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美娟:「关爱队」试行不会以年计需要时将招募义工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施政报告,提出将在全港18区设立「关爱队」,荃湾和南区会于明年首季率先成立。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5日)表示,于荃湾和南区率先推行是因为两区有低密度住宅到劏房等不同类型住户,可以收集更多服务经验。
麦美娟表示,如果试行顺利,就会按各区情况,逐一推展关爱队,强调试行不会以年计。她表示,每区预计会有十多队关爱队,服务范围由一个屋苑到数条屋村不等,每队约有10至12人,有需要时再招募义工。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施政报告,提出将在全港18区设立「关爱队」,荃湾和南区会于明年首季率先成立。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5日)表示,于荃湾和南区率先推行是因为两区有低密度住宅到劏房等不同类型住户,可以收集更多服务经验。
麦美娟表示,如果试行顺利,就会按各区情况,逐一推展关爱队,强调试行不会以年计。她表示,每区预计会有十多队关爱队,服务范围由一个屋苑到数条屋村不等,每队约有10至12人,有需要时再招募义工。
针对欧洲议会7月8日悍然通过错误涉港决议,抹黑特区执法与司法机关独立办案,诋毁中央政府对港政策,「呼吁」欧盟对华采取具体行动甚至制裁措施,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今日(9日)发表声明,对此予以严厉谴责,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在国安法护佑下,香港社会重回安定,法治正义得以伸张,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与自由在更加稳定、安全、法治的环境中得到更好保障。欧洲议会在部分反华议员撺掇下,居心叵测,颠倒黑白,粗暴践踏特区法治与司法独立,混淆是非地将个别媒体及其负责人从事涉嫌违法犯罪的活动与新闻自由强拉在一起,不择手段为反中乱港势力撑腰打气,居高临下对中方横加指责,大言不惭声称要对中方进行制裁,充分暴露出这些政客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极度虚伪的双重标准和错乱时空的自不量力。 发言人强调,一段时间以来,欧洲议会一些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屡屡在香港等涉及中方主权、安全与领土完整的问题上采取对抗行径,一再就香港事务指手画脚,执意充当中欧互利合作的绊脚石,争相进行哗众取宠的政治表演,引起包括香港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和坚决反对。中国人民绝不接受这一撮人「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绝不允许他们肆意插手属于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绝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受到损害。发言人强调,强烈敦促欧洲议会部分反华议员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认清大势,反躬自省,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损害特区法治与司法独立,停止诋毁与歪曲「一国两制」,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停止以任何形式插手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read more
地政总署发言人今日(11日)表示,地政总署署长黎志华快测呈阳性,现正按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引进行隔离。 发言人表示,黎志华工作时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最近没有外游纪录,而最近一次上班为昨日。地政总署将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会继续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read more
西九龙裁判法院及沙田裁判法院11月16日相继收到可疑粉末信件,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发表题为《尊重法庭依法独立审判》的网志,呼吁社会人士必须尊重司法独立,不应该任意抨击甚至威吓法官的人身安全。 形容滋扰恐吓卑鄙低劣令人发指 郑若骅在网志表示,过去一年不时出现法官和司法人员遭受滋扰甚至恐吓,指暂时不适宜揣测这些非法行为是否与法官所审理的案件有直接关系,但「此等卑鄙低劣行为实在令人发指」。对于最近两宗案件,郑直言不能接受,又指法律界和她均有责任呼吁社会人士必须尊重司法独立,不应该任意抨击甚至威吓法官的人身安全。 网志说,法官在行使司法权力时必须以法律及证据为依据,并会在判决书中如实和全面说明判决理由,体现法官公正无私和独立地依法断案的基本原则,司法独立对香港的法治以及妥善执行司法工作极为重要。又指尊重法庭判决和遵守法庭命令是法治其中一项基本要求,若纯粹因为不满结果而肆意抨击法庭偏私不公,或利用网上恶意「起底」甚至威胁使用暴力,试图向法官施加不当压力,这些行为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都绝不会被姑息,亦会徒劳无功。 当事人不满可上诉其他人士应先阅读判辞 郑若骅列出滋扰、恐吓、刑事藐视法庭和民事藐视法庭四项罪行,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又指如对裁决感到不满,当事人可按现行机制进行覆核或提出上诉。至于社会上其他人士,应先去阅读判辞,以了解裁决的理据,如有人漠视法庭裁决的理据,盲目地按自己对判决结果的喜好而向法官作出一些不合法的卑劣行为,「只会显示他们的无知、懦弱和目无法纪」。 郑若骅引述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在香港法律周2021的活动致辞,表示市民必须学会理解和尊重并非他们所喜欢、或不符合他们认为正义所在的法庭裁决,因为法庭裁决应该由法律原则决定,而不是由社会的满意度来衡量。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3日)发表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陈茂波表示,抗击疫情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政府会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和资源遏止疫情,政府会在新财政年度大幅增拨资源抗疫,当中包括: 第一,向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增拨约220亿元,以加大检测力度,采购快速测试剂及相关配套服务,以及向医院管理局(医管局)提供额外支援。 第二,向卫生署增拨60亿元增购疫苗,为市民注射加强剂。 第三,向各有关部门增拨合共近70亿元,用于购买防疫抗疫物资和服务,实施防疫抗疫措施等。 第四,向食物环境卫生署分2年共增拨5亿元,用于加强环境卫生服务,特别是为应对疫情而增加街道洁净及垃圾收集服务、加大力度防治鼠患,以及改善公众街市的卫生。部门同时会加强巡查和执法,提高社区的卫生意识。 第五,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资120亿元,以兴建各类防疫抗疫相关设施。 另外预留200亿元以备其他各项不同防疫抗疫需要。如果相关资源有需要增加,政府会全力作出配合,抗击疫情。 read more
政府MIRROR演唱会事故调查工作小组成员司徒家成今日(14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中表示,演唱会堕下屏幕的钢索断裂,主要因为护绳器拉得太紧,导致钢索受压,加上钢索安全系数不足,影响认可结构工程师在事前计算和评估装置安全,而涉事钢索抗断强度较一般相差约10多个百分点,导致承受力不足。 至于负荷表错报屏幕重量的问题,司徒家成指,认可工程师事前依赖主办方提供的资料作评估,相信难以发现错报情况,有关详情涉及警方调查,不便评论。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医院管理局前行政总裁梁柏贤今日(2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希望政府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包括取消围封强检及尽快将入境检疫放宽至「0+7」,并形容是民心所向。 梁柏贤表示,现时很多新冠快测阳性个案,都没有向卫生当局呈报,相关紧密接触者当然无法跟进,故近日个案上升可以理解。现时政府基本采取一个比较宽松的态度处理疫情,使得混合群体免疫效用逐步发挥,大大减低冬季疫情大爆发的风险。 梁柏贤希望政府能够随着这个复常方向,逐步取消围封强检、放宽学校全日面授教学、尽快将入境检疫放宽至「0+7」。他解释说世界很多地方已全面取消入境检疫限制,澳门最近亦不需要打针证明可以入境,为经济和民生,政府应积极考虑上述放宽措施。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上月曾表示地区行政改革必须在下次区议会选举前决定。对此,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今日(2日)表示,当局正进行地区行政检讨工作,目前未有定案。 麦美娟指,《基本法》第97条订明,特区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接受政府有关地区管理和事务的咨询。不论未来的区域组织如何产生,其都需要具有广泛代表性,熟悉地区事务。 麦美娟早前曾强调,地区行政检讨属该局重要任务之一,相关工作并不是要限制某些人士参与区域组织。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早前提到,希望重组区议会,否则很多地区环境卫生问题无人跟进。麦美娟回应指,地区的民政专员及团队正就很多地区事务进行工作,地区亦有分区委员会及各地区组织,例如防火委员会等,正与当局合作做地区事务,若有人觉得地区活动可加强,欢迎提供意见。 read more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到立法会,出席任内最后一次行政长官答问会。因应新冠疫情肆虐,本港与内地已经封关两年有余,不少市民都期盼两地能早日通关。议员叶刘淑仪在答问会上提到,行政长官对于应付可能出现的第六波疫情、通关,对候任特首有何忠告。林郑月娥表示,与内地通关是很大挑战,因海外国家对抗疫有一套措施和理论,国内有另一套,香港身处两者中间,要小心评估如何做到两全其美,“好考功夫”。 至于通关方面,林郑月娥指出,如果用去年年底讨论的通关基础,相信在短期内看不到通关可能性,需要待新一届特区政府同内地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至于本港疫情发展方面,林郑月娥表示,日前曾与专家评估最新疫情,大部分专家都表示不担心,认为香港透过自然感染及相对不差的疫苗接种率,已形成保护罩,有保护屏障即市民感染后不需要住院,可以确保医疗系统的稳定,截止昨日为止感染人士为370名、属于严重的有17人,深切治疗4人,故不需要作入境限制等。虽然近日确诊数字稍为回升,但专家认为毋须即时收紧措施,但要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 另一议员黎栋国提到本港防疫工作仍然有漏洞,认为抗疫措施要配合安心出行,升级安心出行程式,配合强制检测等。林郑指会请创新及科技局研究有关问题,但要明白仍有市民不配合,不戴口罩、不打针,虽可以执法,但不能阻止。 李镇强提到要确保医委会不用各种不同理由不举办职业试,解决本港医生人手不足问题。她回应指希望医务委员会以广大市民利益为依归,至于取消临床考试部分,是因为疫情多次取消或赶不及考试,但未来会要求当局继续督促。 read more
通讯局今日(18日)公布,批准迪士尼终止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牌照的申请,生效日期为今年12月15日。通讯局知悉迪士尼放弃持有该牌照纯属其商业决定。 在迪士尼的牌照终止后,香港共有9家非本地电视节目服务持牌机构,为亚太区提供约200条卫星电视节目频道。 通讯局又指,经考虑26/28吉赫频带内用作提供大规模公共流动服务频谱的三个受配者,即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HKT)Limited和数码通电讯有限公司(统称「频谱受配者」)联合提出的要求后,通讯局决定修订向它们施加的网络及服务责任,将三个网络及服务里程碑每个延后两年,即由2022至2024年延至2024至2026年。 迪士尼旗下的串流平台「Disney +」本周二(16日)正式登陆香港,用户可选择以月费或年费支付,每个帐号收取73元月费或738元年费。迪士尼早前宣布,将于今年10月1日关闭香港及东南亚共18条电视频道,专注于发展旗下串流影音平台Disney+。 read more
廉署今日(27日)落案起诉中大学生会前会长苏浚锋与另外1人,指他们涉嫌在去年立法会换届选举期间,分别在个人社交媒体专页转载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一个有关煽惑他人在选举中投白票的帖文,违反《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二人获廉署准予保释,以待星期五(29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答辩。 廉署早前就有关煽惑他人在2021年立法会选举中投白票的网上帖文展开调查,并根据既定程序,就调查结果向律政司征询法律意见。廉署今日按有关法律意见,分案起诉22岁的苏浚锋及58岁的福利工作员陈星。2名被告各被控一项罪名,即在选举期间内作出借公开活动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的非法行为,违反《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条例》)第27A(1)条。 苏浚锋被控涉嫌于2021年10月30日至12月15日期间,在2021年立法会选举中借公开活动作出非法行为,即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专页上,转载许智峰个人社交媒体专页的一则帖文,而该帖文煽惑另一人以任何方式处置其选票,致使该选票在2021年立法会选举中被视为无效;陈星被控涉嫌在2021年立法会选举中作出非法行为,于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期间,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专页上转载许智峰同一则帖文。 根据《条例》,由去年10月30日的立法会选举提名期起,直至去年的12月19日投票日,被界定为该选举的「选举期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