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大学士课程下学期引入大湾区元素

香港教育大学今日(27日)表示,自2023/24学年起,将分阶段在所有全日制学士课程「跨学院核心科目」必修课程中引入大湾区元素,学生可到大湾区实习实践。
据悉,教大将于下学期进行湾区学校体验先导计划,与多所专收港人子弟的学校合作,协助准教师取得大湾区教学经验,为主修教育的学生提供大湾区实习机会。校方预计可提供12至18个实习机会,涉及的科目包括中文、英文和数学等。

香港教育大学今日(27日)表示,自2023/24学年起,将分阶段在所有全日制学士课程「跨学院核心科目」必修课程中引入大湾区元素,学生可到大湾区实习实践。
据悉,教大将于下学期进行湾区学校体验先导计划,与多所专收港人子弟的学校合作,协助准教师取得大湾区教学经验,为主修教育的学生提供大湾区实习机会。校方预计可提供12至18个实习机会,涉及的科目包括中文、英文和数学等。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消息指,今日(11日)新增约1325宗确诊,再录疫情新高。康文署今日宣布,原定3月6日(星期日)举行的第八届全港运动会(港运会)「赛马会全城跃动活力跑」将取消。 此外,康文署提到,港运会将新增举办「赛马会全城跃动活力跑──虚拟跑」,活动详情稍后公布。 第八届全港运动会早前受疫情影响延期,定于今年4月24日至5月29日举行。比赛共设8个比赛项目,包括田径、羽毛球、篮球、五人足球、游泳、乒乓球、网球及排球。 read more
入境事务处今日(30日)宣布,明日(12月1日)起将在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及深圳湾管制站3个口岸,试行采用容貌识别技术的“非触式e-道”,即“非触式自助出入境检查通道”,合资格香港居民可通过加密二维码和容貌识别系统过关,毋需出示身份证,整个过程仅需7秒。 入境处助理处长(资讯系统)何家荣表示,“非触式e道”未来会逐步推展至其他管制站,将为市民带来更快捷、方便及卫生的出入境检查服务。 何家荣介绍说,合资格香港居民可以用有生物特征认证技术的智能电话,下载入境处“非触式e-道”流动应用程式透过“智方便”进行登记。成功登记后,可透过该程式产生加密二维码进入e-道,再配合容貌识别技术核实身份自助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过程中无需接触e-道的任何共用设备,可减低过关人士交叉感染的风险。 何家荣强调,加密二维码会不断更新,保障安全;容貌识别技术准确度超过99%,若部分人有机会未能用容貌识别过关,可改用指纹过关,且入境处不会存储市民过关时的人脸识别信息,不会收集更多的个人资料,市民可以放心。 此外,市民仍然可以选择继续使用指纹识别技术的自助过关服务,或以传统柜位办理出入境检查手续。 read more
香港康文署昨日(1日)举行「全民运动日2021」,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午3时在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及康文署署长刘明光的陪同下,前往活动场地之一的车公庙体育馆参观。 特首首先观赏了舞蹈表演,并与2008年北京残奥会硬地滚球金牌得主郭海莹等运动员,比拼硬地滚球,再与徐英伟等官员试玩躲避盘。现场设有9个项目让市民体验,包括地壶球、合球及匹克球等,而在室内划艇的体验区,则放置了东奥港队代表洪咏甄纸牌人像,她在女子单人双桨项目总成绩排名第23位,完成生涯首个奥运赛事。 read more
2022年4月4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刘光源特派员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英国殖民旧梦可以休矣》的署名文章,严正驳斥英国外交发展大臣特拉斯日前在该报发表涉港错误言论,揭批英方罔顾事实,抱持双重标准和殖民心态,强调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敦促英方放弃殖民旧梦,停止以任何借口干预香港事务。文章当日亦在该报网页版刊登。全文如下: 英国殖民旧梦可以休矣英国外交发展大臣特拉斯日前在《南华早报》撰文,罔顾香港早已回归中国的事实,诬蔑抹黑“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和中国政府对港政策,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我要奉劝包括特拉斯女士在内的英国政客,放弃殖民旧梦,不要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一国两制”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政府是“一国两制”事业的创立者、践行者和维护者,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回归后,香港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香港持续保持繁荣稳定,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港人民主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特区新选举制度落地后,选举的代表性、包容性、参与性、公平性充分显现,行政和立法机构形成良性互动,特区政治气象为之一新,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反观150多年英国对港殖民统治期间,港督从来都由英国直接委任,政府要职长期由英国人把持。港人无权自主选举产生领导人和立法机构,从未享有真正的民主与人权。英国政府在1976年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时通过保留的方式明确提出,公约有关选举的规定不在香港适用。港英时期的《公安条例》和《社团条例》更是对集会、游行、结社加以严苛限制。抚今追昔,“一国两制”实践一直沿着符合香港利益的轨道前进,英方只有放下偏见,才会对自身“黑历史”不再“选择性失忆”,才会对“一国两制”巨大成功实践和光明前景不再“选择性失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法治在“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框架下不断发展,香港普通法特色得以保持,法治指数国际排名大幅跃升。香港国安法终结了特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长期不设防的历史,坚持“惩治极少数,保护大多数”,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秉持高标准。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社会重归秩序和稳定,有力发挥“一法安香江”的积极效果。英方无视香港法治发展成功实践,竭力破坏香港法治秩序和法治形象;无视国安立法是国际通例以及自身国安法律多、执法严的事实,对香港国安法持续污名化、妖魔化。英方标榜“法治”,却罔顾“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要义,将违法犯罪的反中乱港分子美化为“民主人士”,为其说项开脱。英方还假借撤回英籍法官搞政治操弄,以政治手法干预和破坏香港司法。英方上述行为暴露了“法治”外衣包藏下的真实祸心和双重标准,完全背离法治精神。《中英联合声明》的核心要义是实现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随着香港回归、过渡期工作的结束,《声明》中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均已履行完毕。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也不存在所谓“道义责任”。“《声明》在联合国登记”也改变不了英方无权再依据《声明》对香港提出任何权利义务主张的事实。英方动辄借《声明》干预香港事务,只能说明英方仍沉迷于抱残守缺的殖民心态。英方甚至不惜违背其在1984年备忘录中不赋予BNO护照持有者在英居留权等承诺,操弄殖民时代遗留的BNO身份问题,关心港人是假,借BNO坐收渔利是真。香港回归近25年,“一国两制”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是“一国两制”的受益者,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持份者”,理应共同守护香港,而不是频繁上演各种政治操弄,干扰破坏“一国两制”。英方应认清香港早已回归中国,看清香港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前进步伐不可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恪守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以任何借口干预香港事务,多做有利于维护中英关系的事。 UK has no ‘moral obligation’ to city, just colonial nostalgiaIt comes as no... read more
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今日(22日)接受港媒访问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将近一年以来,本港街头暴力停止、社会恢复稳定,而《国安法》案件的调查、检控和司法程序,都是由本港负责,体现「一国两制」,以及中央对香港的信任。今年二月,终审法院就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保释的上诉,裁定国安法对批准保释方面,带出全新和更严格的门槛要求。被问到如何确保检控部门谨慎运用权力,郑若骅说,律政司会公平、专业作出检控决定,检控前亦要考虑案件有没有合理定罪机会。 外界揣测支联会的「结束一党专政」纲领有没有违反《国安法》,郑若骅说要视乎实际情况、背景、有没有犯罪意图等,她同时在访问多次重申,必须让市民认识国家宪法下的宪制秩序。「由共产党领导的体制,其实在宪法写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要接受国家的体制......当我们清楚理解宪制秩序, 可能我们要更多出来讲,在宪法当中,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我们要清清楚楚将这些事情按法律要求讲出来,这样市民、老百姓会更清楚。」 警方上星期拘捕壹传媒集团及《苹果日报》5名高层,当中两人,连同《苹果日报》相关的3间公司,被控违反《香港国安法》中的「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郑若骅不评论个别案件,说虽然言论和新闻自由并非绝对,但《国安法》下正常新闻报道并没问题。「(传媒)都有时候会报道犯罪的案件,例如谋杀案,但你们不会接着就说『我们一齐去谋杀喇』。所以我觉得,不要过份担心,只要正正式式做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不会有问题。」 警方说壹传媒案涉及前年起,《苹果日报》数十篇文章。郑若骅重申《国安法》只追究去年生效以来的罪行:「国安法很清晰,(去年)6月30日才生效,7月1日或以后的犯罪行为才可以提出检控,所有事情我们有一个整体去看,实际行为一定是7月1日后的犯罪行为。」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read more
香港社会福利署今日(18日)宣布,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人员,将分两阶段实施「疫苗通行证」安排。首阶段在下月14日生效,实施范围包括综合家居照顾服务、严重残疾人士家居照顾服务、私营残疾人士院舍外展服务、儿童住宿照顾服务、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及社区照顾服务券等服务的员工。 第2阶段在4月1日生效,会包括其他所有资助或津助福利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疫苗通行证,适用于所有在服务单位处所或服务使用者家居值勤的员工,亦包括全职、兼职及替假员工。 在指定日期起,除非获证明不适合接种疫苗,所有服务提供者都要至少接种1剂新冠疫苗,在接种1剂后8周内,亦要完成第2剂接种,才能继续提供服务。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上午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海外或台湾地区由机场抵港人士检疫措施将由原本的7日酒店检疫改为3日酒店检疫及4日家居医学监测。医务卫生局副秘书长(特别职务)冯浩贤表示,海外及台湾地区抵港人士「3+4」新安排实施后,已经预定7日检疫酒店人士毋需更改预定,可继续使用相关酒店预订文件办理登机手续及入境。 冯浩贤指,在新安排下,抵港人士抵港当日为第0日,检疫日期为3日,第3日中午可完成酒店检疫,之后进入4日居家医学隔离。早前已预订酒店人士通过各项检测要求后,可于入境后第3日中午时分离开检疫酒店,冯浩贤解释说,因应大多受检人士会集中在上午退房,酒店依据预防减少交叉感染的措施处理退房程序,希望相关人士可以耐心等候酒店职员的指示。 至于已经入住酒店检疫的抵港人士,冯浩贤表示酒店会在完成所有检测并得到阴性结果后,未来几日分批有序处理。如果因酒店检疫规则更改而减少检疫日数,酒店会将剩余房费退返旅客,但因新安排实行后或需时处理数以万计退款要求,冯浩贤呼吁旅客耐心等待。 read more
为提升市民对保护儿童的意识,并提供渠道进一步提升儿童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共建和谐家庭,由香港警方举办的「童行·同心」保护儿童计划2022开幕礼今日(14日)举行,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李美嫦、律政司刑事检控专员杨美琪、社会福利署副署长(服务)郭志良、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黄翠玲、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袁旭健、刑事及保安处处长叶云龙、助理处长(刑事)钟咏敏和总警司(刑事支援)余铠均作为主礼嘉宾出席活动。 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致辞时表示,警方同律政司于今年初成立易受伤害证人及保护儿童专责小组,现时已经加快处理20多宗各类案件。有不少案件可以及早识别和介入,惟过往因身边人忽略和袖手旁观,酿成悲剧,有鉴于此,今年的保护儿童计划希望改变旁观者身份,以「旁观者Change」为主题,透过教育和宣传,提升市民及早识别、主动介入,提升保护儿童的意识,今年活动推出「一站式网络应用程式」,进行以旁观者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问卷调查,以中小学生为对象。 保护儿童计划2022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面向全港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小小英雄」徽章设计比赛,亦有聊天机械人、各类教学动画片、社会实验、艺术工作坊和印有保护儿童信息的电车展览。 萧泽颐表示,香港电车有百几年历史,一直以来陪伴港人成长,见证香港的发展。两架印有保护儿童资讯的电车将在今日开幕礼后履行使命,继续穿梭在香港不同地区,将保护儿童的信息带给乘客和每一位市民。他续指,以后「叮叮」声不仅代表电车行驶,更是让大家想起港人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一种同舟共济的胸怀,呼吁大家关心身边人,尤其是小朋友。希望大家将心比心,在生活中增添一份人与人的关怀和关爱。 今日仪式上,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向保护儿童计划大使郭晶晶颁发证书,感谢她为保护儿童出一份力。 read more
2019年11月理大爆发冲突期间,理大外围的油尖旺亦出现多区冲突。期间有8男1女被指在佐敦拔萃女书院外参与暴动而被捕,9人于区院否认控罪经审讯后,上月被裁定全部罪成。法官林伟权押后至今天(15日)听取求情后判刑,结果其中2名被告被判入教导所,其余7名被告判监38至40个月。 9名被告依次是陈国威(20岁、学生)、陈子谦(29岁、饮食从业员)、江镜棠(27岁、机电工程师)、陈霆堃(20岁、学生)、黄适哲(22岁、学生)、梁嘉星(24岁、设计师)、曾倩仪(女、25岁、银行职员)、邓锦乐(24岁、无业)及詹隆享(27岁、兼职侍应),共被控一项暴动罪,指他们于2019年11月18日,在九龙加士居道拔萃女书院外与其他不知名人士一起参与暴动。梁及詹另各再被控一项管有攻击性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分别指梁管有一把剪刀及一罐打火机燃料,詹则被指管有一把六角匙及扳手。 控方证供指,当日早上理大附近地区出现多场非法集结,并演变成暴力示威活动。数百名示威者于下午1时许集结在弥敦道及加士居道,有示威者以砖块、栅栏等设置路障,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其后演变成暴动。后一批示威者由弥敦道转入加士居道,部分示威者手持汽油弹及铁通等武器,又检起水马等作盾牌,与警方防线对峙。9名被告当时身处该批示威者中,有媒体片段拍到第4被告陈霆堃站在前线,步向警方防线,并检起水马向警方推进。曾则手时汽油弹。警方其后展开驱散行动,期间有示威者以汽油弹掷向载有警员的警方小巴,9名警员A至I遂落车追捕示威者,并在书院外或附近截停及拘捕9名被告。各被告被捕时均穿黑衣或黑外套,配备防毒面具、面罩、手套等物品;另梁及詹则被搜出涉案物品。 9名被告之中,陈国威和陈霆堃犯案时年仅18和17岁,现时则20岁。法官裁决后决定为他们索取教导所报告。结果2人的报告都对他们评价正面,法官遂接纳报告建议,判他们入教导所。至于其他被告,梁嘉星和詹隆享身负暴动及管有攻击性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2罪,被判监40个月。女被告曾倩仪在被捕时手持汽油弹,亦被判监40个月。余下4名被告陈子谦、江镜棠、黄适哲及邓锦乐,则被判监38个月。 法官在判刑时表示,2019年修例风波引出的暴乱事件,很多参与者都是年轻人,本案的被告亦然。他们入世未深,心怀改变社会的理念,但却用上错误的方法。法庭必须坚决打击此类罔顾法纪,危害执法人员的行为,对之予以迎头棒喝;但在阻吓之余,亦要刑罚对年轻被告造成压毁性的影响。 法官指本案的被告犯案时明显都是有备而来,但无证据显示他们有周详计划。事件中亦无人受伤,或造成严重财物损失。综合上述因素后,法官以42个月作量刑起点。因9名被告都无案底,及审讯时同意大部分案情,故可减刑4个月至38个月。其中梁和詹因另负管有武器或适合作非法用途工具罪,因此另加刑2个月。曾亦因持有汽油弹而加刑2个月。 read more
市民现时乘搭港铁等公共交通时,可利用支付宝等程式通过扫描二维码付车费。惟运输及房屋局指,今年上半年各公共交通服务费用中,二维码功能支付的使用率仅占0.2%至0.5%。支付宝港澳台地区总经理李咏诗今日(17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今年有70万支付宝用户曾使用二维码乘搭交通工具,人数上已不算少,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李咏诗说,现时发展的最大限制,是很多政府的交通津贴仍未扩展至二维码支付,令很多市民却步。支付宝正与政府商讨如何向用户提供更多优惠及津贴,希望能尽快推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