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深化与内地合作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6日)出席理大创科活动致辞时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推动创科生态圈发展、加速再工业化及深化与内地的创科合作。他指出,未来几年香港会进入「由治及兴」阶段,对创科发展尤其重要,希望学术研究界可以在香港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指,一直为创科业界培养人才,未来会与政府合作,推动创科发展及培养科研人才,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日(16日)出席理大创科活动致辞时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推动创科生态圈发展、加速再工业化及深化与内地的创科合作。他指出,未来几年香港会进入「由治及兴」阶段,对创科发展尤其重要,希望学术研究界可以在香港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指,一直为创科业界培养人才,未来会与政府合作,推动创科发展及培养科研人才,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本港正与内地商讨通关,但早前两宗驻港货机机组人员确诊个案引起关注,政府其后收紧防疫要求至回港后每日一检,且必须接种第3针疫苗。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13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关注有豁免检疫的机组人员返回社区后确诊,当局已和涉及的航空公司会面,要求调查和跟进。她指由于客货运对市民生活和经济有重要性,政府已经加强闭环管理措施,包括要求机组人员返回居住地方后尽量不外出,并接受快速测试,政府会继续以风险为本,维持必要的往来畅顺。 在通关方面,陈肇始指,与内地一直有就防疫抗疫措施交流,早前的对接会议中,有讨论到使用健康码及熔断机制,形容讨论有建设性,特区政府之后有向内地提交报告,期望争取内地尽早派人来港视察并举行双方第二次对接会议。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1日)表示,政府正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与内地实施首阶段通关,初期会设人数安排。 陈国基指,由15个政策局共同参与的「通关事务协调组」正分秒必争,拟订稳妥方案以达致逐步、有序、全面通关。政府与中央、粤深政府相关单位密切联系。除了现时已经开放的口岸外,部分已关闭多时的口岸将重开。 他称,通关初期,政府将为往返内地及香港的旅客,预设合适的人数安排,并按实际需求,逐步增加往返两地的海陆空交通班次等。当局将视乎首阶段通关的运作情况,进一步扩展通关规模,最终达致全面通关。 陈国基表示,特区政府建议两地人员往返前,都必须接受核酸测试,阴性才可过关。 内地早前宣布今年1月8日起与境外通关,届时香港入境内地不再需要集中隔离。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亦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已与内地有关单位接触,商讨通关初期分阶段设人数安排。惟他当时称,期望能在1月15日前完成审批并落实,令不少市民担心,通关一事在1月8日与1月15日之间是否会出现「空窗期」。 read more
「疫苗通行证」现时的年龄下限是12岁,本月底起将下调至5岁。由本月30日开始,5至11岁儿童要接种最少一针疫苗,才符合「疫苗通行证」要求,可以进入指定处所。玛嘉烈医院儿童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关日华今日(10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中表示,近期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增多,目前医院的情况十分严峻,医护每日疲于奔命。他表示,患者中有很多是儿童,当中包括重症,例如嘶哮症和急性脑炎。他又指,临床个案显示,已接种两剂疫苗的儿童即使受感染,往往很快就可以出院,变重症的机会大减,但完全没有打针的儿童,变重症的风险高很多,呼吁家长应带子女接种疫苗。 他又提到,儿童感染后并已康复,仍需要接种疫苗,因为感染后的抗体只能维持两至四个月,日后仍有机会再受感染,有需要透过接种疫苗,提高抗体水平。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持续,过去一日新增7218宗确诊个案。政府昨日(13日)围封沙田丰和村和顺楼进行强检,期间约740人接受检测,当中共发现4宗阳性检测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自今日(14日)上午约7时15分起,丰和村和顺楼内已进行检测的人士如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可在向订明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后,经由指定出口离开。 政府派员到访约370户,当中6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614d600781c6d64d056b33c192bdf9de.mp4 第5波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5,308宗确诊,包括160宗输入个案,是继本月4日后,确诊数再度突破5,000宗大关。医管局新增3宗死亡个案,第五波死亡累计9,349人。另新增2间安老院舍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确诊个案。 输入个案中,26宗在机场找到,95宗是7日内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39宗于检疫后发现。变异病毒方面,疑BA.4或BA.5的个案再有上升,初步数字是18.9%;BA.2.12.1则8.1%。 张竹君表示,本港今日(13日)再多2间老人院舍、1间残疾院舍出现新冠确诊个案,总共有7人染疫,其中共24名院友及员工需要检疫。 出现病例的院舍包括,沙头角护理院1名院友确诊,8名院友及2名员工检疫;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护养院,由8月9日至今陆续有3名员工及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及1名员工需要检疫;康恩园(II)亦有两名院友确诊,10名院友需检疫。 医管局方面,今日有53名员工确诊,另有24名员工出院返回岗位。目前有1,604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留医,当中220人是新增确诊个案。新增8名病人危殆及8人严重,现时累计有32名危殆及25名严重病人留医,其中11名危殆病人在深切治疗部。当局表示,随着个案增加,会视乎疫情动员病床及人手,另已实行病床实名制。局方暂时亦未有特别科目或大范围需要调整,惟未来如个案继续上升,部分非紧急手术或检查或会有所调整。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医疗成效及科技管理)关慧敏今日(13日)公布,屯门医院一名5岁9个月大的女童确诊,持续发烧情况一直转差,目前危殆及留医深切治疗部,当局会密切关注其情况。另过去一日再多3名新冠女患者离世,年龄介乎85至91岁,当中1人未打过疫苗。 3名死者全为女性,均不属院舍。患者中有1人未完成接种疫苗,1人已打2针,1人已打4针。第一名死者是91岁女士,打了4针,本身有肾病,7月18日出现咳、没胃口,但没有求诊,直至7月24日因住所需强检故发现确诊,其后已立即入院,中间曾食用医院处方的口服药,病情开始稳定,至7月31日出院。惟两周后,即8月12日,她被家人发现晕倒,入医后已没有生命迹象,已转交死因庭。 第2名死者为85岁婆婆,没有打针,曾中风,亦有柏金逊症,7月24日检测后发现确诊,翌日到私家医院求诊,获医生处方抗疫口服药。惟她至26日感到疲累故到医院求诊及入院,她在8月11日呼吸转差,院方曾为她加大抗生素,至昨日(12日)因肺部出现问题,故已离世。第3名同为85岁婆婆,有血压高、糖尿、血脂高,她7月24日同样自己检测后发现染疫,惟没呈报。7月28日因胃口差、喉咙痛,到医院求诊,随后发现她血糖低、心律不正、呼吸急促、血氧下跌,并出现并发心脏病,情况不理想,至昨日离世。 read more
本港6个月至3岁的幼童今日(4日)起可接种科兴疫苗。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日在视察儿童接种疫苗情况后表示,上午预约系统开放半小时内已有150名家长预约,反应踊跃,呼吁家长尽快帮幼童接种疫苗,获得足够抵抗力。 杨何蓓茵表示,今天到学校视察接种疫苗的情况,在10位已打针的小朋友中,有6位是3岁以下,形容过程十分顺利,而且小朋友亦十分乖,对他们得到疫苗的保护感到很开心。政府会在社区疫苗中心的接种站中设立幼儿专用区,摆放卡通图片,帮助他们减轻压力,亦会提供母亲喂母乳、换尿片等隔间。卫生署母婴健康院本月中亦可提供疫苗接种。 杨何蓓茵表示,第五波疫情以来,三岁以下的死亡个案有2宗,仍留院的仍有33宗,对此感到很难过,不希望小朋友会被疫情影响健康、甚至死亡。她指出,现时3至11岁的疫苗接种率为77%,但仍有22%人仍未打针,而每个小朋友都是家庭的快乐泉源,不希望用小朋友的生命「搏一搏」,呼吁父母为儿童安排接种疫苗。 杨何蓓茵透露,卫生署亦正与辉瑞或复星药厂洽购幼童版复必泰疫苗。至于会否将12岁以下的小朋友纳入疫苗通行证,她表示现时暂无有关计划。 陈太今日带2岁10个月的儿子打第一针科兴疫苗,她指早前看到有22个月大的女婴确诊后离世,因此得知降低接种年龄后就马上为他接种,又称另一名女儿亦已打针,没有太大副作用,强调担心染疫多过疫苗副作用。郭太的儿子今年2岁11个月,由于未够5岁不可打复必泰疫苗,加上科兴的副作用较少,故选择打科兴。招婆婆指出,今日带了3岁半孙女打第一针,全家人都对科兴有信心,现在周围都有确诊个案,打了疫苗,上学出街吃饭都安心很多。 read more
继各项惠港政策发布之后,民政部、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港澳科技界人士加入全国学会座谈会昨日(17日)在京召开,再为港澳科技人士送上「礼包」。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在会上指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全力支持中国科协做好吸纳港澳科技界人士加入全国学会的工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吕昭平表示,中国科协期盼港澳科技人士发挥独特优势,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全国学会各项活动中来。 詹成付指出,中国科协全国学会数量多、体量大,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主力舰和领航舰。下一步,民政部将立足大局,从四个方面全力支持中国科协做好吸纳港澳科技界人士加入全国学会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科技界人士加入学会,参与学会治理运营,加强与港澳科技界的交流合作,推动学会高质量发展。 吕昭平指出,港澳地区拥有良好的科技基础和高素质专业科技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为全国学会和港澳科技界深化合作、共创未来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科协期盼港澳科技人士发挥独特优势,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全国学会各项活动中来,通过更畅通的渠道、更广阔的空间,加快学术成长,服务科技进步,参与国家治理实践,共建高质量科技社团,共促开放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吕昭平表示,中国科协将会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协同联动,共同做好港澳科技人士加入全国学会的各项服务工作,创造更有利于港澳科技人士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搭建内地与港澳科技界人士交流融合、互利共赢的桥梁,共同为港澳繁荣稳定注入科技新动能,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出新贡献。 港澳科技界人士加入全国学会需要哪些程序?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杨书宣表示,目前,对港澳科学家加入全国学会实际上已经是开放的,港澳科技界人士加入各个学会与内地科学家程序基本一致,大家都可以按照全国学会章程通过全国学会网站、同行科学家推荐以及全国学会一些官方活动渠道,申请加入。 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咏华在会上表示,近日国家公布多项惠港措施,比如扩大国家科技资源对港开放,内地大型仪器设备对港开放共享,允许香港青年学者申请「青年科学基金」等,对香港科研工作者都是很大的鼓舞和肯定。希望香港进一步加强优化科研氛围和配套,加强人才培养。她指出,全国学会是促进内地与香港科技工作者交流的最佳平台,希望香港科技工作者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则建议,未来各全国学会可以将学术交流活动安排在香港高校内地分校或者香港举行,吸引更多香港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另外可以成立一些国际性科技组织,吸引国外科学家加入并任职。 吕昭平介绍,全国学会与港澳科技团体交流十分频繁。即使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学会与港澳科技社团还联合举办10多场学术会议,1万余名三地科技界人士分享了精彩的学术见解。近年来,中国科协70余个全国学会已发展港澳名誉会员2000余人,不少港澳科技界人士担任学会名誉理事等职务,深度参与学会治理,为学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缓和,多间指定诊所恢复普通科门诊服务,同一地点的服务单位亦将复常。医管局继早前停止8间新冠指定诊所服务后(点此查看名单),再有8间指定诊所停止运作,今日(24日)起开始恢复普通科门诊诊所服务。另外,油麻地长者健康中心将于5月26日重新开放,为会员提供已预约的医疗服务。 医管局指,尚有7间指定诊所维持服务,以继续支援社区确诊病人。 今日起恢复服务的普通科门诊诊所: 贝夫人普通科门诊诊所地下 横头磡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油麻地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长沙湾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将军澳(宝宁路)普通科门诊诊所 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门诊诊所 粉岭家庭医学中心一楼 仁爱普通科门诊诊所 戴麟趾夫人普通科门诊诊所(同日起恢复夜间门诊服务) 继续维持运作的7间指定诊所包括: 环翠普通科门诊诊所 坚尼地城赛马会普通科门诊诊所 ... read more
为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本港专业服务的提升和改革势在必行。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香港商界会会计师协会、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香港上市公司审核师协会以及香港会计咨询专家协会今日(20日)联合举办「2021年度会计师持续专业进修(CPD)嘉年华」。 嘉年华以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并邀请会计、审计及金融界代表发表演讲,就会计师职业发展路径审计及财务准则的发展革新,会计行业数码转型等热点,共话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致辞时表示,2021年新一轮改革目的是将重要的规管权力赋予独立于业界的法定组织,确保公正持平,并与国际做法更趋一致。而财务汇报局成功实施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规管制度,已准备承担更多规管核数师及监察会计专业的责任,并理顺财汇局与公会的角色及职能分配,提升规管效能及一致性。 陈浩濂又表示,现时财汇局获赋权就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进行查察、调查和纪律处分;而公会则负责会计师和执业单位的调查和纪律处分,以及执业单位的执业审核。在新制度下,财汇局的调查和纪律处分权力将扩大至涵盖所有会计师和执业单位,而财汇局的查察权力将扩大至涵盖所有执业单位。 他补充,政府将与财汇局研究如何增强该局的相关工作,包括培训更多专业人才,强化持续专业进修等方面,抓紧大湾区市场机遇,以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cbb5586fc064fbdcc47c266dea1904e4.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3日)新增3,154宗确诊个案,其中211宗输入病例,其余2,943人属本地感染;另多2名患者离世。增387宗学校呈报个案,分别来自309间学校。 变种病毒方面,再多24人怀疑感染Omicron BA.4或BA.5病毒,当中9人属相关个案,余下15宗源头不明;另增58宗本地BA.2.12.1疑似个案,其中40宗无源头,其余18人属相关病例。 张竹君表示,本港今日(13日)有387宗学校呈报确诊,来自309间学校,涉314名学生及73名教职员,而过去7日有169间学校呈后个案多于2宗,4间学校有班级须停课一周 停课班级包括神召会第一小学暨幼稚园AM班有29名学生,2人确诊;玛利诺修院学校(小学部)4A班有3人确诊,全班29人;粉岭神召会华人同工联会景盛幼稚园K2 B班有19人,2人染疫;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小学1B班中,28人有2人确诊。 张竹君称,再有4间院舍出现确诊个案,分别是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任白慈善基金景林安老院,有1院友染疫,几位同住院友要检疫,其他院友及员工要接受检酸检测;元朗长青安老院1院友确诊,2名同住院友检疫;西营盘明爱恩翠苑1名院友确诊,3同住院友检疫;以及筲箕湾南华护老院第一分院1名院友确诊,3院友检疫。 张竹君公布,本港过去一日新增2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9209人不治。 另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医管局再增61名员工确诊,目前该局员工每天上班前须先快测。伊利沙伯医院骨科有病房再有2名员工中招,至今累计2名病人及2名员工染疫;该院放射治疗部于上周六至本周一(9日至11日),共有7名员工确诊,涉及2名护士及5名医生,他们在工作期间有佩戴合适防护措施,当局正调查流行病学,部门运作未有受影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