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雄:将设小组查演唱会意外现时问责言之尚早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社区先后出现Omicron及Delta两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20日)下午在疫情记者会上公布,截至今日零时,本港新增14宗确诊,其中包括10宗本地感染。她指出,香港仔发现多个污水样本呈阳性,20多幢住宅大厦要强检。 张竹君表示,环保署做了不少污水样本检测,最近发现多区有污水样本呈阳性,香港仔区亦发现有阳性个案,今日都有初步确诊个案住香港仔中心,故政府会在污水收集范围发出强检公告,约涉20多幢住宅大厦要检测。 今日有一名82岁男子初步确诊,住香港仔中心港昌阁,每日早上会与太太到龙荟饮茶。而与Little Boss宠物店群组相关、住香港仔嘉隆苑嘉升阁的73岁男子(个案编号13073)亦曾到龙荟午餐,2人同带有L452R变种病毒,或为相关个案,现时食肆暂时停业。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持续,单日确诊数字连续13日破4千,6个月至3岁的幼童明日(4日)起可接种科兴新冠疫苗。 政府表示,近日接连有幼儿感染新冠病毒后患重症甚至死亡,情况令人担心。根据香港大学研究,11岁以下儿童感染新冠,脑神经并发症包括脑炎风险达15%,较季节性流感高2倍或以上。其他后遗症更包括儿童多系统发炎综合症,以及「长新冠」症状如中枢系统受损、记忆力变差和失眠等。 政府强调,科学数据证实新冠疫苗有效减低染疫后患重症、死亡,或出现严重后遗症的风险。儿童打疫苗,刻不容缓。 read more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今日(25日)开会讨论在幼稚园及中小学推行国民及国安教育的相关事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指学生到内地短期交流,较课本学习更充实,强调国民及国安教育是学校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育局已为学校制作“活动规划年历”,鼓励在“九一八”或“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重要日子举办培训活动,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认为相关工作并非一步到位,但学界参与人数正逐渐增加。 对于评估国民教育的成效,蔡若莲指学校老师在升旗仪式或者交流考察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果同学流露出想国家好的情感,又或者曾努力参与国家建设活动,已达到爱国的学习目标。 指内地交流团较课本学习充实 立法会选委界议员管浩鸣关注安排学生到内地交流,对增加国民身份认同的成效。蔡若莲表示,学生内地交流计划普遍受学校、家长及学生欢迎,并获正面评价。高中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亦为学生提供到内地考察的机会,实地体验对高中学生认识国家、国情非常有效,校方会准备教材配合考察,学生亦要就考察进行专题研习报告。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吴秋北表示,港人对国家政制认知不足,建议加强宪法教育。蔡若莲表示,会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在不同学科加入宪法、基本法和国安法教育。 蔡若莲指,《港区国安法》实施前,国民教育推进过程有不少波折,包括国民教育被污名化及扭曲爱国主义教育。她重申国民及国安教育是学校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局现时在概念上要正本清源,希望社会更支持国民教育推进,“让学生知道自己慨根喺边度”。 引入非本地学操作有困难 蔡若莲提到,质教育基金已拨出近1.5亿元予中小学及幼稚园,推行逾360个相关的计划,并正处理另外360个共逾1亿元的申请。 蔡若莲又回应有关引入非本地学生或冻结班级的问题,以纾缓学生人数减少造成的影响,她指本港基础教育主要服务本地学生,引入内地或东南亚学生,需要为他们安排宿舍,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困难。 蔡若莲又表示,而贸然冻结班级会影响学生学习质素,强调教育应优先考虑学生福祉,局方会密切留意学生人数变化。 read more
香港政府公布,因应最新疫情发展,将由今日(周二)凌晨零时起,将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及赞比亚列为A组指明地区,从该4个地区来港的非本港居民不准入境,并对相关抵港人士实施最严格的检疫要求。另外,澳洲、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德国、以色列及意大利为A组指明地区,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会获准入境,周四凌晨零时生效。 据悉,由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及赞比亚抵港人士实施最严格的检疫及检测安排。从该4个地区抵港的香港居民必须先到竹篙湾检疫中心进行7天的强制检疫,其间须每天进行病毒检测,并由医护人员监察该人士的健康状况。7天后,有关人士才可到已预订的指定检疫酒店完成馀下的14天强制检疫,其间仍须进行频密的检测,并须于抵港第26天到社区检测中心接受强制检测。此项检疫及检测安排现时已适用于由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及津巴布韦抵港的人士。 此外,为防患未然,政府将指明发现有Omicron输入个案的地区为A组指明地区,当中包括澳洲、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德国、以色列及意大利,相关指明周四(12月2日)凌晨零时生效。 上述9个地区被纳入A组指明地区后,于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不会获准入境。而香港居民则必须已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纪录方可登机来港,并在抵港后于指定检疫酒店接受21天强制检疫,其间接受六次检测,并须于抵港第26天到社区检测中心接受强制检测。 read more
终审法院早前开庭,审理2016年及2019年2宗暴动案件的最终上诉,就暴动及非法集结罪中,参与者是否需有共同目的、及有关伙同犯罪的法律原则作出终极裁断。终院今早(4日)颁下判词,驳回2016年旺暴案卢健民的上诉。 至于参与者是否需有共同目的及有关伙同犯罪的法律原则方面,终院裁定法律上并无规定要求参与人士之间必须共享某些额外的共同目的。终院亦裁定并非身处非法集结或暴动现场的人不可视为该等罪行的主犯,而且即使被告人在现场,基本形式的「共同犯罪计划」原则不适用于非法集结及暴动罪。 不过终院强调,不论被告是否身处现场,推动、鼓励或促进非法集结或暴动的行为,均可以按「重犯罪行」及「不完整罪行」判处及被判以与主犯一样的惩罚。终院又指如该些参与者曾协议共同参与该些非法集结或暴动,且预见实行该共同计划时有人会干犯更严重罪行,可能会据「共同犯罪计划」负上更严重法律责任。至于单纯身处非法集结及暴动现场,并不会招致任何法律责任。 首宗暴动案在2016年大年初一晚至初二凌晨(2月8至9日)在旺角发生,上诉人卢建民被裁定与其他人共同行事,裁定他罪名成立,判监7年。第二宗案件则在2019年7月28日在中西区发生,该案上诉人汤伟雄初审被判暴动罪名不成立,但律政司就法律观点提出上诉,高院上诉庭裁定,不论被告是否在场,共同犯罪计划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暴动及非法集结控罪。卢汤2人均不满判决,因此上诉至终院,终院则将2案一并处理。 read more
政府早前完成修例要求全体区议员宣誓,港岛区本月10日「打头阵」,最终14名完成宣誓的反对派区议员,其中7名被裁定宣誓无效,不符拥护《基本法》及效忠特区的要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9日)表示,区议会目前残缺不存,只剩200多人,查找缘由便会发现是源于2019年区议会选举出现了一些问题,她认为要等新界、九龙区议员都完成宣誓后,才能处理区议会运作及功能问题。 林郑月娥今早视察位于湾仔会展的选委会选举票站,指现阶段要首先完成区议员分批宣誓,才知道当中有多少名在任区议员符合公职人员要求,政府才会着手处理区议会余下约两年任期的功能及运作问题。 read more
内地防疫「新十条」出炉,进一步优化防疫,各界期盼内地与香港尽快恢复免检疫通关。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特区政府对此非常积极推进,目标是希望可以尽快正常通关,但仍要按实际情况来做。 李家超指出,现时内地要关注疫情及考虑相关配套,确保达到新措预期效果,令两地通关可以推行有利安排。他强调,若有任何商讨后的新措施,会第一时间同大家交代。 今日,有港媒称从广东省卫健委相关部门获得消息,最快下月初本港返内地可免检疫,仅实施3日家居监察,即「0+3」。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24日)上午完成黄大仙琼轩苑的强制检测行动,有86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4宗阳性检测个案和1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340户,当中40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28日)刊宪,根据《区议会条例》第26(c)条,宣布9位区议员议席悬空或将会悬空。当中梁耀忠因涉及前年8.18未经批准集结案、被判入狱8个月、获缓刑12个月。根据《区议会条例》,倘区议员被定罪并判处为期超过3个月的监禁,即丧失议席,故梁的议席由本年2月27日起悬空。其余8人均自行请辞。 自行请辞的人士当中,2人议席已悬空,包括参与去年揽炒派「35+初选」、涉违反《香港国安法》而现正被还押的张可森。他早前向民政事务总署署长谢小华递信,辞任区议员。姚跃生在涵盖区议员的公职人员宣誓规定修例法案刊宪生效前夕,以身体及精神状态不佳为由辞任区议员。 另外6名区议员的议席,包括林淑菁、周琬雯、马旗、黄润达、陈嘉言、司徒博文的议席将会于6月1日悬空。他们在公职人员宣誓规定修例法案刊宪生效前辞职,其中周以私人理由辞任,而林以家庭理由辞任。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read more
创新科技署今日(29日)公布「创新及科技基金」下「再工业化资助计划」新一届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名单。郭振华获再度委任为评审委员会主席,另有八名非官方委员获再度委任及四名非官方新成员获委任。新一届评审委员会的任期为两年,由2022年7月1日起生效。成员名单如下: 主席:郭振华 非官方委员:陈嘉贤、郑小康、周全、邝芍敏、林世豪、廖永通、吴珊珊、吴宏斌博士、戴剑寒教授、邓蕙敏、杨嘉燕、杨珮欣 当然委员: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或其代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或其代表 官方委员:创新科技署署长或其代表、工业贸易署署长或其代表 「再工业化资助计划」以1(政府):2(公司)的配对形式,资助生产商在港设立新智能生产线,最高资助额为项目总支出的三分之一或1500万元,金额以较低者为准。计划的资助范围涵盖与在香港设立新智能生产线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机械、设备或仪器的购置、安装及投产成本,以及就设计和建立相关生产线而委聘技术顾问的费用(包括测试和员工培训开支)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