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助李惠今履新 陈国基:冀其向公众和传媒做好政策解说
特区政府早前公布8名副局长11名政助名单,其中17人今日(25日)履新,早上陆续抵达政府总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欢迎李惠加入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出任司长政治助理。
陈国基表示,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重要阶段,相信李惠会利用过往在传媒行业,以及过去五年在行政长官办公室担任特别助理的经验,协助他执行各项政治工作,包括促进良好的行政立法关系、联系各持份者、向公众和传媒做好政策解说,为香港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特区政府早前公布8名副局长11名政助名单,其中17人今日(25日)履新,早上陆续抵达政府总部。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欢迎李惠加入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出任司长政治助理。
陈国基表示,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重要阶段,相信李惠会利用过往在传媒行业,以及过去五年在行政长官办公室担任特别助理的经验,协助他执行各项政治工作,包括促进良好的行政立法关系、联系各持份者、向公众和传媒做好政策解说,为香港开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广东早前发布《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2025年将建3到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香港5家名校榜上有名。本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近日在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促进大湾区教育发展,不会削弱本地教育,反而要把香港教育纳入大湾区整体去考量。 梁海明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通过引进香港各大学,不但可借此推动大湾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职位,更能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此外,港校北上对于香港来说,也将获益良多。香港与内地的大学合作办学可优势互补,否则只是封闭固守。 梁海明提到,倡准许港校在内地分校的学生来港就业,补足本地的专业人才缺口。他说,根据研究报告,港府推算到2027年香港整体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整体人力短缺近17万人。光靠本地培养的学生,远不足以支持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北部都会区、深港口岸经济带未来发展的需求。引用外地人才前来香港工作,可为香港未来的发展带来助力。 read more
新冠肺炎联同冬季流感期双双夹击本港,市民对本港公立医院床位数目需求殷切。据医院管理局最新数字显示,昨日(11日)急症室首次求诊录得4,357人次,其中伊利沙伯医院成为求诊人数最多的医院,录得410人次,其次是威尔斯亲王医院,录得391人次,而基督教联合医院则有338人次。 整体公立医院的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住用率为99%,而儿科住院病房于午夜时的住用率则为57%。在16间有提供内科病床的公立医院中,有10间床位不敷应用,录得超过100%使用率。 其中伊利沙伯医院及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的内科病床使用率位俱居「榜首」,达107%;其次为录得106%的基督教联合医院,而跟随其后则是一同录得105%的天水围医院、明爱医院及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 read more
日前在礼宾府跌倒、导致右手手肘轻微骨折的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晚(22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由于手伤不方便出席公务活动,今日一口气在礼宾府录制了7、8条短片,以视像形式参与开幕典礼、论坛演讲、就职典礼等活动,并请主办机构见谅。 不过,林郑月娥说,较为遗憾的是未能出席过去两天北京金融街论坛首次举办的京港专场交流活动,和在港举办的首届世界航商大会。她表示,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都是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重要产业,在香港举行这些会议正好反映中央对港支持,她希望很快再有机会与海内外业界分享她对香港前景的信心。 read more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12月24日发表谈话表示,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一再惺惺作态对香港民主发展“表示关切”,但其真实目的是要搞乱香港以遏制中国,被他们玩弄的民主骗局如此虚伪险恶,实在可鄙! 发言人指出,民主本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却被美国用作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别国发展、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和武器。这些年来美国在全球各地起劲地“输出民主”,是真的“关切”这些地方的民主吗?从策动欧亚多地的“颜色革命”、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到挑起阿富汗、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的惨烈战争,美国输出民主给这些地方带来的是国家分裂、政局动荡、社会撕裂、民不聊生,是数百万无辜平民伤亡,是数千万人骨肉分离、无家可归。可以说,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就是当代人类的灾难史,是现代文明的耻辱史。 发言人表示,在香港,美国又想故技重施。其怂恿、支持反中乱港分子打着民主旗号反民主,连续制造非法“占中”、“修例风波”等社会动乱,百般阻挠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规定循序渐进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在香港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后,他们仍不甘心失败,大肆攻击抹黑中国政府对港政策,并接连炮制涉港法案,悍然实施对港制裁,把香港特区政府依法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秩序说成是“侵犯”人权自由,却竭力包庇违法犯罪的反中乱港分子。看到新选举制度将其豢养的反中乱港分子彻底排除在外,便气急败坏地联合盟友发声、联署,污蔑诋毁新选举制度。很显然,他们“关切”的根本不是香港有没有民主、能不能保持繁荣稳定发展,而是其代理人能不能篡夺特别行政区管治权,香港能不能继续成为其任意操控对中国进行渗透颠覆活动的“桥头堡”和遏制打压中国的“棋子”。此等险恶用心,早就被世人看透了! 发言人表示,跟在美国背后亦步亦趋的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在香港民主发展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光彩。英国在旧中国积贫积弱之时以武力侵占香港,对香港实行了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港英当局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长期把华人排斥在管治架构之外,哪有半点民主?英国政府屡次禁止在香港进行民主改革,绝不允许香港出现民主元素,却在其殖民统治末期急速推进“政制改革”,完全是别有用心,是企图把香港变成独立或半独立政治实体,阻碍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实行有效管治,延续英国对香港的政治影响。这些年,英国又跟随美国起舞,对香港民主发展说东说西,操弄所谓BNO移民政策,发布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叫嚣“永远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仍然是做着“帝国旧梦”。澳大利亚等国在给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干扰破坏香港民主法治等方面也是丑态多多、劣迹斑斑。他们都不是真正“关切”香港民主发展,而是盘算着各自利益。那些小心思,也早就被世人看透了! 发言人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维护者和推进者。香港回归祖国才开启了民主的新纪元,中央政府始终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有序发展民主,为推动香港民主向前发展持续作出重大努力,包括批准对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作出修改、为实现普选目标定下时间表、为实现行政长官普选绘制路线图等。尤其是针对反中乱港分子及其背后的外部势力的阻挠破坏,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推动香港民主发展重回正轨。到底是谁在支持、维护和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又是谁在干扰、破坏和阻挠香港民主发展,世人和港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不会听美国等少数西方国家的那些鬼话! read more
在香港社会各界的持续声讨中,在香港国安法的强大震慑下,长期从事反中乱港活动的非法组织「民阵」今日(15日)宣告解散。新华社发表文章,称又一颗长期侵蚀香港的「毒瘤」被清除,又一只不断祸乱香港的「魔爪」被斩断,香港向良政善治再迈进一大步。 文章指出,「民阵」自2002年自我宣告「成立」以来,几乎集拢了所有香港反对派团体,其组织者惯常打着「和理非」「争取民主」旗号,兴风作浪,肆意乱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中乱港大平台。纵观其所作所为不难发现,「民阵」藉由各种名义组织的游行集会等活动,最终都演变成大规模的暴力、破坏事件。尤其是「修例风波」期间,「民阵」明目张胆鼓吹「违法达义」「分离主义」,煽动「黑暴」,打砸财物,教唆「私了」,瘫痪交通,破坏法治,无恶不为,将香港拖入「黑暴」深渊,至今令人心悸。可以说,「民阵」就是一个「诛心阵」「迷魂阵」,是这些年制造香港乱局的最大「黑手」之一。 文章还指出,「民阵」肆无忌惮践踏「一国两制」,危害国家和特区安全,损害国家和特区的根本利益。「修例风波」以来,非法占据、破坏立法会,损毁国徽,扯烧国旗,叫嚣「港独」,公然挑唆推翻特区政府……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搞乱、瘫痪特区政府,上演港版「颜色革命」,夺取香港管治权,把香港变成外部势力颠覆内地制度、干扰国家发展的桥头堡,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特别是香港国安法生效之后,「民阵」依然企图组织非法游行等活动,继续为非作歹,公然挑衅法律权威。 文章特别提到,「民阵」自成立以来,并没有依法注册为公司或合法社团,一直是非法组织。「民阵」不仅目无法纪,还可能藏有诸多不可告人的罪恶秘密。比如「民阵」经常组织大型游行,背后的财力支持必定异常雄厚,其资金极可能来自外部反华势力。香港警方今年初已要求「民阵」提供资金来源等资料,但「民阵」至今闪烁其词,未能明确答覆,令人生疑。就在今日其所谓的解散声明中,「民阵」依然口口声声不忘呼吁「世界关注」,更暴露其有勾结外部势力之重大嫌疑。「民阵」长期倒行逆施、祸乱香港,市民声讨之声不绝于耳。随着香港国安法日益显现拨乱反正的强大威力,「民阵」召集人陈皓桓锒铛入狱,越来越多团体退出「民阵」,香港警方明确表示将查处「民阵」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的活动。作恶多端的「民阵」走到穷途末路的境地,不得不宣告解散。 文章强调,解散不等于认罪,也不等于可以逃脱惩罚。细看「民阵」的所谓解散声明,字字句句仍在百般抵赖,继续迷惑大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香港是法治社会,有关部门必定秉公执法,除恶务尽。负隅顽抗的首恶分子,必将难逃法律严惩。香港社会也绝不会允许相关势力改头换面另起炉灶,再次祸害香港,危害国家安全。 文章最后总结说,「东方之珠」再现辉煌,已成人心所向,已然势不可当。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巨大的威慑力日益展现,反中乱港组织陆续解散,让香港社会进一步增强了由乱及治的信心。再加上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反中乱港分子和伪爱国者必将被排除在特区管治架构之外。香港终将踏上良政善治的正轨,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必将得到更好地维护。「民阵」之类的跳梁小丑,注定会湮灭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之中。 read more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发言人今日(10日)发表谈话,强烈谴责欧洲议会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颠倒黑白,通过所谓涉港决议肆意诋毁香港国安法,并鼓吹对华实施制裁。发言人指出,欧洲议会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霸凌行径,充分显示了一些反华政客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和强盗逻辑,是不得人心的,绝不会得逞。 发言人表示,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重回正轨,市民人身权利和生活安宁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各界对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倍加珍惜。特区政府和香港警方对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的行为和人员依法采取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特区宪制秩序的正义之举。世界上任何地方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都不会坐视不管,都必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反制。 发言人强调,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恐吓和威胁吓不倒中国人民。我们忠告欧洲议会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外部势力企图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险恶用心都注定失败。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3日)上午完成屯门景峰花园第一座的强制检测行动,有60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4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300户,当中35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许正宇:「0+3」推动国际联通 放宽入境检疫以数据科学為本 政府下周一(26日)起放宽入境检疫限制至「0+3」,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24日)表示,商界欢迎放宽检疫,认為这是推动本港与国际联通的一大步,强调放宽是以数据科学為本,政府下一步措施是再审视新安排下的有关数据。 许正宇出席一节目时表示,目前本港面临的经济困境不是香港独有,全球经济体包括美国及欧洲等都面对通胀及加息问题,香港作為外向型经济体一定会受到影响,应持续留意外围客观因素。他又预料,美国下半年会进一步加息,呼吁市民在置业时要量力而行,多加考虑息口上升趋势,及长远的投资能力。 许正宇表示,本港下月将发放第二阶段电子消费券,為经济注入动力,政府亦会推出不同措施以支援中小企,包括延长「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及「还息不还本计划」等。 read more
政务司前司长张建宗再有新动向,明(3日)起将出任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客席教授。前任行政长官及政治委任官员离职后工作咨询委员会认为,张建宗遵循委员会所建议的若干规限的前提下,离职后拟担任的委任不会构成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咨询委员会亦不预期有关委任会引起负面公众观感。 71岁的张建宗将会在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出任客席教授。咨询委员会同意,张建宗出任有关职务时不会损害或削弱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亦不会令人有合理理由相信、关注或引致公众观感,认为可能会损害或削弱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 委员会又指,张建宗在任职相关工作期间,不宜在其讲课或任何其他与建议的委任相关的活动中表达任何与他担任政务司司长相关而可能会令政府尴尬的内容,亦不应使用或向任何人传达或透露任何获免予披露特权保护的资料或机密资料或任何出任政务司司长时所得悉而又并非公众已可得的资料。 张建宗早前亦向委员会申请,于上月12日和11月17日在香港大学担任「嘉宾讲者」,先于「日新学院」(New College)一个晚宴上向学生致辞,并于在社科院一场有关人口、可持续发展的讲座之中发言。 read more
运输署今日(2日)宣布,由12月18日起延长于去年底推出的便利措施,以协助香港车辆牌照逾期而滞留内地或澳门的过境车辆回港接受车辆检验,以及续领香港车辆牌照。 运输署去年12月13日推出便利措施,让滞留内地或澳门的过境车辆于2021年12月27日开始,可回港接受车辆检验及续领香港车辆牌照,有关措施在今年6月已获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运输署现进一步将措施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在便利措施下,符合申请资格的车主须在拟定车辆回港日期前两星期向运输署提交申请,成功申请人将获发批准信。获批准的车辆须依照批准信上列明的指定日期,由指定司机将车辆经港珠澳大桥口岸驾驶回港,并使用指定路线将车辆停泊在大桥香港口岸的指定停车场/指定地点,然后由车主自行安排的拖车服务把车辆拖至本港的指定验车中心进行验车,再办理续领车牌的手续。每日获准回港的车辆数目设有上限,运输署呼吁申请人尽早递交申请。 申请资格及方式维持不变。符合申请资格的车主,可在拟定车辆回港日期前两星期亲身或经代理人透过电邮、邮寄或投递箱向运输署递交申请。申请程序及详情请浏览运输署网址。如有查询,可致电2804 260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