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Timeline Full Width

Check out our Latest News!

5 月 2022

曾国卫:香港政府有需要时会行使最大酌情权支援受制裁官员

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于5月8日圆满完成,李家超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选举过程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有序,各界普遍认同及支持,惟有外国势力却对选举结果指指点点、攻击抹黑。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今日(11日)回应议员书面质询时表示,外国势力作出的无理干预不会得逞。他说,外国势力对中央和特区官员实施所谓「制裁」是毫无道理,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特区政府强烈反对有关行径,并会在有需要时会行使最大的灵活性和酌情权,竭力支援受制裁的官员。 曾国卫强调,特区政府无惧任何外国政府的「制裁」,并会全面支持中央政府采取的反制措施。

支联会拒交资料案 前常委陈多伟认罪判囚3个月

已解散的支联会前副主席邹幸彤及4名前常委,被指拒绝向国安处提供组织活动的相关资料,被控没有遵从通知规定提供资料罪。继梁锦威之后,陈多伟昨天(10日)认罪,国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罗德泉押后至今早(11日)在西九龙法院判。裁判官指,本案控罪及涉案行为严重,陈作为支联会干事,连同其他干事故意不守规则,在警察总部外公开表示不会向警方国安处提交资料,明显挑战执法机构,其行为影响公众利益,延误执法机构防止及调查涉及国家安全的事件。裁判官以4个半月监禁为量刑起点,认罪减刑后判囚3个月。 陈多伟同意的案情指,他于2020至2021年任支联会干事期间,收到警方国安处在2021年8月25日送达的通知书,要求于14日内提交资料。陈与其他干事拒绝向警方提交资料,警方于2021年9月8日将其拘捕。 支联会前副主席邹幸彤(37岁,大律师)连同4名支联会前常委梁锦威(36岁、葵青区议会主席)、邓岳君(53岁、无业)、陈多伟(57岁、货车司机)和徐汉光(72岁、退休人士),被控没有遵从通知规定提供资料罪,指他们在2021年9月8日,作为支联会在香港的干事或在香港管理或协助管理该组织的人士,并已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四十三条实施细则》送达通知,而没有遵从根据该通知的规定。梁锦威早前认罪,被判囚3个月。其中2个月刑期与旧案分期执行。

邓炳强:19人涉煽惑他人违反防疫措施等被捕

香港立法会今日(11日)举行会议,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会上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截至上月底,有19人涉嫌煽惑他人违反防疫措施、煽惑破坏防疫设施,或发放虚假抗疫消息被捕。 邓炳强又形容自己是假资讯的受害人,曾经被一间已停运的媒体歪曲说话,要尽快澄清。他强调,虽然香港未有「假新闻法」,但现有法律已有若干条文处理散播不当资讯,无论有关行为是否发生在互联网上,只要涉及刑事罪行,都受相关法例规管;如违反私隐条例,有需要时亦可向法院申请禁制令,亦有机制要求移除不当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就业计划陆续推出青年创业项目 为青年初创提供资助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潜力巨大,不但为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亦是香港疫情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机遇所在。政府「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凡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2019年至2021年获颁学士或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均可参加该计划。 该计划共接获417间企业提供约3500个职位空缺,创科及非创科职位约各占一半,毕业生共提交超过20000份求职申请。截至2022年2月底,该计划下约八成半入职者已到内地展开工作。 除上述计划外,民政事务局在支援青年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方面已推出两项资助计划,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创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计划),为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和孵化服务。其中,创业计划共资助16个非政府机构推行的青年创业项目,为约230家青年初创企业(涉及超过800名香港创业青年)提供资本资助,以及向约4 000名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视乎疫情的最新情况,获资助机构会逐步协助青年创业团队落户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双创基地。体验计划则资助15个非政府机构举办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基地短期体验项目,加深香港青年对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双创基地及内地相关双创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认识,预计约有700名青年人受惠。 为推动毕业生和企业参与「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政府亦在专题网站上载计划详情及大湾区工作和生活的实用资讯,让毕业生获取更多与大湾区相关的资讯。

何柏良促缩短疫苗通行证打3针宽限期 冀将长者接种率推至7成

香港第3阶段疫苗通行证将于本月31日起实施,届时除了手持康复二维码、或打2针未足半年者外,大部分市民进入表列处所要打齐3针。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早(11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建议缩短通行证打第3针的宽限时间,争取长者3针接种率在7月前上升至逾7成。 何指出,现时只有85万名长者已接种第3剂疫苗,该群组的接种率只有约42%,影响政府再大规模放宽社交措施。因此,他建议政府在实施下阶段疫苗通行证后,将打第3针的宽限期由半年缩短至3个月,鼓励长者尽快接种。何续指,新冠病毒的其他变种会迟早在本港出现,届时疫情或会大幅反弹,需要及早采取措施防范,以免重复本波疫情的错误。

香港职训局下周办选科咨询助考生谋升学路

香港中学文凭试(DSE)如期在疫情下举行,应届DSE考生于试后需部署升学出路。职业训练局(VTC)将于5月20日及21日,一连两日举办「VTC选科策略资讯日」,以网上直播及实体形式为中六同学及家长提供升学出路资讯,并介绍VTC的学士学位、高级文凭、基础课程文凭及职专文凭等各级课程。 VTC于2022/23学年开办超过140项全日制课程,包括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的学士学位,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国际厨艺学院及中华厨艺学院的高级文凭、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文凭和青年学院职专文凭。另外,酒店及旅游学院、中华厨艺学院、国际厨艺学院亦提供文凭课程选择,供有志投身相关行业的年轻人报读。VTC学士学位、高级文凭、基础课程文凭及职专文凭等课程欢迎中六同学网上报名,合资格人士若于5月23日或之前报名,将于5月底获派有条件取录,增加入读心仪课程的机会。

香港伊院医生:香港第五波疫情是教训 市民勿轻视疫苗效用

早前本港第五波疫情严峻,伊利沙伯医院3月转成「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确诊患者。随着疫情从高峰期回落,伊院部分病床现已转为接收非新冠病人,以维持公立医院服务。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顾问医生何晓辉近日在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第五波疫情是对全香港的教训。 何晓辉说,市民质疑新冠疫苗效用及忧虑副作用,令死亡数字飙升,安老院舍疫情爆发,令很多未接种疫苗的长者死亡。希望社会汲取教训,勿轻视新冠疫苗的效用,减少第六波疫情对社会带来的损失。 2003年本港爆发「沙士」,何晓辉指,当年沙士较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更难处理。沙士爆发初期没有检测病毒的方法,无法识别发烧患者是否感染。爆发后近5个月才得到病毒基因排序,且死亡率更高,死者包括医护人员。

研究:康复后打1剂疫苗 抗体水平高过3针

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逾119万人染疫,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及其团队进行研究,了解Omicron变种病毒BA.2分别对接种不同疫苗人士的影响。结果发现,染疫后接种1针者,抗体水平则较接种同款疫苗接种3针人士高。 研究显示,曾受感染并接种1针复必泰人士,血清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最高,达144.2;其次是接种3针复必泰的人士,GMT水平达95.1;至于曾受感染但未曾接种过疫苗的人士,GMT水平仅为9。 研究指出,无论是接种科兴或复必泰,感染后接种1针人士,抗体水平较接种同款疫苗接种3针人士高。此外,未打针并感染的人士由于交叉中和抗体不足,会导致感染OmicronBA.2后感染OmicronBA.1的机会较高。