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良吁政府购入儿童专用新冠疫苗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2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政府应尽快购入专供儿童使用的复必泰疫苗。
何柏良指本港目前自行抽取复必泰疫苗指定份量为5至11岁儿童注射,但药厂本身已分别推出专供婴幼儿及儿童使用的疫苗,亚洲多地亦已采用。他呼吁政府尽快采购儿童疫苗,确保剂量准确,又建议政府及早与药厂商议,采购将推出的新一代疫苗。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2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政府应尽快购入专供儿童使用的复必泰疫苗。
何柏良指本港目前自行抽取复必泰疫苗指定份量为5至11岁儿童注射,但药厂本身已分别推出专供婴幼儿及儿童使用的疫苗,亚洲多地亦已采用。他呼吁政府尽快采购儿童疫苗,确保剂量准确,又建议政府及早与药厂商议,采购将推出的新一代疫苗。
食物及卫生局早前已接收首批由国家捐赠的抗疫中药,食卫局公布,该批中药首阶段将惠及正在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接受隔离安排的人士,并将陆续分发予正在接受隔离的人士使用。除首批抵港的「连花清瘟胶囊」及「金花清感颗粒」外,另一款中成药「藿香正气」将会陆续到港。 为支援正于竹篙湾社区隔离设施接受隔离安排的人士,医管局中医部特别开设中医咨询热线(电话:2794 3171),由注册中医师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免费解答市民有关中医药的查询。 食物及卫生局又提醒,因应不同人的体质、病因和病情,适合使用的中药亦有所不同,市民在服用中药前,应先征询中医师的专业意见。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表示,特区政府衷心感谢中央对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的全力支援,在短时间内协调抗疫中药到港,以助应对第五波疫情,体现国家对香港市民的深切关怀,并指特区政府正与中医药业界和医管局积极探讨运用中医药抗击疫情的一切可行措施。 read more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5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政府计划下星期在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及私家诊所,开放让5至11岁小童接种科兴疫苗。 专家委员会倡为5至11岁儿童接种三分之一剂量复必泰,聂德权说,相信在农历年后会开一间疫苗接种中心,专门为5至11岁小童接种复必泰疫苗。由于小童接种复必泰只会用成人剂量的三分一,要由药剂师处理,制定一个专门为小童接种的中心会较稳妥。港大的港怡医院是一间接种中心,正研究在该处专门为5至11岁小童接种复必泰疫苗。 聂德权提到,本港5至11岁人口约有40万,一个小童复必泰接种点不够,目标是在港岛、九龙、新界均有接种点,部分接种复必泰,部分会接种科兴。 此外,聂德权指,政府会在疫苗接种点增加人手,提高接种力,并重开部分疫苗接种中心。本港目前一日可以接种45000剂疫苗,一个月大约接种137万剂疫苗,到本月底可以接种177万剂、即每日接种约6万剂。医管局目前有2间普通科门诊为市民接种疫苗,未来会增至25间,当中11间用于接种复必泰,14间用作接种科兴。 点此预约接种疫苗 除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外,市民亦可通过以下途径接种新冠疫苗: ◆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诊所(1月21日增至24间) ◆ 15间卫生署长者健康中心 ◆逾千个私家医生或诊所 ◆ 13个公立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站 ◆由私营医护机构提供的26个服务地点 ◆走访各区的2个流动接种站 read more
本港在2019年爆发反对修订《逃犯条例》风波,多个部门及机构为防黑暴冲击破坏,纷纷在门外架设2米高的大型水马,令香港陷入「水马围城」的局面,虽然《港区国安法》实施以后,乱局已不复见,但不少重要地方的水马阵仍未撤走,至今已近2年3个月。 因应激烈的示威活动经已过去,社会回复平静,中联办终在昨日(2日)将水马阵移除,令建筑物外观得以「重见天日」,亦代表过去的暴力冲突已画上句点。傍晚6时许到中联办附近视察,可见相关建筑门外四周已经不留水马痕迹,但现场仍有特务警察驻守,并有军装警员在周边巡逻,防范有人趁机滋事。 而政府总部和立法会一带作好相关移除安排后,亦于今晚10时许正式开工,工人合力撬动水马,即场将内里灌入的水放走,令路面一片湿滑。处理好的水马被逐一搬上货车载走,为减低对市民带来的影响,相信移除工作会通宵进行。 read more
继葵青地区康健中心两年前投入服务后,政府「一鼓作气」地在今年启用多一间地区康健中心和11间地区康健站,「追赶」于今届政府任期内,区区有地区康健设施的目标,并配合将公布的「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 葵青康健中心被人诟病无法有效服务当区居民,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接受媒体访问时,指难以单用数据去定断该中心的成效,又坚信其余的地区康健设施不会「重蹈覆辙」。陈肇始透露,政府将会检讨「长者医疗券计划」,研究「规范化」,先由地区康健中心医护人员为长者做健康评估,再「度身订造」地提供使用医疗券的方案,希望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提升长者健康。 本届政府着力发展「基层医疗」,希望扭转以往医疗系统「重治疗、轻预防」的模式,促进市民健康,并舒缓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陈肇始接受访问时重申,食卫局正勾划「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蓝图包括如何建立基层医疗系统、如何培训相关的医护人员、如何互通公私营的病人健康纪录等,局方会尽快公布蓝图的蓝本,咨询公众,包括重点咨询卫生署、医院管理局、私家医生、大学医学院、医学专科学院、护理专科学院、非政府组织等等,计划于本届政府任期完结前发表结果。 陈肇始称,局方会扩充基层医疗健康办事处的人手架构和职能,并会研究如何整合、监管全港的基层医疗服务。她举例指,卫生署辖下设有不同机构提供基层医疗服务,当中以老人健康中心、妇女健康中心「重叠最多」,「呢啲都系我哋唔想同地区康健中心有个重叠」。而其他基层医疗服务,如普通科门诊、家庭医生、社区中的非政府机构等,都属需要整合的一部份,她希望在整合后,能更清晰地展现「病人路径」,并为医管局把关,以免市民继续把医管局当作求诊的第一站。 而在人手方面,陈肇始坦言「有啲挑战」,又指出现时在培训医护人员时也是「重治疗、轻预防」,医护人员只会在医院内实习,因此在葵青地区康健中心成立后,医专的家庭医学学院、护专的社区护理学院及公共卫生护理学院已经开始在地区康健中心内为医护提供培训,政府亦有提供部份的资助。她称,政府亦会研究日后医科生、护士学生需否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实习。 葵青地区康健中心启用两年,曾被人诟病无法有效服务当区居民,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失踪」,陈肇始认为,这是首间启用的康健中心,难以单用数据去定断成效,而且近期该中心的服务量亦有所上升。 食卫局表示,在2019年9月25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该中心的会员人数是2900人、服务了12,300人次;2020/21年度该中心新增11,500个会员、服务6.1万人次;2021年4月1日至9月底,则新增6900名会员、服务5.1万人次。 陈肇始指,在疫情下,葵青地区康健中心部份服务转为网上形式,亦需提供与疫情相关的服务,面对不同挑战,「好难作准,我哋对于个要求都会弹性处理,而家已经全部处理返。」她直言,该中心「亦都有啲人手问题」。不过,她坚信其他地区康健中心和地区康健站不会重蹈覆辙,「一定唔会慨」,政府期望其不断提升服务,「例如初期未能与医管局倾得好清楚有咩病种(可以转介),但系愈倾可能会愈多,嗰度就可以有个提升。」 政府早前委托香港中文大学进行《葵青地区康健中心监察及评估研究》,陈肇始称该研究因应疫情也需延迟,中大也会对深水埗地区康健中心进行评估。 另外,陈肇始称,政府将会检讨「长者医疗券计划」,研究是否需要「规范化」。她解释,有见部份市民不懂得如何运用医疗券,政府认为可以安排地区康健中心的医护人员,先为长者评估健康,再「度身订造」地提供使用医疗券的方案,「例如渠系咪需要身体检查?渠本身健康有啲问题时,系咪需要针对性去处理?」不过,她强调并非会设下每项服务的限额,「而家系一个方向性慨探讨,唔系一定定咗,有个限(额)系点样。」 read more
教协日前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狠批,被定性为香港教育界的「最大毒瘤」、香港社会乱象横生的一大祸根,随即教育局宣布终止与教协的一切合作。《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9日)再发文,指教协污染三尺讲台,与反中乱港势力「民阵」及「支联会」狼狈为奸,自称是教师工会,干的却是龌龊勾当。香港教育亟待刮骨疗毒式的深刻变革,「教协」这颗最大毒瘤务必要铲除。 文章指出,「教协」长期被香港反对派把持,成为鼓吹「反中」「反政府」的帮凶。「教协」对香港青少年洗脑播「独」,肆意煽动仇恨,将莘莘学子当作向政府施压的筹码和牺牲品。炮制「港独」教材、兜售「黑暴」书籍、鼓吹歪理邪说,「教协」强行向无辜学生植入激进立场。「反国教」、非法「占中」、「修例风波」等事件中,他们更煽惑学生抛弃学业和前途,毁坏香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为达到阴险的政治目的,「教协」怂恿包庇「黄师」恣意妄为,将「港独」言论美化为「独立思考」,把「黑暴」鼓吹为「违法达义」,向乱港分子撑起保护伞,纵容暴力四处蔓延。由于「教协」不择手段地煽风点火、挑唆犯罪,约4000名香港学生在「修例风波」中因涉嫌违法被捕,其中接近2000人是中小学生,都处在人生中美好的时节。如此结果,怎不让人痛惜! 文章表示,「教协」自诩「全港最大教育专业组织」,非但不讲半点专业,所做之事还全然背离教育宗旨。打着「专业团体」幌子,戕害香港青少年福祉,将暴力和混乱引入校园,甚至连不知政治为何物的小学生都不放过。「教协」实为教育工作者之耻,也让香港教育蒙羞。作为「支联会」的骨干组织,「教协」在香港社会落得「教邪」的恶名,足见其罪孽深重。 文章强调,香港教育之病久矣。教师、教材、考试、学校、管理乃至制度性设计乱象丛生,「教协」正是罪魁祸首。他们组织编写通识教材抹黑攻击「一国两制」、诋毁特区政府与国家,滥用考评权力在港版「高考」中设置误导性试题,假借「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之名,为「港独」思潮祸乱香港校园大开方便之门,对早应补缺的国民教育大泼污水并极力阻挠,令香港教育久久不能「去殖民化」,反倒深陷「泛政治化」的泥淖之中。 文章反问,香港教育岂可沦为「制毒工厂」?香港青少年怎可充当政治炮灰?香港教育界需尽早剔除害群之马,对涉嫌违法的团体和个人严加惩治,让政治黑手彻底远离校园。如今香港国安法威力日渐显现,反中乱港势力纷纷溃散,「教协」休想轻易「跳船自保」,其罪孽也绝不会一笔勾销。香港教育要正本清源,建立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务必要铲除「教协」这个毒瘤。只有香港教育身强体健重归正轨,香港社会才有安定繁荣的未来。 read more
反中乱港死硬分子、「社民连」前主席黄浩铭涉及前年10月20日九龙非法集结案,被判囚14个月,目前安坐监狱,唯其贼心不死。黄浩铭昨日在社交媒体公开信件,他在信中以棋局比喻香港,指现时「不是穷途末路」,似乎仍幻想着柳暗花明的「精彩时刻」。 黄浩铭表示,监狱内的康乐活动不多,他喜欢跑步,因为跑步可锻炼体魄,有助减肥,而且在跑步时思考人生,倒过来减轻体力负苛。 黄浩铭又指,自己很喜欢玩中国象棋,棋局令他想起「我们岂不是棋盘上的棋子?」他又提到,有些步数以为可胜,如2019年区议会选举后的立法会选举,结果「兵败如山倒」,「残局非死局,看似胜利却惨败,看似无路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穷途末路,只是仍未找出适合的路径。」看来黄浩铭需要在监狱待上更长时间,才能寻找到「柳暗花明」的时刻。 read more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将于每个季度呈献独特的专题电影放映会,配合香港故宫的专题和特别展览,以及不同中国文化艺术主题。 首先在7月出场的专题电影是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带领观众探索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连结,总共设有19场,今日(17日)上午10时起作网上登记,费用全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活动登记不包括博物馆展览门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专题电影放映会 日期: 7月2、4、6-9、13、15-16、18、20-23、25、27-30日 时间:平日下午4时至5时;星期六上午11时至中午12时 场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赛马会演讲厅 语言:普通话(设繁体中文及英文字幕) (点此登记) read more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新冠疫苗使用人群已覆盖18岁以上,接种者年龄最大超过了100岁。目前专家已经对3至17岁人群使用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也会根据需要在这一人群中使用。 资料来源:新华社 read more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3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要求美国和丹麦就近日丹麦媒体曝出的美国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听欧洲多国领导人一事作出解释。马克龙在法德领导人视频会晤后表示这种行为在盟友之间和欧洲伙伴之间都是不可接受的。他说:“我们要求丹麦和美国盟友们提供所有相关信息和事实。我们都在等待答案。”默克尔在场表示同意马克龙的表态。30日丹麦广播电台报道称美国国安局从2012年到2014年曾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接入丹麦互联网获取原始数据,监听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等国领导人和高官,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时任外长等。早在2013年,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就爆料,美国国安局曾监听多个盟国领导人的电话,其中包括默克尔。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5日)刊宪,宣布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一民选议员议席悬空。 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在今年9月28日裁定元朗区议会屏山北选区民选议员杨家安并非妥为选出。根据《区议会条例》(第547章)第26(d)条,其议员席位由当日起悬空至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