舍死亡个案增至3,786宗。
李立业表示,昨天新增的死亡个案中,有5宗经法医通报,全部均在本月16日死亡,涉4男1女,年龄介乎67至92岁,全部无打针及有长期病。另由于数据滞后,本月5日至24日期间再有21名病人离世,包括10男11女,年龄介乎39至105岁。
李立业另公布年轻死亡个案,包括一名39岁男,有长期病患,须长期卧床及插喉喂食,并有脑痫症,本身是护老院病人,早前发烧并在3月10日确诊,之后情况恶化延至昨日不治。第2名为52岁女,本身有末期癌症,在本月22日到门诊覆诊时,见症状变差,有腹水及胆管塞,而她在3月头时已经快测得知确诊,后被安排到病房治疗,但因胆管塞问题恶化,延至昨晚不治。第3名为56岁女子,她有甲状腺病,昨日凌晨到医院急症室时已出现高烧及气促,有肺炎,送入病房后情况继续恶化,经急救及插喉后,延至今早不治。
另昨日有一名3岁女童的死亡个案,她本身有严重脑病变,情况之前一直经常住院,在本月18日下午到威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有发烧、抽筋等情况,经快测后确诊,须插喉及入儿童深切治疗部,院方之后启动治疗,包括处方瑞德西伟、类固醇等,但情况一直恶化,心跳慢及血氧量转低,延至昨日下午不治。至于女童离世是否与新冠肺炎有关,李立业指要视乎死因庭判断。
累计死亡个案方面,死者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中位数为86岁,儿科个案占8宗,18岁至59岁死者为269宗,占整体死亡个案3.9%,其余6,602宗为6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95.8%,当中4,881宗为80岁以上长者,占整体70.9%。
在接种疫苗方面,有88.6%的死者是未接种疫苗或只接种1针,至于80岁或以上更高达90.7%是未接种疫苗或只接种1针。有打两针或以上的死亡率是0.1%,比起没打针或只打一针的死亡率1.84%,相差18倍;至于在80岁以上长者的死亡率中,打两针或以上的死亡率是3.1%,比起没打针或只打一针的死亡率11.8%,相差3.8倍。
此外,现时共有10,799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各公立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医院管理局传染病中心、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社区治疗设施留医。昨晚新增51名病人情况危殆,当中有25人没打针记录,60人情况严重,105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1,447人康复出院。医管局累计共20,677名员工染疫,当中人17,018已康复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22 1 月 2022-01-22
本港第五波疫情日益严峻,葵涌村逸葵楼更出现「超级传播链」,疫情有大爆发风险。香港政府昨日(21日)宣布,因应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新发展,决定取消原定1月29日至2月15日在沙田翠田街足球场举行的2022年车公诞市场。
食环署发言人说,政府早前已宣布取消今年在15个地点举行的农历年宵市场及大埔林村放马莆新春市场。考虑到车公诞市场可能有大批市民聚集,而社区仍然存在隐形传播链及群组爆发的风险,为保障场内档主和市民的健康,尽量减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政府决定取消今年车公诞市场。
食环署会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投得摊位的档主有关决定,除会尽快按特许协议向他们全数退还摊位使用费外,亦会在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下,向有关档主额外发放相等于摊位使用费50%的特惠金。 read more
09 8 月 2021-08-09
香港政府今日(9日)起实施入境防疫新规定,将海外地区风险组别,简化为高中低风险,所有抵港人士均须接受强制检疫。高风险地区的非香港居民禁止登机来港,已完成接种疫苗并持有认可接种纪录的香港居民,以及他们同行的12岁以下子女可以入境,之后要隔离21日,期间接受4次检测,完成检疫后再自我监察7天,并于抵港第26日再做检测。
从中或低风险地区抵港的人士,分别要检疫21日和14日,若已完成接种疫苗可缩短检疫期7日。从中风险地区抵港、已接种疫苗,同时持3个月内有效血清抗体测试证明的人士,可进一步缩短检疫期至7日。
另外因应内地和澳门近日的疫情发展,政府今日起要求曾逗留除广东省以外其他内地地区或澳门的人士,登机来港时须出示3天内进行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否则不能登机来港。 read more
02 6 月 2022-06-02
香港警方昨日(6月1日)晚11时30分接获一名男子报案,指早前他留意到在社交平台求职群组有陌生人发出的招聘广告,声称充当网上刷单员在网络平台购物,推高商家名气,从而赚取佣金。他遂按指示将43万元存入至对方指定的6个帐户以作购物之用,其后与对方失去联络,男子怀疑受骗,遂报警求助。
香港警方经初步调查,将案件列「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交由九龙城警区刑事调查队第五队跟进,暂未有人被捕。
香港警方指出,骗徒的招聘广告一般声称「搵快钱」、「高人工」、「即日出粮」或「在家工作」;对应征者年龄及学历要求低或无需工作经验及履历;不会提及实际职位或工作内容,并只提供即时通讯软件或手机号码联络方法。有骗徒更会于受害人初次存款后发放佣金来获取受害人信任。警方呼吁市民,如有怀疑,应致电「防骗易18222」。 read more
03 3 月 2022-03-03
香港第五波疫情未见顶,连日来不少市民抢购食品。运输及房屋局长陈帆今日(3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政府积极从陆路、水路及铁路保障内地供港货品稳定,未来计划在香港国际机场货运设施、葵涌货柜码头及屯门内河码头设立非鲜活食品及其他货物集中接驳场,令内地货车可直接运货到接驳场,以闭环式管理,直接运送必需品到本港三个接驳场,减少染疫风险。
陈帆续说,目前仍在制订全民检测安排,强调整体布局上必定考虑到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当局亦正在听取社会意见。
冰鲜猪肉及食品供应量为平日1.8倍
陈帆表示,上月中已与内地沟通加大供应食品力度,其中冰鲜猪肉及食品的供应量是平日1.8倍,供港蔬菜则超过2500公吨,较去年平均每日多近一成。重申罐头、食米等供应非常充裕。
有见及早前跨境货车司机多人染疫,陈指以往每日有8,000名活跃司机,部分人因感染或隔离,有约6,000人仍在运作,除了鲜活食品可经文锦道专线专行,亦预留香园围口岸应急。
他又指,已开通妈湾、大铲湾及盐田港区供港物资专用航线,今年一月至今供应超过3万公吨食品;昨日也开始铁路运输,暂定每天一班,日后可加开至四班,也会试行开通让内地司机从内地取货后,直接到香港三个接驳点卸货(包括葵青货柜码头、香港国际机场及屯门内河码头),采取封闭式管理运作,过程中两地人员不会接触,确保食物供应链受保障,呼吁市民不必抢购。
强调全民强检考虑市民生活所需
有指港府本月将推行全民强检,陈帆表示,民以食为天,推行时会考虑市民日常所需,并会参考外国及内地做法,例如外国可让每个家庭派一名成员,在指定时间到超市购物,但详情安排仍在制定中,会尽快公布及让市民做好准备。他强调“整体布局、编排、以至实际操作,会考虑市民日常生活必须食品及其他必需品,以及不同行业的操作。”
至于运输署批准巴士公司缩减服务水平,陈帆解释公共交通要确保延续运行,面对职员相继受感染,要作出适当调配,例如地铁、巴士的上座率大跌五六成,但考虑到市民仍有出行需要,故要考虑减班或停运,以及有否其他替代交通工具,确保市民出行时可乘搭。他承认,有替代路线或有少许迂回,盼市民谅解有关调配安排。 read more
26 6 月 2022-06-26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将于月底卸任,她今日(26日)发表任内最后一篇网志,分享食物科在过去5年所推进的工作,包括环境卫生及殡葬服务、食物安全,以及渔农业发展。
陈肇始指,在环境卫生及殡葬服务方面,过去五年政府一直致力提升食环署辖下的公众街市服务,投入资源推动多个新建公众街市项目,并针对现有街市推动涉及20亿元的街市现代化计划。如食环署及其他部门通力合作,仅以约一年的时间完成兴建天水围的食环署天幕街市,街市在2020年12月正式启用。同属临时性质的东涌临时街市建造工程亦正进行,争取街市在今年年底落成启用。食环署及其他部门亦正积极推展六个处于不同规划阶段的项目,局方亦推动街市现代化计划,首个项目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目标是在明年第一季重开,采用全新管理模式运作。此外,过去五年亦关闭了六个空置率持续偏高的街市,对面海街市会用作安老服务相关用途,长沙湾熟食市场会发展为短期过渡性房屋,彩虹道街市则会用作康体设施及其他用途。
陈肇始续指,政府在过去五年积极推行地区为本计划以兴建新公众骨灰安置所,以确保供应充足稳定。于过去五年内完成并已编配龛位的项目包括长洲、湾仔黄泥涌道、梅窝礼智园、屯门曾咀以及和合石的项目,涉及约21万个公众骨灰龛位。此外,东区歌连臣角道和沙田石门两个项目已获拨款兴建,预计分别于2022年年底及2024年完工,分别提供25000个及40000个公众骨灰龛位。自2020年中开始,所有合资格申请食环署周年综合龛位编配或每月龛位编配的人士(共约66,000人)全部成功获得编配龛位,市民无需轮候。另外,政府一直积极推广绿色殡葬,提供流产胎安放服务,并落实规管私营骨灰安置所。
陈肇始表示,食环署一直积极为辖下管理的公厕进行翻新或适切的改善工程,在过去三年展开了超过140所公厕的翻新或优化工程项目,在2022-23及2023-24年度,亦会展开合共超过110所公厕的翻新或优化工程项目,使计划下翻新或优化的公厕数目增至超过250个。食环署公厕在「2021年香港最佳公厕」选举中囊括了年度最佳公厕的金、银和铜奖,最持之以恒特别大奖及最佳公共运输公厕奖共五个奖项,相信是市民大众及专业协会对部门上述工作的认同。食环署提升环境卫生服务致力提升街道洁净服务的成效,如在2016年开始安装网络摄录机、应用新科技以进行机械化及自动化清洁、推行多项废物收集设施改善计划、加强防治虫鼠的工作、加强打击店铺阻街问题等。在过去两年多,食卫局食物科及食环署的同事积极参与抗疫工作,不遗余力。
陈肇始说,在食物安全方面,政府修订食物安全有关的法例,强化食物监测,优化处理食物事故及风险管理,加强食物安全风险评估,紧贴疫情灵活应变,迅速支援开辟进口新鲜食品的途径,便利鲜活食品进口,完善资科系统,方便营商。在渔农业发展方面,局方为渔农业界提供协助、推动升级转型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为渔农业提供财政支援渔业持续发展基金及农业持续发展基金,保障动物福利。此外,农业方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渔护署于2019年签署《粤港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借此加强两地农业交流和合作,包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实施方案》和信誉农场建设等。由香港企业在内地开设的信誉农场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为内地及香港市场提供优质农产品,并促进香港业界把握大湾区的机遇。
陈肇始指,过去五年,食物科、食环署及渔护署的同事尽心尽力,无论在提升环境卫生、加强食物安全,以至促进渔农业发展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成果,惠及市民,改善民生。食物科的工作将于下届政府归入环境及生态局,相信在环境及生态局局长带领下,香港市民会持续享有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食物安全得以保障,而渔农业亦继续有长足的发展。 read more
24 1 月 2022-01-24
因发现一宗曾在大窝口村富强楼居住的确诊个案涉及变种病毒株,香港政府昨日(23日)晚上将该大厦围封强检,行动在今日(24日)上午约7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及至上午约9时,再宣布执法行动完结。
政府表示,截至今日凌晨1时,富强楼约1,150名居民接受检测,当中无发现确诊个案。此外,政府派员到访该厦约720户,当中约40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政府共检查了约335名受检人士的检测报告,发现有24人未进行强制检测,已向他们发出强制检测令,当中3人亦同时被处定额罚款港币5,000元。 read more
14 1 月 2022-01-14
新一届立法会11月12日举行首次大会,国徽区徽同时亮相,熠熠生辉,这是香港特区立法会历史上第一次在会议厅同时挂上国徽和区徽。新一届立法会由70席变成90席,自然会有新座位表。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在社交平台上载影片分享议会「冷知识」,首集就是介绍会议厅的90个座位到底是如何编配的。他提到,议员编排座位方式,随时代变迁而几番改变。首先,回归前的立法局议员都是「论资排辈」,资深议员会安排坐较前的位置;到回归后的立法会基本上靠议员协商形式安排座位,建制派多数坐在会议厅中间位置,而反对派坐在主席左方,因为每次特首到立法会进行答问大会或宣读《施政报告》时,都会从正门经过中间通道步往主席台,如果议会斗争激烈而反对派议员坐中间时,特首进入议事厅都会变得非常难。
他说,现在完善选举制度后,选委会界别议员即使有不同政党背景都会坐在一起;直选与功能界别议员,就继续以协商方式分配座位。其中民建联继续留在上届议会的位置,并由资深议员夹一个新议员坐,希望新旧议员之间有所照应。
到影片最后,陈克勤又曝出,原本有两个议员并不想坐在一起,且两人都是来自同一个政党。不过,陈克勤没公开两人身份,亦没有再细说两人不想同坐的原因。
read more
02 3 月 2022-03-02
人民力量副主席“快必”谭得志,涉嫌在去年多次摆街站时高喊“黑警死全家”等口号,被控发表煽动文字、在公众地方作出扰乱秩序的行为等14项控罪。他否认控罪受审,今天(2日)在区院被裁定其中11项罪罪成,3项控罪则不成立。《港区国安法》指定法官陈广池指被告煽动行为毫不遮掩,煽动意图明显不过,更图以煽动文字来讨好同路人,促使政治狂想者支持以取得当时立法会初选入闸资格并再下一城。法官下令将谭继续收押至3月31日判刑,期间为他索取背景报告。
被告谭得志(48岁)被控7项发表煽惑文字、1项串谋发表煽动文字、3项公众地方内扰乱秩序行为、1项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1项举行或召集一个未经批准集结及1项拒绝遵从或故意忽略遵从授权人员作出的命令,共14控罪。控罪指被告于2020年1月17日至7月19日,分别在大埔海滨公园露天剧场、铜锣湾崇光百货、牛头角下村广场外、铜锣湾东角道与记利佐治街交界、旺角西洋菜南街及亚皆老街一带、黄大仙站A出口外、观塘站A1出口外与裕民坊一带及蓝田启田商场外,干犯以上控罪。除2项公众地方内扰乱秩序行为及1项串谋发表煽动文字罪被裁定不成立外,其余控罪罪成。控方指被告部分控罪,分别在警方及法庭给予保释下干犯。
今日甫开庭,法官见被告与旁听人士挥手,遂再次提醒旁听人士须遵守法庭规矩及维护司法尊严。然而有旁听人士出声指自己只是拨头发,与法官争持一轮后,法官着该名人士离开法庭,并命警员记录对方的身份证资料。另外辩方律师就表示,其指示律师行一名法律助理因未有接种新冠疫苗,而未入能进入法院范围,但认为可继续进行裁决。法官闻言表示“佢咁勇敢啊”,但指该法律助理并非律师,不批准她入庭。
法官裁决时指,相信任何人都知道市民的自由不能无限放大,凌驾他人权利及国家安全,问题乃限制是否合比例。法官有关法例存在已久,已提供框架及方向,而条例的罪行不能硬性订明,要与时并进,以使一些概念性字眼如“恶感”、“仇恨”等,可以因时制宜地让法庭解读。此外,有关条例有列出法定辩解的情况,目的是作出相称而合理的平衡。法官指煽动罪属于特区现有法律下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自然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而作出限制,此亦符合社会集体利益,以达致社会安宁与秩序。法官认为有关煽动意图的定义并非过分广阔,而是有需要维持涵盖范围的适时性和足够的弹性,且终审法院屡次提及,相关涉及煽动意图的条例属香港国安法律的范畴,在这角度下自然有别其他法例条款,裁定条例合宪。
至于涉案“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口号的含意及性质,法官批评辩方专家选择部分资料来作为基础时的手法不科学,认为辩方专家有违专家证人对法庭的责任等,最后接纳控方专家的论点,指该口号乃意指将香港特别行政区从中国分离出去,此亦是辩方专家接纳可作为其中一项的解释。对于辩方指被告叫喊的部分口号旨在指出国安法弊端,并没有煽动意图的说法,法官则认为被告作出政治谩骂,不代表他对国安法有深入认识。被告只是陈腔滥调地主张有言论自由,认为他对国安法的函盖范围只是一知半解及根据欠奉,而这亦是政治人物煽动他人的手法及伎俩。法官又指即使撇除针对共产党的攻击言论,被告亦是攻击行使公权的特区政府,其打击特区政府的言论,亦是打击中国政府。
法官续指,从被告于部分事件中的行为、叫喊的口号或呼吁他人参集会等,其言论不只是批评或论述,乃是煽动他人不要理会国安法,挑战警察权力,藐视和以暴力攻击议会内建制派的议员等, 以引起市民的不满、离叛及不守法等,当中亦显示他为了当时的初选发表有关言论,认为被告煽动意图明显不过,行为亦毫不遮掩,动机亦路人皆知。虽辩方指被告于集会中,曾对人群作出劝喻及控制市民情绪,惟法官认为被告只是在说反话,更指任何人听见或看见被告的行为,不难看见被告的狡猾及恶毒心肠,口是心非地说出有关说话,而辩方的辩护方向,亦只令人感觉被告欠缺原则与立场,退缩立场以求自保。法官亦批评被告当中曾以举办“健康讲座”为名,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等,考虑后裁定被告其中11项控罪罪成。
而脱罪的2项涉及在牛头角及铜锣湾记利佐治街的公众地方内作出扰乱秩序行为罪,法官虽不认同被告以粗口及攻击警方等行为,但被告的现场的行为未达控罪标准,亦未致激使聚集者做出扰乱秩序的行为。而其中一项涉及被告与聚集者,与一名操有口音广东话的途人争执,法官认为被告在于以人数来“凶”途人,并试图贬损途人的口音,但这只是被告的品格及修为问题。另有关被告面对涉及于旺角西洋菜街的串谋发表煽动文字罪,法官认为所谓串谋或只是被告与他人的互动、互相呼应下的产物,故亦裁定被告此罪不成立。 read more
20 8 月 2021-08-20
律师会一旦「变天」走向政治化,很有机会步上大律师公会的后尘。本身是大律师的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认为,大律师公会和律师会作为专业团体,绝不应该带有颜色和政治立场。如今大律师公会变质,成为反中政治团体,已损害了与内地关系,令大律师行业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绝对可谓失职。她奉劝律师会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否则等同走上绝路。
香港大律师公会为本港唯一的法定大律师专业团体,宗旨在「维持大律师专业的尊严及独立性,改善香港司法的执行,订明大律师专业、纪律及操守之守则,以及促进法律专业人员的互相了解及良好关系」。过往公会与内地一直保持交往,不时会到北京与中央官员会面,亦与北京大学合办过法律课程。
戴启思任主席后与北京断绝往来
不过,自从2018年底,有「人权大状」之称的资深大律师戴启思,击败争取连任的原主席林定国后,大律师公会与北京旋即「断交」,过去公会已有3年未曾访京,与北京大学合办的课程亦停办。今年1月,同属「人权大状」的夏博义接任主席,由于夏过往立场更加「深黄」,令该会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处于冰河期。
香港大律师公会前主席谭允芝早前出席一个法律论坛时曾提到,大律师公会曾与内地关系不错,但自2018年起,与内地已经没有联系,大律师要发展就要单打独斗,希望律师会勿步公会后尘。
梁美芬:错失庞大内地法律市场
梁美芬认为,大律师公会近年在政治上走得很前,自2003年廿三条立法、2014年占中至2019年反修例冲击等,表达意见时往往「靠边站」,慢慢变得像政治团体,破坏了大律师在法律界和社会大众心目中公平、公正的形象。
梁美芬相信,大律师公会与内地交恶,结果是「自断米路」,令行业发展非常狭窄,差不多只局限于香港的诉讼岗位:「你够工作做当然没问题,但香港大律师行业竞争激烈,很多时一些大案件,只集中于个别几位有经验的资深大律师手中。外人以为(做大律师)很风光,但原来很大部分年纪较轻的大律师,未必有足够工作做。」
大律师公会断同业前路等同失职
梁美芬表示,本来内地市场对香港大律师是非常好的支援点,在国家走向全球化后,相当重视「普通法」的服务:「尤其是现在大湾区,容许香港律师参与部分牵涉『普通法』的法庭审讯,或者在一些专案里面,会邀请一些熟悉『普通法』的香港专才过去协助。」港人享有两文三语优势,既可以帮外国企业到内地做法律工作,亦可以让内地企业透过香港「走出去」,本来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但可惜这条路被大律师公会断了,公会其实等同失职。
法律专业不应划分颜色
梁美芬认为法律专业不应该分颜色:「我们有个专业守则,任何人来找我们打官司都要接案,每个人都有律师代表的权利。」大律师公会本应要更准确地拿捏「一国两制」,但却超越了中央「红线」,处理不到中央与地方关系,找不到平衡点。
她衷心奉劝律师会不要重蹈大律师公会的覆辙:「每位律师会的成员都应汲取大律师公会的教训,真的不要想歪一边,纯粹用政治颜色投票,将律师会变成另一个政治团体。今时今日这是一条绝路,只会害了香港律师会的成员。」
《人民日报》本月(8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提醒律师会会员,指月尾改选是关键抉择,如果对会员负责就应该选择「搞专业不搞政治」,又指大律师公会已沦为「过街老鼠」,今后在香港溃败已是确定之数。
(来源:坚料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