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院探访明起无须预约一图睇清最新安排

医管局由明日(2月1日)起调整特别探访安排,除隔离病房外,所有探访人士每天可获安排两小时探病时间,无须事先预约。
根据新安排,因应病房情况,同一时间最多两位访客进入病房探病,期间可以换人,上限为三位访客。
探访人士仍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外科口罩和量度体温。如探访人士属新冠康复者,若能提供确诊及康复的相关证明,在阳性检测取样日起计三个月内可获豁免相关的检测要求。

医管局由明日(2月1日)起调整特别探访安排,除隔离病房外,所有探访人士每天可获安排两小时探病时间,无须事先预约。
根据新安排,因应病房情况,同一时间最多两位访客进入病房探病,期间可以换人,上限为三位访客。
探访人士仍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佩戴外科口罩和量度体温。如探访人士属新冠康复者,若能提供确诊及康复的相关证明,在阳性检测取样日起计三个月内可获豁免相关的检测要求。
香港国安法实施已满一年,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前处长邓竟成近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所谓香港国安法影响到言论自由的言论是完全错误的,完全是歪理。 邓竟成指,大部分港人非常认同国安法,国安法的实施保障了市民应有的言论自由和生活自由。他强调,「黑暴」期间,暴徒如何在街道上破坏公共、交通设施,袭击无辜市民和维护法纪的警察,这些情况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西方的政客似乎只是选择性地去看到一些他们想看到的情况。很多时候,他们所看到的这些情况也都只是片段式地去展露出来,去迎合、支持他们一些绝对没有根据的说法。 邓竟成说,香港国安法极具针对性地处理了香港当前面对的问题。也正因如此,订立香港基本法第23条是有急切性的,可令香港的国家安全法更加全面保障到香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让香港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有效的一环。 read more
为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国青联近日出台8条针对性举措,涵盖青年关心的学业、就业、创业、实习等各个方面。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今日(16日)在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讲会致辞时表示,香港回归之后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优势,度过很多难关,维持了香港地位,确保了香港繁荣稳定。现在,香港社会恢复活力,重新出发。 徐英伟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列出香港的重要定位。在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方面,港府举办了不少优质文化艺术访港活动,推动本港青年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参与两地艺术演出。未来数年,香港将启动很多大型文化设施,包括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等;在体育发展方面,港府对本港体育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做出规划,为退役运动员和青年人提供就业和发展机遇,民政事务局将和商界、体育界探讨体育产业发展需求;在科技创新方面,本港正全力发展位于落马洲河套的港深创新科技园,助本港创科企业在内地发展。 徐英伟提到,中央关心本港青年人的发展,提出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书、就业及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年交流精品品牌。在过去两年,民政事务局和青年发展委员会,持续优化和扩大青年交流和实习计划,加深他们对内地市场、文化、职场和发展机遇的认识,最终的目标是培养港青成为有正面思维,对社会有承担,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徐英伟说,中央为港青提供优质工作机会,包括开放内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位给香港居民应考等。港府今年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提供2000个名额,当中700个职位专门针对创科方面。至今年7月中,已有超过380间企业提供2900个职位空缺,超过420名青年已入职;湾区律师职业考试在今年7月31日举行,香港律师有机会在湾区9市办理适用于内地法律的部分法律事务,为年轻法律执业者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此外,中央推出多项便利港人在内地生活的措施,例如在内地居住、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可以申请居住证等。 徐英伟呼吁,希望港青珍惜中央推出的各项措施,抓紧机会,做好准备装备自己,培养多元技能,发挥香港优势,成为有大局思维的国民。 read more
本港现时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达七成。 本港现时累计471万人已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合资格人口的七成。公务员事务局长聂德权昨日在其个人社交平台指出,“经过271天接种旅程,终于迎来七成接种率的重要时刻,接种第一针的市民达4,713,454人。虽然七成接种率较我们预期的来迟了,但对香港来说也是重要的标志。”同时,他亦呼吁,尚未打第一针的市民应尽快打,特别是长者,并促市民合力提高接种率,为通关做好准备。 此外,本港在过去一日的疫苗接种总剂次已达到9,317,975剂,已接种第一针的人口有4,713,454人,佔本港人口达到70%;已接种第二针的人口则为4,508,255人,佔总人口66.9%;而已接种第三针的则有96,266人。 read more
内地医护来港已有一段时间,现时两地的中西医一同于亚洲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轮班、收治、管理病人,以及制订治疗方案等。有份来港抗疫的内地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表示,现时内地及香港医护双方合作交流顺畅,而亚博新冠病人,经中医诊治有效纾缓症状,他认为香港在制度上需拆墙松绑,例如院舍出现个案初期让中医提供诊治,有助阻截重症出现。另一来港内地医护、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罗艳玲则表示,护理内地与本港长者并无分别,一样需要耐心照顾。 (张忠德) 正在本港抗疫的内地中医专家组副组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表示,两地医护人员、中西医目前共同在亚博馆轮班、收治、管理病人,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形容本港的医生经验丰富,值得表扬和敬佩,双方合作交流顺畅。 他总结香港长者病人八、九成有三大病症,包括咳、痰多,消化道和上呼吸道症状亦明显,中药治疗方案推出后,很多人症状缓解得很快,效果非常好。张忠德:“很多气喘的病人服用三至五剂中药后,从原本未能起床、卧床进食也气喘至可以下床坐,下床走动。” 他又指在亚博馆的长者自理能力较差,在沟通上亦有问题,经研究后暂时未能在馆内开展如穴位敷贴、针灸、艾灸、推拿、刮痧等非药物疗法。亚洲博览馆社区以中西医协作模式运作,张忠德说双方有共识,病人若正使用新冠口服药便不会处方中药,以便观察药物反应。本身患有其他疾病的新冠病人,中西医会一起讨论个案。 不过,张指出本港在中医药发展方面,最大难题是本港中医还未能参加诊疗住院的危重传染病等患者,期望有一套制度,让通过考核的中医能参与治疗病人。张又建议,本港的老人院患者,未来需要加强闭环管理、药物和疫苗预防,政府亦应允许或要求3、4间中医诊所管理10至20间院舍,让中医药在早期就可全程介入。 对于本港在第五波疫情中有多名在院舍内的长者离世,他建议在视察后曾建议未来老人院患者要加强闭环管理、药物和疫苗预防,并容许让中医药作早期全程介入,有助防止患者发展为重症。 张忠德也特别提到目前中医在本港的困难是,他们还未能参加诊疗住院的危重传染病等患者,期望有一套准入制度,让通过考核的中医参与,希望如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期望可以就这方面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医药发展拆墙松绑,否则只能在诊所或以遥距方式看诊,效果会打折扣。 (罗艳玲) 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罗艳玲表示,护理内地与香港长者没有分别,对待老人家要像爱惜小朋友一样,形容要有耐心及慢慢“凼”。她指曾有婆婆一直不肯进食,医生一度要为婆婆插胃喉,但她认为有关做法对婆婆身体损伤很大,经努下才成功劝对方进食和服药,慢慢跟对方讲要进食才能康复,以及出院见家人,婆婆才慢慢放松警惕。她称因应患者的病情,若病人不能进食而要喂食,需要照顾的时间会较长,因此没有特定的工作时间。 read more
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6月1日)与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在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会面。 李家超欢迎张志贤访港,并向他介绍第六届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理念及香港未来发展方向。他期待上任后香港与新加坡继续保持紧密关系。 read more
铜锣湾有两名女子初步确诊,为48岁家庭主妇,以及43岁外佣,由于可能带有Omicron变异病毒株,她们分别居住的高士威道高威楼,以及京士顿街东宁大厦,昨(4日)晚深夜围封强检。其中,高威楼今(5日)早约7时半完成检测行动,约120名居民接受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此外,政府亦在区内派员到访约120户,当中约6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包括可能已经接受检疫或隔离的住户,亦有可能部分单位是空置。政府指,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9日)早上到立法会出席任内最后一次答问会。会议期间,多名议员就各项议题向她提问,亦有议员感谢林郑月娥任内贡献。 新界乡议局主席、立法会议员刘业强表示,感谢林郑月娥对香港作出的贡献,其任内成功落实新的选制、贯切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成就,并接纳乡议局建议发展新界,包括北部都会区、修改法例释放祖堂地及收地赔偿等措施,为新界土地发展拆墙松绑,有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说,理解过去政府一直努力改善房屋问题,林郑月娥任内推动劏房租务管制、2万5千个过渡性房屋、现金支援措施及旧楼重建工作,对劏房居民及基层市民有很大帮助,他对此表示感谢,建议林郑月娥继续与局长研究过渡性房屋的工作,以解劏房居民面对的困难。 林郑月娥回应表示,虽然政府官员都希望加快房屋的兴建,可是实际操作时有一定困难,当中原因并非官僚或程序所引致,现届政府大胆性采取过渡性房屋计划,现时已成为香港房屋阶梯中重要的一部份,她期望下届政府在有关工作上再加劲,并呼吁拥有土地的发展商继续支持计划。 自由党副主席邵家辉感谢林郑月娥,带领特区政府走出「黑暴」事件及「世纪疫情」两件重大危机,他明白政府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他表示新选制后,劳工界在议会下光芒四射,相反商界暗淡无光,希望林郑月娥提出建议。 林郑月娥回应指,政府在劳工权益落实很多举措,期望劳工界的议员可以认同劳福局局长的努力;对商界而言,她认为最重要是「做大个饼」,可是在「做大个饼」时需要良好劳资关系,期望商界可以用长远的角度,配合政府在劳工权益上的工作,创造财富并与市民分享。 新民党立法会议员陈家珮关注珍宝海鲜舫的去留情况。她表示认同林郑任内对文化保育工作的贡献,可是位于香港仔的著名景点珍宝海鲜舫,因海事牌照到期,其母公司决定将海鲜舫移离香港,建议政府在可行的政策上保留珍宝海鲜舫,让其找到生存机会,又建议用创新科技将珍宝海鲜舫内外环境保存起来,令当中文化历史得以保留。 林郑月娥表示,珍宝海鲜舫属私有财产,虽然过去15来她不断推动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然而私有财产必须受到尊重,她在《2020年施政报告》提出「跃动港岛南」计划中,亦未有以政府斥资将之纳入活化历史计划之内,尽量由珍宝海鲜舫拥有人与海洋公园研究如何保留,而两者讨论及研究过程中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她坦言个人认为事件是不能勉强,下一届政府若有其他看法,她亦不会有意见。 read more
中联办国庆期间展开“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系列活动,其中昨日于西九龙天际100举行“走近科学,放飞梦想,亲子科创体验营”,除了创科局薛永恒局长外,中联办法律部刘为波副部长、青工部宋来副部长等七名干部参加活动,通过观看国家科技发展记录片、分享创科小故事、参观5G体验馆、参与STEM编程、派发福袋等方式,传递特区政府及中联办对香港基层青年学生的关爱。 活动由播放模拟火箭升空的动画短片揭开序幕,80名来自黄大仙、观塘的基层家庭家长、学生传来阵阵欢呼声。中联办干部同青年学生一起观看了“万米深潜”奋斗者号潜水器、“天地对话”天宫太空站、“月球採样器”等科普短片。 活动在西九龙天际100举行。 薛永恒局长、宋来副部长、杨健副处长向在场所有青年学人讲述了我国探月工程、高铁、空间站等创科小故事,在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国家科技的发展讚歎不已。创科局局长、中联办七名干部,与基层学生家庭组成8队,共同参观了5G LAB 科技展,体验了STEM编程工作坊,并为基层学生家庭送上福袋,祝他们国庆节快乐。 来自黄大仙社区的马同学表示,想要成为中国香港的第一个太空人,去天宫太空站为国家做出贡献。他还希望未来可以到内地的火箭发射中心参加交流,显示出对航天技术的浓厚兴趣。 薛永恒亦有出席活动。 来自观塘社区的庄同学表示,长大后要打造出世界上最快的火车,载著家人从香港一起去北京看长城。他说,从小喜欢火车,家裡有很多火车玩具,特别喜欢爸爸送给他的复兴号模型。 此次亲子科创体验营是中联办国庆期间“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系列活动中的一场。创科局局长、中联办干部以及科创界代表人士与学生家庭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还互相加了微信和WhatsApp,希望结成对子,保持长期联繫。 read more
香港警方凭借忠诚勇毅、心系社会的精神维护法纪,令社会治安由乱转治,为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缔造详和欢乐气氛,统领香港警队约一年的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日前接受访问,指出香港治安已回复良好,但“黑暴”孕育的本土恐怖主义威胁犹在,香港警方绝不掉以轻心。早于去年初已开始部署针对“七一”连串庆祝活动的保安和反恐等工作,包括由副处长(行动)负责统筹“香港警队督导委员会”,当中八个工作小组研究装备、交通管理和行动策略等多个范畴,全力防范包括“孤狼式袭击”的本土恐袭,强调香港警队会总动员参与相关行动,确保市民在治安稳定的环境欢庆回归:“香港警队绝对有信心确保庆祝活动安全举行!” 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日前穿上一身整齐制服,在湾仔香港警察总部精神翼翼接受报章访问,大谈香港警队维持治安、反恐等方面的工作。他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治安情况虽然已受控,但极端分子转趋“地下化”,本土恐怖主义仍然存在,香港警队从不掉以轻心,已持续侦破多宗相关案件,例如捣破“光城者”等武装团体,成功拘捕涉案人士,并检获不少爆炸品和武器,香港警方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分析,每日在线上线下展开监察。 部署“剑齿虎”装甲车 今年适逢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七月一日亦是政府换届日子,萧处长表示,参考外国情况,重大日子遭受恐袭的风险剧增,同时明白本港各界关注“七一”当日安全情况,香港警方已做足保安准备,包括引入更多适合香港警队使用的先进武器,例如已引入六辆国产“剑齿虎”装甲车,逐步取代往年一直使用的“锐武”装甲车。 此外,萧处长说香港警队过去一年展开十八次跨部门反恐演习,部分选址商场和港铁车站等公众地方,让保安员和车站职员等非纪律部队人员参与其中,此举不但增加公众对反恐的认知,而且让他们明白在反恐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香港警方亦会继续加强宣传,教导市民一旦遇到恐袭时采取“闪避求”策略,即尽快以安全路线离开,切勿停留拍摄,若无法离开现场,应寻找掩护物或可上锁房间匿藏,万勿使用发声或发光装置,并在安全情况下致电九九九报香港警求助。 商场港铁站反恐演习 萧处长又说,香港香港警队早于去年初开始筹划今年“七一”回归的安保工作,由香港警务处副处长(行动)负责统筹“香港警队督导委员会”,当中八个工作小组研究装备、交通管理和行动策略等多个方面,全力准备与回归庆祝活动有关的香港警务工作,“香港警队会总动员出动,连后勤人员都会调动”,有信心所有庆祝活动可以在安全情况下进行。 被问及如何防范去年七月一日独行男子以利刀刺伤香港警员的“孤狼式恐袭”重演,萧处长说会提醒执勤同袍,必须时刻保持香港警觉,香港香港警队亦会调派便衣同事在街上多加留意,一旦遇到可疑人士会立即截查。 香港回归二十五年以来历尽风雨,包括2019年反修例风波、2003年“沙士”和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等。萧处长坦言,本港过去的确经历不同挑战,但“关关难过关关过”,非常感激同袍努力不懈付出,令香港成功跨越重重障碍,寄语所有同事“时代在变,但初心不变”,需时刻铭记加入香港警队时的初心,矢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read more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昨(16日)公布,为进一步扩展“澳康码”行程记录的使用范围,本月20日起,场所二维码将扩展至所有社会服务设施。 协调中心表示,“澳康码”届时可记录行程的场所包括所有政府机构、社会服务设施、卫生局辖下医疗场所以及公共巴士。 卫生局传染病防制暨疾病监测部协调员梁亦好指,截至12月16日9时,“澳康码”手机应用程式累计注册人数共91,643人。卫生局将循序渐进扩展行程记录的使用范围,下一阶段将争取在一月底前在全澳门医疗场所、饮食场所、娱乐场所张贴二维码,供市民记录行程。 截至16日,澳门已连续6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目前累计确诊病例77宗,均已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