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观塘两厦解封揭13宗阳性及1宗不确定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上午完成大埔明雅苑明凯阁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157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2宗阳性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560户,当中24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今日(8日)上午完成观塘德田村德礼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92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宗阳性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490户,当中92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上午完成大埔明雅苑明凯阁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157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2宗阳性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560户,当中24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今日(8日)上午完成观塘德田村德礼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92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宗阳性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490户,当中92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港府开放「即日筹」门槛,21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昨日(22日)共派出1080个即日筹。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表示,本港20岁至59岁的工作人口有75%已打第一针,但60岁以上和70岁以上人士分别只有44%及28%。 聂德权指出,接种数字已到「樽颈位」。考虑本月在两间公立医院设置注射站,为覆诊的长者提供接种服务,并设立一站式讲座、一对一健康咨询和即场打针服务,鼓励长者接种。 聂德权强调,要为长者子女提供正确资讯,尤其是院舍长者的家属。现时即使全面开放「即日筹」安排,接种中心都有能力处理,冀可方便市民。 read more
警方早前以涉嫌滥发「免针纸」拘捕7名私家医生,政府及后宣布涉案医生签发的两万多张「免针纸」下周三(12日)起失效。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建议,政府应设指定诊所处理市民免针纸申请。 何柏良今日(6日)在电台节目表示,英国、澳洲及意大利等国仍实行疫苗通行证时,都是由指定诊所或医生发出免针纸,以避免不同医生专长不同产生判断不一致,认为香港可以参考。对于有病人以往可以在同一医生处取得免针纸,但近日却被拒绝,他认为可能是因为医生因应新的医学资讯出现不同判断。 何柏良又强调,社会对免针纸的讨论,应该集中在何时可以为暂时不适合接种人士打针,而不是如何取得免针纸。 read more
「志史鉴今砥砺前行:从改革开放到大湾区建设」研讨会今日(7日)举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特别重要,是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 陈茂波指,去年大湾区人口超过8600万,生产总值近两万亿美元,过去几年香港与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跨境交通基建陆续落成,两地往返方便,有利区内经济加快融合。他又指,香港是内地企业首选的国际融资平台,截至今年7月底,有约1400间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占本港上市公司总数一半,以市值计更占超过八成,去年底有超过600间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办事处,反映内地企业对香港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陈茂波表示,香港过去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未来发展也必定紧扣国家发展机遇,随着大湾区进一步融合,香港发展不应局限于香港本身,应以同心圆的视角,以大湾区一份子为本位,以贡献国家建设为己任,积极贡献力量。 read more
本港新冠确诊病例近日回升,昨日(26日)新增19398宗确诊个案,指定诊所或遥距诊症名额都长期爆满。医管局表示,目前指定诊所及遥距诊症每日为接近4000人次提供治疗,并已因应染疫确诊数反弹而提升服务量,指定诊所亦向高风险人士预留过半名额。 有确诊的一家三口,夫妇希望预约遥距诊症,但一直因满额未能成功,即使想为女儿预约指定诊所,亦要轮候超过一日。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政府应增加指定诊所的诊症名额,如未能增加,亦应优先为高风险人士诊症。若有需要的病人未能在染疫早期获处方新冠口服药,医院急症室将更易爆满。 的士小巴商总会理事长周国强称,现时有约220架抗疫专用的士,不过近日需求有所增加,由以往平均一天8至9转车,增加至近期14转车。他指若政府需要增加车队数目,业界可以配合。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发言人今日(18日)表示,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刘焱一位同住家人确诊新冠病毒病。刘焱现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家居检疫,检疫期间会在家工作。 刘焱有定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测试和快速抗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今日进行的快速抗原测试结果亦为阴性。她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 read more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今日(13日)下午3时在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演讲厅就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的最新情况举行简报会。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上午宣布推出新的防疫措施,其中包括取消进入场所强制扫描「安心出行」二维码。卢宠茂介绍,「安心出行」流动程式于2020年推出,对抗疫工作发挥重要角色,便利记录市民出行,帮助个案追踪。因应疫情发展,政府认为可以取消「安心出行」强制扫描二维码的功能,同时会取消相关法律和行政安排,场所负责人不需张贴「安心出行」二维码。政策从明日开展。 另一方面,疫苗通行证仍旧是重要措施,可以加速提高接种率,保护未接种人士进入高风险地方,故此维持不变。卢宠茂表示,市民可以使用智方便及医健通展示疫苗纪录,而旅客亦可以有一个纸本疫苗接种纪录,用手机截图亦可以出示疫苗通行证,进入处所。 read more
大批市民及内地人昨日为赶及农历新年前能与亲友相聚,开始提前出发往内地,随后隔离检疫21天。 入境处最新数字显示,昨日共有1817人经深圳湾口岸出境,数字属近日新高,当中1605人为香港居民,211人为内地访客。 内地深圳湾口岸昨日一度大排长龙,当地政府预约入境的健康驿站系统,昨日共有1904人预约过境,较平日约700人水平激增近两倍;加上内地首次在深圳湾口岸即场为入境者进行核酸检测,导致市民轮候入境内地需时3至4小时,预料未来两星期出境人数会维持每日两千人。 机场方面,昨日分别录得1000人入境,逾1600人出境,均较平日略增。 read more
大湾区卫视、珠江之声开播暨「视听中国·香江故事」展播活动今日(29日)举行启动仪式,行政长官李家超透过视像方式致辞指,当前香港正处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需要与内地有更紧密的文化交流。他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支持香港与内地广电视听交流合作,促进业界在视听技术研发应用和媒体融合方面加强创新合作,更好发挥媒体桥梁作用,一起说好香港故事。 李家超指,大湾区卫视、珠江之声开播,和「视听中国·香江故事」视听作品展播,让香港观众全方位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也让内地观众多角度认识香港的最新发展、独特魅力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成就。 他提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一直支持香港与内地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频道频率协调和技术发展,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香港与内地媒体机构不断深化人员交流、节目合作、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推动香港与内地广电视听产业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 李家超表示,未来五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香港将继续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read more
Omicron变种病毒杀入社区,爆发多条传播链,社区更出现Delta传播链,确诊患者几何式上升。医管局指,新开设支援等候入院患者的热线运作大致畅顺,暂时有10条热线共10位职员接听电话,首两日每日接平均接到200至300个查询。 医管局总护理行政经理潘恩荣表示,来电者不少都是没明显病征的确诊者,查询有关在家隔离要注意的事项,亦有确诊儿童的家长致电担心子女病情变化。他指,未来会与私家医生合作,如果有等候隔离热线的确诊人士致电希望了解更多医学资讯,会将他们转介予私家医疗人员,相关安排正在筹备中。 热线共有10条线,接听的都会是有医疗背景的人士,例如护士等。对于首两日等候时间可能会较长,他解释因为听电话人员要花较多时间回答病人的问题,局方未来会陆续增加人手。 等候入院患者的支援热线已经开通,患者可拨打1836115,热线每日上午八时至晚上十时运作,解答医疗及感染控制等问题。 read more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今日(19日)表示,新一届行会气氛好,行政长官李家超较平易近人和肯听意见,未来会优先处理本港抗疫和通关问题。她认为,行会成员之间应分工解释政策,加强向社会解说。 叶刘淑仪指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已经清晰表明,政府没有中央系统记录市民出行资料,现阶段「安心出行」实名制并不可行,她相信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提出实名制的做法,是希望尽快解决入境人士隔离限制的问题,强调政府在防疫和通关之间要小心平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