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香港25间普通科门诊可接种疫苗 陈肇始呼吁长者及早打针
面对Omicron威胁,接种新冠疫苗非常关键!为更方便市民接种,医管局辖下25间普通科门诊诊所会提供科兴或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有14间普通科门诊诊所会在21日起提供接种科兴疫苗,大澳赛马会普通科门诊则在27日起提供服务,今日起(18日)会开始接受网上预约。有11间普通科门诊本月25日起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市民可于22日起在网上预约接种服务。 陈肇始于昨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出本港现时已有超过76%合资格人口打了第一针,但长者接种率仍然偏低,令人担心。长者是高危群组,尤其面对Omicron威胁,若不幸染疫,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较高,她呼吁长者朋友加快接种疫苗及适时打第三针,以加强保护力,至为重要! 为方便「老友记」打针,政府设有不同途径,包括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日筹」、15间卫生署长者健康中心开放给所有65岁或以上长者即场打针、医管局共25间选定普通科门诊诊所提供接种服务,以及安排流动疫苗接种站走访不同地区等。 点击预约接种新冠疫苗 read more

香港今日新增2535确诊 输入个案占13例 另有1638宗快测呈报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539a2a39784aa6806c5059efe3dce0c1.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止,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9日)新增897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3宗为输入病例,包括9人昨日(8日)在机场发现,当中6宗乘国泰航空CX798航班由印尼抵港;其余属本地感染。另录得1,638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2,535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75,631宗。此外,再有62名确诊患者病逝,包括53人昨日在公立医院离世。 昨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32间安老院舍及7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49名院友及11名职员。张竹君提到,部分市民做快测后,即使结果没有验出新冠病毒,仍到网上平台呈报,她提醒公众如结果并非确诊,则毋须呈报。 另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今日(9日)公布,新增62宗新冠病人死亡个案,其中有53名染疫病人为昨日(8日)死亡,涉35男18女,介乎58至107岁。死者包括34人来自院舍,其中48人逾65岁,其中34人无打新冠疫苗、13人打一针、5人打2针、1人打3针。第5波疫情至今共有8,492名死者。另外,现时共9,285人留医;过去24小时新增3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17人情况严重,66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 昨日有两名较离世病人较年轻,包括1名58岁男病人,有长期病患,有神经内分泌瘤,扩散至脑、骨、肝,于3月24日因血含氧量低等到急症室,检测发现确诊,转到内科病房,惟不幸昨日离世;另一人为60岁男病人,本身有运动神经源问题,长期卧床,曾有吸入性肺炎,另外有糖尿及高血压,于4月3日快测确诊,及发烧入院,有处方口服药,惟最后昨日不幸离世。 因数据滞后,4月7日再呈报有9人离世,涉5男4女,年龄介乎58至96岁。过去一日有1,543人出院,7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8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另医管局累计共21,628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0,379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整体死亡个案涉3,452女及5,040男,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当中有8宗为儿科病人,而60岁或以上长者个案,占整体96%。无打针的死亡率为2.91%,打一针为0.92%,打两针为0.15%,打三针为0.03%;至于在80岁以上长者,没打针的死亡率为15.84%,打一针为6.3%,打两针为3.58%,打三针为0.97%。 read more

梁君彦:会有不同政治光谱的人参加年底立法会选举
疫情下中小企备受打击,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今日(23日)举办「香港星级品牌」颁奖礼。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在致辞时表示,内地消费者消费力大幅提升,香港品牌在内地知名度高。港府支持中小企到内地发展,希望大家把握机遇。 梁君彦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品牌是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更代表了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商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希望能尽快通关,振兴香港经济。 此外,对于「民主派」是否会参加12月的立法会选举,梁君彦指知道会有不同政治光谱的人参加。他强调,任何爱国爱港的人士都可参加,即使「民主派」人士亦非只得民主党。 read more

谭铁牛:香港教育不能培养长着中国脸却没有中国心的人
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科部、教育部港澳台办和特区政府教育局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紫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今日(10日)上午假香港君悦酒店举行。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致辞时表示,在当前大背景下,在香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重大深远得意义。他指,近年来香港爱国主义教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名化、妖魔化,甚至出现青少年反对自己国家,污蔑自己民族的怪事,特别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一些懵懂的少年,在街头迷失自我,让人心疼,去年以来中央作出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让香港从黑暴浪潮中走出来。他说,香港的教育绝不能培养长着一张中国脸,却不是中国心,缺少中国味的人,应当理直气壮,让爱国成为香港普遍的价值追求。以下为谭铁牛致辞全文: 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各位教育界的同仁: 大家上午好! 在刚刚过去的7月1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喜迎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位一道参加「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和大家一同探讨如何让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首先,我谨代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组织这次论坛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紫荆杂志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节点,回望光辉历程、擘画光明未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集结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是了解百年大党历史的生动教材,是认识国家、了解国情的鲜活教材,也是一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爱国,是人类社会最深层的情感积淀,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遵循,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用自己特殊的激荡情怀,书写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香港冲破西方封锁,为内地采购亟需物资,是为爱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内地引进资金、提供技术,是为爱国;在祖国内地遭受天灾时,香港同胞踊跃捐款捐物,与内地人民守望相助、携手同心,是为爱国。当前,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香港已进入由乱及治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在香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弘扬爱国传统、壮大爱国力量,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我有三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要理直气壮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必修课。环顾世界,所有国家的人都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然而近年来在香港,爱国主义教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妖魔化,甚至出现一些青少年反对自己国家、污蔑自己民族的咄咄怪事。特别是2019年的修例风波,一些懵懂少年被卷入黑暴,在街头迷失自我,让人心痛。去年以来,中央及时出手,作出一系列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让香港从「黑暴」「揽炒」中走出,迎来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为「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教」「爱国者育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香港的教育,绝不能培养长着一副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香港的教育,应当将爱国之理明透清晰、深入人心,让爱国「理直气壮」,使爱国成为香港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 二要全面系统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不能沉湎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意识,也不能单纯追求各种教育形式的革新,而必须坚持弘扬历史传统与结合时代特征相统一,以实质而深刻的教育内容为根本。一是全面开展国情教育和国民教育,帮助香港青少年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民身份认同,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深入开展历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香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三是持续开展宪法、基本法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培养香港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成为敬法守法的良好公民。四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香港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三要齐心协力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我认为,尽管时代变了,这3个问题依然要在香港一代代问下去、答下去!教育界各持份者应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一代又一代的香港青少年答好这三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特区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办学团体要发挥主力作用,督促、推动属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教师要坚持职业操守,提高综合素养,以德立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社会各界要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讲好爱国故事、宣传爱国典型、创作爱国作品,让青少年亲身参与,认识国家、关心国家、热爱国家。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习近平主席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就在前不久,88岁高龄的航天科学家戚发轫院士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说到:「最高尚的爱,最伟大的爱就是爱国家,你爱这个国家,你才能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献给国家」。我觉得,爱国的奋斗更有意义,爱国的人生更能出彩!我们要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爱国成为香港广大青少年的青春底色,让报国成为他们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 最后,祝「香港爱国主义教育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read more

顺丰香港:港澳寄内地快件需静置7天消毒
顺丰香港日前发布公告表示,因应内地的防疫管控政策,快件到达后需静置七天作消毒处理,因此所有由香港及澳门寄往内地的快件时效将相应延长,冀客户理解及体谅。 此外,顺丰香港14日公告表示,内地部分地区暂停收寄香港快件。具体地区如下: 顺丰香港表示将密切留意内地各地区的疫情防控,待措施放宽后将尽快恢复所有服务及时效。 read more

香港故宫馆装饰遭损毁 港警列刑毁追缉涉案人
位于西九龙博物馆道8号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馆内墙上装饰字体(非属展品)遭损毁。今日(23日)上午约9时半,故宫馆职员发现后报警求助。警方到场了解事件,调查后将案件列作刑事毁坏处理,正翻查有关「天眼」片段,并设法追缉涉案人士。 read more

香港3名政府专家顾问获颁铜紫荆星章 刘宇隆:荣誉属所有助港抗疫者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7日)于宪报刊登了今年的授勋名单。今年的授勋名单中,共889人获得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颁授勋衔及作出嘉奖。在抗疫期间,多位专家顾问为特区政府出谋献策,其中,刘宇隆、刘泽星、孔繁毅等均获颁授铜紫荆星章。 政府抗疫专家顾问刘宇隆表示,任何荣誉都属于所有帮助香港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人。「就我而言,是那些助港人了解和接受疫苗接种以挽救生命和减少痛苦的人」。 新冠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刘泽星表示,对获颁授铜紫荆星章感到荣幸,会继续运用自己的专业,服务市民。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表示,一直进行不同研究及改善病人护理,将继续服务社会及支持政府。 特区政府表示,刘宇隆是儿童免疫科专家,致力于临床服务、社会服务及国际工作,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发展及医学进步贡献良多。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他积极向市民提供有关接种新冠疫苗的最新资讯,促进市民对疫苗的认识。刘泽星服务多个委员会及公共机构,热心为公,建树良多;作为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他除率领委员会定期监察疫苗的效益与风险,亦积极向公众传达冠状病毒病疫苗的信息,提高全港疫苗接种率。孔繁毅是感染及传染病科和肠胃肝脏科的专科医生,亦是新冠疫苗临床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共同召集人,他就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发表科学和持平中肯的意见,巩固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 read more

林郑:有学校在深圳设中心助跨境学童返学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8日)出席立法会质询。有议员表示,现已至九月,内地上万的跨境学童在开学后依然只能够在内地上网课,无法返港上堂。内地迟迟不与本港通关,关键问题在于本港抗疫措施未与内地「接轨」,未做到联防联控,倡为本港「安心出行」加追踪功能,为通关创作条件。 林郑月娥表示,两万个跨境学童已经没有返回学校上面授课程很久,港府一直在研究相关办法,希望可以帮助他们跨境返学。现在有了解到,有一间学校在深圳成立中心,跨境学童可以来到此中心和同学见面、一起上课,已让教育局局长研究如何促成在深圳的中心,多多帮助跨境学童。 read more
香港39个公众泳池今重开 徐英伟:确保公众及员工健康
康文署今日(24日)重开39个公众游泳池,并放宽入场人数上限,由原先可容纳人数的三成放宽至五成。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现场视察时指,放宽人数上限是为了服务更多市民,但同时要确保公众及员工的健康,以及减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徐英伟到访中山纪念公园游泳池,视察康文署在该公众游泳池所采取的特别措施,并与场地职员交谈了解工作情况和流程。徐英伟呼吁适合接种疫苗的市民尽快接种,同心抗疫。 read more

旅议会忧若再不放宽公海游政策 香港或失去母港地位
有媒体爆料称,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将放弃在港重新推出公海游。旅游业议会主席徐王美伦今日(20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皇家加勒比有兴趣重返香港市场,但旗下邮轮正停泊在新加坡,不停收客至明年。由於调动邮轮至少需时3个月,料在政府即时批准的情况下,船隻最快也要明年第一季才能回来。 徐王美伦透露,旅游界与邮轮公司上月中就重推「公海游」与政府官员见面,获得积极回应,其后又去信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惟至今没有收到回覆。她表示,业界与政府官员见面时,已清楚解释会符合疫苗通行证要求,乘客上船前会做核酸检测。而现时酒店Staycation无需客人做核酸检测,即使有人染疫也不用停运三日,对目前的防疫政策感到「好奇怪」。徐王美伦担心,若不立即放宽,香港未来两年或无邮轮泊港,失去母港地位。 皇家加勒比昨日(19日)回应指,随着世界各地的邮轮业恢复正常运作,调派船隻回港需要较长时间,又指希望特区政府尽快调整公海游的防疫政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